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精选模板)黄鹤楼导游词15篇

cl****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2.82KB
约37页
文档ID:456244033
(精选模板)黄鹤楼导游词15篇_第1页
1/37

黄鹤楼导游词15篇 黄鹤楼导游词1(353字)  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来到武汉市最有特色的景点黄鹤楼我叫曾卉茹,是你们的导游我一定安排好大家的行程,使大家在这次的旅游活动感到开心愉快  下面请大家随我一起去参观武汉市最有特色的景点黄鹤楼  黄鹤楼建在公元223年,到现在已经有1788年的历史里,期间建了又拆,拆了又建,现在的黄鹤楼是按清代的样子筑成的,在1981年重建,1985年完工建成的  各位游客,在黄鹤楼的大厅,最引人注意的要数《白云黄鹤图》了,它取材于贺鹤登仙的古神话,兼取唐诗“昔人已乘黄鹤去”之意其实在这幅壁画后面,还有一个传说,请大家仔细看看  剩下的时间大家可以自由参观一下,注意不要损坏文物,祝大家玩得开心愉快!黄鹤楼导游词2(429字)  客朋友们,你们好,能和大家相逢在这美丽的江城并和大家度过这段美好的时光我感到十分的荣幸 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就是号称天下第一楼的黄鹤楼黄鹤楼,,位于长江南岸,武昌蛇山之巅,始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即公元223年,距今天已有1700多年历史了黄鹤楼虽然历史悠久却是历经沧桑,屡建屡毁,历史上最后一座黄鹤楼毁于1884年的火灾我们今天要去的黄鹤楼,是于1981年动工修建的,以清朝同楼为蓝本,用钢筋混泥土框架房木结构而建造而成的,讲了真么多,我想大家都已经迫不及待了吧,正好外面就是黄鹤楼景区了,请大家看看吧。

  现在我们大家已经到黄鹤楼了,请大家和我一起下车一起去观赏吧, 这儿就是我们今天我们要观赏的黄鹤楼了,现在我们大家已经要回去了,我知道大家恋恋不舍,我也恋恋不舍但是我们现在要是要走了  我们大家现在要道别了,希望我们大家有缘能再次相会,再见黄鹤楼导游词3(679字)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新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王”下面我们即将参观的是闻名遐迩的黄鹤楼,它位于湖北省武汉的武昌蛇山之上,是江南四大名楼之一四大名楼就是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楼、南昌滕王楼南京阅江楼  黄鹤楼自三国时建成以来,屡建屡毁,于1981年重建,成为我国旅游胜地十佳之一,素有“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美誉  黄鹤楼的各层大小房屋,交错重叠,仿佛是展翅欲飞的鹤翼楼外还有铸铜的黄鹤造形、宝塔、牌坊、亭阁等一批辅助建筑,将主楼烘托得更加壮丽登楼远眺,极目楚天舒,不尽长江滚滚来,风光尽收眼底  它一共有五层,高50.4米,相当于16层楼房它层层飞檐,高古雄浑,极富个性,整个建筑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底层为一个高大宽敞的大厅,其正面壁上为一幅巨大“白云黄鹤”的陶瓷壁画  二层楼大厅墙上,有用大理石镌刻的诏代阎伯理写的《黄鹤楼记》它记述了黄鹤楼的兴废沿革和名人轶事。

楼记两侧为两幅壁画,一幅是“孙权筑城”,形象地说明黄鹤楼和武昌城相粥诞生的历史,另一幅是“周瑜设宴”,反映三国名人去黄鹤楼的活动  三楼大厅的壁画为唐宋名人的“绣像画”,如李白、白居易、陆游等,也摘录了他们吟咏黄鹤楼的名句  四楼大厅用屏风分割成几个小厅,里面布置了发代的名人字画,供游客欣赏,选购  顶层大厅有《万江万里图》等长卷和壁画  好了,现在请大家到自己喜欢的楼层拍照留恋,一小时后大家在一楼集合!黄鹤楼导游词4(2552字)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大家好,在这美好的时节,非常荣幸与您相约在美丽的江城武汉我是您此行的导游今天,我将陪同您走进千年文化名楼—黄鹤楼,一起去领略她的楚风神韵  我们的游览路线是从南大门进入,经过鹅字碑,归鹤图,崔颢题诗壁、搁笔亭,最后到达黄鹤楼的主楼好了,现在就请您随我一起开始今天的“黄鹤之旅”吧  黄鹤楼是闻名中外的历史名胜,是素有“九省通衙”之称的武汉市的标志性建筑无论您是乘船漫游于万里长江之上,还是乘车经过京广铁路线,一抬眼便可以看到这座巍然耸立于蛇山之上的千古名楼可以说,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加上历史文人墨客留下的诗词歌赋、楹联匾额,造就了这座山川美与人文美相辅相成的文化名楼。

