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2016版人才培养方案

上传人:缘*** 文档编号:456374887 上传时间:2024-04-17 格式:PDF 页数:121 大小:12.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2016版人才培养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1页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2016版人才培养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1页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2016版人才培养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1页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2016版人才培养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1页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2016版人才培养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2016版人才培养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2016版人才培养方案(1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2016版人才培养方案实验实践类课程教学大纲汇总2016年10月2 0日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4电路分析实验课程教学大纲.14C 语言实验课程教学大纲.18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课程教学大纲.23数字电子技术实验课程教学大纲.26PCB设计及工艺课程教学大纲.30电子系统仿真实验课程教学大纲.33嵌入式系统实验教学大纲.36智能家电实验课程教学大纲.40FPGA技术实验教学大纲.43工程制图及AUTOCAD实验课程教学大纲.48信号与系统实验课程教学大纲.51单片机技术实验课程教学大纲.55高频电子线路实验课程教学大纲.58M A T L A B基础实验课程教学大纲.62数字信

2、号处理与D S P技术实验课程教学大纲.66.通信原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70数字图像处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73数字电视技术实验课程教学大纲.77Java程序设计实验课程教学大纲.79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实验课程教学大纲.82工程训练大纲.86电子工艺实训教学大纲.87电子设计实训教学大纲.88课程编号: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属性:基础必修实验学时:3 6实验个数:1 2学 分:2 开课学期:4适用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课程简介:“大学物理实验”是高等院校对大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基本训练的必修基础课程,是大学生接受系统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它在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活跃的创新意识、理论

3、联系实际和适应科技发展的综合应用能力等方面,具有其他实践类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反映了理工科及各个学科科学实验的共性和普遍性的问题。物理实验课覆盖广泛的学科领域,具有多样化的实验方法和手段以及综合性很强的基本实验技能训练,是高等理工科院校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基本训练的必修通识课程,是大学生进入大学后接受系统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 实验项目设置及学时分配项目编号实验项目名称实验类型开出要求学时分配1刚体转动惯量的测量验证必修32拉伸法测杨氏弹性模量综合必修33物体密度的测量验证选修24

4、液体粘滞系数的测定(设计)设计选修35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测定验证必修36弦振动的研究综合必修37液体汽化热的测量验证选修38静电场的模拟验证选修39伏安法测电阻验证必修30磁场测量综合必修31电表的改装与校准验证选修3二 实验内容及教学要求2霍尔效应的研究综合选修33低电阻的测量(双臂电桥法)验证必修34示波器的调节和应用综合必修35声速的测定验证选修36普朗克常数的测定综合选修37薄透镜焦距的测定验证选修38迈克耳孙干涉仪的调节及应用综合选修39分光计的调整及玻璃棱镜角的测定验证必修30等厚干涉的应用一一-牛顿环综合必修3学时总计36大学物理实验绪论:1、教学内容基本概念:有效数字、测量、误差

5、、系统误差、偶然误差、绝对误差、相对误差、测量值、真值、最佳值、不确定度表示等。基本要求:了解科学实验的重要性,明确物理实验课的地位、作用、任务和应遵守的规则。了解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会初步区分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了解偶然误差的统计意义,掌握正确计算单次测量、多次测量和间接测量结果的正确结果表示。了解有效数字位数的意义,能正确使用有效数字记录实验数据和表达实验结果。了解科学处理实验数据的重要性及有关重要方法。2、教学目标(1)明确物理实验课的目的、任务和程序。(2)掌握误差的有关知识,熟悉有效数字的读数、写法及运算规则。(3)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例如:图像法、列表法等。实验项目1:刚体

6、转动惯量的测量1.教学内容(1)光电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2)落体法转动实验仪的使用方法;(3)物体的转动惯量与形状、大小及转轴位置的关系;(4)测物体转动惯量的原理和方法;(5)验证平行轴定理的原理及方法。2.教学目标(1)掌握测定转动惯量的原理和方法;(2)掌握验证平行轴定理的方法;(3)掌握用误差传递求相对和绝对误差。实验项目2:拉伸法测杨氏弹性模量1、教学内容(1)杨氏模量的物理意义及数学表示;(2)光杠杆工作原理;(3)测量金属丝微小伸长量的方法;(4)望远镜的调节和使用方法;(5)减小误差处理数据的方法一一逐差法。2、教学目标(1)理解光杠杆的工作原理:(2)掌握微小长度的测量

