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备课组教学计划7篇

上传人:G*** 文档编号:456338847 上传时间:2024-04-1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8.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备课组教学计划7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化学备课组教学计划7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化学备课组教学计划7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化学备课组教学计划7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化学备课组教学计划7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备课组教学计划7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备课组教学计划7篇(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备课组教学计划7篇 化学备课组教学计划篇1 一、现状分析 本届高三共有2个物化班,学生总体素质不高,而且学生的基础和智力因素悬殊比较大,加之江苏现行的高考模式导致了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对化学学科的不重视和学生本身的不重视,课后基本不化时间学习化学,这给教学带来难度。 另外,学生化学实验动手能力和基本技能差,对化学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因此,化学教学面临提高“双基”和培养提高能力的双重任务。 二、工作目标 通过一年的复习,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夯实基础,提高能力。能熟练地运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解决相关化学问题,使尽量多的学生能在高考中达到b级或b级以上。 三、具体措施 1、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认真组织学生阅读

2、有关课外书籍、杂志。 2、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特长,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平时在教学中多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查阅有关资料,搜集素材,做好“家庭小实验”。 3、对基础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并印发给学生,使基础知识强制过关。 4、课堂教学尽量采用启发式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老师的主导地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多用启发式、探究式和“讲练评”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计划 1、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总体素质不高,而且学生的基础和智力因素悬殊比较大,加之江苏现行的高考模式导致了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对化学学科的不重视和学生本身的不重视,

3、课后基本不化时间学习化学,这给教学带来难度。另外,学生化学实验动手能力和基本技能差,对化学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因此,化学教学面临提高“双基”和培养提高能力的双重任务。 2、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相应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金属元素化合物知识,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有机化学知识,化学实验等。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动手能力等基本技能。 (2)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文化科学知识、审美情趣和身体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高一级学校和社会输送素质良好的合格的毕业生。 3、基本措施 (1)扩大学生的阅

4、读量,认真组织学生阅读有关课外书籍、杂志。 (2)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特长,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平时在教学中多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查阅有关资料,搜集素材,做好“家庭小实验”。 (3)对基础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并印发给学生,使基础知识强制过关。 (4)课堂教学尽量采用启发式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老师的主导地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多用启发式、探究式和“讲练评”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化学备课组教学计划篇2 一、目标: 通过复习教学,使学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初步构建整个高中化学的知识网络,基本养成学生正确审题、答

5、题的良好习惯。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二、指导思想: 以考纲为依据,以教研室下达的教学计划和方针为指导,充分合理利用剩余的时间,科学合理安排教学进度,保证一轮复习扎实、有效地顺利进行,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三、措施: 1、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2、加强集体备课,发挥集体的力量; 3、注重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4、加强考练及作业批改; 5、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科成绩; 6、加强学法指导,减少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四、复习进度表: 周次 日期 主要教学内容 课时安排 16 121512.18 碳族元素 硅、二氧化硅、无机非金属材料 5 17 121912.25

6、氮和磷 氨、氨盐、硝酸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原理及应用 9 18 12.2612.31 电离平衡、水的电离 溶液的ph值 盐类的水解 酸碱中和滴定 原电池、电解原理及其应用 胶体性质及其应用 镁和铝 7 19 1.31.6 铁和铁的化合物 金属的冶炼 烷烃 5 20 1.81.15 烯烃、炔烃 苯、芳香烃及石油的分馏 溴乙烷、卤代烃 醇和酚 醛类、有机物分子式和结构式的确定 12 21 1.161.23 乙酸、羧酸、酯 糖类、油脂、蛋白质、合成材料 4 注:本表为初定稿,恳请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 化学备课组教学计划篇3 一、化学教学指导思想 高三化学复习教学本着有利于有利于我校学生个性发展

7、和创新意识的提高,有利于形成学生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和态度三维目标,有利于促进高考备考,使学生高考化学取得好成绩。 二、学年化学教学目标 经过化学备课组全组成员的反复讨论,结合我校高三学生实际情况,化学学科的复习教学目标是:20_年3月初(江南十校一模之前)完成化学第一轮复习教学,35月进行第二轮复习、专题复习和模拟考试。 三、教法分析 首先,第二轮复习的内容,突出化学主干知识 (一)三大理论。 1、物质结构理论。化合价、化学键、晶体、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 2、化学反应、化学平衡及平衡移动理论。 3、电解质水溶液理论。离子反应、强弱电解质、水的电离、电解电镀、原电池、盐类水解、胶体。

