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赛口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201906050311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56341407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4.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安庆市赛口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201906050311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安徽省安庆市赛口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201906050311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安徽省安庆市赛口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201906050311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安徽省安庆市赛口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201906050311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安徽省安庆市赛口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201906050311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安庆市赛口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2019060503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安庆市赛口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20190605031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安庆市赛口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一、现代文阅读(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小题,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最近 , 中华有声历史资料数字化工程惹上了官司。有人批评其质量堪忧, 有人质疑其在数字化过程中 , 将一些珍贵的原声母带交给日本公司 , 使这些母版文物有可能被盗录和损毁。谁是谁非, 当事人各执一词。然而此次事件, 使传统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工程得以进入公众视野。保护音像遗产就是保护我们的集体记忆, 通过数字化方式保存我国珍贵的音像档案意义重大 , 但关键在于其获得永久性保存后 , 如何才能变成活的文化?在全球化、信息化、数字化时代 , 传统文化资源面临着双重悖论。第

2、一重悖论, 在全球化时代, 大众流行文化成为传统文化的掘墓人。同时, 全球化时代又呼唤传统文化的复兴。以电影、电视、流行音乐为代表的大众流行文化 , 用“全球通用”的审美标准席卷全球, 鲸吞蚕食各国各区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 , 迅速消弭多样性、异质化的地方性文化。这种全球趋同化的大众流行文化浪潮 , 使得很多非西方社会的民族和人群 , 愈益面临失去独特文化身份的危险。只有接续传统文化的根, 复兴传统文化资源, 我们才能在全球化浪潮中站稳脚根, 获得文化身份和价值情感认同。第二重悖论,信息化、数字化既给传统文化的生存发展带来威胁,也为其重生机提供契机。为什么从前人们喜欢看戏, 现在不喜欢呢?这变化

3、的背后就是信息化、数字化的技术力量。在信息、交通都不发达, 文化娱乐活动匮乏时, 建立在地域文化基础上的传统文化 ,得以较好地传承发展。随着信息和交通的便捷, 尤其是进入信息化、数字化时代后., 地域色彩浓厚的传文化面临巨大冲击。当人们打开智能手机, 就可以观看电影、电视、视频时,很多人就不愿意走进剧院看那些古老的地方剧种了。传统戏剧如此, 其他领域和门类的传统文化亦然。但是, 信息化、数字化是一种技术力量, 它们打破了传统文化的传播限制 , 使其有可能在全球范围内获取知音。如全景声京剧电影霸王别姬, 从年登陆好莱坞杜比剧院后热度一直不减。这种蕴藏着强烈独特的民族文化基因密码、原汁原味的中国传

4、统文化 , 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 不同的文化语境里被认同、被赞叹, 真正走向了世界。对于传统文化的抢救、保护和传承, 一定要跳出“死文化”的陈由观念, 不能把传统文化变成活标本、木乃伊。要充分借助信息化、数字化的技术力量, 借助大众流行文化巨大的承载力和传播力 , 使传统文化以鲜活的形态, 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 成为大众文化趣味、艺术审美的一部分。唯有如此, 传统文化才能再度获得复兴和繁荣。( 摘编自封寿炎数字时代, 传统文化如何保护传承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中用“木乃伊”形容通过数字化方式获得永存后却因脱离大众而失去生命力的传统文化。.

5、 不只是传统戏剧 , 其他领域门类的传统文化也面临着信息化、数字化所带来的严重威胁。. 信息化、数字化的技术力量改变了人们的文化娱乐方式, 很多人不愿走进剧院观赏戏剧。. 中华有声历史资料数字化工程因质量堪忧且存在盗录和损毁母版文物的可能而惹上官司。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文章由中华有声历史资料数字化工程惹上官司引出传统文化资源数字化工程这个话题。. 文章主要论述了传统文化资源在当下所面临的双重悖论, 挑战大于机遇, 富有辩证性。. 文章以全景声京剧电影热映为例 , 论证了技术力量使传统文化复兴、繁荣的可能性。. 文章在提出问题后, 又用大量篇幅分析问题 ,

