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读后感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56333697 上传时间:2022-09-2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数据时代读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大数据时代读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大数据时代读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数据时代读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数据时代读后感(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数据时代读后感 涂子沛先生的新著大数据是一部300多页的大作,这本书的内容,强调今天是一个大量数据公开于大众的时代。自从资讯革命以来,资讯工具、硬件、软件平行发展、和时俱进。数据在我们生活之中,日常接触,已是到处可见的现象。到今天,一个一个网,不仅能够串联在一起,相互沟通,而且“云端”的设让能够将每一个地域部分数据,储成一个大的数据库,有利于我们更快速广泛地搜索。这些现象,20世纪最终四分之一以来,已经展现加速度发展的新事物,在二十一世纪进展速度之快,更是全方位、无所不在。涂先生在这本书里强调:不但数据经过管理而大量地存在,而且,在当代的国家,开放的社会和政府之间,经由数据,相互一目了然、无

2、所隐瞒。一个掌握公权力的政府,跟任何其它政府一样,有压倒社会的庞大力量,因为她们手上掌握了人生需要的很多数据。涂先生尤其标榜,美国总统奥巴马接任以后,尽力将数据开放于大众,当然奥巴马是一个有开放心胸的政治人物,如此将政府掌握的数据,大量地开放于群众,也是拜时代之赐。涂先生引用胡适之先生和黄仁宇先生的话。胡先生说中国人习惯于“差不多先生”,凡事马马虎虎、不求准确。黄仁宇先生认为,中国不知道用数字来管理国家。涂先生引用这两位先生的名言,当然是要彰显传统中国和今天美国之间的巨大差异。不过我必需有所说明:胡先生和黄先生的话语,全部是“爱之深而责之切”的心态,她们身经当初中国的混乱,激愤而出此感言。从历

3、史上看,不管中国和西方,任何国家发展到能够有一个复杂文官系统管理以后,没有不根据数据来治国的。人口、资源、土地、财产种种的统计数字,在中国历史上,自从战国时代形成列国的国家体制以后,没有一个朝代不含有一定的数据库;只是以今天的标准来讲,粗糙和细密之间,古今有很多的差异而已。以汉代为例,汉简所显示的家户统计,每一户中的人口,男女老小,和拥有的资产数目字,全部具体统计,而且不管是居延边塞,或是荆州内郡,格式一致。汉简多种家户统计,和唐代西域州府的统计对比,其内容格式也是相当一致。这种基础的数据,在列朝的会典中,全部见到其大约。大致讲起来,一个上轨道的朝代,其数据还是相当完整。再看西方历史。罗马帝国

4、时代,全帝国包含多种不一样的政治单位,并没有一个大一统的文官政府;所以,全国性的资料库似乎不存在。等到中古黑暗时期,国不成国,地方不过是大小封建领主占有领土而已,她们并没有建立具体的资料库。近代以来,列国各自组成完整的主权国家,这些数据也纷纷出现了。相对而言,在极权的国家,她们手上拥有足够的资讯,足以利用这资讯,掌握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作为一个史学工作者,看惯了世间的灾难和创伤,不能不提出警告:这个中性工具,也只有在了解到资讯工具阴暗面一双刃剑的特征,在权势独占这_工具时,可能出现的危险。有此认识,我们才能善于利用这了不起的工具,开创更加好的未来,也防治不虞的灾难。涂子沛先生大数据这部书,清楚地叙述了资讯时代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和社会的控御力。为此,我们要对涂子沛先生致敬和致谢,因为她为华文世界提出一个主要的话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