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电池练习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56359408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77.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电池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原电池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原电池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原电池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原电池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电池练习(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原电池练习(含答案)姓名:1 .有关电化学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A. CaO+H2O=Ca(OH)2,可以放出大量的热,故可把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把其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 某原电池反应为Cu+2AgNO3=Cu(Nq)2+2Ag,装置中的盐桥中可以是装有含琼胶的KCl饱和溶液C. 原电池的两极一定是由活动性不同的两种金属组成D .从理论上讲,任何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设计成原电池答案D 解析CaO+H2O=Ca(OH)2不是氧化还原反应;KCl和AgNO3反应生成AgCl沉淀易阻止原电池反应的发生; 作电极的不一定是金属,如石墨棒也可作电极。2. 下列有关原电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2、. 在内电路中,电子由正极流向负极B. 在原电池中,相对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不活泼的金属作正极C. 原电池工作时,正极表面一定有气泡产生D. 原电池工作时,可能会伴随着热能变化答案D 解析A项,内电路中不存在电子的移动;B项,若是由铝、镁、氢氧化钠溶液构成的原电池,则负极是铝;C项,若是由锌、铜、硫酸铜溶液构成的原电池,则正极表面析出铜,没有气泡产生。3. 分析下图所示的四个原电池装置,其中结论正确的是()A. 中Mg作负极,中Fe作负极B. 中Mg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6H2O+6e-=6OH- + 3H2 fC. 中Fe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Fe 2e-=Fe2+D. 中Cu作正极,电极反应式

3、为2H+ + 2e-=qf 答案B 解析 中Mg不与NaOH溶液反应,而Al能和NaOH溶液反应失去电子,故Al是负极;中Fe在浓硝酸 中钝化,Cu和浓HNO3反应失去电子作负极,A、C错;中电池总反应为2Al + 2NaOH+2H2O=2NaAlO + 3H2 f, 负极反应式为2Al + 8OH- 6e-=2AlC + 4H2O,二者相减得到正极反应式为6H2O+6e-=6OH- + 3H2 f,B 正确;中Cu是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HO+4e-=4OH,D错。4. 根据下图,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 烧杯a中的溶液pH降低B. 烧杯b中发生氧化反应C. 烧杯a中发生的反应为2H+

4、+ 2e-=H fD. 烧杯b中发生的反应为2Cl 2e-=Cl f 答案 B解析 由题给原电池装置可知,电子经过导线,由Zn电极流向Fe电极,则02在Fe电极发生还原反应:O2 + 2H20+4e-=40田,烧杯a中c (0H-)增大,溶液的pH升高;烧杯b中,Zn发生氧化反应:Zn2e-=Zn +。5. 控制适合的条件,将反应2Fe3+ + 2I-2Fe2+ + I2设计成如下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 反应开始时,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 反应开始时,甲中石墨电极上Fe3+被还原C. 电流表读数为零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D. 电流表读数为零后,在甲中溶入FeCl2

5、固体,乙中的石墨电极为负极 答案D 解析 由图示结合原电池原理分析可知,Fe3+得电子变成Fe2+被还原,I-失去电子变成I2被氧化,所以A、 B正确;电流表读数为零时,Fe3+得电子速率等于Fe2+失电子速率,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正确;D项在甲 中溶入FeCl2固体,平衡2Fe3+ + 2I- 2Fe2+ + I2向左移动,I2被还原为I-,乙中石墨为正极,D不正确。6. 下图1、11分别是甲、乙两组同学将反应“ As?- + 2I- + 2H+ AsO3- + I2+H2O ”设计成的原电池装置, 其中C1、C/匀为碳棒。甲组向图I烧杯中逐滴加入适量浓盐酸;乙组向图IIB烧杯中逐滴加入适量

6、40% NaOH 溶液。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甲组操作时,电流表(A)指针发生偏转B. 甲组操作时,溶液颜色变浅C. 乙组操作时,c2作正极D. 乙组操作时,C1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I2+2e-=2I- 答案 D 解析 装置I中的反应,AsO4- + 2I- + 2H+ AsO3- + I2+H2O,当加入适量浓盐酸时,平衡向右移动,有电 子转移,但电子不会沿导线通过,所以甲组操作时,电流表(A)指针不会发生偏转,但由于I2浓度增大,所 以溶液颜色变深;向装置IIB烧杯中加入NaOH溶液中,C2上发生:AsO3-2e- + 2OH-=Asq-+H2O,电子沿 导线到C1棒,I2+2e-=2

