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多少》说课稿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56176079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3.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比多少》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比多少》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比多少》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比多少》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比多少》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比多少》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比多少》说课稿(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比多少说课稿 比多少说课稿1(1425字)一、说教材这节课的教材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40页的内容。比多少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之后进行教学的,这节课将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数的比较打下基础。也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及生活中的广泛用铺路。二、教法学法数学应该是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本课设计不断创设富有生活意义的操作活动,激励学生在操作中体验生活的数学,从操作中发现,从发现中体验,让“做数学”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的基础和纽带,成为课堂发展的原动力,体现新课程“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须的数学”的教学理念。基于以上的知识,并结合本教材的特点,

2、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进一步感知100以内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的多”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概括力。3.德育目标:使学生感受数学无处不在。4.情感目标:激活学生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主观需要,使学生爱学,乐学,在活动中体验成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以上目标在数学活动中渗透,形成德育、智育、知识与能力的结合,本课的重、难点是: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意思,并能用它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三、教学过程分四层次:导入、新课、练习、总结.1.导入部分:猜班级人数:“我班级的人数比40多、比45少”,谁能猜

3、一猜我班有多少人?通过猜数,集中学生注意力,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2.新课部分现在科学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的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针对这样的认识以及本课的知识特点,本环节我通过学生观察、比较、讨论、实践等方法探索新知,具体设计如下:课件出示鱼缸图(花金鱼15条、黑金鱼10条)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之中的一个词来描述二者之间的数量的多少关系。再出示“红金鱼48条”的鱼缸图,学生再次依照前面的方法尝试着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来描述三者间数量的多少关系,在描

4、述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概括力。3.练习部分基于一年级学生课上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短,易疲劳的特点,我特将此环节设计为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新知,同时也使学生能力主动参与,从而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4.总结部分总结课上所学内容,并将课上所学知识用于生活,也要在生活寻找数学知识,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思。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参与意识,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使学生在主动探索求知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培养创新意思,锻炼动手操作,应用知识的能力。比多少说课稿2(1968字)一、说教材、学情本节课是最新审定的人教版一年级数学第6页至第8页的内容。学习

5、它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数数、有了一定的数学基础、所以学习比多少时学生上路还是比较快的。另外这一课、也是后面认知各数大小的基础、是学习后面数学知识的基础。书中是以小猪盖房子的故事开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在情境图中找一找、比一比”、让学生自己寻找可比的对象、选择比较的标准来“比”、给学生较大的自由发挥空间、体现“以人为本”、“以发展为宗旨”的素质教育新理念和目标。二、说目标1 、使学生初步认识一一对应、知道同样多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义;同时注意引导学生考虑比较的多种方法2 、通过操作、观察、初步体验数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让

6、学生在比一比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能力。三、说重点、难点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能准确地比出同样多、多些、少些、并会准确地表达出来、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能力。四、说教学策略学以致用、数学_于生活、同时又用于生活、因此我们的教学尽量要让学生在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感悟、体会、认识数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的教学也应不断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好。基于这些理念、本课可以通过挂图和讲故事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一系列模拟活动或游戏、让学生更乐于融入课堂学习、提高学习积极性和有效性。五、课前小游戏伸手指做游戏:左手伸出一个指头、右手伸出一个指头、同时嘴上唱:“ 1对1 、

7、一样多”;类似的办法、一直唱到“ 5对5 、一样多”。这个小游戏是为了让学生在游戏中轻松感受到同样多就是数量一样、数量一样就是同样多。同时也为画对应线比较多少、打下了很巧妙的基础。六、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小朋友、你们喜欢听故事吗?大部分学生是喜欢听的、教师在学生答后播放一段三只小猪的故事。(事前录好略)。听完这个故事、我们知道三只小猪通过实践发现砖头房子最坚固、所以当小免要盖房子时、小猪就来帮小免、我们看到图上(出示主题图)有几只小免/?从而引出新授2、新授1)教学“同样多”师:观察图上有几只小免、一只小免搬了多少块砖?(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贴小免头的图案和砖头的图案)一只小免搬一块砖、小免

8、的只数和砖的块数谁多谁少?根据学生回答、师总结 :一只小免对一块砖、不多也不少、我们就说小免和砖的数量一样多。同时在图案中间画对应线。这样一个对一个的比较方法就叫做一一对应。教师要让学生口头说:免子和砖同样多.板书:同样多。之后让学生找找还有哪些物体同样多?并让学生口头说说谁和谁同样多。2)教学“多一些”、“少一些”教师:观察图上有几只小猪、几根木头?生一边回答、师一边贴小猪和木头的图案。一只小猪对一根木头、有没有多余的小猪、有没有多余的木头?谁多谁少?根据学生情况、适时的说出用连对应线的方法比。一只猪对一根木头、两只猪对两根木头边说边连线、同时正应课前游戏1对1 、 2对2 、 3对3.说明

