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达《金融学》讲义:第八章 货币需求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56312808 上传时间:2023-09-1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达《金融学》讲义:第八章 货币需求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黄达《金融学》讲义:第八章 货币需求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黄达《金融学》讲义:第八章 货币需求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黄达《金融学》讲义:第八章 货币需求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黄达《金融学》讲义:第八章 货币需求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黄达《金融学》讲义:第八章 货币需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达《金融学》讲义:第八章 货币需求(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货币需求第一节 货币需求概述一、货币需求的概念(demand for money): 货币作为交易媒介:经济中为完成一定的交易量所需的货币量。货币作为一种资产:是指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收入或财富范围内能够而且愿意以货币形 式持有的需要或要求。二、货币需求的划分(一)主观货币需求和客观货币需求(宏观货币需求和微观货币需求)(二)名义货币需求和实际货币需求(是否考虑价格变动情况)第二节传统货币数量说一、传统货币数量说(一)费雪方程式(现金交易说) MV=PTMV=PT (P表示各类商品或劳务的平均价格水平,T为各类商品或劳务的总交易量,V为 货币流通速度,M为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货币的平均量)费

2、雪方程式的假设前提 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工资和价格具有完全灵活性,只要有过剩的劳动力,工资就会下降,对 劳动力的需求增加,从而降低失业率,直到达到充分就业为 止。这样,在价格和工资具有 完全灵活性时,经济总能保持在充分就业状态下。由于经济始终处于充分就业状态,所以实 际产出的变动也很小。T为各类商品或劳务的总交易量,所以总交易量在短期内不变。货币流通速度在短时间内不会发生较大变动,V是由习惯、制度、技术等因素决定的,所以 在短期内可视为一个常量。(二)剑桥方程式(现金余额说) 侧重于微观角度,把持有货币作为一种资产来研究。影响人们持币的因素:(1)财富总额 货币需求与财富总额成正比( 2)持币的

3、机会成本(3)人们对未来收入、支出、物价的预期TMd=kPY其中k表示以货币形式保有的财富占名义总收入的比例,Y为实际国民收入,P代表价格水 平。(三)两者的区别1、对货币需求分析的侧重点不同 费:货币的交易手段职能;剑:货币作为一种资产的功能(货币的储藏手段职能)2、研究方法不同费:流量法,与支出流量相联系,重视货币支出的数量和货币流通速度,所以称为现金交 易说;剑:存量法,用货币形式保有资产存量的角度来考虑货币需求,重视存量占收入的比 例,所以称为现金余额说3、对货币需求决定因素不同费:从宏观角度考虑;剑:从微观角度考虑第三节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及其发展1936 年,凯恩斯出版了就业、利

4、息与货币通论,提出流动性偏好货币需求理论。一、货币需求的动机(一) 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指人们为进行日常交易而产生的货币需求。这一货币需求的数 量主要决定于收入的数量,且与收入的数量成正比。(二) 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为应付那些意料之外的支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这一货币需求 也主要决定于收入的数量,而且也与收入的数量成正比。M1=L1 (Y)( M1表示交易性的货币需求和谨慎性货币需求;Y表示收入)(三) 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指为了在未来的某一恰当时机进行投机活动而保持一定数量的 货币,典型的投机活动就是买卖债券。(三) 投机动机 凯恩斯认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正常的利率水平。若利率低于这一正常

5、值,预期未来利率 会上升,债券的价格就会下跌。为了避免债券价格下跌造成的损失,人们就会愿意持有更多 的货币。反之,当利率超过了人们认为的正常利率时,预期利率将下降,债券价格将会上升,因而人 们在目前购进债券将会获得一定的资本收益。减少对货币的需求。因此,投机性货币需求与利率水平呈负相关关系,即利率水平越高,债券价格越低,人们就 会抓住机会买进债券,导致投机性货币需求越少;反之,利率水平越低,债券价格越高,人 们就会纷纷卖出债券持有货币,投机性货币需求增加M2=L2 (r) ( M2表示投机性的货币需求;Y表示收入;r表示市场利率)二、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Md=M1+M2=L1(Y) +L2(r

