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医专升本生理学多选题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56176020 上传时间:2024-01-08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6.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医专升本生理学多选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温医专升本生理学多选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温医专升本生理学多选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医专升本生理学多选题(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多选题 0期去极化由Na+内流引起的心肌细胞有C.浦肯野细胞D.心室肌细胞cAMP A.是跨膜信息传递的第二信使B.由细胞内ATP生成C.是在腺苷酸环化酶作 用下生成的G蛋白耦联受体B可激活鸟苷酸结合蛋白C.是一种7次跨膜的整合蛋白Na+泵A.是一种酶B.能分解ATP主动转运Na+和K+C.受细胞内Na+和细胞外K+的 调节D.能主动将Na+由细胞内转运到细胞外N受体被阻断时可再现A骨骼肌松驰B血压降低a 1受体被阻断时可出现B.血压降低D.瞳孔缩小B受体被阻断时可出现A血压降低B.气道阻力增加C血糖降低D.胃肠平滑肌收 缩D大量出汗而未饮水时A.尿量减少但渗透压升高B.高渗性脱水C.ADH分

2、泌增加D 电刺激劲部迷走神经外周端尿量减少是由于A.全身动脉血压下降B.有效滤过压下 降动脉瓣处于开放状态的时期是C快速射血期D.减慢射血期动作电位A可以局部电流的方式扩布B是可兴奋细胞具有的共同特征D.具有全 或无特性窦房结细胞生物电活动的特征是A.4期自动去极化的速度较快C.0期去极化的速 度较慢对心肌细胞兴奋传导速度有直接影响的是A.0期去极化幅度和速度C.邻近部位膜 的兴奋性对于激素的描述正确的是A.由内分泌细胞分泌B其化学本质可以是肽和蛋白质F发生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可出现A.骨骼肌收缩颤动B.瞳孔缩小C.大汗淋漓G关于跨膜转运正确的描述是A.O2与CO2的跨膜转运属于单纯扩散B.动作电

3、位去极 过程中的Na+内流属经通道易化扩散C.复极过程中的K+外流属经通道易化扩散 D.Na+的跨膜外移和K+的内移是主动转运关于离子通道的论述正确的是B.可被特异性药物阻断D.以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属 于被动转运关于膜电位的描述正确的是A.极化是指静息时细胞膜两侧外正内负的分极状态B. 去极化是指膜内电位负值减小的过程C反极化是指跨膜电位为外负内正的状态D. 复极是指膜内电位负值增大恢复极化的过程关于神经-肌肉接头信息传递正确的描述是A.接头前膜释放的递质是乙酰胆碱B. 接头后膜是N型乙酰胆碱受体C产生的终板电位具有局部反应的特征D.终板电位 可刺激周围的肌膜形成动作电位H后索损伤时可出现A.

4、本体感觉减弱B皮肤触-压觉敏感区减小C.触-压觉定位受 损D.运动共济失调会聚到脊髓运动神经元上的各种冲动具有下列哪些功能A.引发随意运动B.调节身 体姿势C协调不同肌群活动D抑制过度的牵张反射J基底神经节的运动调节功能有A.稳定随意运动B参与运动的设计C.调节肌紧张 D.处理本体感觉信息基底神经节和小脑在运动调节功能上的区别在于B.前者在运动准备阶段起作用后 者在运动进行过程中起作用C.前者主要参与运动设计后者还参与运动的执行D.前 者只与大脑皮层构成回路后者还与脑干和脊髓有大量纤维联系急性失血性休克引起尿量减少的原因包括A.ADH分泌增加B.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下降D.肾交感神经兴奋脊髓丘

5、脑束损伤时可出现A痛、温觉减弱B触-压觉阈值升高C.皮肤触-压觉敏 感区减小甲状腺手术时不慎将甲状旁腺切除后会出现A.血钙水平过低B.手足痉挛D.血磷 水平过高剧烈运动时A.肾血液量减少B.入球小动脉收缩C.GFR减少D.尿量减少K可在空间上扩大作用范围的神经元联系方式有A.辐散式联系C.链锁式联系 可作为第二信使在细胞内传递激素调节信息的下列物质包括 B.cAMP C.DAG D.IP3 L酪氨酸激酶受体A.介导各种细胞因子和一些肽类激素的信号转导B.分子中只有一 个跨膜a螺旋C.膜内侧肽段含有酪氨酸蛋白激酶结构域M迷走神经使心肌收缩力减弱的原因是A.动作电位时程缩短B.动作电位3期复极速

6、度增加C.胞内Ca+浓度减少N内脏痛具有下列哪些特点A.定位不准确B.主要表现为慢痛C.对扩张和牵拉性刺 激敏感D.常引起不愉快的情绪活动能使尿量增加的因素是A.抑制髓衬升支粗段Na+-K+-Cl-转运体转运C.静脉输入 1000ml生理盐水能影响心室肌细胞0期去极化幅度和速度的因素有A.静息电位水平B.Na+通道状 态D.细胞外Na+浓度能作为HRP激素包括A.TRH B.GnRH C.CRHP皮质肾单位的特点是A.数目多C入球小动脉口径比出球小动脉大Q躯体各部分空间位置感觉的形成与下列哪些感觉传入有关A.前庭平衡感觉B.视觉 C.本体感觉D.触-压觉醛固酮分泌过多时A.血钾降低B.血钠升高

