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总复习《杠杆》专项检测卷(附带答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56356844 上传时间:2024-04-1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总复习《杠杆》专项检测卷(附带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杠杆》专项检测卷(附带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杠杆》专项检测卷(附带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杠杆》专项检测卷(附带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杠杆》专项检测卷(附带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总复习《杠杆》专项检测卷(附带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总复习《杠杆》专项检测卷(附带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物理总复习杠杆专项检测卷(附带答案)学校:_班级:_姓名:_考号:_一、单选题1个列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钳子B门把手C自行车手闸D赛艇的桨2搬运砖头的独轮车,车箱和砖头所受的总重力 G=1000N,独轮车的有关尺寸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独轮车是一个省力杠杆B该独轮车对地面的压力为 1000NC动力 F=300ND为了更省力,工人师傅可以采购的措施是手向后移动3如图所示为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每个钩码重1N,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在A点挂4个钩码能使杠杆平衡B在B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当示数为0.5N 时,能使杠杆平衡C用弹簧测力计在B点拉,无论如何改变用力方向

2、都要省力D用弹簧测力计在A点拉,无论如何改变用力方向都要费力4小明十分留心周围的生活情景,她从中感受到物理知识的无穷魅力,请判断如图所示四个情景中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即使没有摩擦我们也能握住手中的笔B 自行车的车把和车把上的闸把都是省力杠杆C驾驶员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行驶中人的惯性D 多功能车用安全锤,榔头的前端做得很尖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5灌河特大桥位于连云港市与盐城市的交界处,跨越灌河,是连盐高速公路上的控制性工程和苏北地区的标志性工程,如图甲所示。小明模仿大桥搭建简易模型,如图乙所示,其他因素不变,如果只把拉索与桥塔的固定点下移,则可以()A增加动力B减小阻力C增加动力臂D增加

3、阻力臂6如图所示,一根木棒(重心为)置于水平地面上,保持弹簧测力计方向为竖直方向,将棒端缓慢拉起,A端离地前,弹簧测力计示数为。若将棒A端缓慢拉起,B端离地前,竖直向上的弹簧测力计示数为。若与大小之比为54,则与长度之比为()A54B45C59D957如图所示的四种用具在正常使用的过程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A 用夹子夹取盘子B 用扫帚扫地C 用筷子夹食品D 人抬起独轮车8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下列操作中能让杠杆继续保持平衡的是:A将左右两边的钩码均向外移动一格B在左右两边钩码的下方各加一个钩码,位置保持不变C将左右两边的钩码各去掉一个,位置保持不变D将左右两边的钩码各加一个钩码,、同时

4、将左右两边的钩码向外移动一格二、填空题9如图是一种拉杆式旅行箱的示意图,使用时相当于一个 (填“省力”或“费力”)杠杆,若箱和物品共重100N,设此时动力臂是阻力臂的5倍,则抬起拉杆的力F为 N10一块截面积为矩形ABCD的均匀金属块重2000N,它的长、宽之比为4:3,将它置于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若在A点用力抬起金属块的一端,则力至少为 N11在山区常见到如图所示的盘山公路修建盘山公路是利用我们学过的一种简单机械 的原理,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使汽车在上坡时能够 12杆秤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发明,是各种衡器中历史最悠久的一种,称量物体质量时,它相当于一个 (填简单机械名称)。某杆秤的示意图如

5、图所示,C处是秤钩,A、B位置各有一个提纽,杆秤秤杆(包含秤钩、提纽)的重力为1N,秤砣质量为0.5kg,BC7cm。提起B处提纽,秤钩不挂物体,将秤砣移至D点,杆秤恰好水平平衡,BD1cm,则杆秤秤杆(包含秤钩、提纽)的重心O点到B点的距离为 cm;将质量为2.5kg的物体挂在秤钩上,提起B处提纽,秤砣移至最大刻度E处,杆秤再次水平平衡,则BE cm。若要称量质量更大的物体,应选用 提纽(选填“A”或“B”)。13如图所示,OA=AB=10cm,重物G=20N,拉力FN保持竖直向上,杠杆重忽略不计,要使杠杆平衡,FN= N;若将重物G向O点移动,要使杠杆保持平衡,则拉力FN会 (选填“变大”

