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教学设计刘淑娟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56311377 上传时间:2023-11-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峡教学设计刘淑娟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三峡教学设计刘淑娟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三峡教学设计刘淑娟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峡教学设计刘淑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峡教学设计刘淑娟(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一些文言知识,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2、了解文中所描写的三峡的自然景观,感受三峡的自然美。3、把握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4、背诵并默写全文。二、过程与方法1、重视朗读训练,指导学生在诵读中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2、引导学生在想象中再现景物,体会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逐步提高鉴赏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文章描写了长江三峡雄伟壮丽的奇景,通过教读本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欣赏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深入作品的意境,感受其画面美。2、抓住精彩的写景段落,仔细揣摩画龙点睛的词

2、语,把握作品景物描写的特点。二、教学难点1、把握文章描写景物生动、传神,语言精美的特点。2、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课前预备:课件展示苏通大桥的壮美画面,并配上相关的文献资料说明,同时在蓝色的多瑙河的背景音乐烘托中,师生就苏通大桥的壮美身姿作短暂交流。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江映衬了桥美,桥点缀了江美,可谓桥美江更美。而在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的眼中,三峡才是长江最美的江段,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的笔墨,去领略一下1500年前长江三峡的优美风光。二、走进作家,了解出处首先,让我们结合书下注释,共同走进文章的作者,对他的情况作进一步的了解,哪位同学自告奋勇的

3、为大家介绍一下?其他同学注意用笔圈画出要点。(学生朗读)老师再为大家补充一下。(出示画面,学生齐读)郦道元,“自幼好学,历览群书”,著有水经注。水经注不仅是一部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的地理著作,而且也是一部颇具特色的山水游记和民俗风情录。三、读通课文,正音清句好,接下来,让我们通过自读课文的方式共同走进美丽的三峡,同学们读中可以将值得读准的字以及值得读清的句子圈点勾画出来交流。(学生自读,圈点勾画,小组交流)优美的文章需要优美的朗读,现在让我们来听听名家的朗读,同学们注意听准字音,听清句读,并加以圈点勾画。(播放课文朗读,学生听读并圈点勾画)如此美文,我想大家更愿意自己读来试试,下面我们请一位同学

4、为大家朗读一遍,其他同学注意听,听后我们一起来评点他朗读的优点和不足。(学生推荐朗读,读后师生评点交流)四、读懂课文,感受美景现在请同学们参照课下注释,再次自由的大声朗读课文,把意思难以落实的词或句子勾画出来,然后小组交流,疏通文意。(学生质疑释疑)老师再给大家补充一些重要的文言词语和句子。(出示画面,学生回答)相信大家对文章的大意已经有所了解,来,我们一起把课文再朗读一遍,这一遍要注意边读边感受作者笔下三峡的美丽神奇的景象主要体现在哪两个方面呢?(学生齐读,回答问题)五、读精课文,赏析美景不错,所谓峡者,两山夹水之地也。山水最能表现峡的特点,因此作者正是抓住山和水来为我们描绘三峡的。让我们先

5、来欣赏一段优美的三峡风景片,然后看看同学们能否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与欣赏到哪些美景对应起来。(学生赏景,找对应的语句)现在同学们一定会觉得三峡确实很美,就让我们再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后交流你最喜欢作者笔下哪些三峡的景象?说说喜欢她什么样的特点?(学生朗读,相互交流)是的,三峡处处是风景,但作者却仅仅用了155个字,写景真称得上凝练生动。这既与作者写景抓住了特征,又和作者恰当的安排了写景顺序有关,请同学们探究作者是如何安排写景顺序的?(学生探究、讨论交流)好,让我们再次有感情的诵读课文,注意读出三峡的美。(分组朗读: 第一组读山之景;第二组读夏水之景;第三组读春冬之景;第四组读秋之景)六、比较

6、阅读,拓展延伸同学们读得很好,其实秀丽迷人的三峡风光,历来是文人墨客吟诵的对象,并留下不少的文学佳作,你能为大家介绍一两篇吗?(学生交流)老师也为大家推荐一首早发白帝城,这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诗作,朗读后请大家完成两个问题:(出示画面,学生齐读)(1)“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与三峡中哪两句内容最接近?(学生回答)(2)读材料,了解李白写作此诗时的背景,探究“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与“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两句中人物的心境各是什么?(连接材料,学生探究交流)七、小结课堂,布置作业同学们,相信秀美的三峡给大家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但要知道她也仅是中华大地上的一朵奇葩,有更多的中华美景值得我们去领略,为之骄傲。课后老师要求大家完成两个作业:(出示画面)(1)、用散文化的笔调改写三峡,抒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不少于500字。(2)、找一篇介绍中华美景的文章加以赏读。【板书设计】三 峡郦道元山 两岸连山 隐天蔽日 高峻美夏 夏水襄陵 乘奔御风 奔放美水 春冬素湍绿谭 悬泉瀑布 清幽美 秋 林寒涧肃 高猿长啸 凄婉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