7、方法;(3)掌握用伸长法测定金属丝的杨氏模量的原理和方法。实验项目3:物体密度的测量1、教学内容(1)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物理天平的结构、读数原理、测量方法及仪器误差;(2)测量物体密度(包括规则和不规则物体)的原理实验式和间接测量方法;(3)误差处理的方法;(4)测量物体密度的原理和常用方法;(5)关系统误差的消除方法。2、教学目标(1)掌握物理天平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2)掌握流体静力称衡法测量物体密度的原理及方法。实验项目4:液体粘滞系数的测定1、教学内容(1)液体粘滞系数测仪的使用方法;(2)液体粘滞系数的测量原理和方法;(3)边缘效应对液体粘滞系数的影响。2、教学目标(1)掌握液

8、体粘滞系数测仪的使用方法;(2)掌握液体粘滞系数的测量原理和方法;(3)探究边缘效应对液体粘滞系数的影响。实验项目5: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测定1、教学内容(1)掌握用标准祛码对测量仪进行定标的方法;(2)张力系数测定仪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3)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量原理。2、教学目标(1)掌握张力系数测定仪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2)理解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量原理,掌握其测量方法。实验项目6:弦振动的研究1、教学内容(1)弦振动时形成驻波的原理和条件;(2)测量弦振动时驻波的波长与张力之间关系的原理;(3)测量弦振动时驻波的波长与频率之间关系的原理。2、教学目标(1)掌握弦振动时形成的驻波的

9、原理;(2)验证弦振动时驻波的波长与张力之间的关系;(3)验证弦振动时驻波的波长与频率之间的关系。实验项目7:液体汽化热的测量1、教学内容(1)集成电路温度传感器A D 5 9 0的定标方法;(2)量热器测量水在沸腾时的比汽化热的方法。2、教学目标掌握液体汽化热的测量方法。实验项目8:静电场的模拟1、教学内容(1)静电场物质性和特点;(2)用稳恒电流场模拟静电场测量的基本方法。2、教学目标(1)掌握模拟法的概念及该方法使用的条件;(2)了解静电场的性质;(3)学习用电流场模拟静电场的基本方法。实验项目9:伏安法测电阻1、教学内容(1)伏安法测电阻时电流表的内接和外界带来的误差及影响;(2)电流

10、表和电压表量程的选择方法;(3)线性和非线性电阻元件电阻的特点;(4)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及电路连接方法。2、教学目标(1)掌握连接伏安法测线性电阻和非线性电阻的电路;(2)掌握磁电式数字式伏特表、毫安表的读数方法,及仪器的最大允差的计算方法;(3)理解线性电阻元件和非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的特点。实验项目10:磁场的描绘1、教学内容(1)载流圆线圈轴线上磁场的分布规律;(2)霍尔效应法测磁场的原理和方法。2、教学目标(1)探究载流圆线圈轴线上磁场的分布规律;(2)掌握感应法测磁场的原理和方法;(3)考查亥姆霍兹线圈的磁场的均匀区。实验项目11:电表的改装与校准1、教学内容(1)将电流表改装

11、成电压表的原理和方法;(2)将小量程电流表改装成大量程电流表的原理和方法;(3)将电流表改装成欧姆表的原理和方法。2、教学目标(1)掌握将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的方法;(2)掌握将电流表改装成欧姆表的方法;(3)掌握将小量程电流表改装成大量程电流表的方法。实验项目12:霍尔效应的研究1、教学内容(1)霍尔效应的原理;(2)霍尔效应测长螺线管轴线上的磁场的方法;(3)霍尔效应测亥姆亥磁线圈中间区域的磁场的方法。2、教学目标(1)理解霍尔元件和霍尔效应的基本原理;(2)学会用霍尔效应测量磁场的基本方法。实验项目13:低电阻的测量(双臂电桥法)1、教学内容(1)四端引线法的使用范围;(2)除接线电阻和接

