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总论试题和答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56358610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刑法总论试题和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刑法总论试题和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刑法总论试题和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刑法总论试题和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刑法总论试题和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刑法总论试题和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刑法总论试题和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程刑法总论专业法学年级2013级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考试方式:闭卷题号-一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核分人题满分2010252020100得分得分评卷人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 以下正确的是(c):A不明知所犯罪客观要件内容就不构成故意犯罪B错把乙当甲杀害是犯罪对象认识错误C错将100克面粉当毒品海洛因贩卖属于对象不能犯未遂D非法拘禁他人两天后出于良心发现自动中止放出被害人构成犯罪中止2甲乙丙三人共同去盗窃。甲负责望风,乙入室行窃,丙

2、负责接应转运赃物,甲、乙、丙三人的共同犯罪属于(B)A简单的共同犯罪B复杂的共同犯罪C必要的共同犯罪D有组织的共同犯罪3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以下(A一方为故意而另一方为过失C.共同过失行为DD)情况成立共同犯罪。B缺乏共同意思联络和共同行为的的同时犯.事前通谋的事后窝藏、包庇行为4.甲遭乙追杀,情急之下夺过丙的摩托车骑上就跑,丙被摔骨折。乙开车继续追杀,甲为逃命飞身跳下疾驶的摩托车奔入树林,丙一万元的摩托车被毁。关于甲行为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B)A. 属于正当防卫B. 属于紧急避险C.构成抢夺罪D.构成故意伤害罪、故意毁坏财物罪5.甲出于盗窃枪支的故意,窃得一军人的手枪一支,随后藏

3、于家中。甲的行为属于B)。A.结合犯B.牵连犯C.连续犯D.想象竞合犯6.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依法不适用死刑。对这一规定的理解,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C)A刑事拘留关押期间人工流产的,属于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B刑事拘留关押期间自然流产的,属于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C不适用死刑,是指不适用死刑立即执行但可适用死缓D不适用死刑,既包括不适用死刑立即执行,也包括不适用死缓7关于数罪并罚,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D)A甲在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漏罪的,应当按照先并后减的原则实行数罪并罚B乙在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再犯新罪的,应当按照先减后并的原则实行数罪并罚C丙在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再犯新罪,同时又发现漏罪的,应当先

4、将漏罪与原判决的罪实行先并后减;再对新罪与前一并罚后尚未执行完毕的刑期实行先减后并D先减后并在一般情况下使犯罪人受到的实际处罚比先并后减轻8.关于累犯,下列哪一判断是正确的(B)A.甲因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被附加剥夺政治权利三年。甲在附加刑执行完毕之日起五年之内又犯罪。甲成立累犯B.甲犯抢夺罪于2005年3月假释出狱,考验期为剩余的二年刑期。甲从假释考验期满之日起五年内再故意犯重罪。甲成立累犯C.甲犯危害国家安全罪五年徒刑期满,期满六年后又犯故意杀人罪。甲成立累犯D.对累犯可以从重处罚.甲女因抢劫杀人被逮捕,羁押期间不慎摔伤流产。一月后,甲被提起公诉。对甲的处理,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5、A)A.应当视为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B.应当视为审判时怀孕的妇女”,可适用死刑缓期二年执行C.不应当视为审判时怀孕的妇女”,因甲并非被强制流产D.不应当视为审判时怀孕的妇女”,因甲并非在审判时摔伤流产9 .关于减刑,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C)A. 减刑只适用于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缓的犯罪分子B. 对一名服刑犯人的减刑不得超过三次,否则有损原判决的权威性C. 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减刑后,实际执行时间可能超过十五年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但判前先行关押时间不算在内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

6、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得分评卷人甲欲去乙的别墅盗窃,担心乙别墅结构复杂难以找到贵重财物,就请熟悉乙家的丙为自己能盗窃成功标别墅图。甲入室后未使用丙提供的图纸就找到乙价值100万元的珠宝,即携珠宝逃离现场。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CD)A.甲构成教唆犯B.丙不构成犯罪,因为客观上没能为甲提供实质的帮助C.即便甲未使用丙提供的图纸,丙也构成盗窃罪的共犯D.甲、丙构成盗窃罪的共犯,甲是主犯,丙是帮助犯2 .关于假释的适用,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BCD)?A.甲因爆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在服刑13年时,因有悔改表现而被裁定假释

7、B.乙犯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9年,犯嫖宿幼女罪判8年,数罪并罚决定执行15年。在服刑13年时,因有悔改表现而被裁定假释C丙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刑罚执行7年后假释。假释考验期内第2年,丙犯抢劫罪,应当判9年,数罪并罚决定执行10年。在服刑7年时,因有悔改表现而被裁定假释D丁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经过缓刑考验期后,发现丁在缓刑考验期内的第2年,犯故意伤害罪,应判9年,数罪并罚决定执行10年。在服刑7年时,因丁有悔改表现而被裁定假释3 关于罪数的认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BCD)?A甲使用暴力打伤赵某后劫取了李某的财物数千元,造成赵某重伤。对甲的行为应以故意伤害罪与抢劫

8、罪实行并罚B乙借用李某的摩托车后藏匿不想归还。李某要求归还时,乙谎称摩托车被盗。乙欺骗李某的行为不单独构成诈骗罪C丙为杀人而盗窃枪支,未及实施杀人行为而被抓获,丙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预备)罪与盗窃枪支罪的想象竞合犯D丁入户盗窃他人财产数千元,属于非法侵入住宅罪与盗窃罪的牵连犯(有人认为属吸收犯)4 .李某因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刑满释放后不到四年又犯抢劫罪应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正确的是(ABCD)A.李某构成累犯B.对李某不得假释C.对李某判处自由刑后不得缓刑D.对李某要从重处罚5. 关于没收财产,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ABCD)?A.甲受贿100万元,巨额财产来源不明200万元,甲被判处

