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生理学总结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56350852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兽医生理学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兽医生理学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兽医生理学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兽医生理学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兽医生理学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兽医生理学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兽医生理学总结(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概述1、 机体功能与环境(1) 体液与内环境的概念动物体内所含的液体统称为体液,约占体重的60%,大部分体液约2/3存在于细胞内,称为细胞内液,还有1/3存在于细胞外称为细胞外液。由于体内几乎所有细胞都生活在细胞外液这样一个稳定而特殊的环境中,将细胞外液称为机体的内环境。(2) 稳态的概念内环境化学成分和生理特性保持相对稳定的生理学现象称之为稳态。2、 机体功能的调节(1) 机体功能调节的基本方式神经调节是最主要的一种调节形式,它的基本过程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体液调节机体内某种特定的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某些具有信息传递功能的化学物质,经体液途径运送到特殊的靶组织、细胞,作用于

2、相应的受体,对把组织细胞活动进行的调节。自身调节当内外环境发生变化时,机体器官、细胞的功能自动发生的适应性反应。(2)反射与反射弧的概念反射(Reflex)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所做出的规律性应答。反射有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和基本单位,也叫反射通路,由5部分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反射中枢、传出神经纤维、效应器。 二 细胞的基本功能1、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1)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概念及其产生机制静息电位是指细胞未受到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有时也称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产生机制:细胞内外K+的不均衡分布和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对K+的通

3、透性是细胞在静息状态下保持极化状态的基础。静息状态下,膜内的K+浓度远高于膜外,且此时膜对的K+通透性高,结果以易化扩散的形式移向膜外,但带负电荷的大分子蛋白不能通过膜而留在膜内。故随着K+的移出,膜内电位变负而膜外变正,当K+外移造成的电场力足以对抗K+继续外移时,膜内外不再有的K+净移动,此时存在于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即为静息电位。因此,静息电位是的K+平衡电位,静息电位主要是K+外流所致。 动作电位是细胞受到刺激时膜电位的变化过程。动作电位的产生是细胞兴奋的标志。产生机制:细胞受到刺激后,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Na+的通透性突然增大,膜外高浓度的Na+在膜内负电位的吸引下以易化扩散的方式迅速

4、内流,结果造成膜内负电位迅速降低。由于膜外Na+具有较高的浓度势能,当膜电位减小到0时仍可继续内移转为正电位直至膜内正电位足以阻止Na+内移为至,此时的电位即为动作电位。动作电位就是Na+的平衡电位(2) 细胞兴奋性和兴奋的概念兴奋性:细胞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兴奋:在体内条件下,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3)阈值、阈电位和锋电位值阈值:阈电位:锋电位值:锋电位(spike potential):构成动作电位主要部分的一次短促而尖锐的脉冲样变化,是细胞兴奋的标志。 3、 骨骼肌的收缩功能(1) 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2) 骨骼肌的兴奋-收缩偶联三 血液1、血液的组成与理化特性(1)

5、、血量及血液的基本组成机体内的血液总量,是血浆和血细胞量的总和,简称血量。成年畜禽血量约为体重的5-9%,幼年时可达10%。猪、犬血量平均为体重的5-9%,牛、羊、猫为6%-7%,马、鸡为8%-9%。总血量可分为: 循环血量:循环系统中流动的部分, 储备血量:滞留于肝、脾、肺和皮下血窦、毛细血管网和静脉内流动很慢的血量。 机体血量相对恒定,一次急性失血达到血量的20%以上,则明显影响生命活动。30%以上则危及生命。血液由也液态的血浆和混悬于其中的血细胞组成,血细胞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组成。血浆是机体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成分有水、低分子物质、蛋白质、氧和二氧化碳等(血浆由水和溶质组成,

