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第二讲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卤素课后达标训练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56360223 上传时间:2023-12-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92.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第二讲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卤素课后达标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第二讲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卤素课后达标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第二讲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卤素课后达标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第二讲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卤素课后达标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第二讲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卤素课后达标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第二讲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卤素课后达标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第二讲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卤素课后达标训练(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讲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一一卤素课后达标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氯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尽管氯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但是干燥的液氯能用钢瓶贮存B.氯气和液氯是两种不同的物质C.可以用浓硫酸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D.氯气有毒,它曾在战争中被用于制造毒气弹解析:选Bo在通常状况下,干燥的液氯可以用钢瓶储运,所以 A选项正确。氯气和液 氯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状态,所以B选项不正确。除去氯气中混有的水蒸气应选用不能和氯气反应的干燥剂,不宜选用碱性干燥剂, 如碱石灰等,常选用酸性或中性干燥剂,如浓硫酸、无水氯化钙等,所以C选项正确。氯气有毒, 对人体有害,曾经用于制造毒气弹应用于战争 中,所以D选项正

2、确。2 .用经C12消毒的自来水配制下列溶液: Na 2SQ;KI;AlCl 3;FeCL;AgNO; 稀盐酸,发现部分药品变质,它们是 ()A.B.C.D.解析:选A。用C12消毒的自来水中,含有 C和HClO, C能使Ag+沉淀,HClO能将 SO、Fe、等氧化。)a浅黄绿色浅黄绿色丙3 .分别向盛有C12的三个集气瓶甲、乙、丙中各注入下列液体中的一种,经过振荡,现 象如下图所示,则甲、乙、丙中注入的液体分别是(无色无色 t泮无色层泰孑一白色浑浊甲乙AgNOmNaOH液水A.B.C.D.解析:选B。甲中气体和溶液都无色,说明不存在氯气,是注入NaOH溶液;乙中气体无色且溶液中出现白色浑浊,

3、 说明不存在氯气且溶液中生成了白色沉淀, 是注入AgNQ溶液; 丙中气体和溶液都呈浅黄绿色,说明存在氯气分子,是注入水。4 .下列能够检验出 KI中是否含有B1的实验是()A.加入足量的新制氯水,溶液变色则有BrB.加入酸性KMnM液,观察溶液颜色是否褪去C.加入少量的碘水,再加入 CC14振荡,有机层有色,则有 BrD.加入足量FeCl3溶液,用CC14萃取后,取水层并加入新制氯水,溶液呈橙色,则含有Br解析:选D。A项,在KI中加入足量新制氯水,也会置换出单质碘而使溶液变色,故不C项,加入能确定是否含有澳离子; B项,滨离子和碘离子均能使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褪色;少量的碘水,再加入 CC14振

4、荡,有机层是萃取单质碘而显色,并没有澳单质产生。5 .对氯水处理或氯水与下列物质反应过程中不会产生气体的是1OA1FTT-日光短水发薛粉溶液解析:选Co A项,氯水中的HC1O见光分解生成氧气;B项,氯水中的M与发酵粉中的NaHC以应生成CO; C项,氯水滴入 NaBr溶液反应生成Br2和NaCl,没有气体产生;D项,氯水滴入NaQ中会产生0。6.某同学用下列装置制备并检验Cl 2的性质。/光照甲烷与CL王三-饱和食盐水卜列说法正确的是()A. I图中:如果 MnO过量,浓盐酸就可全部被消耗b. n图中:量筒中发生了加成反应C. m图中:发生的反应不是燃烧反应图中:湿润的有色布条能褪色, 将硫

5、酸溶液滴入烧杯中至溶液显酸性,结果有C12生成解析:选D= A项,稀盐酸与 MnO不反应;B项,发生的反应为取代反应;C12中发生了燃烧反应;D项,C、CIO在酸性条件下可生成C12。7.(2018 曲师大附中模拟)某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FeBrz、FeI 2,若先向该溶液中通入定量的氯气。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液,溶液变为红色,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原溶液中的 BL一定被氧化通入氯气之后原溶液中的Fe”一定有部分或全部被氧化不能确定通入氯气后的溶液中是否存在Fe2+若取少量所得溶液,再加入CC14溶液充分振荡,静置、分液,向上层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 溶液,只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

