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管护工参考试题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56363007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1.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森林管护工参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森林管护工参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森林管护工参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森林管护工参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森林管护工参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森林管护工参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森林管护工参考试题(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森林管护工参考试题森林管护工参考试题(全部级别)、单选题60 利用害虫的趋化性,在其所嗜好的食物中掺入适当的毒剂,制成各种 (B )诱杀害虫。A、饵料B、毒饵C、毒药D、毒品61 森林病虫害的调查包括(A )等方面内容。A、准备工作、野外调査、调査资料整理B、野外调査、调査资料整理、汇报C、准备工作、调查资料整理、统计D、准备工作、抽样、野外调査62 昆虫具有几丁质的(A ),为肌肉提供附着点。A、外骨骼B、内骨骼C、关节D、腹部63昆虫成虫胸部有( C )对足,通常还有( C )对翅。A、3B、2,2C、3,2D、2,364.(A )属于叶部病害。A、锈病、白粉病B、锈病、烂皮病C、白粉病、

2、烂皮病D、白粉病、立枯病65 利用害虫的(C ),设置诱虫灯,诱集捕杀害虫。A、趋食性B、趋温性C、趋光性D、避光性66 利用各种(B )的化学物质预防或(B )消灭病虫害的方法,叫做化学防治。A、有毒,间接B、有毒,直接C、无毒,直接D、无毒,间接67( A )使用某种药剂能使病虫产生抗药性。A、连续B、周期C、偶尔D、间断68可用熏蒸剂或容易(C )的药剂所产生的有毒气体来杀虫杀菌。A、扩散B、稀释C、挥发D、吸收69.( B )是无性繁殖的孢子类型。A、孢囊孢子、粉孢子、接合孢子B、芽孢子、游动孢子、分生孢子C、分生孢子、芽孢子、子囊孢子D、粉孢子、芽孢子、接合孢子70青杨染病的症状表现

3、为:开始在叶正面出现褪绿斑,随后在病班背面产生 灰白色粉状物,秋季在白粉层产生初为黄褐色,最后变为黑褐色的粒状物。确 诊该病为(B )。A、锈病B、白粉病C、梭梭白粉病D、紫纹羽病71.当前国内利用寄生性、捕食性昆虫天敌提倡( B )。A、“以护为主,护、养、移、引相结合”B、“以护为主,护、繁、迁、招相结合”C、“以护为主,护、养、利、弓|相结合”D、“以护为主,护、繁、利、弓|相结合”72.( A )灯诱虫和黄颜色诱蚜是根据昆虫对光线刺激的反应而采用的防 治害虫的方法。A、黑光B、红光C、白炽D、紫外73 胸部是昆虫的(C )中心。A、反射B、消化C、运动D、生殖74 马氏管是昆虫的(B

4、)器官。A、分泌B、排泄C、消化D、感觉75.昆虫体壁的表皮通常由( A )组成。A、内表皮、中表皮、外表皮B、下表皮、中表皮、上表皮C、下表皮、外表皮、上表皮D、内表皮、外表皮、上表皮76 农药在水介质中表现出不同的酸碱度,(C)可以互相混用。A、酸性和碱性B、中性和碱性C、酸性和酸性D、碱性和碱性77防治种子传染病害和地下害虫时,拌种用的药量一般为种子重量的(A ) 为宜。A、0.2%至 0.5%B、0. 2%至 1.0%C、0. 3%至 1.5%D、0.4%至 2.0%78为防止人、畜中毒,环境污染和林木药害。必须了解剧毒农药中毒(A )。A、途径和急救治疗方法B、症状和急救治疗方法C、

5、症状和诊断方法D、途径和诊断方法79森林病虫防治,一是通过林木检疫从法制上控制病虫害的( A );二 是利用自然因素控制病虫的( A );三是直接( A )病虫。A、传入和蔓延,发生与为害 ,消灭B、传播和蔓延,生长和繁殖,控制C、传入和蔓延,生长和繁殖,消灭D、传播和蔓延,发生与为害,控制80.通过接触害虫体壁渗入体腔和血液中,使害虫中毒死亡的药剂叫(A )。A、触杀剂B、熏蒸剂C、胃毒剂D、内吸剂81 针对松毛虫类有下树越冬的习性,可在秋季幼虫下树前或次春幼虫上树前, 刮去树干胸高处粗皮,涂刷宽35厘米、厚35毫米的毒环,阻隔和(C ) 幼虫。A、捕杀B、诱杀C、毒杀D、触杀82 物种的(

6、A )指一定面积内某一物种的个体数与全部物种个体数的百 分比。A、密度B、绝对密度C、相对密度D、盖度84我国针对行道树和防护林的检疫害虫有( B )四种。A、美国白蛾、椰心叶甲、红棕象甲、冠瘿病菌B、美国白蛾、松材线虫、红棕象甲、冠瘿病菌C、美国白蛾、椰心叶甲、松材线虫、冠瘿病菌D、美国白蛾、椰心叶甲、红棕象甲、松突圆蚧85 凡局部地区发生的危险性大、能随植物及其产品传播的病、虫、杂草,应 定为(D )。A、外来侵入种B、有害生物C、病虫害D、检疫对象86 抚育采伐的种类有(A )。A、透光伐、疏伐、生长伐、卫生伐B、透光伐、皆伐、生长伐、卫生伐C、透光伐、疏伐、皆伐、卫生伐D、郁闭伐、疏伐

