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应该是课堂教学的常态-同课异构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56362314 上传时间:2023-08-3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课异构应该是课堂教学的常态-同课异构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同课异构应该是课堂教学的常态-同课异构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同课异构应该是课堂教学的常态-同课异构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同课异构应该是课堂教学的常态-同课异构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同课异构应该是课堂教学的常态-同课异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课异构应该是课堂教学的常态-同课异构(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同课异构应该是课堂教学的常态|同课异构 同课异构,就是不一样的老师依据不一样的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老师本身的特点,确定不一样切入口和突破点,采取不一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素材,形成不一样的教学设计。作为一个新兴的教学研究和探讨的形式,多年来,在全国各地、各级、各类学校中方兴未艾。我和语文特级老师凌宗伟老师结为师徒,她说,同课异构,其实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归本求源。因为不一样的老师,不一样的班级,就应该是不一样的上法;就是同一个老师在不一样的班级、不一样的年段、不一样的课堂进展情况,上同一个教材也应该是不一样的。在她的悉心指导下,我深刻意识到,同课异构,不是为异构而异构,而应该是课堂教学的常识,是

2、一个常态。一、同课异构的品质,应该是“日常化”课的常态就是“异”,每个人、每一节全部是不一样的。有同仁将同课异构谓之“斗鸡”, 以“异”相“斗”,显然是受功利化的利益驱使。为异构而异构,也让同课异构濒临危险的边缘。在多种现成的印刷教案泛滥和网络日益发达的条件下,极少有老师在同课异构时从文本本身去探寻文本的意义。而过分准备的“二手”的教学内容,设计得花里胡哨,让人看得眼花缭乱,课件成为有些课堂最大牌的主角。满堂的多媒体设计和包装,淡化了师生有效的互动和真切情感的交流。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不是建立在教学手段催化基础上的那种表层次的眼花缭乱。它追求的应该是:课堂上,师生不经意的眼神和姿态的“脉脉含情”

3、或“暗送秋波”,即所谓“心乖于内,而口拙于外”的境界。这种内心的默契和呼应,是老师、学生、文本之间心灵层次上的互动和碰撞,也是语文教学最高的境界。同课异构全部元素和特征,是日常课堂的本质要求,理所当然应该和日常的课堂一致。这么才有利于教学的交流、诊疗、分析、研究、讨论和评价。日常化,应该是同课异构的品质。二、同课异构作为课堂教学研究,课堂个性应该是“原生态”同课异构课堂,其突出的特征就是相互探讨。作为行政化活动的同课异构,可怕的一个现实是,执教者想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他人。备课、导课、试课,教学目标、教学步骤、每一句话的表述,总要准备个十天半月,细细推敲。这么,最终展现的是精心设计、美轮美奂

4、的一场老师的无瑕的演出。过分追求完美,借助各方力量,反重复复的打磨或打造,会磨损老师的个性和风格。一样一篇文本,有的老师朗诵好,有的老师板书好,有的老师课件做得好,有的能唱、能跳,不过综合兼有、完美的老师毕竟是凤毛麟角。更多的老师要因势象形,依据自己固有的知识、能力、水平、专长,来确定自己的个性风格,而不是完美的风格。作为课堂教学研究的同课异构课堂,个性必需是原生态的。课堂教学中,不一样教材的分析、教学策略的选取、课程理念的表现,不一样的教学个性、不一样的教学理念、不一样的思索角度、不一样的挖掘深度、教学中生成的不可预知全部这些全部使同课异构真正表现教学的差异,从而把优点展示出来的同时,也把不

5、足暴露出来,这么才能够给大家更大的研讨空间和思索空间,才含有研究的价值。从生命化语文课堂的观念来看,语文课堂要关注每一个学生个体生命的存在,学生个体生命是千姿百态的,生命化语文课堂运行、生成也是千变万化的。精心设计、美轮美奂的一场老师无瑕的演出,会使课堂只含有程式化的运转,而缺乏实际的应用价值。如精心设计的时装,可能精美异常,却往往不能穿了干活。三、同课异构的课堂价值取向,应该是课堂教学最基础的,最本真的、最本质的东西同课异构的课堂最终要进行评判,同时,这也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探讨。当然,不论上课者或是听课者,全部期望在课后听到拨云见日的客观评价。这就包括到同课异构的课堂价值取向。我

6、们到底依据什么的标准来衡量一节课。即便是有组织的同课异构的课堂也不应该是组织者、听课者、评议者的展示和演出,而是交流切磋、探究商讨课堂教学的意义和价值的有效手段。我想,不论什么理念、不论什么思想,同课异构的课堂价值取向,还是部分课堂教学最基础的,最本真的、最本质的东西。课堂教学的主体,毫无疑问是学生,那我们的同课异构的课堂是怎么实现这个主体的?课堂教学的主导是老师,而老师的主导的作用又表现在什么地方?课堂教学的专题是发展,那么孩子们的语言、思维、能力、整体生命有没有得到发展。唯有紧紧围绕以上这些课堂教学最基础的,最本真的、最本质的同课异构课,才有益于老师的专业成长,才能益于教学的研究和交流。总而言之,作为课堂教学常态的同课异构,我们关注的不应该是课堂教学的“异”,而是课堂教学的“常”。这些“常”也就是日常化的、原生态的、能表现教学最基础的,最本真的、最本质的东西。只有这些课堂常态的规律、理念和意识深入心中,才会让自己的教学活动不走弯路,逐步提升,实现质的飞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