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39315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56264979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336.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镇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39315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乡镇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39315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乡镇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39315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乡镇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39315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乡镇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39315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乡镇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3931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镇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39315(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1 总论31.1项目背景3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41.3可行性研究编制依据41.4可行性研究范围41.5项目概况51.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52 需求分析72.1农村环境的综合整治72.2当地生活垃圾处理现状72.3项目需求分析72.4项目建设意义和必要性83 建设规模113.1转运站的设计规模113.2建设内容及规模124 场址选择134.1场址选择134.2场区自然状况134.3配套条件145 项目建设方案155.1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155.2总体目标155.3垃圾收集处理方式165.4设备选择165.5总图运输185.6建筑工程185.7供水工程195.8排水工程205.9消防2

2、05.10供电工程225.11采暖通风工程226 环境保护246.1施工期污染源分析246.2环境影响的缓解措施256.3水土流失防治措施266.4运营期污染源分析276.5环境保护措施和环境绿化276.6环境监测297 节能307.1编制依据307.2项目节能概述307.3能耗分析307.4节能措施308 安全与职业卫生328.1编制依据328.2劳动安全的重要性328.3安全设施与管理328.4劳动保护338.5卫生防疫339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349.1组织机构349.2工作制度与劳动定员3410 项目实施计划与工程管理3610.1项目实施进度计划3610.2工程管理3611 项目招

3、标方案3811.1项目的招标3811.2项目招标内容3811.3项目招标组织形式3811.4项目招标方式3811.5项目招标具体方案3812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4012.1 投资估算4012.2 资金筹措4013 可行性研究的结论与建议4113.1结论4113.2建议41附表:项目投资估算表1 总论1.1项目背景1.1.1项目名称县镇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站项目1.1.2项目承办单位单位名称:县镇人民政府法人代表:1.1.3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1.1.4项目提出的背景县镇位于县东北部,距县城21公里,全镇总面积69.64平方公里,辖47个行政村,总人口30111人,耕地面积7.2万亩。2009年全镇工

4、农业总产值8.5亿元,工商税收完成670万元,人均纯收入5300元。近年来,镇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畜禽养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但由此产生的生活垃圾污染和畜禽污染也日益严重。由于基础设施落后,镇域内暂没有一处集中的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场所,村民的生活垃圾基本都是随意丢放和作简易焚烧处理,生活污水排放沟渠分散而不集中,四处溢流的现象较为突出,尤其雨季更为严重,农业废弃物得不到妥善的处置,存在乱堆乱放的现象,严重影响着镇辖区各村的村容村貌。按每人每天产生0.6kg生活垃圾计算,整个镇域内每天有近18吨生活垃圾散布在辖区各自然村内,而且大部分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严重污染了当地村的居住环境,直接威胁着广大农民

5、群众的生存环境和身体健康。农村垃圾收集转运工程是一项重民生、顺民意的基础工程,是努力优化农民生活方式、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展示农村崭新面貌的好工程。本项目县镇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站项目建成后,将有利于保障当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基本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1)编制单位名称:山东卓远宏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2)资格证书编号:工咨丙10120660058(3)资格等级:丙级(4)发证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5)法人代表: 1.3可行性研究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

6、)(4)关于实行“以奖促治”加快解决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的实施方案(国办发200911号)(5)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 47-2006)(6)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有关文件资料1.4可行性研究范围本项目的建设以垃圾收集转运为手段,以达到镇农村生活垃圾的及时收集、转运、处理为目的,旨在营造舒适的生活、经济、发展环境。本报告主要为研究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对项目的建设提供依据及对项目后期运营进行预测,本报告的编制主要为达到以下目的:(1)论述工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确定工程项目;(2)确定工程建设规模;(3)提出合理的工程方案并加以论证、优化;(4)提出工程投资估算、效益分析、运行管理组织及实施进度

7、计划;(5)提出资金筹措方案;(6)作为工程进行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工程施工、工程运营的工作依据。1.5项目概况1.5.1建设地点本项目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站拟建于县镇大侯村北。1.5.2建设规模本项目总投资450万元,占地15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30.00平方米。1.5.3主要建设内容项目拟新建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站1处,设计垃圾处理能力为30t/d,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购置设备设施如下:(1)土建部分:包括垃圾压缩车间1座,建筑面积400平方米;办公室房屋1座,建筑面积300平方米;传达室1间,建筑面积30平方米。(2)设备设施部分:购置压缩式垃圾转运站设备2套,垃圾压缩集装箱6个,环保垃圾箱

8、200个,配套垃圾运输专用车辆4台,以及其他小型垃圾收集工具等。1.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1。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名称单位数量或指标备注一建设规模1项目占地面积15002项目总建筑面积平方米730.002.1其中:垃圾压缩车间平方米4002.2 办公室平方米3002.3 传达室平方米30二项目垃圾日处理能力吨30三劳动定员人14四项目总投资万元4501工程费用万元407.11.1土建工程费万元121.01.2设备购置费用万元2801.3安装费用万元12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29.23预备费万元13.1五资金来源1申请上级补助万元3602地方自筹万元90六建设期年12 需求分析2.

