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课标背景下运用Google Earth进行地理课堂教学的实例

cn****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400.34KB
约10页
文档ID:456283891
新课标背景下运用Google Earth进行地理课堂教学的实例_第1页
1/10

新课标背景下运用Google Earth进行地理课堂教学的实例【摘要】Google Earth作为一款数字地球软件,具有强大的“3S”功能,借助其 开展中学地理教学,将极大地提高学生分析地理信息并应用信息解决地理问题的 能力本文以Google Earth为辅助教学工具,探索典型地貌的成因实践效果 表明,借助Google Earth进行地理教学,不仅能很容易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还对树立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有很大的帮助关键词】新课标Google Earth 课堂教学2017年新颁布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要帮助学生了解 并学会运用地理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地理教学改革的助推器,对 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帮助学生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地理教育具有 重要作用地理教学中需要运用到大量直观图形、实物图片,传统的地图也很难 形象的展示出其真实样貌,教师在组织教学时也很少会将学生带至户外实地考察, 这既加大了学生对抽象事物理解的难度,也削弱了学生地理实践能力而Google Earth刚好可以克服这些传统的束缚Google Earth作为一款数字地球软件, 以三维地球的形式整合了卫星照片、航空照相等多种资料,可以便捷地实现卫星 图像、地形、地貌形态、3D建筑等丰富内容的查看与探索。

下面,笔者以“地 貌的成因”一节为例,谈谈有关教学实践与思考一、创设情境,呈现地理人眼中的“丝绸之路”1. 技术手段在备课时,可以先将丝绸之路示意图保存到本地,然后用Google Earth软 件中添加图像叠加层的方式将其添加到视图中,调整好位置和不透明度,然后再 根据叠加层中的丝绸之路的走向,用添加路径的方式用不同的颜色把丝绸之路勾 勒出来,并将这一丝绸之路的路径保存到“我的位置”(图1丝绸之路)随后把 Google Earth放大到适当的比例,沿着丝绸之路的路径上用添加浏览的方式, 录制丝绸之路实景浏览视频图1丝绸之路,HE'Ludi皿』L□■击31.• ■ F•-明片=女*五气*买门中阻扁*' am2. 教学过程打开Google Earth软件,会发现地球上有沙漠、高山、海洋 各种复杂 的环境,这些曾严重阻碍着人类的交流,然而即便天险重重,人类探索与交流的 脚步从未停止即使在只能靠步行的时代,人类依然能跨越千山万水创造奇迹, 一条古老的商道逐渐形成公元前138年,一个普通郎官从长安启程,踏上出使 西域的征途然而,他并不知道,此次出使将担负更为重大的可载入人类史册的 使命,他所开启的道路将联通东方和西方,它蜿蜒曲折却又连绵不断,它有主干 也有分支,甚至扩展到浩渺的大海,它就是丝绸之路。

在Google Earth侧边栏 “位置-我的地点”中点击“丝绸之路”路径文件,软件上会显示出丝绸之路它以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达中亚、西亚丝绸之路,不仅有其历史上的 意义和价值,在地理学上也有可研究的一面点击侧边栏“丝绸之路”浏览视频 文件,软件开始沿着丝绸之路进行实景浏览,配以文字说明从长安出发,沿丝绸 之路行走,有无尽的美景等着人们去欣赏接下来我们一起,沿着丝绸之路,去 探索,去发现沿途的地表形态,去思考它的成因3. 设计意图兴趣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驱动力,如果学生对所学知识毫无兴趣,那么他的学 习行为将难以持久通过谷歌地图立体呈现,实体浏览“丝绸之路”,能展示丰 富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从而强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 其学习兴趣和热情二、丝绸之路的起点一一西安篇1. 技术手段先将西安地形示意图保存到本地,然后用Google Earth软件中添加图像叠 加层的方式将其添加到视图中,调整好位置和不透明度,用添加路径的方式建立 “渭河”路径文件,然后再根据叠加层中的渭河的走向,把渭河勾勒出来(图2 渭河)用添加地标的方式建立西安的地标文件,“地标”添加后,会出现新建地 标的窗口,而且会有一个由黄框围着的地标图标出现在视图中心,然后直接用鼠 标将地标拖动到目标地物的位置。