6、)式中,Md表示货币总需求;M1表示交易性的货币需求和谨慎性货币需求;M2表示投机 性的货币需求;Y表示收入;r表示市场利率;L1表示M1与Y的函数关系;L2表示M2与 r 的函数关系。三、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主要结论 2、得出的三个结论:(1) 货币需求是不稳定的(2) 在货币需求波动很大时,货币流通速度也必然有较大的波动 根据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货币流通速度并不是一个不变的量,即使是在短期内,技术 条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货币流通速度也将是不稳定的。将凯恩斯货币需求函数代入费雪方 程式就可以得到:V=PY/Md=Y/L1 (Y) +L2 (r)(3) 在货币流通速度波动很大时,货币需求量M

7、与名义收入PY之间具有不稳定的关系四、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1950 年代之后,不少经济学家对货币需求的动机进行了更细致的研究,修正和完善了凯恩 斯的理论,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均突出强调了利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一) 鲍莫尔 托宾模型鲍莫尔(WJ.Baumol)的存货模型是对凯恩斯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根据凯恩斯 的理论,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只是收入的函数,而与利率无关。鲍莫尔则通过分析,发现即 使是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也同样是利率的函数,而且同样是利率的递减函数。(一)鲍莫尔托宾模型 假定:1、人们收入的获得和收入的使用一般不会同时发生2、人们有规律地每隔一段时间获得一定数量的收入Y,支

8、出是连续和均匀的。3、每次出售债券与前一次出售的时间间隔及出售数量 K 都相等,假定每次出售债券的 交易费用为 b当交易次数达到一定程度时,消费者的交易费用就可能超过利息收入,因此消费者必须在 利息收入和交易成本之间进 行权衡。持有货币余额越少,损失的利息收入就越少,但需要 出售债券的次数就越多,从而交易成本就越大。一个理性的决策者将会选择一个最优的货币 持有量,使 得利息损失和交易成本之和最小。(一)鲍莫尔托宾模型则债券出售次数为Y/K,交易成本为bxY/K,平均货币持有额为K/2,损失的利息收入为K/2xi消费者的总成本C= bxY/K+ K/2xi,对K求导,得出K= (2bY/i) 1

9、/2所以最优的交易性货币需求平均持有量:L11=K/2 = 1/2x (2bY/i) 1/2这就是著名的“平方根公式”,它表明,当交易量或佣金增加时,最适度现金余额将增加,而 利率上升时,最适度现金余额会下降,但变化不是成比例的。交易需求(二)惠伦的谨慎性货币需求 凯恩斯认为谨慎性货币需求也只与收入水平有关,但惠伦等认为,影响谨慎性货币需求的因 素主要有非流动性成本、持有谨慎性货币余额的机会成本、以及收入支出波动的方差。 非流动性成本越高,谨慎性货币需求越高。谨慎性货币需求随非流动性成本的上升而增加,随机会成本的上升而下降;反之,随非流动 性成本的下降而减弱,随机会成本的下降而增强。支出波动的

10、方差越大,谨慎性货币需求越高。(三)托宾的资产选择理论托宾(J.Tobin)的资产选择理论是对凯恩斯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凯恩斯的理论 无法解释人们既持有货币、又持有债券这种现象,更无法说明人们同时持有收益率各不相同 的其他多种金融资产这一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事实。托宾的资产选择理论不仅得出了投机性货币需求与利率呈反向变动关系的结论,而且还 通过人们资产组合的选择和调整行为,解释了货币与其他各种金融资产同时被人们所持有的 现象。人们在决策持有哪种资产时,起决定因素的不仅仅是各种资产之间的相对预期回报率,而且 还要考虑持有各种不同资产所面临的风险。大多数人都是风险规避者。人们对投机性货币

