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贵能源化解煤炭过程产能关停矿井职工分流安置方案样本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56153034 上传时间:2022-07-3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2.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永贵能源化解煤炭过程产能关停矿井职工分流安置方案样本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永贵能源化解煤炭过程产能关停矿井职工分流安置方案样本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永贵能源化解煤炭过程产能关停矿井职工分流安置方案样本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永贵能源化解煤炭过程产能关停矿井职工分流安置方案样本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永贵能源化解煤炭过程产能关停矿井职工分流安置方案样本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永贵能源化解煤炭过程产能关停矿井职工分流安置方案样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永贵能源化解煤炭过程产能关停矿井职工分流安置方案样本(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永贵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化解煤炭过剩产能关停矿井 职工分流安置工作实施方案二0一六年八月永贵能源化解煤炭过剩产能关停矿井职工分流安置工作实施方案为顺利实施永贵能源化解煤炭过剩产能工作部署 ,平稳有序分流 安置关闭退出矿井职工,加快实现企业脱困发展,根据劳动法、 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国发7号)及贵州省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公 司相关规定和实际,制定本方案。一、 基本原则做好职工分流安置是化解煤炭行业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焦 点、难点和重中之重。积极稳妥分流安置关闭退出矿井职工是促进企 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发展的关键举措,涉及职工切身利益,关系永贵能

2、源改革发展全局。(一)坚持依法依规与以人为本相结合原则。处理化解煤炭过剩 产能、分流安置职工各项工作,必须以法律为准绳,以政策为依据, 依法依规处理好劳动关系,切实维护企业和职工双方合法权益。同时 , 要以人为本,有情操作,积极履行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立足职工内部 转岗分流,对伤病、 困难职工有序安置,促进关闭退出矿井职工再就 业。(二)坚持地方指导与退出单位主体责任相结合原则。退出矿井 要加强与地方政府沟通,遵循地方政府政策指导和监督,争取政策资 源,并用足用活。要建立责任分工体系和逐级负责制度,明确关闭退出单位主体责任。凝聚合力,稳妥有序推进职工分流安置工作。(三)坚持统一组织与因地制宜、分

3、类施策相结合原则退出工作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对职工分流安置工作做出相对统一 的规定,制定好工作规划,明确时间节点,有序推进。各关闭退出单 位要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进一步细化措施,做到“ 一矿一策” 分类推进。(四)坚持积极推进与稳妥有序相结合原则。各单位要严格按照永贵能源总体部署和各项工作时间节点,加快推进,确保按期完成分流安置职工任务。同时,要统筹兼顾企业、职工和社会等各方关系,把握工作节奏,讲究工作方法,确保稳妥有序和社会稳定。二、目标任务永贵能源计划关闭大竹林煤矿、四通煤矿、发祥煤矿3对矿井, 分流职工893,其中:大竹林煤矿379人,四通煤矿310人,发祥煤矿 204人(

4、发祥煤矿其中正式工 47人,均由永贵能源统一分流安置所属 其它单位,其余157全部解除劳动合同)。涉及退出煤炭产能39万吨 /年。-,将根据上级确定的退出产能及关闭矿井数量分别制定相应分流安置职工计划。三、工作步骤及时间安排(一)调查摸底(3月16日至4月30日)。一是摸清拟关闭退出矿井机构设置、 职工岗位分布、 各类用工 数量和工资水平等整体情况;二是摸清拟关闭退出矿井职工年龄、工龄、性别、工种变化、 伤病、家庭就业状况、 本人就业意向、 个 人创业能力等职工个体情况;三是摸清拟关闭退出矿井职工劳动合同 签订情况和其它相关资料。四是按照省有关部门要求开展人员统计、 数据库录入,汇报进展情况。

5、(二)制定方案,分类实施(5月1日至8月31日)。根据国家、 省法律法规、 政策和集团公司职工分流安置方案 ,制 定本公司职工分流安置方案 ,依法履行民主程序,明确职工分流安置 方式、 劳动关系处理、经济补偿支付、促进再就业等内容;结合实际制定风险处理预案,分类稳妥有序推进,确保矿区和谐稳定。关闭 退出矿井根据自身不同情况 ,对职工分流安置方案和风险处理预案进 行实化细化,做到切合实际,因地制宜,一矿一策,经职工代表大会 或全体职工讨论经过后实施,确保分流安置职工工作顺利进行。(三)宣传发动,全面实施(6月1日至 底)。退出单位根据永贵能源化解煤炭过剩产能职工分流安置工作总体 部署,结合实际制

6、定针对性的宣传发动方案,经过媒体、网络、会议等方式,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引导职工认清 形势,转变观念,理解、支持和自觉参与化解煤炭过剩产能职工分流 安置工作。各退出单位根据化解煤炭过剩产能目标任务安排和时间节 点,同步有序全面铺开人员分流安置工作。四、职工分流安置渠道(一)企业内部分流安置。各关闭退出矿井应深挖内潜,立足于自身、 永贵能源资源和发展 情况分流安置职工,对企业技术骨干和核心员工以及劳模、地(市)级荣誉称号等对企业历史贡献突出员工原则上优先内部分流安置。分流到永贵能源其它单位的,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重新与新的用人单位 签订劳动合同,不支付经济补偿金。1 .企业可经

