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鹤壁市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新人教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56359333 上传时间:2022-11-0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4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鹤壁市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河南省鹤壁市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河南省鹤壁市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河南省鹤壁市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河南省鹤壁市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鹤壁市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鹤壁市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新人教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3年河南省鹤壁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1分)(2013鹤壁二模)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以下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活性炭放进冰箱内除去异味B被蚊子叮咬后涂抹肥皂水C用醋酸除去热水瓶内壁上的水垢D食品放置一段时间以后变质了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物理变化的特点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活性炭吸附异味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被蚊子叮咬后涂抹肥皂水,是利用酸碱发生中和反应,故有新物

2、质生成;故属于化学变化C、醋酸和水垢中的碳酸钙反应能生成醋酸钙、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D、食品变质的过程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2(1分)(2013鹤壁二模)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米酒B纯碱C食醋D矿泉水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据此根据物质的组成方面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米酒中含有水、酒精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B、纯碱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

3、确;C、食醋中含有水、醋酸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D、矿泉水中含有水、可溶性矿物质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3(1分)(2013鹤壁二模)竹炭的吸附能力是木炭的五倍以上,其主要成分竹炭纤维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6H10O5)n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竹炭可用于净化室内空气B每个(C6H10O5)n 分子中含有6n个碳原子C(C6H10O5)n属于有机化合物D竹炭纤维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0:5考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元素质量比的计算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

4、与用途分析:根据竹炭有吸附能力及竹炭纤维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6H10O5)n,判断其组成及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解答解答:解:A、因竹炭有吸附能力,则可用来净化室内空气,故A正确;B、由化学式可知1个分子中含有6n个碳原子,故B正确;C、(C6H10O5)n中含有碳元素,所以属于有机化合物,故C正确;D、竹炭纤维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10):(165)=36:5:40,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属于信息习题,学生应能通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来分析,同时通过习题训练学生应注意知识的迁移使用4(1分)(2012株洲)两个软塑料瓶中分别充满CO和CO2两种无色气体,下列试剂不能将二

5、者鉴别出来的是()A澄清石灰水B水C紫色石蕊试液D氯化钠固体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专题:物质的鉴别题分析:试剂能将二者鉴别出来必须与两种气体结合后呈现的现象不同就行要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不同考虑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和可燃性,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浑浊解答:解:A、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不能,所以能鉴别,故A错;B、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可以用塑料瓶分别装满两种气体,再加入水,盖上盖,待一段时间看塑料瓶的变化,变瘪的是二氧化碳,所以能鉴别,故B错;C、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使溶液变红,一氧化碳则不能,所以能鉴别,故C错;D

6、、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不能与氯化钠固体反应,所以不能鉴别,故D正确故选D点评:鉴别物质时加入试剂后必须呈现的现象不同,才能鉴别开,还需要从需要鉴别的两种物质的性质不同点入手5(1分)(2012泰安)下图是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其中操作错误的是()A取一定量粗盐B 溶解C 过滤D 蒸发考点:氯化钠与粗盐提纯分析:A、根据取用固体药品的原则进行分析;B、根据溶解时的操作要点进行分析;C、根据过滤时的操作进行分析;D、根据滤液蒸发的操作进行分析解答:解:A、取用固体药品要用药匙,瓶盖要倒放在桌面上,故A正确;B、溶解时,将粗盐倒入烧杯中,加水溶解,并用玻璃棒不断地搅拌,故B正确;C、在过滤时,要用

7、玻璃棒进行引流,故C错误;D、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地搅拌,防止液滴飞溅,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对粗盐提纯实验中的各步的操作要点进行了考查,要加以识记6(1分)(2008扬州)“庄稼一枝花,离不开肥当家”化学肥料与传统农家肥配合使用,对促进农作物增产、解决粮食短缺问题起了重要作用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硝酸铵NH4NO3B硫酸钾K2SO4C尿素CO(NH2)2D磷酸二氢铵NH4H2PO4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解答:解:A

