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复习《物态变化》专项检测卷(附带答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56357306 上传时间:2024-04-1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复习《物态变化》专项检测卷(附带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考物理复习《物态变化》专项检测卷(附带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考物理复习《物态变化》专项检测卷(附带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考物理复习《物态变化》专项检测卷(附带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考物理复习《物态变化》专项检测卷(附带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复习《物态变化》专项检测卷(附带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复习《物态变化》专项检测卷(附带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物理复习物态变化专项检测卷(附带答案)学校:_班级:_姓名:_考号:_一、单选题1在如图所示的生活现象中,关于物态变化及吸放热的分析都正确的是()A甲图:壶嘴冒白汽-液化放热B乙图:湿衣服晒干-汽化放热C丙图:樟脑丸消失-汽化吸热D丁图:冰雪消融-熔化放热2下列现象形成的原因属于凝华的是( )A冰封的河面解冻B钢水浇铸成车轮C冬天早晨草木上的霜D冰雕展上,冰雕的质量会慢慢减小3某同学在实验课上做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实验时,向锥形瓶中注入少量的温水,稍后取一干燥的表面皿盖在瓶口,在表面皿中放置一些冰块(如图所示);稍后发现在瓶内出现朦胧的“白雾”,表面皿底部看到有小水滴,小水滴逐渐变大,

2、最终下落到瓶内,由此实验可知雨滴形成的过程和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蒸气下降时遇热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液化B水蒸气上升时遇冷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液化C水蒸气上升时遇冷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汽化D水蒸气下降时遇热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汽化4下面是与热现象有关的四幅图形,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寒冷玻璃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升华而成B图乙中昆虫和植物上的露珠是水蒸气液化而成C图丙是某次温度计读数的示意图,这样读数会使测量结果偏大D图丁是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曲线,其中晶体在BC段不吸收热量5“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这一电视节目深受观众的青睐,对下列诗文中涉及的

3、自然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在日出后逐渐消失的是汽化现象B“园林日出静无风,雾凇花开树树同。”雾凇的形成是凝固现象C“秋荷一滴露,清夜坠玄天。”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D“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冰的形成需要吸热6“畅游三峡,万州出发”,万州地处丘陵地带,山清水秀,风光旖旎。下列景色形成过程中,有关物态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A铁峰山上的雪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B太白岩桂花树上的露珠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C天子湖畔的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D万州古红桔树叶上的霜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7全世界共有16个国家修建有高铁,其中中国的高铁里程位居世界第一。用

4、铁块铸造铁轨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B凝固C先熔化后凝固D先凝固后熔化8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我国民间不少谚语、成语均蕴含了丰富的热学知识。有关热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下雪不冷化雪冷”是因为积雪融化时会吸收周围环境的大量热量,导致温度降低B“真金不怕火炼”是因为金的熔点比较高,一般炉火温度达不到金的熔点,不能使金熔化C“扬汤止沸”,通过将开水舀出来又倒回去的方式,提高了水的沸点,达到了“止沸”的目的D“釜底抽薪”,说明水在沸腾之后,要继续吸热才能保持沸腾状态,“抽薪”以后停止了加热,便能制止水的沸腾9如图所示,人游泳之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天热时,狗常把舌头伸出来。以下说

5、法中正确的是()A人感觉冷是因为当时的气温比较低B狗伸舌头是因为狗要吃食物C人感觉冷是因为游泳池里的水温较低D狗伸舌头是因为方便散热,降低体温10关于体温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体温计可以测量沸水的温度B体温计可以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C体温计只有离开人体读数才是正确的D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oC二、填空题11人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时,会感觉特别冷,是由于身体表面的水分蒸发,蒸发是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此过程 (选填“吸热”或“放热”);温度越高,液体蒸发就越 (选填“快”或“慢”)。12图甲中被测物体的长度是 cm,图乙中体温计的示数是 ,体温计的工作原理是 13纸的着火点约183,酒精灯

6、火焰温度约500,吹风机吹出的热风温度约60如图所示,用纸锅装些水若用吹风机吹出的热风给纸锅加热,水 (选填“会”或“不会”)沸腾;若将纸锅放到酒精灯上加热,在水沸腾时,纸锅 (选填“会”或“不会”)燃烧14一次性打火机里的燃料是一种叫丁烷的物质,通常情况下呈气态它是在常温下,用 的方法使它液化后储存在打火机里的;如果不小心将其摔坏,待里面的液体刚消失时,立刻捡起残片,会感觉残片较 (选填“冷”或“热”)15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原理制成的;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像,由此可判断该物质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三、作图题16班里有好多发热的同学,小王用体温计测得温度为38.6。小

7、李虽不发热且正常温度一直为36.5,但他也想量一下体温,他没有将小王用的体温计甩一下,就直接夹在腋窝里。在图中标出小李的最终测量结果,并将液柱部分涂黑。四、实验题17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在烧杯内装适量的水,点燃酒精灯加热,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1)实验小组用该装置先后做了a、b两次实验,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实验中水的沸点为 ,由此可判断实验时水面上方的气压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2)进行a、b两次实验时,实验装置和酒精灯的火力完全相同,则造成a、b图像不同的原因是a实验中所用水的质

8、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实验中所用水的质量;(3)在探究过程中,小组同学观察到水中气泡上升时的两种情况分别如图丙、丁所示。则图 (选填“丙”或“丁”)是水沸腾时的情况。18在“观察晶体的熔化”实验中,当海波温度升高到40 时,继续加热,每隔1 min记录一次海波的温度小红同学记录的数据如下表:(1)根据表中记录的数据,在图中描点并画出海波熔化的图象 (2)根据实验现象和所记录的数据可知:此实验中海波的熔点是 .五、计算题19有一支温度计,表面刻有120格均匀的刻度。将该温度计的玻璃泡浸没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中,温度计内液面上升到第10格处;玻璃泡浸没在一个标准大气压

9、下的沸水中,液面上升到第90格处。则:(1)该温度计的分度值和量程分别是多少?(2)应把30标在此温度计的第几格处?(3)当外界实际温度为多少时,温度计内液面上升到的格数与实际温度数值相等?20有一只刻度均匀但不准确的温度计,测冰水混合物时水银柱长度为24mm,测沸水时水银柱长度为88mm,测热水时水银柱长度为46mm,求热水温度的实际值为多少?参考答案:1A2C3B4B5C6B7C8C9D10D11 汽化 吸热 快12 2.50 36.6 液体热胀冷缩13 不会 不会14 压缩体积 冷15 热胀冷缩 晶体1617 98 小于 小于 丙18 4819(1)1.25;12.5137.5;(2)第34格处;(3)5020第 5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