9、木头多、猪少、让学生口头多说木头的数量比猪的数量多、猪的数量比木头的少、要学生说完整。板书:“多一些、少一些”、类似地让学生自己找一找哪些物体可以比多比少的。3)动手操作为加强印象、我们以学生身边的物体出发、让学生动手用自制的小圆片和三角形、摆出同样、多一些、少一些的情况、根据自己摆的情况完整地说出谁多谁少。师循视、并给予评价。4)巩固练习教会学生做题之前先读题、读两遍。做数学书本第7页。对于数学书第8页的3,4两小题。分别可以用两种不同的方法、3是用画对应线的方法、摆的长度一样、可是疏密不一样、这时画对应线是学生常出错、还是用1对1 、 2对2 、从左对到右的办法对应画过去、这样不易错。 4

10、题就用数数的办法。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题、选用最好的办法。七、板书设计与作业略。比多少说课稿3(3939字)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6页至第8页准备课的第二课时比多少。我将从教学背景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流程、教学设计特色几方面谈谈我对这节课的设想。一、教学背景分析(一)教材分析本课时通过让学生开展简单的比较活动,经历并体验比较的过程,初步学习比较的方法,为以后的数学学习做思想方法上的准备。另外这一课,也是后面认知各数大小以及学习后面数学知识的基础。书中是以小猪盖房子的故事开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在情境图中找一找,比一比”,让学生自己寻找可比的对象,选择

11、比较的标准来“比”,给学生较大的自由发挥空间,体现“以人为本”、“以发展为宗旨”的素质教育新理念和目标。(二)学情分析“比多少”这部分内容,学生在学习它之前,已经学习了数数,有了一定的数学基础,所以学习比多少时学生上路还是比较快的。学生一般在入学前对它们都有了初步的认识,通过对各种物体的感知,已经积累了感性经验。但是在判断时学生往往是凭直觉,不一定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或者用数一数的办法来比较多少。基于以上的了解,我进行了这样的思考。(三)我的思考“比较”是重要的思维活动,也是人们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时经常使用的方法,数学学习经常会进行比较。所以应通过让学生开展简单的比较活动,经

12、历并体验比较的过程,初步学习比较的方法,为以后的数学学习做思想方法上的准备。根据新课标理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我准备设计一个童话故事情境“小猪帮小兔盖房子”来吸引孩子们的兴趣。低年级的学生对这样的童话故事引入新课,兴趣比较高,因而也能很快的找到故事情景中相关的数量进行比较,达到让学生通过情景图感知“同样多”、“多”和“少”的目的。二、教学目标基于以上的思考,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初步认识一一对应,能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

13、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教学重点:知道“同样多”的含义。会正确进行“多、少”的比较。掌握比的较的方法。教学难点:会比较多个物体的多少。掌握自己认为适用的好的比较方法。三、教学流程我将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教学。一是创设情境,激发情趣;二是合作学习,自主探究;三是巩固应用,深化拓展;四是课堂总结、梳理知识。(一)创设情境,激发情趣1、多媒体课件展示小猪、小兔盖盖房子的情境动画。让学生观看动画,把所看到的“小猪帮小兔盖新房”动画内容讲小故事给同学们听。低年级的学生对这样的童话故事引入新课,兴趣比较高,因而也能很快的找到故事情景中相关的数量进行比较,达到让学

14、生通过情景图感知“同样多”、“多”和“少”的目的。2、谈话导入:请小朋友看一看,在我们班中,是男同学多,还是女同学多。还是一样多?你是怎么知道的?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比较多少。板书课题:比多少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引出“比一比”的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研究“比一比”问题的积极性。使他们切身体会到数学_于生活。(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活动一:探究学习“同样多”。活动二:探究学习“多”、“少”。活动一:探究学习“同样多”。1、讲解“同样多”。首先教师说:小兔在搬砖,小兔和砖谁多谁少呢?你是怎么知道的?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把相应的图片一一对应。然后教师利用课件演示:一只小

15、兔对着一块砖,没有多余的小兔,也没有多余的砖头,我们就说:小兔和砖头同样多。(板书:同样多)2、发现“同样多”。师:在图上,你还发现什么和什么是同样多的??学生可能会说:小猪和苹果同样多,小兔和萝卜同样多)(教师多媒体演示,理解一一对应的比较方法。)3、摆“同样多”。教师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独立摆同样多的两种事物。在这一知识的探究活动中,教师首先在情境创设中让学生充分感受情境图,运用有情节的素材“小兔与所搬砖块的比较”,使学生直观的看到“同样多”含义,这个故事同时还渗透了互相帮助、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然后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采取由扶到放的方式一步一步引导、帮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互相补充、互相启发,使他们理解“同样多”的含义。探究二:学习“多”、“少”。1、讲解“多”、“少”。师:1只小猪扛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