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心理学专业心理统计学作业及答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56348034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用心理学专业心理统计学作业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应用心理学专业心理统计学作业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应用心理学专业心理统计学作业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应用心理学专业心理统计学作业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应用心理学专业心理统计学作业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应用心理学专业心理统计学作业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用心理学专业心理统计学作业及答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统计学作业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绘制图表题和计算题题组成,共15分。作业总分30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一、 选择题(每题1分)1 按两个以上品质分组的统计表是:D A 简单表 B 相关表 C 双向表 D 复合表2 若描述统计事项随时间的变化其总体指标的变化趋势,应该使用:C A 次数分布多边图 B依存关系曲线图 C 动态曲线图 D次数分布直方图3 按照数据的获得方式,找出下列数据中与其他不同类型的数据:DA 80斤 B 80升 C 80米 D80条4 测量数据10.00的下实限是:D

2、A 9.00 B 10.0055按测量数据实限的规定, 组限ab的实际代表范围应是:DA 开区间 B 闭区间 C左开右闭 D 左闭右开6 绘制次数分布多边图时,其横轴的标数是:BA 次数 B组中值 C 分数 D上实限7 编制次数分布表最关键的两个步骤是:AA 求全距与定组数 B 求组距与定组限C 求中值与划记 D记录次数与核对8 将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都加上10,则所得平均数比原平均数:AA 多10 B多,但具体多少无法知道 C 相等 D多10数据个数9 已知有10个数据的平均数是12,另外20个数据的平均数是9,那么全部数据的平均数应为:BA 9 B 10 C 11 D 1210 某校199

3、0年在校学生为880人,1992年在校学生为1760人。那么从1990年到1992年在校人数平均增长率为:BA 141.4% B 41.4% C 126% D 26%11 可否用几何平均数求平均下降速度及平均下降率。AA 两者都可以 B 可以求平均下降速度但不能求平均下降率C两者都不可以 D可以求平均下降率但不能求平均下降速度12 下面哪种情况用差异系数比较数据的离散程度比较适合?DA 单位相同,标准差相差较大B单位相同,标准差相差较小C单位相同,平均数相差较小D单位相同,无论平均数相差大小13 一组数据44,45,48,52,60,64,65,89,83,65,87,66,67,81,80,

4、68,79,72,79,73的四分差为:BA 8.15 B 8.75 C 79.5 D 6214 某班语文期末考试,语文平均成绩为82分,标准差为6.5分;数学平均成绩为75分,标准差为5.9分;外语成绩为66分,标准差为8分,问哪一科成绩的离散程度最大?CA 语文 B 数学 C 外语 D 无法比较15某校抽取45名五年级学生参加市统一组织的数学竞赛,成绩如下表:组限 次数9094 18589 38084 107579 157074 56569 36064 259分以下 6 45问用什么作为起差异量的代表值合适?BA 标准差 B 四分差 C 差异量数 D标准分数二、 制表绘图题(每题3分)1

5、某实验从47岁儿童中随机抽取若干名,测验他们各项守恒概念的掌握情况,各项达到守恒的百分比如下表,请绘制一条形统计图。项目数目 长度 体积(液) 重量 面积达到守恒百分比80 5 19 25 50 上图:47岁儿童各项守恒概念的掌握情况2 下面是100名学生数学测验成绩,请以5为组距,编制一个次数分布表,并绘制次数分布多边图。78 81 82 94 76 77 98 69 50 92 58 83 74 76 52 76 86 52 80 90 82 87 88 72 66 57 88 63 68 85 74 80 86 63 40 58 75 63 58 72 75 79 84 80 59 65

6、 67 56 80 80 87 41 64 75 64 73 83 84 96 76 35 60 57 82 60 87 60 64 68 78 96 76 78 68 79 66 72 86 76 7472 45 79 80 95 79 66 74 87 74 75 66 77 73 80 76 76 76 60 56答;次数分布表如下:组别 组中值 次数9599 97 49094 92 38589 87 108084 82 157579 77 227074 72 116569 67 106064 62 105559 57 85054 52 34549 47 14044 42 23539 3

7、7 1合计 100次数分布多边图类似于下图:三、计算题(每题3分)1某班60名学生的外语成绩列成次数分布表如下试求算术平均数和中位数。组别人数向上积累次数90948589808475797074656960645559505445492 358916104216058555042331773160答:求算术平均数需先得出组中值Xc,才能得出fXc,如下表:组别 组中值Xc 人数f fXc 向上积累次数9094 92 2 184 608589 87 3 261 588085 82 5 410 557579 77 8 616 507074 72 9 648 426569 67 16 1072 33

8、6064 62 10 620 175559 57 4 228 75054 52 2 104 34549 47 1 47 1 60 4190将表中数据代入公式得出算术平均数(184+261+410+47)/60 =4190/60求中位数1) N/2=60/2=302) 中数所在组:由下向上积累次数,60-64组对应累计次数为17,65-69组对应的累计次数为33,故中位数在65-69组.3)4) 中位数所在组下限以下的累加次数Fb=1+2+4+10=175) 中位数所在组的次数f=16;组距i=5;6) 中位数Mdn=64.5+(30-17)/16*5 2有100名学生参加数学考试,成绩如下表,

9、求61分的百分等级。 100名学生数学成绩次数分布表组限次数80847579707465696064555950544549404481912201815521100答:求61分的百分等级PR,根据公式因为61分属于6064组,所以得出:该数据所在组的次数f=18组距i=5数据总个数N100该数据所在组以下各组的累加次数Fb=1+2+5+15=23代入公式后61分的百分等级PR(23+18(61-59.5)/5)*100/100 =(23+27/5)*100/10061分的百分等级是28.4,即该团体中有28.4%的学生低于61分。3 某班甲、乙两考生的各科成绩及该班各科成绩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如下表,试比较两位考生总成绩的优劣。 两考生成绩及班级各科成绩平均数和标准差统计表科目平均数标准差甲生分数乙生分数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8078667084871011984697270858680626880380376答:比较两位考生的总成绩优劣,需比较两位考生的标准分数之和,需算出各学科的标准分数Z,根据公式可算出如下表: 平均数 标准差S 甲分数X 乙分数X 甲标准分数Z 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