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看完包过)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56135616 上传时间:2023-12-2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看完包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看完包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看完包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看完包过)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看完包过)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看完包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看完包过)(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判断推理基本题型:图形推理,演绎推理,类比推理,定义判断观察(特点)抽象(本质)推理第一部分:图形推理(强调必要的技巧)图形推理形式题型:规律推理类(一幅图给出性质,多幅图给出规律) 1类比推理类观察:(组成元素完全相同,一个小方框加一个黑点)抽象:位置发生变化推理:平移,翻转2对比推理类3坐标推理类(给出一个九宫格)坐标推理的推理路线横行(很少),竖列,S型,O型(中间全黑或全白),对角线4空间重构类 平面组成型(肯定平移) 折叠组合型规律推理类(分值很大)一幅图给出性质,多幅图给出规律,分为三类数量类题目特点:各图组成元素凌乱(位置看不出,没有共同样式)数量类型:点(交点),线(直线,笔画

2、),角,面,素(元素,包括个数和种类)点一般有个割线,线一般是直线和笔画,角是有曲直,面(几个面),素(个数和种类)记住:点,线 ,角,面,素,线包含笔画,包含一笔画问题一笔画问题:奇点(点引出奇数线)的个数为0或2的图形可以一笔画。如日,奇点数为2.数整个点线面素都选完了,就选局部,小圆圈的个数是0,1,2,3如何分局部?1要不分样式(比如上图小圆圈)2要不分位置(上下左右里外),分位置数元素的个数和种类。数完数量,就看数量的规律:要么单调,要么对称,要么看规律,要么计算,九宫格的两项不可以构成数列,所以两数递推或三数叠加。下题就是三数叠加:数量规律推理类总结:第一步,图形化为数字:点,线(

3、笔画),角,面,素整体不行,一笔画问题,分位置,分样式第二部,数量确定规律增加,减少,恒定,对称,奇偶,乱序,运算位置类题目特点:各图元素组成基本相同,位置上变化明显变化类型:平移,旋转,翻转。旋转和翻转的区别:是否改变时针的方向(从长到短标时针方向)。当做旋转和翻转的题目,要转化为箭头,更有利于做题。九宫图中间空白或全黑,所以是O型推理路线位置规律推理类总结:组成元素基本相同,位置平移,旋转,翻转(用箭头标时针方向或度数)样式类特点:各图元素组成相似,图形部分元素非实质性残缺先看样式遍历(所有的样式再出现一次)相似和凌乱的区别:凌乱是没有相同的样式,相似是有相同的样式。样式不变,用样式遍历,

4、显然缺两个椭圆和一个括号。样式规律推理总结:1样式种类不变时,样式遍历2样式种类变化时,样式运算加减同异。记住一句话:先看样式遍历,再看加减同异最后,行测、申论复习与考试过程中,阅读量都非常的大,如果不会提高效率,一切白搭。首先要学会快速阅读,一般人每分钟才看200字左右,我们要学会一眼尽量多看几个字,甚至是以行来计算,把我们的速读提高,然后再提高阅读量,这是申论的基础。行测的各种试题都是考察学生的思维,大家平时还要多刻意的训练自己的思维。学会快速阅读,不仅在复习过程中效率倍增,在考试过程中更能够节省大量的时间,提高效率,而且,在我们一眼多看几个字的时候,还能够高度的集中我们的思维,大大的利于

5、归纳总结,学会后,更有利于行测的复习、考试,特别是在学习速读的同事,还能够学习思维导图,对于行测的各种试题都能得心应手的应付。本人当年有幸学习了快速阅读,至今阅读速度已经超过5000字/分钟,学习效率自然不用说了。我读大学的成绩是很差,考公务员的时候我妈说我只是碰运气,结果最后成绩出来了居然考了岗位第二,对自己的成绩非常满意,速读记忆是我成功最大的功劳。找了半天,终于给大家找到了下载的地址,怕有的童鞋麻烦,这里直接给做了个超链接,先按住键盘最左下角的“ctrl”按键不要放开,然后鼠标点击此行文字就可以下载了。认真练习,马上就能够看到效果了!此段是纯粹个人经验分享,可能在多个地方看见,大家读过的