7、、生长伐、卫生伐87 林木病变的类型有(A )三种类型。A、生理病变、组织病变、形态病变B、生理病变、器官病变、形态病变C、功能病变、组织病变、形态病变D、生理病变、组织病变、功能病变88( C )是有性繁殖的孢子类型A、抱囊抱子、卵抱子、接合抱子B、芽抱子、游动抱子、分生抱子C、担抱子、接合抱子、子囊抱子D、子囊抱子、芽抱子、接合抱子89 真菌的(B )是指从一种抱子萌发开始,经过一定的营养生长和繁殖 阶段,最后又产生同一种抱子的过程。A、寿命B、生活史C、生活周期D、生命阶段90 林木病原物的侵染过程顺序是(B )。A、接触期、发病期、潜育期、侵入期B、接触期、潜育期、侵入期、发病期C、接

8、触期、侵入期、发病期、潜育期D、接触期、侵入期、潜育期、发病期91 昆虫头部根据口器着生的位置可分为()三种头式。A、上口式、前口式、后口式B、下口式、端口式、后口式C、下口式、前口式、侧口式D、下口式、前口式、后口式92多数昆虫的繁殖方式是()。A、单性生殖B、两性生殖C、多胚生殖D、裂体生殖93 全变态昆虫幼虫老熟后()取食,寻找适当场所化蛹。A、停止B、少量C、积极D、大量94 我国动植物对内检疫程序是()。A、报验、检疫、处理、签证B、报验、处理、检疫、签证C、处理、报验、检疫、签证D、检疫、处理、报验、签证95 林业技术措施防治森林病虫害是根据病虫的( )和影响其数量消长的主要(),

9、通过林木栽培管理、主伐利用等一系列技术措施,来改变病虫的适生条件,提高林木本身抗病虫能力的一种防治方法。A、生物学特性,客观条件B、危害程度,内在机制C、种群数量,外部机制D、生物学特性,生态因子96 用于防治害虫的外激素主要是()。A、体外激素B、皮外激素C、性外激素D、生长激素97 成虫期是昆虫个体发育的最末一期,此时停止(),成虫要行交配、产卵,故成虫期是昆虫的()。A、生长和蜕皮,生殖时期B、生长和蜕皮,衰老期C、取食和运动,生殖时期D、取食和运动,衰老期98 森林火灾是指林地上()的火,它是自由蔓延,超过一定的面积,造成一定损失的林火。A、人为B、自燃C、失控D、受控99森林燃烧是指

10、森林可燃物在一定外界()作用下快速与空气中的氧结合,产生的放热发光的化学物理反应。A、雷电B、风C、湿度D、温度100. 森林燃烧必须具备()、森林可燃物、火源。三者相互作用,缺一不可。A、气象条件B、土壤条件C、地理条件D、光照条件101. 预防森林火灾需要研究、分析森林火灾发生的(),采用行政、法律、经济和科学的方法、手段进行综合防范,控制森林火灾发生的(),有效地防止森林火灾的发生。A、条件,规律B、规律,条件C、概率,可能性D、规律,趋势102()是导致野生动物正常死亡的原因。A、饥饿、天敌的捕杀、疾病B、饥饿、人类捕杀、疾病C、营养不良、意外灾害、疾病D、营养不良、人类捕杀、疾病10

11、3 能维持野生动物生存所必需的全部条件的具体地区称()。A、越冬地B、繁殖地C、栖息地D、出生地104 般森林火灾的烧林面积在()hm2以上不足100血范围内。A、0.5B、1C、2D、5105 林火强度指单位时间、单位()长度上所释放的()。A、火线,能量B、火线,气体C、面积,气体D、面积,能量106.在林冠层燃烧的火称为林冠火。林冠火燃烧温度(),火强度(),蔓延速度()。A、高,大,快B、低,小,快C、低,大,慢D、高,大,慢107()属燃烧缓慢可燃物。A、生长的草本植物B、枯立木C、枯枝D、苔藓108 空中可燃物指高度在()以上所有的空中可燃物。A、1.5mB、2.0mC、2.5mD

12、、3.0m109 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分区为()。A、核心区、缓冲区、生态旅游区B、核心区、实验区、生态旅游区C、核心区、缓冲区、经营区D、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电台。1 10我国森林防火使用的电台是150兆赫或400兆赫的(A、超长波B、中波C、短波D、超短波111 内蒙古野生动物管理的“四证”制度包括()。A、猎捕证,驯养繁殖许可证,经营许可证,准运证B、猎捕证,持枪许可证,经营许可证,准运证C、猎捕证,驯养许可证、繁殖许可证,准运证D、猎捕证、持枪证、驯养繁殖许可证、经营许可证112 野生动物调查主要包括()等四方面内容。A、种类调査、数量调査、生活史调査、分布规律调査B、种类调査、数量调

13、査、生活史调査、食物调査C、种类调查、数量调查、经济调查、分布规律调查D、种类调査、数量调査、植被调査、分布规律调査113 通过动物痕迹,如足迹、粪便等,统计动物数量的方法叫()。A、绝对数量调查法B、相对数量调査法C、变型路线法D、间接相对数量调査法104()均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A、大天鹅、雪兔、黄羊、长耳鸮B、苍鹰、黑琴鸡、猞猁、蓝马鸡C、小天鹅、大鸨、黑鹳、黑琴鸡D、小天鹅、蓝马鸡、黑鹳、貂熊117.森林燃烧是指森林可燃物在一定外界温度作用下快速与空气中的氧结合, 产生的放热发光的()反应。A、化学B、物理C、自然D、化学物理118 林火()包括林火蔓延、林火强度、飞火等特征,受环境条件的制约和控制,是森林防火、扑火、用火必须考虑的因素。A、生态B、行为C、地点D、热量119.风不仅能加快可燃物的蒸发,加速干燥而易燃,且不断补充新的(),增加助燃条件,加速燃烧过程。A、二氧化碳B、氮气C、氧气D、氢气A、地表火B、树冠火C、地下火D、树干火)进行有)预报122 营林用火是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