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复习《压强》专项检测卷(有答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56357778 上传时间:2024-04-1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616.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复习《压强》专项检测卷(有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考物理复习《压强》专项检测卷(有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中考物理复习《压强》专项检测卷(有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中考物理复习《压强》专项检测卷(有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中考物理复习《压强》专项检测卷(有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复习《压强》专项检测卷(有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复习《压强》专项检测卷(有答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物理复习压强专项检测卷(有答案)学校:_班级:_姓名:_考号:_一选择题1初三学生小磊在水平路面骑行共享单车,经过测量,每只车轮和地面的接触面积为50cm2,共享单车的质量为15kg,小磊骑车时对地面的压强大约为()A1.35103PaB3103PaC0.3PaD6.5104Pa2如图甲所示,将一块质地均匀的长木板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向右的推力F缓慢推动长木板,直至图乙所示的位置。在此过程中,长木板对桌面的压力、压强的变化情况是()A压力变小,压强变小B压力不变,压强变大C压力不变,压强不变D压力变大,压强变大3如图所示,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用几种不同的方法切去一半,剩余的一半留在桌面

2、上。切割前后,木块对桌面的压强大小不变的是()ABCD4小军用矿泉水瓶装满水做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图中瓶子倒放后水对瓶盖的压强比正放时水对瓶底的压强大B乙图中瓶子倒放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等于甲图中瓶子倒放时对海绵产生的压强C丙图中从三个小孔流出的水喷射的距离不相等,说明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D丁图中将瓶中的水倒出后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向两个空瓶的中间吹气,两瓶会向中间靠拢,说明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5如图甲所示是自制的气压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图气压计制作时需注意瓶口密闭,瓶内的气压大于外界的大气压B把甲图自制气压计从一楼带到五楼,看到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将减小C

3、将图乙瓶内装满水,塞紧塞子,用力挤压瓶子可验证“力可以使固体发生微小形变”D图丙去掉橡皮塞,取一吸管靠近玻璃管口,通过吸管向右吹气,玻璃管内水面会上升6如图所示,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隔板孔用薄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发生改变。下列选项中,在隔板两侧分别装入两种不同的液体,不能比较出左右两侧液体密度大小关系的是()ABCD7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A牲畜自动饮水机B拦河大坝C往下吹气两张纸合拢D覆杯实验8我国高铁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靠近运行高铁的一侧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因此站台处设置安全线B图乙:高铁车厢内的

4、破窗锤两端做成锥形,便于增大压力C图丙:铁轨下铺设枕木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D图丁:车厢座椅用软质材料包裹,是为了增大压强9同学们可能做过这样的实验:在敞口塑料瓶侧壁上钻两个大小相同的小圆孔a、b,注入水,水从两个小圆孔喷出。在某一时刻,从两个小圆孔喷出的水分别落到水平地面上的c、d两处,其中d离塑料瓶远些,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d是从a孔喷出水的落点B这次实验初步说明水内部压强的大小与水的深度有关C这次实验初步说明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D在相同的时间内a孔喷出水的质量比b孔喷出水的质量多10下列关于大气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A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B大气压强

5、随海拔高度的增大而增大C水的沸点随大气压强的减小而增大D托里拆利在做测量大气压强的实验中,测得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是76mm11如图重力相等、底面积相同的甲、乙两容器,装有质量相同、深度相同的不同液体,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p甲、p乙;和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1、p乙1的大小关系判断正确的是()Ap甲p乙;p甲1p乙1Bp甲p乙;p甲1p乙1Cp甲p乙;p甲1p乙1Dp甲p乙;p甲1p乙112在托里拆利实验中,测得玻璃管内水银面比槽内水银面高出76cm,可以使这个高度差改变的做法是()A往槽内加入少许水银B使玻璃管稍微倾斜一点C玻璃管内有少量的空气D换用更粗的玻璃管二填空题13如图所示是一个简易的

6、气压计,此时瓶内气压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瓶外大气压。若将这个瓶子从山脚带到山顶,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h将 ,用另一根吸管对准玻璃管管口上方吹气,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h将 。(以上两空均选填“升高”或“降低”)14如图所示,盛有不同液体的甲、乙两相同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完全相同的a、b两均匀实心物体静止在液体中,此时两液面相平,则甲、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甲、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F甲、F乙,则,p甲 p乙,F甲 F乙。(选填、或)15中国工程师在港珠澳大桥海面下40m的海床上铺设沉管,在一节面积为7000m2沉管上产生的压力是 N。(海水1.0103kg/m3,

7、g取10N/kg)16图(a)中的电热水壶,通过壶外透明玻璃管的液面就可知道水壶内的水位,这是利用了 原理;图(b)中茶壶的盖上有一个小孔,是为了壶内的气压与外界 相等,更容易把水倒出;图(c)中拦河大坝建成上窄下宽的主要原因是水的压强随 的增加而增大。17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装有不同的液体,将三个长方体A、B、C分别放入容器的液体中,静止时的位置如图所示,三个容器的液面相平。已知三个长方体的质量和体积都相同。物体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 (把FA、FB、FC选用“”、“”、“”连接起来填到横线上);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把p甲、p乙、p丙选用“”、“”、“”连接起来填到横线上