自古就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美誉  武汉地处中原,长江和汉水将武汉划分为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黄鹤楼就坐落于长江南岸的蛇山之上它与江西的滕王阁、湖南的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楼阁”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也就是公元223年,由孙权依山而建的一座军事扫所演变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了那么,现代黄鹤楼是以清代黄鹤楼为蓝本,于1981年重建,1985年落成的  您看,主楼共五层,高51.4米,黄瓦红柱,金碧辉煌,而且全部楼体由钢筋水泥浇铸而成它既不失黄鹤楼的独特造型,又比历代旧楼更加雄伟壮观,故享有“天下绝景”的美誉  一来到黄鹤楼,您可能就会产生一个疑问了,这座楼为什么取名黄鹤楼呢?别着急,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先走进它的一楼大厅,然后听我慢慢说来大厅内最引人注目的恐怕是这幅《白云黄河图》了壁图取材于《驾鹤登仙》的古神话,兼取唐诗“昔人已乘黄鹤去”之意您看,画面上有位仙人驾着黄鹤腾空而起,他口吹玉笛,俯视人间,似有恋恋不舍之情下面黄鹤楼的人群,有的把酒吟诗,有的载歌载舞,大有祝愿仙人黄鹤早返人世之意,底下还盛开着许多梅花,由于梅花是武汉市的市花,作者也是想借此点明黄鹤楼所处的地理位置。

而其楼阁的得名还得从它的神话传说谈起  湖北是楚国的发祥地,楚历史800年,建都湖北的历史就有400多年,所以黄鹤楼作为楚文化的载体,自然而然便产生了众多充满神奇和浪漫色彩的传说明代《报恩录》里就曾记载;一位老道在一个叫辛和的人开的酒馆里喝了半年酒,却没付一分钱临别时,他用地上的橘子皮在墙上画了一只黄鹤,并告诉辛和,只要拍手相招,黄鹤便会下来跳舞为酒客助兴从此,辛和的酒馆因为有了这只黄鹤,生意十分红火辛和为了感激老道,在原地盖起了一座高楼,取名黄鹤楼数百年来,这个故事在我国广为流传,成为黄鹤楼“因仙得名”最有影响的传说而实际上,黄鹤楼名的真正由来,主要是因山得名,因为黄鹤楼最初建在蛇山的第一座山峰黄鹄矶上,古代的“鹄”与“鹤”是通义字,所以人们常称黄鹄矶为黄鹤矶,黄鹤矶上所修的楼自然被称为“黄鹤楼”了但在历史上,人们更愿意相信因仙得名之说,因为这一说法满足了人们精神超越的需求,也更符合楚国人可以追求浪漫的审美价值,从而成为黄鹤楼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追求浪漫的楚国人编织了美丽的黄鹤楼神话,那么勤劳智慧的楚国人,则创造了黄鹤楼的建筑奇迹岳阳胜景,黄鹤胜制历代黄鹤楼在建筑形制上都呈现出不同的特色。

其中,清代黄鹤楼恐怕是古代黄鹤楼中最具特色的一座1868年,也就是清同治年间,是清王朝最为动荡不安的时代,为安定民心,清政府耗资三万两白银,动用千余名工匠,花费尽10个月的时间,建成了这座清代最后的楼阁楼阁的建筑数理非常讲究您看,楼体分为三层,以应天、地、人三才;第一层的十二个角应一天有十二个时辰;第二场的十二个角应一年有十二个月,而顶层的二十八个角则应天上有二十八星宿但令人遗憾的是,这座清楼因山下房屋失火,于1884年化为灰烬  清楼的毁灭,似乎也预示着清王朝的没落,此后的100年间,这座千古名楼一直未能再现江城直到1981年,我们现在这座黄鹤楼的破土动工,才结束了这段“有诗可悼,无楼可登”的历史  古人说;文因景成,景借文传这句话对黄鹤楼来说是再恰当不过了走进黄鹤楼诗词的大观园里,最引人注目的当然是唐代诗人崔颢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平时崔颢的诗流于旖旎做作,而独独在黄鹤楼上写下了这首动人心魄的七言律诗据说当年李白与他的书童来到黄鹤楼,本想题诗一首,当他看到崔颢这首后,便说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然后搁笔离去了从此以后,在文坛上留下了“崔颢题诗,李白搁笔”的美谈。

