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溶液第1节溶液的形成第1课时溶解的过程乳化现象课时练习新版鲁教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56348015 上传时间:2022-09-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溶液第1节溶液的形成第1课时溶解的过程乳化现象课时练习新版鲁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8-2019学年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溶液第1节溶液的形成第1课时溶解的过程乳化现象课时练习新版鲁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8-2019学年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溶液第1节溶液的形成第1课时溶解的过程乳化现象课时练习新版鲁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溶液第1节溶液的形成第1课时溶解的过程乳化现象课时练习新版鲁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溶液第1节溶液的形成第1课时溶解的过程乳化现象课时练习新版鲁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第1课时溶解的过程乳化现象学号 班级 姓名 1. 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B)A面粉B苏打粉C花生油D牛奶2.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A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B溶液是一种纯净物C溶液都是无色的D溶液中只能含有一种溶质3.小琪同学往如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固体物质,搅拌后,发现温度升高、石蜡熔化、塑料片掉了下来。该同学加入的物质可能是(D)A蔗糖B硝酸铵C氯化钠D氢氧化钠4.下列现象不属于乳化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的是(C)A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B用肥皂液洗涤衣服上的油渍C用汽油洗去衣服上沾染的油污D用乳化剂稀释难溶于水的液态农药5

2、我们熟悉的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D)A牛奶B豆浆C冰水D糖水6.溶液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B)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洗涤剂去油污是乳化现象C豆浆、牛奶都是溶液D溶液都是无色的7各种洗涤剂广泛进入人们的生活中。下列现象中,属于乳化现象的是(A)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B用洗洁精洗餐具上的油污C用肥皂液洗衣服D用沐浴露洗澡8.下列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明显下降的是(C)A食盐B浓硫酸C硝酸铵D氢氧化钠9下列溶液中,水不是溶剂的是(D)A稀硫酸B医用酒精C浓盐酸D碘酒溶液10.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A)A冰水B碘酒C食盐水D浓盐酸11.下列生活中常见物质与

3、水混合,能形成溶液的是(B)A牙膏B蔗糖C面粉D豆油1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D)A溶质和溶剂化合而成的化合物叫溶液B溶液是无色透明、均一、稳定的混合物C冰和水混合在一起,冰是溶质,水是溶剂D油脂溶解在汽油中,油脂是溶质,汽油是溶剂13向两烧杯水中分别加入甲、乙两种物质形成溶液,经测定,甲能使溶液温度升高,而加入乙的溶液温度不发生改变,那么甲、乙分别可能是下列哪种物质(D)A氢氧化钠;硝酸铵B硝酸铵;氯化钠C氢氧化钠;浓硫酸D生石灰;氯化钠14衣服、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入洗涤剂的水洗掉,因为洗涤剂(B)A可以软化水B具有乳化的功能C可以沉降杂质D溶于水时放热15医疗用的碘酒是把碘溶于酒精制成的

4、,其中溶质是_碘_,溶剂是_酒精_;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中,溶质是_白磷_,溶剂是_二硫化碳_;硫酸铜溶液中,溶质是_硫酸铜_,溶剂是_水_;70mL酒精和30mL水互溶后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_酒精_,溶剂是_水_。16假若有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在室温下密封保存较长时间,请你分析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C)A接近瓶口的溶液较稀B瓶底附近的溶液较浓C瓶内溶液各部分密度相同D瓶底会析出少量氯化钠固体17如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铵固体,完全溶解后,右侧U形管中的液面的变化情况是(A)AA液面升高,B液面下降BA液面下降,B液面升高CA、B液面均无变化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18衣服上沾有碘很难洗

5、净,碘在下列四种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如下表所示:溶质碘溶剂水酒精汽油苯(有毒)溶解性微溶可溶易溶易溶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判断,洗净衣服上的碘污渍的最佳选择是(C)A水B酒精C汽油D苯19碘是紫黑色晶体,可以溶解在汽油中,形成紫红色溶液。(1)碘的汽油溶液中,溶质是_碘_,溶剂是_汽油_。(2)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画出如图所示的示意图,表示溶液中碘分子的分布(汽油分子没有画出)。如果乙同学的示意图符合事实,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_烧杯中固体逐渐溶解,烧杯内下部液体变为紫红色,上部液体无色_;根据你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_甲_(填“甲”“乙”或“丙”)的示意图符合事实。20某化学探究小组的同学在学习溶液这

6、一单元时,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并进行相关归纳,请你作为其中一员,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一】小红对“物质溶于水是否都能形成溶液?”进行探究。选取如下生活用品。氯化钠;植物油;蒸馏水;冰块;蔗糖。仪器任选。(1)通过该探究活动,小红得出结论:有的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如上述物质中_(填序号)放入水中就能形成溶液。【活动二】小明以“物质溶于水后液体的温度是否改变?”为课题进行探究,其用品和操作示意图如下表:实验目的探究下列物质溶解前后液体温度变化情况实验用品药匙、烧杯、玻璃棒、温度计、水、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铵操作过程(2)图示中的操作存在一处错误,应改正为_用玻璃棒搅拌_。(3)经老师指出原因后,小明同学又重新做了三次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的实验,三次实验得出相同的结果,该结论为_氢氧化钠溶于水使溶液温度升高_。【活动三】小伟对“物质的溶解性受哪些因素影响?”这一课题进行探究。(4)小伟从日常的事实:食盐易溶于水,难溶于植物油;硝酸钾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分析得出:物质的溶解能力是由_溶质种类_、_溶剂种类_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