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案--识字(一)语文园地一《快乐读书吧—读读童谣和儿歌》人教(部编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56338184 上传时间:2023-02-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案--识字(一)语文园地一《快乐读书吧—读读童谣和儿歌》人教(部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案--识字(一)语文园地一《快乐读书吧—读读童谣和儿歌》人教(部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案--识字(一)语文园地一《快乐读书吧—读读童谣和儿歌》人教(部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案--识字(一)语文园地一《快乐读书吧—读读童谣和儿歌》人教(部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案--识字(一)语文园地一《快乐读书吧—读读童谣和儿歌》人教(部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案--识字(一)语文园地一《快乐读书吧—读读童谣和儿歌》人教(部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案--识字(一)语文园地一《快乐读书吧—读读童谣和儿歌》人教(部编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wd.?快乐读书吧读读童谣和儿歌?教学设计教科书分析:1.“快乐读书吧栏目的设置是部编教科书的一大特色,其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了解若何课外阅读,以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培养阅读的兴趣,扩大阅读量,逐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且把课外阅读引入到语文课堂教学,成为语文课程的一个有机组成局部。2. “快乐读书吧安排在第一单元,编写意图十清楚显,就是要把课外阅读引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使之成为语文课程的一个有机组成局部。根据课程标准课外阅读的目标与内容和评价标准建议,其课型是活动体验性质的课型,与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课型相类似,而不是一般的看图说话课,或一般的阅读课。应由“准备课“课外阅读“交流分享课组成的三个

2、阶段开展读书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开展课外阅读,和在课堂上与同学交流分享课外阅读快乐的活动,视具体情况本学期要安排有两至三次,从而使课外阅读真正纳入到课堂教学,成为语文课程的有机组成局部。3.本次“快乐读书吧的主题是“读读童谣和儿歌,即要求本学期开展的课外阅读角度是读童谣和儿歌。题目的提示语和插图,释放了三个信息:1引导学生读与童谣、儿歌相关的书;2背诵童谣和儿歌;3交流分享自己喜欢的书。这三个信息,提示了准备课的教学目标和交流分享课的教学目标。学情分析:1.童谣和儿歌是每一个人幼年时期都会呀呀吟唱的精神食粮,一下的学生也一定有这样的经历,这是开展这次“快乐读书吧活动的有利因素。2.通过上学

3、期的“快乐读书吧活动,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 基本一样的课外阅读的经历,也积累了一些课外阅读经历,这是进展这次“快乐读书吧活动的有利因素。3.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等能力较为薄弱,兴趣容易转移等心理因素,这些都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这些特点对课外开展阅读活动是不利的,因此,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情况了解、催促指导,就成了学生课外阅读活动顺利开展的保证。教学目标:1.借助汉语拼音诵读?读读童谣和儿歌?的两首童谣儿歌,激发诵读和背诵童谣儿歌的兴趣,在课外开展读童谣儿歌书的活动,感受诵读和背诵童谣儿歌的乐趣。2.开展诵读或背诵童谣儿歌的专题活动,交换童谣儿歌书阅读的活动,分享阅读童谣和儿歌的乐趣。教学重难

4、点:借助汉语拼音诵读?读读童谣和儿歌?的两首童谣儿歌,激发诵读和背诵童谣儿歌的兴趣,在课外开展读童谣儿歌书的活动,感受诵读和背诵童谣儿歌的乐趣。教学进度方案:第一阶段:准备课。利用题目,认识童谣和儿歌,了解若何开展读童谣和儿歌的课外阅读,明确课外阅读活动开展的要求。课时安排:一课时。第二阶段:课外阅读。课外开展阅读活动,准备汇报交流。时间安排:一周。第三阶段:交流分享课。交流分享阅读的快乐诵读或背诵童谣儿歌,讲一讲阅读童谣和儿歌时发生的故事,推介和交换童谣和儿歌的书课时安排:每次两课时。说明:第二、三阶段的周期在本学期还要安排两次,即一个学期共三次。另两次分别在第四单元和第七单元。“课外开展阅