在新建地标的对话框中,设置地标的名称“西 安”,地标文件中还有“说明”、“样式/颜色”、“视图”和“海拔高度”这四个 属性在其“说明”属性中可以添加已经保存到本地的西安地形构造图片(图3 地标西安)用添加视频的方法把从纪录片“航拍中国一一陕西”中剪辑的关于 西安的一分钟的短视频文件导入到Google Earth软件中以便课堂上浏览@苫图2渭河平原wit/fie 视圈 点样:遍度1野]平博甲气「愉Li(e Jtylor^iaa ¥i-irh:130Qpi;百安无机pail/〉图3地标文件一西安2. 教学过程西安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的起点打开 Google Earth,在侧边栏“位置-我的地点”中点击“西安”地标文件和“渭河” 路径文件,软件便会自动将视图转移至位于渭河沿岸的西安,然后观看加载的航 拍中国一一陕西中关于西安的短视频文件根据上述材料,学生完成三个任务:①说出西安所处的地形区;②在Google Earth视图中观察西安南北两侧的地形,判断西安所处的地质构造类型;③地球 表面形态都是在内外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分析西安所处地形区所受的内力、 外力作用,并用文字描述其地形区的形成过程。

3. 设计意图地表形态是在内外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渭河平原的形成过程能很好的呈现 这一原理学生在Google Earth上查看真实的渭河平原南北两侧的地理事物, 在学生了解真实的地理事物到底是什么之后,地理教材上抽象的地理知识如地堑 的地质构造,才能和学生的已有印象联结起来使抽象的地理概念变得直观、明 了,便于学生学习、分析和归纳;同时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谷歌实景地图,培养学 生的观察能力,可以使学生获取很多地理知识通过Google Earth创设真实的 情境,立体、直观的呈现渭河平原形成过程,提出适当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和 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要 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在此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最终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索和分析总结出描述地貌形成过程的一般思路三、大美甘肃篇1. 技术手段先将河西走廊的示意图保存到本地,然后用Google Earth软件中添加图像 叠加层的方式将其添加到视图中,调整好位置和不透明度,用添加多边形的方式 建立“河西走廊”文件,然后再根据叠加层图片中河西走廊的轮廓,把河西走廊 勾勒出来在左侧地址栏中搜索张掖,添加张掖的地标,在地标文件栏中添加张 掖丹霞地貌的景观图片,以及张掖丹霞地貌形成过程示意图(图4河西走廊)。

在左侧地址栏中搜索玉门,会发现玉门位于祁连山山前冲积扇上,然后添加“玉 门”的地标文件图4河西走廊图5玉门冲积扇2. 教学过程丝绸之路到了甘肃省,则进入了一个如画般的精彩的世界欣赏视频“航拍 中国一一甘肃”的短视频,从视频可知,甘肃位于河西走廊上,结合视频,学生 完成任务1任务1:能在谷歌地图上找出河西走廊在河西走廊的西北部有这么一个城市一一张掖,这里有闻名世界的丹霞地貌 景观丹霞是指红色砂砾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的孤立的山峰和陡 峭的奇岩怪石张掖丹霞地貌分布广阔,面积300多平方公里,是中国丹霞地貌 发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观看从纪录片“航拍中国一一甘肃” 中剪辑下来的关于张掖丹霞地貌的介绍,点开创建的“张掖”地标文件,欣赏张 掖丹霞地质公园的地貌景观图和丹霞地貌形成过程图,完成下列任务任务2:结合谷歌地图上的地貌景观图和丹霞地貌形成过程图,合作讨论: 张掖丹霞地貌的形成过程要求:同桌讨论,文字表述河西走廊位于我国干旱地区,祁连山山脚下,流淌着来自祁连山顶的冰雪融 水,组成了一个又一个绿洲,滋养着这里的人点开建立的“玉门”地标文件, 完成任务3任务3:下图为河西走廊上的玉门市所在的位置,看图思考玉门市所处的地 貌类型,并分析其形成过程。