6、溶质有血浆蛋白、无机盐、非蛋白氮、不含氮的有机物)(2)、血液的理化性质血色与血味:血液呈红色,因为含有血红蛋白,动脉血含氧多鲜红色,静脉血含氧少暗红色,血浆因含少量胆红素淡黄色。有腥味因含挥发性脂肪酸,有咸味因含氯化钠。相对密度:(血液比重)全血一般在1.040-1.075,主要取决于红细胞和血浆的容积之比,比值越高相对密度大。红细胞相对密度一般在0.070-0.090主要取决于所含血红蛋白浓度,浓度越大相对密度越大。血浆相对密度一般在1.024-1.031主要取决于血浆蛋白的浓度。粘滞性:血液流动时,由于内部分子间摩擦而产生阻力,以致流动缓慢并表现出黏着的特性。全血一般比水大4.5-6.0

7、倍,主要取决于红细胞的数量及血浆蛋白的含量。血浆的黏度比水大1.5-2.5倍,主要取决于血浆蛋白的浓度。血浆的渗透压:促使纯水或低浓度的溶液中的水分子透过半透膜向高浓度溶液中渗透的力量,称为渗透压。血浆渗透压包括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约771.0kpa(约7.6个大气压)。晶体渗透压约占99.5%约767.5kpa,主要来自溶于血浆中的晶体物质,80%来自Na+和Cl-。胶体渗透压主要是胶体物质,主要是白蛋白,占0.5%。0.9%的氯化钠为等渗溶液血浆的酸碱度:血液呈弱碱性,pH通常稳定在7.35-7.45,马7.40、牛7.50、猪7.47、绵羊7.49、犬7.40。静脉血中含CO2较多,

8、pH比动脉血稍低。生命能够耐受的PH值极限为7-7.8之间,保持相对的恒定,主要取决于血浆中的缓冲物质。2、血浆(1)血浆与血清的区别由于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在血液凝固过程中以转变成不溶性的纤维蛋白,并被留在血凝块中,因而血清与血浆的主要区别在于血清中没有纤维蛋白原。同时血浆中参与凝血反应的一些成分也不会存在于血清之中。(2)血浆的主要成分血浆是机体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成分有水、低分子物质、蛋白质、氧和二氧化碳等(血浆由水和溶质组成,溶质有血浆蛋白、无机盐、非蛋白氮、不含氮的有机物)(3)血浆蛋白的功能血浆蛋白是血浆中多种蛋白质的总称。用盐析法可将血浆蛋白分为白蛋白(清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

9、白原。清(白)蛋白(albumin):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运输激素、营养物质和代谢物;维持血浆PH的相对恒定。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参与凝血和纤溶过程。球蛋白(globulin):可分为a1、 a2 、b和g球蛋白。 g球蛋白几乎都是免疫抗体,故g球蛋白称为免疫球蛋白。除g球蛋白主要是由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分泌外,其它血浆蛋白主要由肝脏合成。(4)血浆渗透压促使纯水或低浓度的溶液中的水分子透过半透膜向高浓度溶液中渗透的力量,称为渗透压。血浆渗透压包括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约771.0kpa(约7.6个大气压)。晶体渗透压约占99.5%约767.5kpa,主要来自溶于血浆中的晶体物质

10、,80%来自Na+和Cl-。胶体渗透压主要是胶体物质,主要是白蛋白,占0.5%。0.9%的氯化钠和5%葡萄糖溶液为等渗溶液血浆晶体渗透压在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细胞内液与组织液的物质交换、消化道对水和营养物质的吸收、消化腺的分泌活动以及肾脏尿的生成等生理活动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血浆胶体渗透压对于维持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液体平衡极为重要。4、 红细胞(1) 红细胞生理:形态和数量、渗透脆性、血沉、生理功能形态:无核,双凹圆盘状,表面积/体积比大、变形性和可塑性强数量:是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一种,不同种类动物红细胞数量不同,品种、年龄、性别、生理状态、生活环境不同,数量也不同。渗透脆性:红细胞在低渗溶液

11、中,水分会渗入胞内,膨胀成球形,胞膜最终破裂并释放出血红蛋白,这一现象称为溶血。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抵抗破裂和溶血的特性称为红细胞渗透脆性。对低渗溶液的抵抗力大,脆性小,衰老红细胞脆性大。血沉:通常以红细胞在第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表示红细胞的沉降速度。称为红细胞发热沉降率(简称血沉ESR)常用ESR来表示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动物种别不同血沉也不同。生理功能:主要是运输氧和二氧化碳,并对酸碱物质有缓冲作用。这些功能的实现主要依赖于血红蛋白。(2) 红细胞生成所需的主要原料红细胞由红骨髓的髓系多功能干细胞分化增殖而成,蛋白质和铁是生成红细胞的主要原料,促进红细胞发育和成熟的物质,主要是维生素B12、叶

