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书_卢贲传》原文及翻译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56147127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隋书_卢贲传》原文及翻译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隋书_卢贲传》原文及翻译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隋书_卢贲传》原文及翻译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隋书_卢贲传》原文及翻译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隋书_卢贲传》原文及翻译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隋书_卢贲传》原文及翻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隋书_卢贲传》原文及翻译(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随书原文:卢贲,字子徵,涿郡范阳人也。贲略涉书记,颇解钟律。时高祖为大司武,贲知高祖为非常人,深自推结。及高祖初被顾托,群情未一,乃引贲置于左右。 高祖将之东第, 百官皆不知所去。 高祖潜令贲部伍仗卫,因召公卿而谓曰:“欲求富贵者,当相随来。 ”往往偶语,欲有去就。贲严兵而至,众莫敢动。高祖至东宫,门者拒不内。贲谕之,不去,瞋目叱之,门者遂却。后进说曰: “周历已尽,天人之望,实归明公,愿早应天顺民也。天与不取,反受其咎。 ”高祖甚然之。及受禅,命贲清宫,因典宿卫。高颎、苏威共掌朝政贲甚不平之谋黜频、威相与辅政谋泄上穷治其事以龙潜之旧不忍加诛并除名为民岁余, 贲复爵位,检校太常卿。贵上表曰:“

2、臣闻五帝不相沿乐,三王不相袭礼,此盖随时改制,而不失雅正者也。”上竟从之,即改七悬八,以黄钟为宫。诏贲与仪同杨庆和删定周、齐音律。后迁怀州刺史,决沁水东注,名曰利民渠,又派入温县,名曰温润渠, 以溉舄卤, 民赖其利。 后数年,转齐州刺史。 民饥,谷米踊贵,闭人粜而自粜之。坐是除名为民。后从幸洛阳,上从容谓贲曰:“我始为大司马时,卿以布腹心于我。卿若无过者,位与高颎齐。坐与凶人交构,由是废黜。何乃不思报效,以至于此!吾不忍杀卿,是屈法申私耳。”贲俯伏陈谢,诏复本官。后数日,对诏失旨,又自叙功绩,有怨言。上大怒。苏威进曰: “汉光武欲全功臣,皆以列侯奉朝请。至尊仁育,复用此道以安之。 ”上曰:“然

3、。”遂废于家,是岁卒,年五十四。(节选自随书卢贲传 )译文:卢贲,字子徵,是涿郡范阳人。 卢贲略略读了点书, 对音律頗有所知。当时隋高祖为大司武,卢贲知道高祖是个不同寻常的人物, 与他深深地交结。高祖刚受宣帝托付总理朝政时,群情还不一致。高祖就把卢贲引到自己身边。高祖将到东宫去,文武百官都不知去向。高祖悄悄地让卢贲部署人马,然后召来百官,对他们说: “想求富责的,就跟我来。 ”大臣们议论纷纷,有的想跟着去,有的想离开。卢贲率兵赶到,大臣都不敢动。高祖到了东宫,东宫守门的卫士不让进去。卢贲晓谕他们,仍不行。卢贲张目呵斥,卫士才让开。后来进谏高祖说: “周朝的气数已完了,天人之望,实归于明公您。望

4、早点应天顺民。天给您,您不要,就会反受其咎。”高祖深以为然。高祖受禅后,命卢贲清点宫中,主管守卫。高颎、苏威共掌朝政,卢贲心里很不服气,谋划废了高颎、苏威,(与别人)共同辅佐朝政,计谋泄露,皇上穷追此事,因他们是创业登基前的朋友,不忍心杀他们,把他们都削职为民。一年多后,卢贲恢复爵位,任检校太常卿。卢贲上表说: “我听说,五帝不相沿袭音乐,三王不相沿袭礼仪,这大概是因为要随时改制,而不失雅正之道。 ”皇上最后听了他的,就改七音为八音,以黄钟为宫。有诏令卢贲与仪同杨庆和删定北周、北齐音律。后任怀州刺史,挖沁水东流,名叫“利民渠” 。又流入温县,名叫“温润渠” ,以灌溉盐碱地,百姓靠渠得利。几年后,转任齐州刺史。百姓闹饥荒,粮价猛涨。卢贲不让别人卖粮,但自己却去卖,因此被削职为民,后来,卢贲随皇上到东都洛阳。皇上闲谈时对卢贲说:“我刚当大司马的时候,你对我推心置腹。我与你可以说是老朋友了。你若没有过错,地位当与高颎相同。因你与叛逆交好,因此废了你。你怎么不思报效,到了这种地步?我不忍心杀你,这是枉法行私罢了。”卢贲拜伏谢罪,有诏恢复原职。几天后,与皇上交谈时,有违皇上旨意。他又自叙功绩,口出怨言。皇上大怒。苏威进言说:“汉光武帝欲保全功臣,都用列侯之位而让他们入朝。皇上仁爱,再用此法来安顿他们吧。”皇上说:“行。”于是废卢贲于家。卢贲这年去世,时年五十四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