6、最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系列具体方法。. 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将传统文化资源数字化保存意义重大, 而如何将传统文化资源转为活的文化也是关键问题。.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脉, 它让我们在全球化时代扎根并获得文化身份和价值情感认同。. 建立在地域文化基础上的传统文化 , 在信息和交通愈发便捷的全球化时代, 必将遭遇淘汰。. 只要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态呈现传统文化 , 并借助技术的力量, 就能让传统文化重焕生机。(二)文学类文本阅读(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战争打得很苦, 一个连的兵力被吞噬。 敌人的炮火还在猛攻, 连长放下望远镜, 掏出烟,指指身后的山崖,对身边的丁二娃

7、说,看到了吧,那有一线天,不怕死就从那攀上去,或许有救;还有就是做假投降,等敌人上来和他们同归于尽。丁二娃想了想,说,听你的连长,我这命,活着是你的,死了是阎王的。连长拍着丁二娃的肩说,好小子,下辈子若带兵,我还带你。丁二娃嘿嘿地笑,黑一块白一块的脸,到处是憨相。鬼子的又一轮冲锋开始了。 连长把十几颗手榴弹依次捆在内衣里。 连长瘦, 穿上衣服和没捆一个样。丁二娃也想像连长那样往腰间捆,可是办不到,没有了, 他除了有七颗子弹,别的什么都没有了,这让他很沮丧,有一身的力气没处使,只等着送死。连长捆好手榴弹,他回过头对丁二娃说,娃子,你上一线天吧,全国解放那天,你给我立个碑,也好在人世留个念想儿。丁

8、二娃听了连长的话,打了个立正,连长,丁二娃誓死陪你战斗到底!鬼子越来越近了,前一排已经直起了腰身。二娃,把前边那个军官干掉。连长说。二娃躲在树后,只一抬手,那个军官应声倒下。二娃退下来,跑向南边的阵地,还是手起枪落,又一个鬼子应声倒下。鬼子开始小心了,他们由站着迫近改为匍匐前进,而二娃的子弹也快用完了。二娃只有在死去的战友身上寻找武器, 正翻着, 就听连长哼了一声, 之后倒在了他的脚下。 二娃看到, 一颗子弹, 正中连长的眉心, 就像小时候, 妈妈在姐姐的眉心点上个小红点。妈的小日本!二娃向着鬼子的队伍甩了两枪, 可是子弹太贵重了, 就剩三颗了,由不得他浪费。他勉强在一战友身下翻出一颗手榴弹,

9、迅速抛了出去。随着轰隆一声巨响,二娃突然改了主意, 何不趁机逃跑, 逃跑可比和敌人同归于尽更有赚头。 二娃看一眼连长说, 连长, 反正你也死了,我就不跟你去了,我会给你报仇的!他把刚才对连长的许诺忘个一干二净。二娃双手遮住嘴巴对着鬼子喊,别开枪,我们投降!二娃又喊,我们身上都捆着手榴弹,你们若开枪,就连你们一起炸飞喽。鬼子真就没有开枪, 但也没有向前半步, 二娃趁机把连长抱起放在战壕沿上, 只露出上半身,两边用战友的尸体支撑着。连长的头一直傲立着,不偏也不倒,两眼怒目圆睁,身旁的战友也簇拥着他, 如同抬一部轿子,去和小日本算账。 阵地静了下来,小鬼子在一步步靠近,而这会儿的二娃,已经不在连长的

10、身边了,他凭着一身好功夫,两腿蹬住崖壁,双手倒换着,一点一点攀上一米宽、二十几米高的一线天。几乎是一眨眼的光景,鬼子上来了, 他们战战兢兢、层层叠叠围住了连长, 判断他是否还活着, 就在他们举棋不定, 想上前试试连长还有没有气息时, 不知从什么方向, 射来三枪,一枪打死鬼子为首的军官, 一枪打翻了想试连长是否还活着的那个士兵, 而第三枪则打在连长腰间那捆手榴弹上。顿时,数声爆炸,火光冲天,一朵朵红磨菇瞬间绽放,染红了半个阵地。(有删改). 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分) ()连长为丁二娃指出了两条路, 他希望丁二娃选择生路, 因为丁二娃很年轻,而且非常服从命