9、1农村环境的综合整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的历史任务,为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当前农村工作重中之重。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日趋加快,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村容村貌等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也逐渐成为了当前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县镇将改造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及农村生态环境列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首要任务,解决当地农村生活垃圾的收集转运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一个重要方面。2.2当地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县镇位于县东北部,距县城21公里,全镇总面积69.64平方公里,辖47个行政村,总人口30111人,耕地面积7.2万亩。20

10、09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8.5亿元,工商税收完成670万元,人均纯收入5300元。近年来,镇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畜禽养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但由此产生的生活垃圾污染和畜禽污染也日益严重。由于基础设施落后,县镇镇域内暂没有一处集中的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场所,村民的生活垃圾基本都是随意丢放和作简易焚烧处理,生活污水排放沟渠分散而不集中,四处溢流的现象较为突出,尤其雨季更为严重,农业废弃物得不到妥善的处置,存在乱堆乱放的现象,严重影响着镇辖区各村的村容村貌。按每人每天产生0.8kg生活垃圾计算,整个镇域内每天有近27吨生活垃圾散布在辖区各自然村内,而且大部分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严重污染了当地村的居住环境,直

11、接威胁着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存环境和身体健康。2.3项目需求分析随着山东省各地垃圾处理场的建成和投入运行,生活垃圾处理水平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以垃圾处理场建成为契机,省内各地纷纷加紧垃圾转运站的建设。生活垃圾转运是目前各国普遍采用的方式。生活垃圾转运站作为连接垃圾产生源头和末端处置系统的结合点,在不少城市的生活垃圾收运物流系统里起到枢纽作用。垃圾经转运站不仅实现了垃圾封闭化、大运量的运输,提高了长途运输的经济性,而且显著改善了垃圾运输的环保性,减少了长途运输的车流量。随着这些重要作用日益显现,近年来,转运站在我国越来越多的城市得到了应用,转运站已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环卫设施之一。由于县镇距离县生活垃圾

12、综合处理厂距离较远,垃圾运输必须通过压缩转运,现有的垃圾转运设施已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因此,转运站的建设已成为迫不及待需要解决的问题。2.4项目建设意义和必要性2.4.1项目的建设符合相关的产业政策城镇环境卫生行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城镇建设和管理领域重点支持的产业之一,是改善城镇形象、人民生活质量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产业,在城市现代化进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国家发改委、建设部、环保总局关于组织编制“十一五”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的通知(发改办投资2005666号),要求各级政府加大对城市垃圾处理设施进行详细规划,做到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

13、化”。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40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本项目属于第二十六条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类第23款“城镇垃圾及其他固体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工程”。为确保生活垃圾处理无害化的高处置率,今后山东省各城市将逐步取消现有的露天式、半裸露式、敞开式等不密封垃圾收运公共设施,取缔社会上的垃圾拾荒人员,消除生活垃圾二次污染,推广密闭式或压缩式垃圾收运设施。镇人民政府为贯彻有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根据实际情况,对本镇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提出:要加快生活垃圾转运站的建设,将所产生的生活垃圾运至县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进行无害

14、化处理。镇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是贯彻国家鼓励发展的项目,符合镇地区发展规划,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2.4.2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加强环保治理,改善地区环境目前镇镇区大部分生活垃圾收集转运方式为居民投入垃圾桶以后,由垃圾收运人员进行收集,然后通过运输车辆直接运至垃圾堆放场。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垃圾的收运,效率低下,同时因运输过程中处理方式的简单化,容易造成垃圾的二次污染。新建垃圾转运站的垃圾转运和处理过程完全按照城市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所有垃圾采取压缩密封转运,能够进一步提高城市生活垃圾转运和处理效率,全面提升城市环境卫生质量。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可使城市生活垃圾实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有利于减轻对镇的环境污染,改善当地环境。2.4.3有利于增强地区基础设施,促进经济的发展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作为城市环境保护的重要方面,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