6、就不用再读了,只是希望能和更多的童鞋分享。规律类图形推理总结:空间重构类解题方法1平面组成(平面)先看元素个数,保证不缺元素第二考虑平面翻转是会发生的错误,所以数时针法(看哪个发生翻转)2折叠图形(立体)先看单面特征,先看特殊面,保证每个单面要存在再看双面关系,如果两个面是相对关系,仅能看到一个面。,选择只有一个黑框的看双面关系,如果两个面是相邻关系,是否还有有公共边空间重构类总结第二部分 类比推理类比推理:先给出一对相关的词,找出一对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或相似的词汇二元关系1.同一关系:一个概念的外涵和内延完全相同(罗曼蒂克:浪漫;芙蕖:荷花;家父:令尊;解雇:炒鱿鱼)古今中外自他雅俗(如果

7、选项都是全一关系,就考虑这点)二次判断2并列关系谷子:稻子(反对关系);死:生(矛盾关系);水:火(反对)反对,矛盾二次判断3包容关系名词:实词(种属关系);电脑:鼠标(组成关系);种属,组成二次判断4属性关系盐:咸(必然属性);英雄:英雄事迹(必然属性);花:香(或然属性)酒:含酒精(必然属性);酒:有泡沫(或然属性)必然,或然二次判断5对应关系七夕:织女(一一对应);剪刀:布匹(非一一对应)对应,非对应二次判断6因果关系启动:驾驶(必要条件);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充分条件)必要,充分二次判断。类比推理解题技巧:1.看词性费解:理解(形容词和动词)2.造句子理念:行动理念指导行动3想逻辑盐:

8、咸=光:亮演绎推理前提1,前提2,前提n,通过论证过程,得到结论基本原则(解题根本要求):1.头脑清空原则(排除杂念,只根据文章信息进行判断推理)2.题设为真原则文章说的都是真的(和生活常识无关)3.无需充分原则答案不一定唯一,但是选项中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最佳)。解题步骤:1看问题,定题型2读题目,作简化3用技巧,得答案演绎推理的分类(前提一定是正确的):论证类:加强论证型:证明结论的真实性削弱论证型:反驳结论的真实性结论类:显性结论类:前提逻辑明显,着重推理判断隐性结论类:前提逻辑隐讳,着重演绎概括。结论类演绎推理1显性结论类执因导果,三个定理和三个翻译三个定理:逆否定理:A推出B=否B推出

9、否A台湾人推出中国人,等价于不是中国人,就不是台湾人。注意:肯定A就肯定B,否定B就否定A,除此之外,否定A或肯定B都无法进行推理摩根定律1:否(A或B)=否A且否B我的左手或右手都不是六根手指,等价于我的左手不是六根手指,右手也不是六根手指摩根定律2:否(A且B)=否A或否B这件事不是我的左手和右手一起干的,等价于我的左手没干,或者我的右手没干题型:第一类 有真有假型1.首先看矛盾,关键在其余(四个人口供只有一个是假的,就是一真一假,看矛盾)矛盾关系必然一真一假。否A=B,否B=A“所有人都是党员”和“所有人都不是党员”不是矛盾,是反对关系例:某珠宝商店失窃,甲、乙、丙、丁四人涉嫌被拘审。四

10、人的口供如下:甲:案犯是丙。 乙:丁是案犯。丙:如果我作案,那么丁是主犯。丁:作案的不是我。四个口供中只有一个 是假的。如果以上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是真的?() A. 说假话的是甲,作案的是乙B. 说假话的是丁,作案的是丙和丁C. 说假话的是乙,作案的是丙D. 说假话的是丙,作案的是丙首先看矛盾,就看到其余全真2其次看包容(包容:一个为真,也能推出另外一个也是真)口诀:一真(题设:只有一个为真)前(推出者)假,一假(题设:只有一个是假的)后(被推出者)真口诀:一真前假,一假后真。例:某律师事务所共有 12 名工作人员。(1)有人会使用计算机;(2)有人不会使用计算机; (3)所长不会使用计算机

