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观察物体》单元教学设计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56320488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15《观察物体》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15《观察物体》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15《观察物体》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15《观察物体》单元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15《观察物体》单元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15《观察物体》单元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5《观察物体》单元教学设计(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观察物体单元教学设计一、本单元知识框架 从前、后、侧三种角度观察物体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 根据看到的物体形状判断观察者所在的位置 理解轴对称图形,会找出对称轴轴对称 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理解轴对称图形的使用理解镜面对称镜面对称理解镜面对称中两边图形的关系二、本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1、前后、上下、左右2、长方形等平面图形及长方体等立体图形的理解1、观察复杂、组合物体1、从不同位置观察单一物体2、轴对称3、镜面对称三、与本单元相关知识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学生已有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和照镜子的生活经验,也已接触过大量对称图形。学生对此单元内容感兴趣,在此基础上学习观察物体一般能达到水到渠成的

2、效果。但因为缺乏空间概念,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可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尤其是一些学困生对找轴对称轴、尤其是理解镜面对称中两边图形的关系会感到吃力。教学应引导学生在观察、动手操作及活动中来理解此单元学习内容。另外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加教学实例的丰富性,引导学生以各种感官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四、本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辩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2、使学生理解轴对称图形,会找对称轴。3、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理解镜面对称现象。4、通过以上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水平、想象水平和动手水平及空间观点。5、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学会欣赏数头美。五、本单元教

3、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辩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培养全面感知事物的水平。理解轴对称图形,会找对称轴。理解镜面对称中两边图形的关系2、教学难点:能按要求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理解镜面对称现象。 六、本单元评价要点1、能辩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2、能准确辨认轴对称图形并画出对称轴及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3、能根据镜子里的“像”判断物体的形状。七、各小节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本单元计划课时数:4节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计划课时授课日期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1、能辩认从前面、后面、侧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增强空间观点,并体会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水平、初步的

4、动手操作水平及合作意识。1 轴对称1使学生理解“对称”、“对称轴”概念,并能识别对称图形,会画对称轴及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2通过动手操作等活动,初步感知对称图形的性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水平,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及合作意识。3、使学生欣赏对称美1 镜面对称1、通过学生观察、操作,初步理解镜面对称现象。2、通过学生活动,体会和感知镜面对称的特点。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像力。1 单元测试及分析检测本单元的学生学习情况,即时实行查漏补缺1合 计4八、各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节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能辩认从前面、后面、侧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增强

5、空间观点,并体会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水平、初步的动手操作水平及合作意识。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辩认从前面、后面、侧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教学难点:能在头脑中实行“虚拟的移位”,即假设自己站在某一指定的位置, 会 看到物体的什么形状。三、预计教学时间: 1 节四、教学活动(一)情境激趣,引入新知1、师:我们班的每一个同学,你都理解了吗?(理解)好,看看你们究竟有没有这本领。2、多媒体出示学生照片,背面及顶部照。猜出来了吗?为什么猜不出呢?3、然后出示侧面照及正面照。4、师:其实,刚刚同学们在猜他是谁的时候,就用上了观察的方法,你们在用眼睛看,也在用大脑思考,还要做出判

6、断,这就是观察。老师拍了这位同学的背面、顶部、侧面、及正面。再猜猜,老师分别站在他的哪一面?(后面、上面、侧面、前面)(二)引导探索,学会观察【典型例题】1、本位观察请小组拿出所带学具,正面朝向讲台。小组交流,在自己的位置上,看到了什么?观察的是学具的哪一面?并简单地画一画2、换位观察和同学换位观察,再一次小组交流,你看到了什么?观察的是学具的哪一面?并简单地画一画3、全面观察生自己活动,也可改变学具的方向,对学具实行全面观察。指名回答,这个次观察与前两次观察结果有什么不同?为什么?4、讲故事:盲人摸象【小结】从前面、后面、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都不一样,只有上上下下前后左右全面观察,看到的事

7、物才是完整的。(三)应用拓展【基础练习】1、小组讨论做一做,集体订正。2、做练习十五第一题,先思考,再指名回答。【提升练习】【拓展练习】1、2、分角色帮可爱的小熊猫画画像(四)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1、谁看到的,连一连第二节轴对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对称”、“对称轴”概念,并能识别轴对称图形,会画对称轴。2通过动手操作等活动,初步感知对称图形的性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水平,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及合作意识。二、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能识别对称图形,会画对称轴,知道对称轴的条数,根据对称轴画出另一半图形。教学难点:画对称轴,根据对称轴画出另一半图形。三、预计教学时间: 1节四、教