6、“不变”或“变小”)。 三、作图题14请画出拉力F1的力臂( )四、实验题15小明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实验前,小明发现杠杆左低右高,这时应将左边的平衡螺母向 (左/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小明调节杠杆平衡后,在不同的位置挂不同数量的钩码,使杠杆重新平衡,得到如表所示的实验数据,并从这次实验中得出杠杆平衡条件的结论;这种做法 (合理/不合理),原因 ;动力F1/N动力臂L1/cm阻力F2/N阻力臂L2/cm1.520310(3)如图甲所示,A处所挂钩码向左移动2格到C位置,则在B处下方须添加 个钩码,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4)如图乙,弹簧测力计倾斜拉时,仍

7、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测力计的示数将 (变大/变小/不变);(5)小华同学在实验时做了进一步探究,先让杠杆在如图丙位置平衡,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F丙;接着又让杠杆在如图丁位置平衡,此时弹簧测力计读数为F丁,则F丙 F丁(大于/等于/小于)。16小明进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实验序号动力F1/N动力臂l1/m阻力F2/N阻力臂l2/m动力动力臂F1l1/Nm阻力阻力臂F2l2/Nm10.50.110.05220.151.50.231.50.130.05(1)实验前杠杆的位置如图甲所示,若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应将杠杆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2)如图乙所示,在杠杆左边挂上一定数量的钩

8、码,用弹簧测力计在右边某一位置竖直向下拉住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重复上述操作,记录实验相关数据如表所示。小明多次测量并记录数据的目的是: ;(3)如图丙所示,在已经处于水平位置平衡的杠杆的A点悬挂总重为1N的钩码,在B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则拉力F应为 N。如果测力计的量程为0到5N,在支点不变的情况下,采用图丙中的杠杆,利用杠杆上的刻度线,能测量出悬挂物体的最大重力为 N;(4)如图丁所示,在一个轻质杠杆的中间挂一重物,在杆的F另一端施加一个动力F,使杠杆保持静止,然后向右缓慢转动F至水平方向,在这一过程中杠杆始终保持静止。则动力F大小

9、的变化情况是: ,F与其力臂的乘积的变化情况是: ;(5)学习了功的知识后,小明回看表格中记录的数据,他想能否将“F1L1/(Nm)”中的单位Nm换成J?根据功的定义,你觉得可以换吗?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理由是 。五、计算题17如图所示,实心物体为边长是厘米的正方体,杆可绕点转动,厘米,厘米,当在杠杆端加一恒力牛时,对水平地面最小压强是帕,(杆重不计)求:()物体的密度()要使杆部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加在端最小作用力多大?18边长为0.1m,质量均匀的正方体物体M,单独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为5.4103Pa。装置如图所示,横杆可绕固定点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系在横杆B端的细绳绕

10、过动滑轮,动滑轮连着物体M。用力F在A点竖直向上提横杆时,横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物体M对地面的压强为1.8103Pa,若仍用力F在距离A点0.1m处竖直向上提横杆,使横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物体M对地面压强为1103Pa,已知横杆上AB部分的长为0.2m, ABOA=13,g取10N/kg,不计横杆质量、绳质量和摩擦,则:(1)物体M的质量为多少?(2)动滑轮的质量为多少?参考答案:1D2B3D4B5A6A7D8D9 省力 201080011 斜面 省力12 杠杆 5 34 A13 10 变小1415 右 不合理 没有多次实验,只测一组数据得出的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2 变大 等于16 左 寻找普遍规律 0.8 25 先变小后变大 不变 不可以 力与力臂的乘积()不是功172.3103kg/m3;29.9N18(1)5.4kg;(2)1.2kg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