7、和细胞外液量增加D.血容量增加 醛固酮分泌过多时可导致A.血容量增加B.高血钠C.高血压D.低血钾R人类痛觉投射皮层有A.第一感觉区B.第二感觉区C.扣带回S肾脏的功能包括A.调节酸-碱平衡C.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D.调节水盐平衡生理情况下能促进胰岛素分泌的激素主要有B.抑胃肽C.促胃液素D.胰高血糖素 失血时生理反应有C.血管加压素分泌增多D.心房和大静脉容量感受器传入冲动增 多W为使肌肉松弛可设法抑制神经-肌肉接头处A神经末梢的Ca2+通道B神经末梢 ACh的释放C.终板膜上的ACh受体门控通道X下列对下丘脑GnRH的正确叙述是A.属于肽类激素B.其分泌呈脉冲式C.经垂体促 进性腺活动 下列

8、各部分脑区中具有抑制肌紧张作用的有C大脑皮层运动区D.小脑前叶蚓部 下列各部分脑区中具有易化肌紧张作用的有B.中脑中央灰质及被盖C.小脑前叶两 侧部D.小脑后叶中间部 下列各种心肌组织中哪些是心脏的潜在起搏点B.房室交界C.浦肯野纤维108.与正常心室肌动作电位相比期前兴奋所产生的动作电位A.0期除极速度慢C.2期 Ca2+内流少 下列关于横桥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肌凝蛋白分子的球状膨大部C能与肌纤蛋白作 可逆性结合D.具有ATP酶的活性 下列哪些变化可以使组织间液增多A.心衰弓起的静脉压升高B.肾病引起的蛋白尿C.丝虫病引起的淋巴管阻塞D.过敏反应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下列哪些离子的流动参

9、与窦房结动作电位的形成A.Ca2+ D.K+下列哪些神经递质可见于周围神经系统B.乙酰胆碱C.神经肽D.ATP 下列哪些时期内心肌细胞膜上K+电导不为零A.静息期C.快速复极初期D.平台期 下列哪些条件下ADH分泌增加A.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B.细胞外液量减少C.回心 血量减少小脑的主要功能有B.协调随意运动C.调节肌紧张D.维持姿势心泵功能评定指标有A.每搏输出量B.心输出量C.静息心指数D.射血分数 心肌的收缩强度取决于A.心肌的收缩能力C.前负荷D.后负荷 心肌组织中具有自动节律性的细胞是B.窦房结P细胞D.房室交界细胞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与骨骼肌细胞动作电位相比明显不同的是A.时程和不应

10、期的 长短C.复极相有无平台期D.引起电位改变的离子电流Y以酪氨酸为基本原料合成的下列激素有B.肾上腺素C.去甲肾上腺素D.T3 以下因素中使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兴奋的是C.动脉血压升高D.压迫颈动脉窦 以载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的特点是A.有结构特异性B饱和现象D.竞争性抑制 影响肾小球滤过率的因素是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B.血浆胶体渗透压C.肾小囊 内压影响心肌细胞兴奋性的因素有A.静息电位水平B.阈电位水平C.Na+通道状态 由肾脏产生的激素包括A.促红细胞生成素B.肾素C.1,25-(OH)2维生素D3 有关滤过膜的描述正确的是A.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窗孔直径达70 90mm C.滤过 膜对带

11、正电荷的物质通透性比带负电荷通透性大D.滤过膜可让葡萄糖自由滤过 与机体水钠代谢调节有关的激素是A.雌激素B.醛固酮C.糖皮质激素D.血管升与经典的突触传递相比非定向突触传递的特点有A.无突触前膜和后膜的特化结构 B.作用部位较分散非一一对应C.递质扩散距离较远且远近不等D.传递所需时间较 长且长短不一下列神经纤维中属于胆碱能纤维的是A躯体运动神经纤维C骨骼肌舒血管纤维D.压素 多数汗腺神经纤维 下列因素中可使骨骼肌单收缩张力增加的是A.刺激强度增大B.收缩能力提高C. 调节至最适前负荷D.后负荷增大 小脑半球中间部受损后将出现下列哪些症状A.肌张力减退C.不能做拮抗肌轮替快 复动作D.行走呈

12、酩酊蹒跚状Z在甲状腺激素的合成过程中甲状腺过氧化物酶的作用是促进B.碘的活化C.酪氨酸 碘化D.碘化酪氨酸的耦联在甲状腺激素合成过程中TSH的作用环节包括A.促进碘泵活动增加碘的摄取B. 促进碘的活化C.促进甲状腺球蛋白中酪氨酸碘化D.促进甲状腺球蛋白水解和T4 释放在突前抑制中引起末梢递质释放减少的原因有A.末梢膜GABAA受体激活引起Cl- 内流B.末梢膜GABAB受体激活引起K+外流C.其他递质通过G蛋白抑制Ca2+通道D. 其他递质通过G蛋白激活K+通道在下列各种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形成过程中有Ca2+内流参与的是A.窦房结P细胞 B.心房肌细胞C.房室交界细胞D.浦肯野细胞在心动周期中室内压不断降低的时期有A.减慢射血期B.等容舒张期C.快速充盈 期在血液中运输甲状腺激素的血浆蛋白质有B.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C.甲状腺素结合 前白蛋白D.白蛋白在应激反应过程中血中浓度升高的下列激素有A.ACTH B.GH C.PRL D.Ad中心静脉压的高低可反映B.心脏射血能力和静脉回心血量之间的相互关系C.胸膜 腔的压力D.静脉系统的容量终板电位的特点是A.无“全或无”现象B.呈电紧张性扩布C.无不应期D.可发生 总和终板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B.是化学门控通道C.和乙酰胆碱结合后该通道开放D. 与终板电位的产生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