11、令。文中写连长往身上捆手榴弹时,强调“连长瘦,穿上衣服和没捆一个样”,是为结尾鬼子被炸死埋伏笔。 连长被子弹击中的眉心使丁二娃联想到妈妈在姐姐的眉心上点的小红点,这个细节表现出了战争的残酷。 丁二娃最后仅剩下三颗子弹这个情节非常重要, 与后文的三枪相呼应, 可见此处并非闲笔,体现了作者的精心构思。. 小说中丁二娃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分). 有人认为小说的标题应该是“第三条路” ,也有人认为小说的标题应该是“英雄” ,你认为哪一个标题更合适?请结合文本谈谈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小题,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材料一:机器人新闻是使用算法自动从结构性

12、数据中生成的新闻, 这种依赖数据生成新闻的程序一旦开发出来就可以高速生产出海量的内容。所谓机器新闻写作是一种自然语言生成引擎,利用算法程序,通过采集大量的各种题材及高质量的数据,建立各种分类的庞大数据库,借助人工智能()实现从数据到认识、见解和建议的提升和跨越,最后由机器自动生产新闻。由此可见,机器人新闻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是自动化,因此也可以称之为自动化新闻。目前热度正居高不下的机器人以其强大的精准性、 时效性和数据挖掘能力在新闻领域中脱颖而出。通过“多、快、好”且本来就备受关注的新闻消息吸引并锁住大众,机器人新闻俨然成为了媒介抢占市场的一把利器。随着西方国家将机器人应用于新闻生产的成功实践,

13、近几年来,把机器人撰写新闻稿件应用于新闻生产过程也在国内新闻生产领域得到了极高的重视和推广, 并在体育、 财经、 地震报道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摘编自机器人新闻:开启新闻生产模式新样态 )材料二:最先出现的腾讯梦幻写手, 第一次将 (人工智能) 写稿机器人应用于国内新闻生产中;新华社推出的“快笔小新”则是开启了央媒机器人写稿的先河;今日头条的“张小明”让写稿机器人的技术水平提升到了的时代。其它的如阿里巴巴与第一财经、南方都市报等都争先恐后地加入到利用机器人生产新闻过程的大潮中, 并推出了自己的新闻机器人 “稿王”和机器人“小南” 。人工智能机器人可以促进传媒业传统思维的转化、采编流程的优化

14、以及内容结构的深化,日渐成为新闻生产过程的最佳触媒。人工智能在目前还没有办法取代人类的创造力和思辨能力,但人工智能在数据的处理能力和处理速度上的优势是传统记者所无法比拟的,物联网时代的海量传感器可能使媒体面临更多的大数据挖掘报道,这将使机器人新闻的优势持续扩大。同时,机器人新闻可以用来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阅读需求,人工智能也能轻松地对每个用户的阅读习惯进行分析,进而生产定制化的新闻产品。那些重大的与人们切身利益相关又无法通过实时直播传输的讯息,比如初发地震、突发性洪涝灾害等专业新闻媒体可能无法实时记录的场景,对于机器人新闻来说并不值一提,通过实时数据检测和数据分析,算法会自动识别、筛选和数据处理,

15、在几秒钟的时间内将消息发布和传达给受众,并且精准、有效。(摘编自新闻写作机器人将被普遍应用 )材料三:目前的写作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是它背后的潜力依然让“靠写字谋生”的笔者不能平静。如今,业内都在讨论的“奇点” , “奇点”可以理解为从目前的弱人工智能变成强人工智能。 李开复认为, 从目前的弱人工智能到强人工智能 (如同人类可以推理和解决问题的)需要漫长的时间,但是从强人工智能到超人工智能(超越人类的智慧)可能仅仅需要一天的时间。虽然当下,写作者还可以惴惴度日,但高枕无忧的写作时代已经结束了。如果奇点真的来临,作为写作者的人的价值真的毫无存在的必要了吗? 雨果科幻文学奖获得者, 北 京折叠作者郝景芳给出了她的思考: “在未来,工厂机器流水线留给机器人,人会以更加富有创造性的方式与流水线竞争。人的独特性会体现出来:思考、创造、沟通、情感交流;人与人的依恋、归属感和协作精神;好奇、热情、志同道合的驱动力。 ”人和机器人最大的差别不是计算能力和文字转化,而是人的情感、道德内核以及对现实世界的观察与思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