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应用剂量的把握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56357186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应用剂量的把握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药应用剂量的把握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药应用剂量的把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应用剂量的把握(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药应用剂量的把握中药的剂量是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病情确定的一日用药量,是药品标准下收载的内容之一,医生和药剂人员必须准确掌握中药的剂量,才能取得应有的疗效。中医治疗疾病的过程就是理、法、方、药的临床实践过程,以疗效为评价标准并受中药剂量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治疗过程中正确把握中药剂量是至关重要的,笔者从中药产地对剂量的影响等三方面讨论如下: 中药产地对剂量的影响。传统对产于某“道”或某“地”的产量大、质量优的中药称为“道地药材”。“道地药材”由于独特的产地、生境条件以及生长过程中秉受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具有独特的优良品质。如道地黄连以产于四川洪雅,雅安,峨眉者最为著名,故有川连、雅连之称,又以条

2、粗壮,质坚实、断面红黄色者佳。枸杞以宁夏中宁所产者为道地药材,又以粒大、色红、肉厚、质柔润、粒少,味甜者为佳。砂仁以产于广东阳春的东山,蟠龙山,金花坑等处者,市场上习称“蟠龙正春砂”,冠于其它砂仁之上为优质品,又以个大,坚实、仁饱满、气味浓者为佳。其它如“四大怀药”“浙八味”等中药都是著名的“道地药材”,习称上品。中药产地对剂量的影响体现在中药质量与剂量的关系上,在用药剂量上遵循质优者用量小,质次者用量大的原则。 药品标准中收载的中药剂量就是“道地药材”临床治疗疾病的一日常用量。 中药所含有效成分的变化对剂量的影响。某些中药中有效成分的含量直接影响其疗效,因而在临床上应正确调整剂量已取得应有的

3、疗效。如苦杏仁味苦、辛,性温、有小毒;入肺、大肠经;有止咳平喘、润肠通便之功;其所含苦杏仁苷既是有效成分,又具有一定毒性,临床应用根据有效成分的含量并通过合理炮制确定合适的剂量配方入药,药煮过程中苦杏仁苷分解后产生微量氢氰酸,患者服用后通过镇静呼吸中枢发挥止咳平喘作用。苦杏仁苷分解后所产生的氢氰酸毒性较大,如用量过大,可引起呼吸麻痹等不良反应,甚至引起中毒。因此剂量对临床疗效有显著影响,若用量不及则难达到治疗目的,太过则易致不良反应。 中药加工炮制对剂量的影响。中药在临床就用前都要经过一定的加工处理,称为炮制。中药经过炮制可以发挥增强疗效,降低毒性的作用,便于临床应用等目的。由于中药炮制后某些

4、中药的活性成份或有毒成份的含量有所变化,其用药剂量亦应有所变化。如马钱子中所含的士的宁,既是该药的活性成份又是有毒成份,传统炮制用砂烫或油炸法使马钱子中所含的士的宁通过高温部分分解,达到合理控制剂量保证用药安全的目的;近来研究通过测定生马钱子中士的宁的含量,将生马钱子粉碎后加入一定量的稀释剂混匀使士的宁的含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可以达到节省药材、合理控制剂量、保证用药安全的目的。 影响中药剂量的因素还有很多,如方剂配伍对剂量的影响,年龄、性别、个体差异对剂量的影响,给药途径、煎服方法、生长环境、季节气候等对中药剂量均有一定影响,临床上在辩证施治、处方用药时要以整体观念为指导,综合考虑上述因素,才能达到应有的治疗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