12、触电阻的方法;(3)双臂电桥的结构原理;(4)双臂电桥法测低值电阻的原理和方法。教学目标(1)掌握低值电阻在电路中的连接方法一一四端引线法;(2)学习和掌握双臂电桥测低电阻的原理和方法。实验项目14:示波器的调节和应用1、教学内容(1)示波器的工作原理及构造;(2)示波器的使用方法;(3)示波器测量波的周期和振幅的方法;(4)观察李萨如图形,测量信号的频率。2、教学目标(1)了解通用示波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掌握示波器的使用方法;(3)掌握用示波器观察波形,测量电压,频率和相位差的方法。实验项目15:声速的测定1、教学内容(1)压电陶瓷材料的工作原理;(2)驻波形成的原理和条件;(3)示波

13、器的使用方法;(4)声速的测量方法和原理。2、教学目标(1)了解示波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其使用方法;(2)掌握用振幅极值法测量声速的方法;(3)掌握用相位法测量声速的方法。实验项目16:普朗克常数的测定1、教学内容(1)光电效应的原理;(2)微电流放大器的调节方法;(3)光电管暗电流的测试方法;(4)光电管伏安特性的测试方法。2、教学目标(1)理解光电效应及光的量子性;(2)掌握利用光电效应测定普朗克常数的原理和方法。实验项目17:薄透镜焦距的测定1、教学内容(1)光学系统共轴的调节方法;(2)物距像距法测凸透镜的焦距的原理;(3)自准法测凸透镜的焦距的原理;(4)共辄法测凸透镜的焦距的原理;(

14、5)物距像距法测凹透镜的焦距的原理。2、教学目标(1)掌握光学系统共轴调节的方法;(2)掌握测定薄透镜焦距的几种方法。实验项目18:迈克耳孙干涉仪的调节及应用1、教学内容(1)迈克尔逊干涉仪调节和使用方法;(2)等倾干涉现象的观察和氢一就激光器光波波长的测定方法;(3)等厚干涉现象。2、教学目标(1)掌握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及使用方法;(2)掌握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光波波长的原理和方法;(3)理解光波的等厚干涉实验现象。实验项目19:分光计的调整及玻璃棱镜角的测定1、教学内容(1)分光计的调节方法;(2)三棱镜顶角的测量(自准法和反射法)原理;(3)测量三棱镜的最小偏向角的方法。2、教学目标(

15、1)了解分光计结构;(2)掌握调节和使用分光计的方法;(3)掌握测定三棱镜顶角的方法;(4)掌握用最小偏向角法测定三棱镜玻璃的折射率方法。实验项目2 0:等厚干涉的应用牛顿环1、教学内容(1)牛顿环仪的结构及工作原理;(2)调读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3)牛顿环干涉图像测量透镜曲率半径的原理。2、教学目标(1)掌握用牛顿环测定透镜曲率半径的原理和方法;(2)了解光的干涉在测量中的应用。三 考核方式及要求本课程考核方式:考查(-)具体实验教学环节(平时成绩):1、实验预习(1 0%)(1)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和实验原理及主要实验步骤(2)撰写实验预习报告,包括实验目的、主要原理、公式及关键步骤。

16、(3)画好原始数据表格,单独用一张实验报告纸。2、实验操作(5 0%)阅读资料、调整仪器、观察现象、获取数据、仪器还原。(1)重视实验能力、作风的培养。(2)完成基本实验内容,争取做提高实验内容。教师在评分上予以鼓励。(3)强调记录数据时不得用铅笔,只有数据正确、仪器还原、教师签字后该次实验才有效。(4)提倡研究问题,注意安全操作。3、实验报告(4 0%)(1)实验报告内容:实验题目、仪器设备、实验原理、实验内容及步骤、原始数据及数据处理、结果表示、分析讨论、回答思考题、实验体会等。或者提交小论文等。(二)期末考试:根据需要可采取理论考试、操作考试、设计性实验等形式(选择一种或两种)。(三)学期总评:成绩评定(等级制: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成绩评定=平时实验报告的平均成绩X 5 0%+期末考试成绩X 5 0%四 主要仪器设备及实验材料项目编号实验项目名称主要仪器设备及 台(套)数实验材料备注1刚体转动惯量的测量刚体转动惯量实验仪(1 2 套)刚体转动惯量实验仪、游标卡尺、计算器、卷尺、悬线、电源2拉伸法测杨氏弹性模量杨氏模量测定仪、光杠杆、尺读望远镜(1 2套)杨氏模量测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