12、酸和铜离子。(3) 红细胞生成的调节红细胞数量的自稳态主要受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调节。雄激素也起一定作用。促红细胞生成素主要由肾脏产生,EPO 促进造血细胞分化、成熟和血红蛋白的合成,并促进成熟的红细胞释放入血液。当EPO增加到一定水平,反而抑制它的合成,这种反馈调节使红细胞数量维持相对恒定。(4) 白细胞生理:种类、数量及各自的生理功能血细胞根据形态、功能和来源分为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三大类。根据粒细胞胞浆颗粒的嗜色性不同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数量下午高于早上,畜生幼畜高于成年。各类白细胞所占的百分比能够保持相对恒定。中性粒细胞:又很强的变性运动和吞噬能力,趋

13、化性强,能吞噬侵入的细菌或异物,衰老的红细胞,抗原-抗体复合物。嗜酸性粒细胞:能进行吞噬,没有杀菌能力,主要在于缓解过敏反应和限制炎症过程,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嗜碱性粒细胞:含组胺、肝素和5-羟色胺,虽无吞噬力,但组胺可舒张炎症区小血管,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有利其它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发挥。肝素对局部炎症部位起抗凝血作用。单核细胞:变形运动,吞噬能力,能渗出血管变成巨噬细胞。与组织中巨噬细胞共同组成单核-巨噬系统,发挥防御作用。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体液和细胞免疫作用。(5)血小板的形态、数量及生理功能形态:无色、无细胞核、呈椭圆形、杆形或不规则形。数量:(109/L)马200-90

14、0牛260-710绵羊170-980山羊310-1020猪130-450犬199-577兔125-250生理功能:主要包括生理止血、凝血功能、纤维蛋白溶解作用和维持血管壁的完整性等生理止血 (hemostasis):小血管损伤出血后,能在很短时间内停止出血的过程。 血小板作用为:1)释放缩血管物质(儿茶酚胺)促进小血管收缩,减少出血。 2)损伤的血管内皮处黏附、聚集、填塞而形成松软的止血栓。 3)释放参与血凝的物质,收缩凝血块从而形成坚硬的止血栓。血小板释放多种凝血因子: PF3:提供磷脂表面,作为凝血场所 。PF2 :促进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单体。PF:抗肝素作用。纤维蛋白溶解作用:既有

15、促进又有抑制作用,抗纤溶物质(PF6),在纤维蛋白形成前具有抑制纤溶的作用。促进止血。但在血栓形成晚期,血小板解体和释放反应增加,纤溶酶原激活物增加,参与纤溶过程。另一方面, 5-羟色胺、儿茶酚胺和组胺可刺激纤溶酶原激活物的释放,间接参与纤溶。维持血管壁的完整性:血小板可以黏附在血管壁上、填补于内皮细胞间隙或脱落处,并可以融入皮内细胞,起到修补和加固作用,从而维持血管内皮细胞的完整和降低血管壁的脆性。4、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1)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第一阶段 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第二阶段 凝血酶的形成第三阶段 纤维蛋白的形成(2)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血液凝固过程中形成的纤维蛋白被分解、液化的过程,称为纤维蛋白溶解,简称纤溶。分为纤溶酶原的激活和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的降解两个阶段。纤溶酶原的激活:(3)抗凝物质及其作用(5) 加速和减缓血液凝固的基本原理四 血液循环1、心脏的泵血功能(1)心动周期和心率的概念心动周期:心脏的一次机械活动,即心脏(包括心房和心室)每收缩、舒张一次称为一个心动周期。心率:单位时间的心动周期数。(2)心脏泵血过程(3) 心输出量、射血分数和心指数的概念心输出量:(每分输出量)单位时间(分)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