8、学活动(一)理解对称图形1、看一看,初步感知对称图形的特点(1)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些非常漂亮的图案让你们欣赏。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你看到了什么?这些图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把你的发现与同组的小朋友互相说一说。(2)小组讨论(3)全班交流,总结出对称的特征:对折后,图形左右或上下能完全重合。【小结】“我们把这样的左右或上下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板书“轴对称图形。”2、找一找生活中、教室里有哪些图形是对称的?3、剪一剪,进一步探讨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典型例题】(1)师:同学们,刚刚我们看到了这么多美丽的轴对称图形,你们想不想亲自动手剪出一个来?要怎样剪才能够剪出这么漂亮的图形呢?生回答。(

9、2)学生动手操作,老师巡视指导。(3)作品展示。【小结】把纸对折后,剪出来的图形两边的形状完全一样,是对称图形。(二)理解对称轴1、指一指、画一画(1)我们在剪对称图形的时候,开始都要将这张纸对折,你们发现了吗?对折后有一条折痕,你能不能给这条折痕取一个名字?(2)让学生指出自己作品中的对称轴,再画出来,以加深学生对对称轴的印象。请你观察书上的对称轴画在图形的什么位置,是用什么线表示的?你们能在自己剪的图案上画出对称轴吗?(3)画完后请四人小组互相检查、评价。2、折一折,数一数(1)拿出长方形问:这是对称图形吗?试一试,你能找出长方形的对称轴吗?(2)让学生上来说,边说边折。(3)还有其他对称

10、轴吗?(4)正方形也是对称图形,它有几条对称轴?试一试(5)老师这里还有一个圆形,你能找出它的对称轴吗?象刚刚一样,也是找出一条画一条。看看哪位小朋友找得最多。【小结】对称图形不一定只有一条对称轴,还能够有两条、三条甚至是很多条对称轴。(三)巩固练习【基础练习】1、完成课本第68页“做一做”【提升练习】1、找一找哪些事物是对称的。 2、3、【拓展练习】1、赏一赏对称美(1)想一想,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知道为什么有那么多对称图形吗?原因之一就在于美观。(2)下面请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来欣赏生活中物体的对称美。”(课件展示)2、小小设计师:请你画出一个实际生活中你喜欢的轴对称图

11、形。(四)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请根据对称轴画出图形的另一半第三节镜面对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观察、操作,初步理解镜面对称现象;2、通过学生活动,体会和感知镜面对称的特点;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像力。二、教学重点教学重点:镜面对称中两边图形的关系教学难点:镜面对称中左右方向相反三、预计教学时间: 1节四、教学活动(一) 感知镜面对称现象【典型例题】故事导入:1、听故事:猴子捞月亮猴子真的能捞到月亮吗?为什么?你能说说你的理由吗?2、你还在哪里看到这样能像井水这样照出另一个月亮的现象?学生举例。3、出欣赏桂林山水画(二)理解镜面对称的性质1、大家经常照镜子,你有

12、什么发现呢?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学生可能回答:一模一样,大小相同等)是不是这样呢?2、师出示对称图形的一半,对称轴紧挨镜面,水平或垂直放置,照一照。为什么会出现完整图形呢?3、一起去舞蹈室,亲自体验镜面对称学生小组活动,然后小组汇报活动情况(1)操作活动一:“照影子,上下活动头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操作,发现人与镜像上下移动的同向性,既头部向上,经像也向上;头部向下,镜像也向下。(2)操作活动二:“照镜子,前后活动头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操作活动,发现人与镜像前后移动的同向性,既头部向前,经像也向前;头部向后,镜像也向后。(3)操作活动三:“照镜子,左右活动头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操作活动,发现人与镜面左右移动的逆向性。既头部向左,镜面反而向右,镜面反而向左。4、猜一猜时间师拿出时钟,面对大镜子,生猜时间,并说说理由,集体订正。【小结】在我们照镜子时,镜子内外的人,上下、前后位置不会发生改变,而左右位置发生了对换。(三)熟悉镜面对称【基础练习】1、完成课本第69页“做一做” 2、做第71页的第4、5题。3、照镜子,圈出镜子里的图像。【提升练习】1、看镜子,写数字或时间。2、游戏:照镜子。两人一组面对面站立,一人做动作,另一人表演镜子里的“像”角色。【拓展练习】通过观察,找一找湖面对称的奥秘,是不是也是左右对换?那是什么对换了呢? (四)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