5、读活动需提前布置。三次的“交流分享课的内容设想如下:第一次:背诵童谣、儿歌,争当背诵大王;交流分享阅读故事。第二次:设计一份童谣儿歌的手抄报,在班上介绍交流。第三次:向同学说说自己喜欢的一本有童谣、儿歌的书,说说喜欢的原因,并交换阅读。后两次的教学设计根据进度另行设计。教学过程:注:教学过程中的“反响指导指的是采用班级的组织形式进展交流汇报,以获取学生学习结果以及思维过程,相机进展指导达标。一、准备课教学目标:借助汉语拼音诵读?读读童谣和儿歌?的两首童谣儿歌,认识童谣和儿歌,了解若何开展读童谣和儿歌的课外阅读,明确课外阅读活动开展的要求。教学准备:有关内容的PPT。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明确

6、主要教学目标。导语: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汇报交流了在家里和大人一起读儿歌?谁和谁好?的过程,享受到阅读带来的快乐。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击掌诵读?谁和谁好?吧。PPT出示?谁和谁好?起击掌诵读。同学们读得真好!让我们一起走进“快乐读书吧继续享受读书的快乐吧。板书:快乐读书吧读读童谣和儿歌1.出示任务:自己借助拼音读准题目。2.反响指导:指名读题目;订正后全班齐读课题。3.提问:读了题目,你们知道这次“快乐读书吧要求我们开展关于什么内容的课外阅读活动呢预设:开展读童谣和儿歌的课外阅读活动。对了,这一次的“快乐读书吧活动,与上一次有所不同,要求我们只读童谣和儿歌。那么,什么是童谣和儿歌呢?谁和谁好?是

7、,还有什么也是呢我们再读读,了解了解。二、诵读?摇摇船?小刺猬理发?,了解什么叫童谣、儿歌。1.PPT出示?摇摇船?小刺猬理发?出示任务:请同学们轻声朗读?摇摇船?和?小刺猬理发?,遇到不会读的字,拼读一下字上的音节,看看自己能不能把?摇摇船?和?小刺猬理发?朗读下来。2.反响指导。指名读,正音;齐读。3.导语:?摇摇船?和?小刺猬理发?都是短小的诗歌,我们也可以用击掌的方式来诵读。出示任务:自己尝试一下,用击掌的方式,有节奏地读读?摇摇船?和?小刺猬理发?。个体操作,同桌交流。4.反响指导。指名击掌诵读,订正后全班齐击掌诵读。5.导语:同学们读得真好听!不过,你们知道它们告诉我们什么吗翻开课

8、本第16页。出示任务:自己再轻声地有节奏地朗读?摇摇船?和?小刺猬理发?,想一想,你从?摇摇船?和?小刺猬理发?分别知道了些什么你是从哪些句子知道的,做上记号。6.反响指导:预设:只要是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就要肯定。?摇摇船?:1是坐船去的外婆家。2外婆认为我是个好宝宝。3外婆给了我好多好吃的东西。?小刺猬理发?:1小刺猬有刺是它的特点。2剪掉了小刺猬的刺就不是小刺猬了。7.导语:多有趣的童谣和儿歌啊!同学们还想读吗出示任务:PPT出示?一二三四五?小兔子乖乖?小白兔?请同学们读一读这几首童谣和儿歌,遇到不会到的字,可以猜读,也可以问问同桌,问问教师,看自己能不能读下来。8.反响指导。指名一人一

9、首朗读正音,正音后齐读。9.出示任务:自己击掌朗读这几首童谣和儿歌,想一想,你从每一首中知道了什么10.反响指导。1齐击掌朗读。2预设:?一二三四五?:学会了数数;或学会了一到五的数字。?小兔子乖乖?:自己在家,不要给陌生人开门。家人回来了就要马上开门。?小白兔?:小兔子的样子白,耳朵竖起;小兔子爱吃什么萝卜,青菜;小兔子的动作蹦蹦跳跳11.小结:童谣、儿歌,读起来不但阴阳顿挫,朗朗上口,而且让我们从中学习到很多的东西。我们广府地区就有一首大家都十分熟悉的?月光光,照地堂?,那个同学可以为大家读一读啊指名诵读童谣和儿歌是为我们儿童创作的具有民歌风味的短小的诗歌,内容多反映儿童的生活和情趣,传播

10、生活、生产知识等。童谣多以口头形式流传,如?摇摇船?;儿歌有民间口头流传,也有作家为我们创作的,如?小刺猬理发?。这次课外阅读,同学们就是要找像刚刚我们诵读的童谣、儿歌来读,明白吗三、看图通过学习伙伴,了解这次课外阅读的具体目标。1.导语:那么这次“读读童谣和儿歌课外阅读活动还有什么要求呢让我们一起看题目吧。出示任务:PPT出示教科书题目自己尝试读读学习伙伴泡泡里的话,遇到不会读的字,可以猜读,也可以问教师。想一想,这次读童谣、儿歌的课外阅读活动还有什么要求2.反响指导。1分别指名读学习伙伴泡泡的句子,正音后齐读。2预设:要求:可以背诵童谣、儿歌;找找有童谣、儿歌的书读;交换自己喜欢的有童谣、