  一代伟人毛主席,也特别钟爱我们的黄鹤楼,1927年春,他在武汉从事革命工作时,曾写下了《菩萨蛮·黄鹤楼》“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可以说,上下数千年,洋洋洒洒千百首诗,构成了独特的黄鹤楼文化人们在这里,不仅可以领略楚文化的魅力,更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登上黄鹤楼的五楼,武汉三镇尽收眼底,令人赏心悦目黄鹤楼坐落在蛇山之上,隔江对岸的是汉阳方向的龟山,由于地层错动和大江冲击,形成龟蛇锁大江的独特地貌雄伟的武汉长江大桥则把两岸山系连成一体,也与汉水上的桥把武汉三镇连成一体难怪毛主席盛赞它“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今天的黄鹤楼,不仅以它雄伟的身姿、厚重的文化,吸引着南来北往的朋友,更像是武汉的保护神,庇佑着武汉的繁荣与昌盛中秋节,中央电视台在黄鹤楼前举办了“江城月,中华情”中秋双语晚会,并对全球华人进行了现场直播那天,远远的中秋月,微微的黄鹤楼,勾起了无数海外华人对祖国,对故乡的无限思念这台晚会还在第39届美国休斯敦国际影视节上荣获电视文艺类最高奖——“白金奖”  好了,各位朋友,我们今天的黄鹤之旅到此就结束了非常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不足之处,还请您多多海涵。

美丽的黄鹤楼期待与您再次相逢最后,预祝您旅途愉快,万事如意黄鹤楼导游词5(1577字)  欢迎大家来到武汉黄鹤楼公园!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与岳阳楼、滕王阁并称"江南三大名楼"历史上黄鹤楼多次兴毁1981年以清同治年间式样为原型,重新设计、兴建新黄鹤楼共5层,高51.4米;外形正方,四望如一;每边长35米,72根立柱拔地而起,全部为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主楼于1985年建成开放尔后武汉黄鹤楼公园又陆续建成"南楼"、"诗碑廊"、"九九归鹤图"、"西爽亭"、"紫竹苑"、"白云阁"、"涌月台"、"禹碑亭"、"岳飞塑像"、"梅园"、"杜鹃园"及140多个园林小品武汉黄鹤楼公园已成为武汉市对外交往的窗口,至1996年底共接待中外游客3500余万人次,黄鹤楼的入楼券可作为信纸寄出,以作纪念  黄鹤楼南楼:旧时有白云楼、安远楼、瑰月楼、楚观楼诸称,它与黄鹤楼、头陀寺、北榭并称为古时蛇山"四大楼台"现楼系1985年重建,位于公园南区黄鹤楼东南185米处南楼背山面南,面阔5间,长16.5米,进深3间,宽7.5米,高9.5米,上下2层,钢筋水泥仿砖木结构,歇山式顶,重檐飞角,青瓦朱楹,前加抱复,6圆柱,轩敞明洁。

楼前有一棵百年古树,给南楼平添古朴之色  白云阁:坐落在蛇山高观山山顶,在黄鹤楼以东约274米处,海拔75.5米,阁高41.7米,是观赏黄鹤楼、蛇山、长江的极佳景点白云阁历史上曾是南楼的别称,阁名源于唐代诗人崔颢"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诗句1992年1月竣工的白云阁,外观为塔楼式,呈“T”字型,坐北朝南,占地面积695平方米,阁名由史学家周谷城书写  毛泽东词亭:在南楼东南侧,黄鹤楼东南206米,白云阁西南90米处词亭于1992年建成,坐北朝南,长宽各6.6米,高9.5米,为四角攒尖重檐舒翼,亭中央矗立一高3.2米,宽1.8米的大型青石碑,南北两面分别镌有毛泽东1927年春登蛇山时填写的《菩萨蛮.黄鹤楼》和1956年6月畅游长江后填写的《水调歌头.游泳》  搁笔亭:在黄鹤楼以东132米处,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于1991年重建亭名取自“崔颢题诗李白搁笔”的一段佳话  千禧吉祥钟:身重20吨,蒲牢1吨,取20世纪和21世纪的连接之意,钟体材料为铜合金,含黄金2.1公斤,银8.4公斤,它是明朝永乐大钟以后我国铸造的最大铜钟大钟外形为裙边圆钟,口部直径3米,高约5米  “鹅”碑亭:在黄鹤楼以东245米处,有清代流传下来在武昌蛇山黄鹄矶的一笔草成的"鹅"字刻石一方,传说书圣王羲之在黄鹤楼下养过鹅群,有次情不自禁写下此字。

1986年,风景区将依拓本重新制作的鹅字碑立于形如弯月的鹅池东端,在碑。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