7、过与工会或职工代表依法协商,采取协商薪酬、灵活 工时等方式,稳定现有岗位,缓解职工分流压力。对依法参加失业保 险、足额缴费并采取稳岗措施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单位,积极向政府申请支付稳岗补贴。2 .关闭退出单位在资产债务清算前,在确保自负盈亏的前提下 ,继续经营。进一步盘活、利用工业广场、设施设备等存量资源,积极组织生产、生活服务或租赁等多种经营,扩大工作岗位,创收tf效, 自负盈亏、 自我发展。充分利用自身劳动、技术、管理等优势,走出去开展劳务输出、技术服务、 承接外包项目、托管生产经营等工作,或经过主辅分离、转产改制等方式,开辟新的就业岗位。3 .鼓励立足自身优势,争取相关政策,经营接续项目、

8、相关产业 或其它产业,实现转型发展。积极争取国家政策 ,主动与省及当地政 府沟通,争取优先开发矿井周边山地、林地、 土地等资源政策,发展第三产业,拓宽分流安置渠道。4 .永贵能源所属生产单位需要增加人员的,原则上不对外招聘,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优先从关闭退出矿井待分流安置职工中调剂 解决。各单位要加强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及时公布人员岗位供求信息, 促进关闭退出矿井职工在公司内部及时调剂。5 .关闭退出单位要建立健全人力资源市场管理,明确机构和专人负责关闭退出矿井人员分流安置管理工作,加强服务和引导。一是要结合结构调整规划,经过采取劳务派遣、成建制劳务输出等形式,分流安置人员。二是对关闭退出矿井

9、因多种原因暂时无法转岗分流、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的职工进行待岗管理,签订待岗协议,明确权利义务。待岗期原则上不超过 2年,1年内发生活费,超过1年的停发生活 费。生活费标准按照最低工资标准的 80%a行。社会保险单位部分由单 位负担,个人部分由个人承担。待岗期间要积极组织待岗人员参加转 岗培训,提高再就业技能,两次不参加培训或两次不服从组织安排上 岗的按照单方自愿解除劳动关系处理。培训期间工资由各单位根据实 际情况自定,政府发放的转岗培训补贴高于企业标准的,按就高原则执行。待岗期间女职工生育的,生育期间按计划生育有关规定执行。(二)对外劳务输出和技术服务管理。各单位要把走出去开展专业化、社会化服

10、务工作作为帮助支持关闭退出矿井职工分流安置的着力点,制定具体方案并尽快组织实施。1 .利用自身人才、 技术和管理优势以及有效资产组织专业化团队 采取受托承包等方式经营煤炭生产、安全管理、瓦斯抽采、水害治理、洗选等项目,开辟市场,提高对关闭退出单位职工分流安置能 力。2 .鼓励有组织地开展劳务输出工作,对经过劳务输出分流安置职 工工作取得成效的,按照分流安置关闭退出矿井人数相应工资基数的 20喊励煤业公司月度工资指标。各单位可结合实际,制定本单位优惠政策,鼓励职工积极参与本单位劳务输出工作。3 .关闭退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领取补偿金人员再就业困又t,自愿参加劳务输出、技术服务等劳务服务活动

11、的,可提供咨询和帮助。(三)内部退养管理。1.对距离法定退休年龄 5年以内、 再就业有困难的职工,经职工 本人自愿、 企业同意并签订协议后,可实行内部退养,由企业发放生 活费并缴纳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费,个人缴费部分由职工继续缴纳,达到退休年龄时正式办理退休手续。期间企业和个人可不再缴纳失业、 工伤和生育保险费。2,办理内部退养需经职工本人书面申请,基层单位严格按政策规定资格审查、 集体研究同意公示后,报上级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批准。3 .内部退养期间生活费标准按不得低于当地失业保险金标准确 定。发放的生活费在企业工资基金中列支。退养期间个人缴费基数按 本人实际发放生活费标准核定、低于当地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60%勺按社会平均工资60娠定并计算缴费水平和相关待遇。达到退休年龄时 正常办理退休手续。4 .若原单位消亡,符合内部退养条件的职工与原企业终止劳动合 同,由职工自愿选择领取经济补偿金 ,或由原单位一次性预留为其缴 纳至法定退休年龄的社会保险费和基本生活费。选择预留社会保险费 和生活费的人员,由政府指定的机构代发基本生活费、代缴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基本医疗保险费,个人缴费部分由职工继续缴纳。退养人员 应在企业职工安置方案经过时一次性确定。5 .内部退养、休养有新政策的按新规定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