6、液中的、Fe2+、BL均被完全氧化A. B. C. D. 解析:选Bo由于离子还原性强弱顺序为I Fe2 Br ,故先反应的离子是I,其次是Fe, 最后是Br o加硫氧化钾溶液后,变为红色,证明已经有Fe生成,所以 已经2反应完全,但无法得知 Fe是否反应完,因而不能确定 Br是否反应,错误,正确,若溶液中有碘离子和滨离子,则沉淀颜色不为白色,正确,故选Bo8.(2018 日照质检)澳化碘(IBr)的化学性质与卤素单质相似,能与大多数金属反应生 成金属卤化物,和某些非金属单质反应生成相应的卤化物,跟水反应的方程式为 IBr H2O=HB汴HIO。下列有关 旧r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IB

7、r 是双原子分子B. 在很多反应中, IBr 是强氧化剂C.和NaOH反应能生成 NaBr和NaIOD. 和水反应时,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解析:选D。IBr中I为+ 1价,Br为1价。2个原子组成1个旧r分子,A正确;因 为其化学性质与卤素相似,所以在很多反应中,IBr是强氧化剂,B正确;跟水反应的方程式 IBr H2O=HBr HIO 中,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未发生变化,仍然是I 为 1 价,Br为-1价,故这个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与碱反应的实质可看成是IBr先与水反应,生成物 HBr和HIO再与碱反应,所以 2NaOHF IBr=NaBr + NaIO+ H2O, C正确。9

8、.某学生做如下实验:第一步,在淀粉-KI溶液中滴入少量 NaClO溶液,并加入少量稀 硫酸, 溶液立即变蓝; 第二步, 在上述蓝色溶液中, 滴加足量的Na2SO3 溶液,蓝色逐渐消失。下列对实验原理的解释和所得结论错误的是()A.第一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 +2I +2HI+ =I2+ Cl +HbOB. 淀粉 -KI 溶液变蓝是因为 I 被氧化为I 2, I 2使淀粉变蓝色C. 蓝色逐渐消失的原因是Na2SO3 溶液具有漂白性D. 微粒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ClO I 2SO42解析:选Co分析题目信息可知,在淀粉-KI溶液中滴入少量 NaClO溶液,并加入少量 稀硫酸后,发生的反应为

9、 ClO +2I +2HI+=I2+Cl +H2O生成的I 2使淀粉溶液变蓝,再 滴加足量的N&SO溶液,发生反应 SC2 + I 2+ H2O=Sb + 2HI+ + 2I ,随着12的减少蓝色逐 渐消失,由此可以得出微粒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ClO I2Sd o10 .将Cl2通入NaBr和NaI的混合液中,待反应充分后将所得溶液加热蒸干并灼烧,最后将得到的固体冷却、称量。称量所得固体的质量与通入C12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原混合液中NaI的物质的量为(02 5炉5V Ch的体根物。B.0.4 molA.0.5 molC.0.3 molD.0.25 mol解析:选D。含NaBr和NaI的

10、溶液中,通入 Cl 2,先发生Cl 2+2NaI=L+2NaCl,后发生Cl2+2NaBr=2NaCl+ B2,充分反应后将所得溶液蒸干、灼烧,将得到 NaCl固体,由图可知29.25 g固体为NaCl的质量。根据氯元素守恒,则n(Cl 2) =1n(NaCl) =1x9.25i22 58.5 g * mol= 0.25 mol。根据图示:02.5 V(即 0-0.125 mol Cl 2)段发生的反应为 2NaI + Cl 2=2NaCl+ I2,故 n(NaI) = 0.25 mol 。二、非选择题11 .饱和氯水与石灰石的反应是制取较浓的HClO溶液的方法之一。某同学运用这一方法,尝试制