8、)。18如图,三个重力和底面积都相等的薄壁容器,放在同一水平面上,内装同种液体,并且液面等高。三个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关系是:PA PB PC;三个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关系是FA FB FC;三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关系是PA PB PC;三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关系是FA FB FC(填“”,“”,“”)液体自重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的关系是:G液 FAG液 FBG液 FC(填“”,“”,“”)。19如图所示是人呼吸过程的模拟装置。当向下拉动橡皮膜时,容器内的气压将变小,气球在 的作用下体积变大,这个步骤是模拟人的 (选填“吸”或“呼”)气过程。20如图所示,用两个吸盘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将两个吸盘对接

9、,用力挤压出空气后难以将其分开,说明吸盘内部气体压强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大气压强。若在吸盘上戳一个小孔,吸盘内部气体压强会变 。若在海拔更高的地方做同样的实验,将其分开所需的力更小,说明海拔越高,大气压强越 。21如图所示,高铁站台上的黄色安全线提醒乘客不要越过,因为列车驶过时,人的前方空气的流速 ,压强 (以上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产生压力差,人受到的合力方向朝轨道 (选填“内侧”或“外侧”),非常危险。22唐代诗人杜甫有诗句“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诗中秋风“卷”走“三重茅”所隐含的物理知识,是由于屋顶外侧空气相对于屋内空气的流速大,压强 ,从而产生一

10、个向 的力卷走三重茅。三作图题23按要求作图。如图所示是木块静止在斜面上,请作出它所受的重力和它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24画出图中拦河大坝A处受到水的压力的示意图。25如图所示,小物块放在斜面上处于静止状态,在图中画出小物块所受重力G和对斜面压力F的示意图。四计算题26如图所示是我国研发的四轮长航程极地漫游机器人,科考队在附近遥控机器人。若机器人质量为500kg,每条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000cm2(g10N/kg)。求:(1)机器人对水平冰面的压力为多少?(2)若南极某处冰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4104Pa,该机器人能顺利通过该冰面吗(通过计算说明)?27如图所示,盛有水的杯子静止在水平桌面

11、上。杯子重为1N,底面积为0.003m2,杯内水重为2N,水深为5cm。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kg/m3,取g10N/kg。求:(1)水对杯底的压强。(2)水对杯底的压力大小。五实验探究题28小彬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1)图1装置是测量液体内部压强的仪器。它的探头是由空金属盒蒙上橡皮膜构成的。如果液体内部存在压强,放在液体里的薄膜就会 ,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就会产生 。(2)根据图2、图3所示现象可以研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 的关系。(3)如图3、图4所示,保持探头在水中的深度不变,改变探头的方向,观察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变化,得出结论: 。(4)为研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是否与

12、液体密度有关,小彬接着将浓盐水缓慢倒入图3所示容器的水中(液体未溢出、探头位置不变),静置待均匀混合后,观察到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发生了变化,得出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的结论。小彬得出结论的实验过程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判断的依据是: 。(5)通过学习,小彬利用掌握的液体压强知识测量实验所用盐水的密度,过程如下:向如图5所示容器中的左侧倒入适量的水,橡皮膜向右凸起;再向容器中的右侧缓慢倒入盐水,直至橡皮膜 ;测得水面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为h1;测得盐水液面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为h2;可推导出该盐水密度的表达式为盐水 (用h1、h2、水表示)。29如图甲是消防人员站在木板上,救助受

13、困于淤泥中的人的情景。小明看到这一场景后小明想:压力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为此小明用一块海绵、两块规格相同的木块、一块木板,来进行如图乙所示实验。(1)压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比较海绵的 来确定的。(2)A.比较乙图中 (填序号)可知,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B.比较乙图中序号和可知,受力面积一定时,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3)消防员救助受困于淤泥中的人情景可以用步骤(2)中 (填“A”或“B”)的结论进行解释。(4)物理上为了描述压力的作用效果,引入了压强这一物理量。如果在图乙中海绵受到的这一物理量为P1,中木板受到的这一物理量P4,则P1 P4(填“”“”或“”)。(5)丙图是一架古代战场上的投石机模型,请根据上述实验结论,解释投石机模型下方铺设了很多木方的原因 。30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图甲来估测大气压的值,实验器材有一只弹簧测力计、三种规格的注射器和一把刻度尺。(1)本实验的原理是二力平衡和压强的定义式,实验中研究的是大气对 (选填“活塞”或“注射器筒”)的压力;(2)若选用图乙中注射器B,当弹簧测力计被拉到最大值时,活塞仍没有滑动,则应该换用注射器 (选填“A”或“C”)来进行实验;(3)如图甲方案,首先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