8、、NH4NO3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B、硫酸钾K2SO4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C、尿素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D、磷酸二氢铵NH4H2PO4中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化肥的分类方法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对各种化肥进行正确的分类7(1分)(2013鹤壁二模)下列鉴别物质所使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A硝酸铵和纯碱水B氧气和氮气燃着的木条C硬水和软水肥皂水D稀硫酸和氯化钠溶液酚酞溶液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硬水与软水;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酸、碱、盐的鉴别专题:物质的鉴别题分析:A、利用两者溶于水后溶液温度的变化分析

9、解答;B、利用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而氮气不能支持燃烧进行分析;C、依据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而软水中不含或含有较少的钙镁离子,与肥皂水现象不同分析解答;D、根据酚酞溶液遇到酸和中性液体都不会变色解答:解:A、纯碱溶于水会产生热量导致溶液温度升高,而硝酸铵溶于水会吸热导致溶液温度降低,所以可以区分;B、氧气能够支持燃烧,所以能够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氮气不能支持燃烧而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所以可以用燃着的木条将这两种气体区分开;C、由于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所以加入肥皂水后不会产生或产生较少的泡沫,而软水在加入肥皂水后会产生大量的泡沫,所以可以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D、稀硫酸不能使酚酞变色

10、,而氯化钠也不能使酚酞变色,所以不能通过该方法将这两种物质区分开故选D点评: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并能够根据物质所特有的性质而产生的不同的现象对物质进行鉴别;知道酚酞只有遇到碱性溶液的时候才会变色8(1分)(2013鹤壁二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某固体遇稀盐酸有气泡放出,则固体一定含碳酸根B合金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耐腐蚀C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D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属于中和反应考点:酸的化学性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合金与合金的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A、根据金属以及碳酸盐反应均能产生气体分析解答;B、依据合金的性质分析解答;C、依据

11、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有可能溶液还是这一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分析解答;D、依据中和反应的概念分析解答;解答:解:A、由于氢前的金属(钾钙钠除外)以及碳酸盐反应均能产生气体,所以某固体遇稀盐酸有气泡放出,则固体不一定含碳酸根;B、金属制成合金后一般具有更强的耐腐蚀性;C、当恒温蒸发饱和溶液时析出晶体后溶液还是这一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D、中和反应的概念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碱遇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等;故选B点评:此题是一道多点知识解答题,解题的关键是能够对相关规律的掌握;9(1分)(2013鹤壁二模)下列各组中的物质混合,形成溶液的质量

12、比反应前溶液的总质量减少的是()A氢氧化钙溶液和二氧化碳B氢氧化铜和稀硫酸C稀盐酸和大理石D铁和稀盐酸考点: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分析: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A、生成沉淀的质量二氧化碳的质量,故形成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溶液的总质量减少;B、生成溶液的质量增加了氢氧化铜的质量;C、生成溶液的质量增加了二氧化碳的质量,故溶液质量增加;D、生成氢气的质量Zn的质量,故溶液质量增加解答:解:A、氢氧化钙溶液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

13、3+H2O,在此反应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二氧化碳的质量,故形成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溶液的总质量减少故A适合;B、氢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H2SO4=CuSO4+2H2O,生成溶液的质量增加了氢氧化铜的质量,故溶液质量增加故B不适合;C、碳酸钙固体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与水,由于对溶液来说增加了钙元素以及部分氧元素,所以溶液质量会增加(二氧化碳来源于碳酸钙),故溶液质量增加故C不适合;D、Zn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2HCl=ZnCl2+H2,在此反应中,生成氢气的质量Zn的质量,故溶液质量增加故D不适合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化学方程式和质

14、量守恒定律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10(1分)(2013鹤壁二模)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B金属活动性:乙甲丙C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A、根据图象分析生成氢气的质量;B、据相同时间内产生氢气较多(即反应剧烈)的金属活动性较强,结合产生氢气的关系图判断三种金属活动性;C、根据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