11、取HClO溶液并进行了如下定性实验:在试管中加入过量的块状碳酸钙,再加入约20 mL饱和氯水,充分反应,有少量气泡产生,溶液的黄绿色褪去;过滤,将滤液滴在有色布条上,发现其漂白性更强;为了确定反应产物,将滤液分为三份,分别进行以下实验:第一份与石灰水混合,立即产生大量白色沉淀;第二份与稀盐酸混合,立即产生大量气泡;第三份加热,看到溶液变浑浊且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经检测,上述实验中产生的无色气体均为CO气体。(1)试解释可以在饱和氯水中加入石灰石制备HClO的原因: (2)写出步骤中第一份及第二份滤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第一份 ;第二份。(3)试根据所学知识推测,在的滤液中含有的溶质,除了溶解

12、的极少量氯气外,还含有的其他溶质为(写化学式)。解析:饱和氯水中存在 Cl2+ H2OHCl+HClO的平衡体系,加入过量 CaCO后,发生反应:2CaCO)+ 2HCl=Ca(HC2+ CaCl2、CaC(3H- 2HCl=CaC2+ COT + HkO,使 HCl 浓度减小,平衡右移,Cl2浓度减小,溶液黄绿色褪去;HCIO浓度增大,溶液漂白性增强。由于滤液中含有 HClO CaCL、Ca(HC2等成分,Ca(HCO) 2与Ca(OH)2反应生成 CaC歙淀,与 HCl 反应产生CO气体,Ca(HCG)2受热分解生成 CaCOB淀和CO气体。答案:(1)由于饱和氯水中存在 CI2+H2OH

13、+ + C+HCIO,加入CaCO后,发生反应:2HCI+CaC(3=CaC2+ COT + H20,使平衡右移, HCIO的浓度增大(2)Ca 2+ HCO+ OH =CaC3X + H2OHCO+4=COT + HO(3)CaCI 2、Ca(HCO)2、HCIO12 .澳和碘的提取方法有多种,试解决下列问题。I .全球海水中澳的储藏量丰富,4占地球澳总储藏量的99%故澳有“海洋元素”之称,海水中澳含量为 65 mg/L。空气吹出法工艺是目前“海水提澳”的最主要方法之一。其 工艺流程如下:步骤SO,吸收氯气锐化r澳水混合物口 弓焉H吸收液(1)写出步骤的离子方程式:。(2)步骤的蒸储过程中,

14、温度应控制在8090 C,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生产。实验室里蒸储所用主要仪器名称为 ,为控制温度,最好采用的加热方式为 澳蒸气冷凝后得到液澳与滨水的混合物,可利用它们的相对密度相差很大的特点进行分离。 分离仪器的名称是 。(3)滨水混合物n中溶有一定量的氯气,因此在步骤中可将蒸储产生的气体通过(填试剂名称)溶液,以除去氯气。(4)步骤中用硫酸酸化可提高CI2的利用率,理由是 (5)提取澳单质,采用蒸储“滨水混合物n”而不是蒸储“滨水混合物I”,请说明原因:n.实验室从含碘废液(除ho外,含有CCI4、12、厂等)中回收碘,其实验过程如下:Na:SG新液卜T (i管硬度灌T还回T一l氧化I岚集I-CCL向含碘废液中加入稍过量的NS2SQ溶液,将废液中的I2还原为 ,其离子方程式为该操作将I2还原为的目的是 。操作X的名称为 。解析:I .从海水中提取澳,一般要经过浓缩、氧化、提取三个步骤。步骤发生的反应是Cl2+2Br =2Cl +Br2,生成的澳仍溶解在海水中,根据澳的沸点比水低的性质,可以鼓入热空气(步骤),使它随热空气一起挥发出来,再用SO吸收(步骤):B2+SO +2HO=4H+2BL+ 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