9、死刑并处没收财产。甲被没收财产的总额至少应为300万元B.甲抢劫他人汽车被判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该汽车应上缴国库C.甲因走私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此前所负赌债,经债权人请求应予偿还D.甲因受贿罪被判有期徒刑十年并处没收财产30万元,因妨害清算罪被判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二万元。没收财产和罚金应当合并执行6. 关于假释,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AC)?A.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如果符合假释条件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高级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B.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遵守了各种相关规定,没有再犯新罪,也没有发现以前还有其他罪没

10、有判决的,假释考验期满,剩余刑罚就不再执行C.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的,应当撤销假释,按照先并后减的方法实行数罪并罚D.对于因杀人、绑架等暴力性犯罪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即使他们被减刑后,剩余刑期低于10年有期徒刑,也不得假释7.下列(ABCD)等情形不应当成立累犯。A.甲被判处6月拘役,刑罚执行完毕后5年内又犯应判3年有期徒刑的盗窃罪B乙在缓刑考验期间,又犯可判5年有期徒刑的抢劫罪C丙在假释考验期间,又犯可判无期徒刑的强奸罪D.丁在3年有期徒刑执行完毕后,1年内又犯应判6个月拘役的侮辱罪8.王某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执行完毕后第4年,再次以暴力犯强

11、奸罪被人民法院判处11年有期徒刑。依法人民法院不能对王某适用下列哪些制度?(BC)A.减刑B.缓刑C.假释D.累犯9按刑法规定和2009年两高关于自首立功的司法解释,下列情况不属于刑法规定的立功表现的是(ABC)。A.公安人员因受贿被羁押,将其原工作掌握的他人犯罪事实线索提供给公安机关,公安机关据以破获他人犯罪B甲出重金从同监犯处买得故意杀人犯的潜逃线索提供给公安机关,公安机关据以抓获了故意杀人罪犯C主犯供述了司法机关未掌握的自己与从犯的共同犯罪行为,经查证属实D.羁押期间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10.甲雇凶手乙杀丙。乙几次杀丙均未成功,后来采取爆炸方法,对丙的住宅(周边没有其他人与物)进行爆炸,

12、结果将丙的妻子丁炸死,但丙安然无恙。按刑法理论通说,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BC)A甲与乙构成共同犯罪B甲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C. 乙对丙成立故意杀人未遂,对丁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D乙对丙成立直接故意杀人未遂,对丁成立间接故意杀人三、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判断下列各题正误,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V”,错误的打“X”,并说明其正确或错误的理由。社区矫正的对象有假释、缓刑、管制、暂予监外执行、被剥夺政治权利且在社会上服刑人员判断:(正确)说明:刑法尽管未规定对暂予监外执行、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进行社区矫正,但最高几家司法机关规定了要对其进行社区矫正。1 被判处有

13、期徒刑缓刑的人员,在缓刑考验期满以后又犯新罪的,应撤销前判缓刑,与新犯的罪判处的刑罚数罪并罚。判断:(错误)说明:刑法规定是考验期中又犯新罪才撤销缓刑,与新犯的罪判处的刑罚数罪并罚。按刑法规定,只有对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才不得假释。判断:(错误)说明:除前述情况外,对累犯也不得假释。3. 依法不得缓刑的对象有:累犯、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判断:(正确)说明:1997刑法规定对累犯不得缓刑,修正案八增加了对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也不适用缓刑。4. 假释的考验期:被判处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为剩余的刑期,无

14、期徒刑的为十年。判断:(正确)说明:修正案八对假释考验期并未修改,按刑法规定,对被判处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为剩余的刑期,无期徒刑的为十年。得分评卷人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小题6分,第3、4小题各7分,共20分)此题答案见教材或课件1.简述我国刑法规定的数罪并罚制度2简述一般自首和余罪(特别)自首的构成条件3.简述适用缓刑的条件得分评卷人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1. 甲某,男,26岁,曾因盗窃罪被判处拘役6个月,2008年12月刑满释放。乙某,男,17岁。2010年4月底,甲邀约乙某共同实施抢劫,乙同意,二人为此准备了凶器。2010年5月上旬,甲某选好了作案地点后通知

15、乙某携带凶器多次于夜间在偏僻小路旁守候,欲抢劫行人财物,但均未遇见行人。2010年6月,甲某和乙某在公安机关例行检查中,因没有身份证和暂住证而受到盘问。经公安人员教育,两人将上述情况如实供述。此外甲还向公安提供了公安正追逃的丙(可能处十年左右有期徒刑)可能隐藏的地点,公安据此抓获了丙。问:二人属何犯罪形态?二人各有哪些法定或酌定量刑情节?对甲某、乙某应当如何处罚?答:二人属抢劫罪的预备。甲的量刑情节:主犯,依法应当从重处罚,因只是形迹可疑经教育后如实供述罪行,构成自首,按刑法规定,对自首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甲还向公安提供了公安正追逃的丙(可能处十年左右有期徒刑)可能隐藏的地点,公安据此抓获了丙,按相关司法解释,尽管不构成立功,但属酌情从轻量刑情节。甲曾因盗窃罪被判处拘役6个月,刑满释放不到两年又犯罪,尽管不构成累犯,但属酌定从重量刑情节,可酌情从重量刑。乙的量刑情节:从犯,依法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