8、 (二)两大规律。 1、氧化还原规律。电子转移、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常见的氧化剂和常见的还原剂、有机化学中的氧化还原。 2、离子反应规律。离子反应和离子共存。 (三)常见元素及其对应的重要化合物。 氯、氢、氧、硫、氮、碳、磷、硅、钠、镁、铝、铁、铜。 (四)有机化学基础。 1、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同系物。 2、各类烃的主要性质及主要反应类型。 3、烃的衍生物中的官能团及主要反应类型。 (五)化学计算。 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基本计算,没有过难的试题。 (六)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是小型实验,没有专门的实验大题,考察内容带有一定的探究性。 四、化学复习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夯实基础,形成知识网络

9、 稳定是高考化学命题的一个特点,不管是新课标也好、旧课程也罢,化学,作为一门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并仍在飞速发展的自然科学,其自身的学科知识体系不会因任何“课程理念”而发生变化。因此,我们复习应该以抓基础为根本, 深化教材的内容 。复习时首先必须全面地理解基础。课本和教材是专家、学者们创造性的研究成果,经过长期、反复的实践和修订,现已相当成熟,书本里蕴含众多科学思想的精华。因此,复习阶段要紧扣课本,指导学生注意课本知识的内容与实质;知识的来龙去脉;教材例题和习题的钻研;知识的应用与实际意义;知识的全面性(到边到角);要进行基础习题训练,以进一步巩固本学科基础知识,避免学生对基础知识生疏,对基础题

10、感到陌生!出现难会解决而易不知如何下手的现象。然后,老师还应该帮助学生把知识形成网络 ,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教材知识条理化、有序化、网络化,把零星的知识织成点、串成线、汇成面,不要盲目地搞题海战术。 2、注重对相关问题的整合,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效益 专题复习时要做一定量的习题进行巩固练习,这是常规的复习内容。要想提高课堂效益,使学生的成绩在这一个阶段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教师必须对所选的习题进行再选择、整合。教师选题,忌难题过多,起点过高。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以下特点:题型不生,起点不高,设问不偏,难度不大。复习集中在几个难题、难度上,讲练耗时过多,会步入低效率、重负担、低质量的恶性循环中,学生不但

11、基础没落实,而且能力也没有提升,浪费宝贵的时间。所以,在复习中教师应改变让学生多练习难题有利于提高解题能力的观点,也不必为了让学生接触更多的题型而练习一些偏题。在这一阶段复习时的做法是,重视对材料的选取和设问的有目的性设置。不用现成的习题和套题,而是根据复习重点将相关的习题中的材料进行取舍,或是选择新材料,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一些问题进行不同角度的重新设置。同时,在进行练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或合作变式,让学生转换角色,站在出题者的角度进行问题的设置,使学生对知识、材料、问题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更好的统筹,对知识和问题有更深入的掌握和理解。这样的整合练习,能大大提高课堂效益,使学生的知识

12、和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成绩的提高就是势所必然的。 3、加强限时训练,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每周最少安排一次测试,教师批阅并给予认真评讲,时时监控学生掌握情况,目的在于: (1)提高学生解题速度; (2)提高学生的阅读、审题能力; (3)及时纠正学生学习化学用语不规范、化学用语出现错别字等问题; (4)学生通过研究评分标准,使得自己的答案组织得尽可能正确又简洁; (5)让学生学会合理舍弃,同时调整考试心态,提高考试技巧。 4、第二轮复习题和试卷的讲评切忌缺乏重点、缺乏针对性 在二轮复习期间,习题讲评占了课堂教学相当多的份额。在习题讲评课中,一些教师整堂课中都是根据学生的作业顺序一题一题地分析讲解,学

13、生似乎弄懂了每一道题,但课后不知道掌握了什么,题目稍有变动就不知如何分析。造成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整堂课缺乏重点和针对性。习题讲评的重点问题要舍得花时间,非重点知识敢于舍,集中精力解决学生困惑的问题、疑难的问题。对于重要而学生得分率低的题目,教师要精心设计讲评思路,并通过一题多问、一题多解、一题多变,通过开展外延、分析归纳等将零碎的知识加以升华,要做一题,学一法,会一类,通一片。通过练习的分析、讲解,教师最终要引导学生归纳知识要点,以及解此类题的一般思路。 5、重视学生的错题 进入二轮复习后,重视学生的错题和采取相应措施及时解决,也是提高学生成绩的一个有效途径。 一些学生每次考试都会犯与平时相

14、同的错误,影响了成绩,很懊悔。其实学生出现的错误往往是有规律的,而且由于一些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这些错误常常重复出现,一直带到考场上。这是影响学生提高成绩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对错题进行思考分析总结和同学探讨的机会,同时,集中对错题进行有选择的测试,以加深学生对错误的印象,这样就可以减少再次出现错误的概率,从而提高成绩。 6、给学生自信,让学生学会学习,尽可能帮助大部分学生 学习成功的关键首先要有自信,学习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学会学习,老师要善于提高学生的自信,让学生了解讲究方法的重要性,注意学习方法,并引导学生了解化学学习方法的特点。使学生掌握学好化学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可否认,学习好的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天赋,但他们往往因为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