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宜山镇三小创建示范家长学校自评报告可编辑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56133912 上传时间:2023-08-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宜山镇三小创建示范家长学校自评报告可编辑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精品:宜山镇三小创建示范家长学校自评报告可编辑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精品:宜山镇三小创建示范家长学校自评报告可编辑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精品:宜山镇三小创建示范家长学校自评报告可编辑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宜山镇三小创建示范家长学校自评报告可编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宜山镇三小创建示范家长学校自评报告可编辑(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年市县示范家长学校创建汇报材料宜山镇三小创建示范家长学校自评报告宜山镇三小座落于宜山段西隅,占地面积27亩,建筑面积6200平方米。校内设施齐全,环境幽雅,建有餐厅、塑胶运动场、主题文化公园、文化长廊等,配置了电脑房、音乐室、舞蹈室、美术室、实验室、图书阅览室、力量房等,是一所精致典雅、文化气息浓郁的现代花园式学校。学校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以学校文化建设为着力点,以教育教学改革为切入口,倾力打造亮丽校园、秩序校园、学术校园、书香校园、活力校园,坚持特色强校,创建适合学生的教育。现有25个教学班,学生1100多人,教师60多人。近年来,学校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学校被确定为联合国教科文组

2、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中心实验学校、国家教育部“十一五”重点课题实验学校、省教育学会农村义务教育分会常务理事单位、市小学生行规达标学校,并荣获全国新教育实验优秀学校、市示范学校、市文明单位、市绿色学校、市教科研先进单位、县校本教研示范校等多种荣誉。学生在全国、省、市、县小学数学奥林匹克、文学创作、美术书法、舞蹈、科技制作等竞赛中捷报频传,佳绩喜人。家长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场地,是宣传正确的教育思想、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普及家庭教育科学知识的良好场所,是广大家长了解孩子生理、心理发展,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技能,协助学校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主要途径。因此学校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坚持办好

3、家长学校,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家长学校的学习活动,帮助家长掌握孩子的成长特点,掌握科学教育孩子的方法,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培养出心理健康、习惯良好的少年儿童。根据学生在校内外的表现,我们认为我校举办的家长学校成效明显示范作用突出。下面我们将从以下四方面汇报我校家长学校的工作。一、提高认识 健全家长学校管理网络推进家庭教育现代化,是学校自身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文明进步发展对我们提出的要求。家长学校是家庭教育的源泉,是家长们获得最有效的教育方式的途径,能有效地转变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指导家长实施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将有助于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我校建立“家长学校校委

4、会”,下设两个小组:1家长学校领导小组。校长亲自担任家长学校校长,亲自承担讲课任务。2家长委员会。由各年级各班推荐出来的年级家长代表组成。将家长学校工作纳入学校每学年的整体工作计划中,有一定的财政预算,并安排了多媒体教室作为学员培训授课地点。学校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宗旨,各成员各负其责,有效地推进家庭教育的开展。二、规范管理 制定家长学校管理制度 1学校的工作计划、总结中有开展家长学校工作的目标和内容,家长学校有发展规划,每学年有教学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并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得到落实,期末进行反思检查,做好自评自查工作。2规范各项制度和组织管理工作。在原有的家长学校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如:家

5、长学校常规管理制度、家长委员会工作职责、家长学校各岗位职责、家访制度等),进一步完善了家长学校优秀学员评比表彰制度、家长学校学员考勤制度、家长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把家长学员到课率与教师家访率纳入到绩效工资考核项目中。随着家长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得到进一步的健全,家长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将会得到更有效的保障。三、转变观念 提高家庭教育的方法与能力1组建稳定的家长学校教师队伍。一是校内的教师。聘请学校部分领导干部和热爱家长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学生教育经验,班级管理经验,家庭教育经验的骨干教师。他们具有较好的教学经验和艺术,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讲授内容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受到家

6、长普遍欢迎。二是校外专家和社会热心人士。他们的讲课既有理论深度,又有现实操作指导,对家长有吸引力。2组织培训,全面提高家长学校教师队伍的能力。组织教师学习当代家庭教育指导、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丛书、“与家长沟通技巧”、“改变学生,从改变自己开始”等书籍或资料。通过这一系列的学习,统一思想,更加深刻理解了家庭教育现代化的内涵,提高全体教师的家庭教育素养。3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家长的素质。我校家长来自全国各地,职业阶层、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生活经历、思想修养和孩子表现各有不同。学校在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的前提下,针对家长的具体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我们知道,家长学校毕竟是家长在业余时间自