7、I-,所以C2为负极,C1为正极。7. 有A、B、C、D四种金属,做如下实验:将A与B用导线连接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B不易腐蚀;将A、D分别投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中,D比A反应剧烈;将铜浸入B的盐溶液里,无明显变化, 如果把铜浸入C的盐溶液里,有金属C析出。据此判断它们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 ABCDB. CDABC. DABCD.ABDC答案 C解析 A与B用导线连接后浸入电解质溶液中会构成原电池,B不易腐蚀,说明B为原电池的正极,说明 金属活动性:AB:入、D与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反应,D比A反应剧烈,说明金属活动性:DA: 根据置换反应规律,Cu不能置换出B,说明金属活动

8、性:BCu; Cu能置换出C,说明金属活动性:CuC。 则四种金属活动性的排列顺序是DABC。8. 2013 -广东理综,33(2)(3)(2)能量之间可相互转化:电解食盐水制备C12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而 原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设计两种类型的原电池,探究其能量转化效率。限选材料:ZnSO4(aq), FeSO4(aq),CuSO4 (aq);铜片,铁片,锌片和导线。q 完成原电池甲的装置示意图(见右图),并作相应标注,要求:在同一烧杯中,电极与溶 1、:液含相同的金属元素。 以铜片为电极之一,CuSO4(aq)为电解质溶液,只在一个烧杯中组装原电池乙,工作一 F段时间后,可观察到负极

9、。一J 甲乙两种原电池可更有效地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其原因是。(3)根据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原理,为减缓电解质溶液中铁片的腐蚀,在上述的材料中应 作 阳极。答案(2) 刀)山Cu$。W (或其他合理答案) 电极逐渐溶解,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 甲在甲装置中,负极不和CU2+接触,避免了 CU2+直接与负极发生反应而使化学能转化为热能(3)锌片解析(2)根据题给条件和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可得:a. 若用Zn、Cu、CuSO4(aq)、ZnSO4(aq)组成原电池,Zn作负极,Cu作正极,Zn插入到ZnSO4(aq)中,Cu插 入到 CuSO4 (aq)中。b. 若用Fe、Cu、FeSO4(aq)、C

10、uSO4(aq)组成原电池,Fe作负极,Cu作正极,Fe插入到FeSO4(aq)中,Cu插 入到 CuSO4 (aq)中。c. 注意,画图时要注意电极名称,电极材料,电解质溶液名称(或化学式),并形成闭合回路。 由于金属活动性ZnFeCu,锌片或铁片作负极,由于Zn或Fe直接与CuSO4溶液接触,工作一段时间后, 负极逐渐溶解,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 带有盐桥的甲原电池中负极没有和CuSO4溶液直接接触,二者不会直接发生置换反应,化学能不会转化为热能,而是几乎全部转化为电能;而原电池乙中的负极与CuSO溶液直接接触,两者会发生置换反应,部分4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化学能不可能全部转化为电能。由牺牲阳

11、极的阴极保护法可得,铁片作正极(阴极)时被保护,作负极(阳极)时被腐蚀,所以应选择比铁 片更活泼的锌作负极(阳极)才能有效地保护铁不被腐蚀。9. 有A、B、C、D、E五块金属片,进行如下实验:A、B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A极为负极,活动性;(2)C、D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电流由D导线一C,活动性;A、C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C极产生大量气泡,活动性;B、D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D极发生氧化反应,活动性;(5)用惰性电极电解含B离子和E离子的溶液,E先析出,活动性。综上所述,这五种金属的活动性从强到弱的顺序为答案(1)AB (2)CD (3)AC (4)DB (5)BE ACDBE10 .请运用原电池原理设计实验,验证Cu2 +、Fe3 +氧化性的强弱。请写出电极反应式,负极:正极: 并在方框内画出实验装置图,要求用烧杯和盐桥,并标出外电路电子流向。答案 Cu2e-=Cu2+ 2Fe3+ + 2e-=2Fe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