要求:独立完成,文字表述,并能借助道具简单阐述3. 设计意图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地图对学生学习尤其重要学生若能在头脑中形成清晰 的地图对他们解题是非常有益的利用Google Earth强大视觉冲击力和三维动 画效果,可以节省学生许多时间而达到想的效果本活动首先通过在 Google Earth软件上对现实世界的空间关系的模拟和观察,可以使学牛对空间各种事物 的状态有非常直观的感受让学生自己在Google Earth软件上找到河西走廊的 位置,有助于对学生区域认知的能力进行评价通过Google Earth软件上简单 空间操作分析工具可以立体的呈现出“玉门冲积扇”完整的地貌景观,学生可 以清晰的看到,河流从源头到出山口河道变宽,在山口的位置出现冲积扇为学生提供空间可视化的分析结果,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帮助学生理解地理学科的 空间特征,建立地理学科的知识结构,提高地理课堂效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 合思维地理素养利用Google Earth对地貌景观的实景展示,再结合网上“航拍中国”的视 频资料,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丰富的素材,在此过程中学生先相互讨论,老师给 予适当的提示和引导,然后到学生独立完成任务,学生的自主学习将会在一定程 度上得到发挥。

接着在学生代表展示环节,让学生通过简单的教具(书和一杯沙土)来演示 冲积扇的形成过程通过让学生尝试自己动手操作,能让学生形成获取地理信息、 分析和筛选地理信息的能力和素养,建立起学生自己动手搜集资料、动手操作分 析、自己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这将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复杂事物的综合 能力,对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是很有益的四、神奇新疆篇1.技术手段在Google Earth软件中找出克拉玛依魔鬼城的位置,添加地标文件“魔鬼 城”在添加视频文件“航拍中国一新疆”图6魔鬼城隹辿 筑 据吉用方片胳金洋£ 功1S迫地照1E3D出<■ usroT ■dst'0 等 ::2.教学过程丝路进入新疆,又拉开了神奇的篇章,欣赏“航拍中国一一新疆”视频短片接下来用Google Earth 3D视图功能,模拟进入魔鬼城,这里有雅丹地貌 国家地质公园,我们模拟游客到这里去旅游,请大家扮演导游来给我们重点介绍 雅丹地貌的形成过程任务:小组合作,绘制地貌形成过程图,组织语言,文字表述,小组选出 导游代表表述评选最佳导游3.设计意图地理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还应该关注学生对知识的应 用程度,以及地理能力的发展状况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核心素养的落实是衡 量教育质量的关键指标本节课进入这一篇章后,学生对地貌形成过程的分析已 经建立起初步的思维模式,老师提供相关的资料,布置任务,对学生应用知识的 能力,整合学科之间内容的能力及决策、交流、合作等能力进行评价通过学生 在任务中的反映来证明学生具备的能力与核心素养在新课程标准中对这一内容要求是: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 变化的影响本节课,创设情境,结合Google Earth技术直观、立体的呈现出 丝绸之路沿途的各种典型的地貌景观,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经过前两个篇章, 学生已经初步建立起了地貌成因分析的思维模式,这一篇章主要评价学生对这一 知识的应用能力,以及地理能力和核心素养的落实情况把任务分成三步,从不 同方面评价学生任务1:借助“航拍中国一一新疆”短视频中关于魔鬼城的介绍,和老师给 的相关材料,从中搜集与该地区地貌形成有关的资料通过这样的设计让学生挑战从复杂的信息中选出与地貌形成相关的信息,以 判断学生对本问题的理解水平表1信息搜集能力的评价分析量规评价目标1分2分3分。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