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工作》读后感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56341408 上传时间:2023-09-1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度工作》读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深度工作》读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深度工作》读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深度工作》读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度工作》读后感(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度工作读后感 读完一本书以后,想必你有不少能够分享的东西,何不写一篇读后感统计下呢?不过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xx为大家整理的,期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伴随络时代的发展,上班“络控”,下班“手机控”成功占据了我们的生活。快餐式的娱乐和阅读让我们变得精神空虚,无法专注。偶遇深度工作,让我对自己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对工作和生活有了更合理的安排。书中指出,“工作其实比休闲时光更轻易带来享受,因为工作类似于心流活动,有其内在目标、反馈规则和挑战,全部这些全部激励个人主动参加到工作中,专注其中,全身心投入到工作里。休闲时光则组织松散,需要很大的努力才能发明出值得享受的事情。经过深度工作,取得结果的同时探

2、寻工作的意义,也是对人生的一个思索,是有意义的。”这刷新了我们对于工作和娱乐的认识,不过细细品味,事实确实如此。“人类在深度沉醉于某项挑战时才是最好的自己。”那么何为深度工作呢?所谓深度工作,就是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进行职业活动,使个人认知能力达成极限。这种努力能够发明新价值,提升技能,而且难以复制。有调查显示,我们每个人天天会处理1400件事情。在我们通常认为的天天清醒的16个小时中,要被1400件事情所充斥。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被大量的支离破碎的事情所打乱,因此极难对一件事情进行专注的思索。所以,工作的繁琐要求我们学习深度投入的方法去更加快更加好地完成工作,方便于挤出更多的时间去做其它的事

3、情。深度工作中,能否和是否具有深度工作的能力,已经成为我们是否能够在这个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胜出的必备条件。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做到深度工作呢?书中的四个标准让我感受颇深:1、工作要深入我们需要给自己发明一个深入的工作环境,设定工作目标,并在完成以后不停的反思和改善。2、拥抱无聊深度工作是需要练习的,不但要在工作中进行训练,而且在无聊时候也要训练。降低对分心事物的依靠,才能不停的增强专注度。3、远离社交媒体给自己设定络时间,计划之外的时间完全避免使用络。在络使用习惯中采取关键少数法则。从手机玩我做到我玩手机。4、摒弃肤浅深度工作要求我们时刻为工作做计划,能够具体到天天、每小时,乃至每一分钟。要学会

4、区分工作的深浅程度,把关键精力集中在深度工作上。深度工作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我深知自己现在还有很大的差距,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不停的练习和积累。我要做到将工作内化成习惯,不要等灵感或状态来了才开始工作,而是将工作变成日常的习惯和准则,降低过渡到深度工作的阻力。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布鲁克曾经讲过:“伟大的发明性头脑如艺术家般思索,却如会计般工作。”转换思维,当我以为无法专注时,就要果断的降低整体工作的时间,降低工作时间反而是一个更有效的方法。同时,我将做好天天的读书工作,不停的捡起,才能更加好的放下。做好深度工作,首先要明晰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我们应该聚焦什么。心中装着一杆秤,时刻度量何为紧急主要,何

5、为不紧急不主要,然后在这基础上,花足够长的时间,专注它,把这件事情做到极致。“在事业中拥抱深度工作,经过深度工作培养个人技能,能够使知识工作从令人心烦意乱、心力交瘁的责任变成一件令人满意的事情开启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在那里万物闪耀。”前很快观看了一部短片,开篇伊始,我们就被通知视频结尾没有奖励、没有彩蛋,只是一个三分钟的视频。看似短暂的时间,但在观看途中我们经常会被微信打断、邮件来袭、被微博爆炸性新闻所吸引,亦或默默的拉动进度条,无法连续性观看,哪怕10秒钟的无聊也让人以为备受煎熬。忽然意识到多年来的碎片化抓取让我们变得精神空虚,无法专注。深度工作就是一剂良药,来的刚刚好。开年送给自己一份大礼包,治愈多种慵懒、怠慢、浮躁,翻开人生新的篇章,开启充实而有意义的工作和生活之路。在这个窗口频繁弹出偷走我们专注力的互联时代,怎样赢得完美的工作状态呢?请和自己尽情博弈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