7、愿参加,故培训时间不宜占得太多,我们把上课与家长会结合起来,活动时间安排在较空闲的晚上,每次学校或年级开学习会,总是在会后安排班级交流会。这样家长既在家教的理论上得到提高,又了解到自己子女在校的表现,从而能更主动与教师交流意见,加强对子女的教育。同时,我们也向家长推荐家庭教育、当代家庭教育指导、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丛书等读本,在家长学习会上给每位家长印发一些经典教育案例和家庭教育知识指导资料。希望通过各种渠道,全面提高学生家长整体素质。4每学年结合学校活动开展不同形式的“家校互动”主题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并共谋发展。如学校在开展“教学开放周”活动中有家长的听课、社会实践活动中有

8、家长的参与、文艺表演时有家长的掌声等等。5开通学校与家长的全方位沟通渠道,如开辟学校网站“家长学校”频道,开设家长接待日,组织家长教育的问卷与调查及充分利用“校讯通”平台与家长交流子女信息、反馈学业情况或畅谈教育心得等。6每学期召开一次家长交流会,或根据班级情况针对性地召开小型座谈会。利用座谈会提出部分学生在学习和行为习惯方面的优势和不足,协同家长分析成因,制定巩固和改进的可行方案,把问题解决在轻松的研讨氛围中。每次精心组织的家长课,出勤率均达90以上,且受到家长们的高度评价。7认真落实家访制度,以家长访校、教师电话或教师登门拜访的形式开展。家访工作的开展,使广大老师更深入地了解到学生在家表现

9、,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方便了自己的工作,提高了工作实效。对促进学生的学习起了巨大的作用,尤其对感化单亲家庭的学生或学困生更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8每学年评选家长优秀学员,并充分发挥其榜样作用,通过校会、家长交流会、班会等会议作宣传,或印发资料,组织相互学习。四、不断探索 逐步形成家长学校的工作特色通过学校、家长、社区等多方面的努力,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又上新台阶;家长学校的制度越来越健全,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并得到社会和家长的一致好评。具体表现在:1家校互动频率增强,学习班主题突出,实效性强。家长参加学习出勤率90以上,家长受教育率达95以上。通过学习,家长对如何与子女进行沟通与交流、如何指导

10、子女与异性进行交往、如何让小孩过一个充实的寒暑假、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当孩子成绩下降时怎么办等问题,已寻觅到良方。2家长主动配合学校教学工作,教育子女效果好:(1)学生德育考核优良率达80以上;后进生转化率高于85。(2)体育达标率达95以上;第二课堂的活动普及率在85以上。(3)学生文明素质有明显提高,绝大多数同学能做到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互帮互助,爱护公物,文明守纪,并学会了自理,独立能力增强;回到家能帮助父母做家务,孝顺长者,呵护幼小等。(4)各科成绩优秀率稳步提升。如:近几年来县里年度考核、综合评估、督导检查均有较好表现,在各类学科竞赛活动中屡获殊荣。(5)我们鼓励家长撰写心得

11、体会,对学校工作提合理化建议。尽管绝大部分的家长学员文化水平较低下,但他们有体会有想法;少数文化水平较高层次的家长在班主任的帮助下,将自己的学习体会或者教育实践经历书写形成文字。如:2008级(2)班学生洪紫欣的家长洪忠久在学习中把所学的教育理论充分运用到平时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使调皮不爱学习的洪紫欣各方面都取得了明显进步,撰写的心得独立的学习 平等的教育受到学员和老师们的一致好评。2008级(1)班学生吴语星的家长吴先勒撰写的让孩子爱上阅读、2007级(3)班学生陈菲菲的家长撰写的怎样帮孩子养成良好习惯以及2005级(2)班梁世湖家长、2007级(4)班张航航家长的经验交流也为学员们指点了迷

12、津。同时,我们还对家长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检测,对教学内容及时进行反馈,及时检测学习效果,有试卷备查。“家长学校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家长素质。”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加强家长对学校的了解,促进家长与老师间的沟通和理解,至少作为民工子弟学校的宜山镇三小是首要任务。一直以来,我们都把提高家长素质和促进家校间的沟通理解作为家长学校的主要任务,从而增强家长学校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我们相信在本次考评检查活动的促进下,我们将更能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继续开创新的路子,将家庭教育指导纳入到精神文明建设之中,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实现有机的结合,从而使我校的家长学校办得更有特色,更有成效。宜山镇三小家长学校二一一年十月二十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