11、儿歌的书读。形成板书四、小结:这次“读读童谣和儿歌课外阅读活动,要求我们读的是童谣、儿歌。具体要求有:背诵一些童谣、儿歌;可以找有童谣、儿歌的书读;交换自己喜欢的有童谣、儿歌的书读。形成板书五、布置和明确“第二阶段:课外阅读活动要求。PPT出示要求,带读,讲解。活动要求:1.选择适合自己情况的课外阅读地点和人们开展“读读童谣和儿歌活动,也可以自己一个人开展“读读童谣和儿歌活动。2.阅读的内容是童谣和儿歌,可以通过报纸、刊物、电脑等媒体阅读,也可以找有童谣和儿歌的书阅读。3.选择三、四受自己喜欢的背诵下来,准备交流分享。4.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记录下自己是若何进展“读读童谣和儿歌活动的,还可以用图

12、文结合的方法记录下自己进展“读读童谣和儿歌活动时发生的故事,不会写的字可以请教家长,或教师,或别人。一定是自己画、写。准备交流分享。5.活动时间8个学习日。六、总结。学习表现情况、若何开展课外阅读和活动要求板书设计:快乐读书吧读读童谣和儿歌读:童谣 儿歌背诵 找书读 交换读二、课外阅读在学生开展的一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注意做好以下两项工作:一、在适当的时侯、场合,采用个别或全班的方式,提醒、了解活动进度和活动记录情况,表扬做得好的学生;做好有关情况的记录,为第三阶段交流分享课做准备。二、特别关注两类学生。第一类:课外阅读开展有困难的学生。协调帮助解决问题,使之能顺利开展活动。第二类:课外阅读条

13、件较好或比较积极自觉的学生。了解活动和记录情况,为第三阶段交流分享课提供范例。三、交流分享课教学目标:1.展示图文记录,学习用普通话与同学说说自己是自己是若何进展“读读童谣和儿歌活动的,或自己进展“读读童谣和儿歌活动时发生的故事,分享读书的快乐。2.背诵童谣儿歌,享受阅读童谣和儿歌的乐趣。教学准备:事前选好的学生范例的图文PPT。教学过程:一、小结课外阅读情况,明确主要教学目标。一根据搜集到的信息,小结课外阅读情况,重点表扬课外阅读开展有困难的学生。二导语:接下来,我们就要说说自己读了哪些童谣和儿歌,或者说说读了哪些有童谣、儿歌的书;是若何读童谣和儿歌或有童谣和儿歌的书的,或者说说读这些书时发

14、生的故事分享读书的快乐。二、交流分享自己读了哪些童谣和儿歌或有童谣、儿歌的书,是若何读童谣和儿歌或有童谣和儿歌的书的。一指名交流分享,提供说话例子。1.明确交流分享说话和听的要求。PPT出示,带读,讲解说话:1展示记录自己读童谣、儿歌的图文,用普通话说话。2说清楚自己一人还是和谁一起,在哪里读童谣和儿歌或有童谣、儿歌的书的。如果是书,书名是什么。3态度自然大方,音量适中,能让别人听清楚。听:1留心安静听别人发言。2努力记住内容,判断有没有说清楚要求说的内容。3如有没说清楚的,等别人发言完了,提出想交流的问题。2.指名交流分享,提问答疑。拟提供两到三个范例。3.逐一对说话要求达成的情况和语言表达标准进展反响指导。二分小组参照范例,按听、说要求交流分享,相互提问答疑,并选出在班级汇报交流的同学。三各组选出的同学在班上交流汇报,并逐一反响指导。四小结:同学们能根据自己的情况,或者自己读,或者与家人一起阅读,或者与同伴一起阅读,或者与同学一起阅读,读了不少童谣和儿歌,获得了读童谣和儿歌的快乐,并且通过图文记录了下来,与大家分享读童谣和儿歌的快乐。三、交流分享读童谣和儿歌时发生的故事。一明确交流分享故事说话和听的要求。PPT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