11、。这三个命题中只有一个是真的,以下哪项正确地表示了该律师事 务所会使用计算机的人数? ()A. 12 人都会使用B. 12 人没人会使用C. 仅有一人会使用D. 不能确定第二类 全真判断型(解决谁是,谁不是的问题)四个翻译所有(凡是)S都是P,S推出P所有(凡是)S不是P,S推出非P没有S是P,p推出非S不是S都不是P,P推出S三段论 A推出B,B推出C,A推出C例:犯罪行为不是合法行为,故意杀人是犯罪行为,故此我们可以推出()A.故意杀人不是合法行为 B.不合法行为是犯罪行为 C.不是犯罪行为一定合法 D.有的犯罪行为是合法行为犯罪行为非合法行为,故意杀人犯罪行为,所以故意杀人不是合法行为,

12、选A例:一些投资者是乘船游玩的热心人。所有的商人都支持沿海工业的发展。所有热心乘船游玩的人都反对沿海工业的发展。据此可知()。 A有一些投资者是商人 B商人对乘船游玩不热心 C一些商人热心乘船游玩 D一些投资者支持沿海工业的发展注意:一些投资者和投资者的区别,投资者就是所有的意思思维:做题的时候就抓住四个翻译和逆否命题第三类 全真推理型(解决只有,才,如果,那么的题型)1充分条件推理:前推后(两个分句,前一个可以推出后一个:P推Q,用逆否命题)如果P,那么Q只要P,就Q凡是P,都Q翻译:P推出Q2必要条件推理:后推前(Q推出P)只有,才;不,不;除非,否则;,才P是Q必不可少的翻译:Q推出P3

13、排中律原则或者P,或者Q翻译:非P即Q,非Q即P第四类 全真对应型二重关系用列表(两个相对应的关系)例:航天局认为优秀宇航员应具备三个条件:第一,丰富的知识;第二,熟练的技术;第 三,坚强的意志。现有至少符合条件之一的甲、乙、丙、丁四位优秀飞行员报名参赞,已知: A.甲、乙意志强程度相同;B.乙、丙知识水平相当; C.丙、丁并非都是知识丰富; D.四人中三个人知识丰富、两人意志坚强、一人技术熟练。 航天局经过考察,发现其中只有一人完全优秀宇航员的全部条件。他是:A.甲 B. 乙C.丙D.丁解:首先:乙丙知识水平相当,说明必然乙丙知识都丰富,不然不满足四个人里面有三个知识丰富的条件其次:丙丁并非

14、都是知识丰富,前面已经得出丙知识丰富,所以丁必然知识不丰富然后:丁既然知识不丰富, 而技术熟练的标准只有一个人满足,那么任何一个不满足其他条件的人(任何人只要三个条件有一个不满足,都将被淘汰出局)都必然不能满足技术熟练,否则就不会出现有人满足三个条件了,因此丁技术一定不熟练但是他还得有一个优点,只能是意志坚强了最后:丁意志坚强,则甲乙都不能意志坚强,不然就三个意志坚强的了,所以只有丙了三重关系排除找(三个内容相对应的关系)在同一侧的房号为 1、2、3、4 的四间房里,分别住着来自韩国、法国、英国和德国的四位专家。有一位记者前来采访他们,1.韩国人说:“我的房号大于德国人,且我不会说外语,也无法

15、和邻居交流”;2.法国人说:“我会说德语,但我却无法和我的邻居交流”; 3.英国人说:“我会说韩语,但我只可以和一个邻居交流”;4.德国人说:“我会说我们这四个国家的语言”。那么,按照房号从小到大排,房间里住的人的国籍依次是: A.英国 德国 韩国 法国B.法国 英国 德国 韩国 C.德国 英国 法国 韩国D.德国 英国 韩国 法国解:信息量足够大的入手,所以由1和4知,韩德不相邻,由1和3知,韩英不相邻。答案选C2 隐性结论类第一类 可以推出型相当于概括题(可以推出,可以知道,据此可知)1前提出现可能性论断,结论一定是可能性论断2答案一定涉及:文中的关键词和主题词:复现,转折,长段二句原则(第一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