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自救预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56363012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自救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自救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自救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自救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自救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自救预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自救预案研究周锡昌,吴正平,李银福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室上速)是常见内科心血管急症之一。尽管射频消融术的开展,大多数病人仍采取内科保守治疗。我院 95年至 2002年,采用室上速自救预案,培训病人,予以实施,收到明显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室上速67例,其中男30例,女37例,年龄 17 67岁。室上速发作史 2 41年,( 3次/年)。入选后常规心电图、胸片、彩色多普勒等检查,未发现有器质性心脏病的证据。67例经食道心脏电生理检查,刺激迷走神经,未发生明显血压下降、晕厥,常规作抗心律失常药物(维拉帕米,普罗帕酮)筛选试验。1.2 自救预案:下列刺激

2、迷走神经方法,对病员及家属予以培训,掌握要点,直至能正确操作。 (1)瓦氏动作:深吸气后屏气,用力作呼气动作,力争 30S以上; (2)刺激咽喉:用手指刺激咽喉,引起恶心,呕吐; (3)体位改变:突然下蹲或站立,卧位时突然翻身或坐起; (4)潜水试验:深吸气后屏气,将面部浸入冷水中,浸至耳前水平,持续 30 S以上。要求发作时因地制宜,任选 3种方法,每种方法可重复3次。如 10 m i n内上述方法无效,则根据药物筛选结果,辅以抗心律失常药,舌下含服维拉帕米 80 120 mg和口服安定 1 mg,或口服普罗帕酮200mg和安定1mg。 3小时后仍无效,就近卫生院或本院诊疗。1.3 随访:印

3、制统一式表格,嘱其详细记录发作、治疗、终止经过。每半年专科门诊随访一次,持续2年后统计结果。追踪调查:2例未能坚持随诊,无1例发生死亡。2年后已有33例先后施行射频消融术。2 结果2.1 预后 实施院前自救预案后,随访65例,年平均发生室上速255例次,院前转复229例次,转复率89.80%,年医院总就诊例次下降到10.20%。较实施院前自救预案前有显著差异(p 0.01),见表1。 2.2 院前自救预案,通过组合刺激迷走神经方法,终止室上速205例次,有效率80.39%,见表 2。 2.3. 通过组合刺激迷走神经方法无效有50例次,其中 37例次用药物转复,终止24例次,有效率 64.86

4、%。另有 13例次室上速,因故未能遵医嘱服药,见表3。表1 室上速自救预案实施前后年总转复及诊疗数 年转复数 诊疗数 例数 发作次数 例数(%) 例数(%)实施前 67 256 68(25.67) 197(74.37)实施后 65 255 229(89.80) 26(10.20) 表2 刺激迷走神经方法不同组合的室上速终止率1 2 3 4发作次数 例次(%) 例次(%) 例次(%) 例次(%) 255 60(23.52) 62(24.31) 83(32.55) 205(80.39)注:(1)用1种方法;(2)用第1种方法无效后,采用第2种方法;(3)用2种方法无效后,采用第3种方法。表3 用药

5、物转复室上速 维拉帕米 普罗帕酮 合 计总例数 用药例次 例次(%) 例次(%) 例次(%) 50 37 25 12(33.33) 37(64.86)3 讨论室上速的机制以折返激动占绝对多数,转复方法有多种,通常急症处理首先采用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国内文献报告院内转复率大约 60.67%1,本组一种刺激迷走神经方法,院前转复率 2333%,采用组合式院前自救方案转复率达80.39%,加上药物治疗,总疗效89.80 %。预案优势在于:(1)以组合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顺序推进,优势互补,提高疗效。(2)事先培训,掌握要点,我们体会到室上速转复成功率,很重要的取决与刺激迷走神经方法的正确性。(3)室

6、上速时间长,易发生心力衰竭,实施自救,即刻进行,除成功率提高外,风险也降低。(4)强调因地制宜,病人在家中,尤以夏季,组合中选潜水试验为宜,此法成功率较高,可能与冷水刺激口腔及鼻部的传入神经末梢,反射性地引起周围血管交感神经冲动增加 (加压反射),同时屏气动作具有valsalva效应,双重作用使刺激神经效应更强。表 3中:组合 (3)转复率32.55 %,高于(1)和(2)组,可能与使用潜水试验方法较多有关。(5) 本组未选用压迫眼球及按压颈动脉窦方法,主要是考虑院外自救的安全性。(6)根据药物筛选结果,口服抗心律失常药,尤以舌下含服维拉帕米,疗效较好,主要是舌下含维拉帕米,口腔黏膜吸收迅速完全,避开肝脏首关效应,提高生物利用度。加服安定,则起镇静作用,为辅助治疗。综合上述,室上速院前自救预案,简单安全,迅速有效,经济实用,明显减少病人就诊率。在射频消融术无条件开展的单位,病人不愿意施行手术,或有手术禁忌症的情况下,优先推广。参考文献1 孙勇,王建安,何红 .腺苷转复阵发性室上速的临床应用观察 .急诊医学, 9:3222 朱世.舌下含服维拉米转复阵发性室上速20例.河北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7:18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