11、的需求不仅取决于利率的高低,而且还取决于各种金融资产的相对收益率 和风险状况。第四节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1956年,米尔顿弗里德曼发表货币数量说的重新表述一文,以货币需求理论的形式, 提出新货币数量说。(一)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1、总财富:总财富(包括人力财富与非人力财富)是制约人们货币需求量的规模变量。但 是,由于总财富无法用货币来加以直接地测量,因而它以恒久性收入为代表而成为货币需求 函数中的一个变量。 用 Y 表示名义恒久性收入2 、人力财富与非人力财富的比例:一般地说,人力财富在总财富中所占的比例越大,则货 币需求就相对越多。用W表示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比例。(一)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

12、3、持有货币的预期收益率, rm 表示货币的预期收益率4、其他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即人们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其他资产的收益率越高,货币需 求就越少;反之,其他资产的收益率越低,则货币需求就越 多。在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 数中,被作为机会成本变量的主要有债券的预期收益率、股票的预期收益率及实物资产的预 期收益率(即预期物价变动率)。rb表示债券的预期收益率,re表示股票的预期收益率, 1/pxdp/dt表示物价水平的预期变动率。5、影响货币需求的其他因素, u 表示影响货币需求的其他因素。(二)货币需求函数Md/P=f (Y, w, rm , rb , re, 1/pxdp/dt, u)式中, M

13、 表示名义货币需求量, P 表示物价水平, rb 表示债券的预期收益率, re 表示股 票的预期收益率, rm 表示货币的预期收益率, 1/pxdp/dt 表示物价水平的预期变动率, 也就是实物资产的预期收益率, W 表示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比例, Y 表示名义恒久性收入, u 表示影响货币需求 的其他因素。(三)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的主要结论(1)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变动不敏感(2)货币需求函数是稳定的:影响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实际上只有持久性收入,持久性收 入波动幅度比当期收入小的多,所以货币需求函数比较稳定。(3)货币流通速度是稳定的、可预测的V=PY/Md=Y/ f(Y, w, rm , r

14、b , re, 1/pxdp/dt, u)由于货币需求函数是稳定的,货币流通速度是稳定的、可预测的,所以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只 会影响总支出和物价水平的变动,从而得出与传统货币数量论一样的结论,因此称为现代货 币数量论。(四)现代货币数量论与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差异 在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需求中,将货币之外的其他一切金融资产都统归为债券。相反,弗里 德曼在现代数量论中,将债券、股票、甚至实物商品都当作了货币的替代品。 弗里德曼在现代数量论中,货币需求量的变动可能对总支出产生直接的影响。而在凯恩斯的 流动性偏好中,影响货币需求的只有收入和利率两个因素,因此,货币需求的变动不会直接 影响总支出。弗里德曼

15、认为利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很小。在凯恩斯的偏好货币需求中,利率是决定货币需 求的重要因素。弗里德曼强调的是恒久性收入,即未来长期收入预测值的平均值,它的波动很小。凯恩斯强 调的是绝对收入。现代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国民收入PY。而凯恩斯主义认为货币 供应量的变化只有通过利率的变动才会影响收入。第五节货币需求的影响因素一、对货币需求理论的综合评价(一)考察对象的演变:(二)考察范围的扩大:由宏观到微观(三)对货币职能认识的深化:(四)对影响货币需求变量的深化:二、货币需求的经验研究1、货币需求对利率是敏感的,但并不存在流动性陷阱2、货币需求函数有些时期是稳定的,有时是不稳定的3、货币流通速度有较大的波动性,而且表现出顺周期笔动的特点三、货币需求的影响因素一、收入(Y)状况:分为收入水平和收入的时间间隔。收入水平与货币需求成正比。收入 的时间间隔与货币需求成正比二、市场利率(r):决定人们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在正常情况下,与货币需求成反比。市 场利率上升,会增加人们持有货币的成本,又会使有价证券价格下降,吸引投资者购买,从 而减少货币需求量。三、货币流通速度(V):与货币需求成反比四、心理预期:分三种:一是对市场利率变动的预期(正比);二是对物价水平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