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绩效管理的四大发展阶段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56133505 上传时间:2024-02-2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9.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绩效管理的四大发展阶段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我国绩效管理的四大发展阶段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我国绩效管理的四大发展阶段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国绩效管理的四大发展阶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绩效管理的四大发展阶段(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绩效管理的四大发展阶段由于我国在1970年末才进行市场体制改革,市场体系建立比较晚,从而导致我国人力 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发展也比较晚。我国共经历了三代绩效管理,它们都没有将绩效管理与 企业战略有效联系起来,目前已经处于第四代绩效管理一一战略绩效管理的萌芽期,一些比 较超前企业已经开始了战略绩效管理的探索,使绩效管理与企业战略有效联系起来,来推动 企业战略的实施。一。第一代绩效管理:人事考核在1997年以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实行的是人事考核。人事考核的主要内容主要分为三 个方面:工作态度考核、工作能力考核和工作业绩考核。在人事考核中,业绩考核不是考核 的主要方面,人事考核主要是以人为中心,强调

2、对人的品格或特征的评估。“德、能、勤、 绩”是人事考核的高度概括,在人事考核中,德是第一位的,其次是能、勤,最后才是绩。 人事考核更多是定性指标,评价标准相对模糊,主观性强,考核的公平性、精确性差,往往 受考核者的喜好、心情而定。从考核机构看,人事考核的考核者主要以人事部门为主,被考 核者的上级主管一般考核权力较少。现在除了部分国有企业、偏远落后地区还采用人事考核 之外,已经很少企业单独采用这种绩效管理模式。二。第二代绩效管理:绩效考核1998年以后,我国经济与国际进一步接轨,迫于全球企业竞争的压力,我国企业逐步 从人事考核迈入绩效考核阶段。绩效考核不再以人为中心,而是以工作为中心,绩效考核比

3、 较强调工作任务、工作事项的考核,而对人的品德、态度、能力的考核已经退居将要地位。绩效考核强调工作的结果,对工作任务、工作事项要分出好坏,并强调对绩效结果的运 用,对高绩效给予薪酬、提升等奖励,并对差绩效给予适当的惩罚。从考核机构看,考核者 已经由原来的人事部门转移至上级主管。绩效考核比较偏重于事后奖惩,而忽视绩效沟通、 改进,经过几年的实践,弊端逐步显现。三。第三代绩效管理:绩效管理2002年以后,经过几年的绩效考核实践,我国不少企业逐步认识到绩效考核的弊端。 在国外发达国家一些先进绩效理论的指引下,我国部分企业逐步引入绩效管理体系,我国企 业逐步从绩效考核迈入绩效管理阶段。绩效管理的重点不

4、再是工作任务,而是工作目标,是 基于工作职责提炼的关键绩效指标(KPI)。绩效管理是一个循环体系,它以绩效目标为中心,强调目标的引导作用,强调绩效辅导、 沟通与反馈,并强调绩效的进一步改进。绩效管理推动员工在目标指引下自我管理,形成自 我激励和约束机制,不断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自我绩效,从而提高企业绩效。现在,更多的 企业正在加入到建设企业绩效管理体系的队伍中来。在绩效管理阶段,绩效管理已经成为每 一个管理者的核心工作。严格来讲,人事考核和绩效管理都不是绩效管理。许多企业都在讲绩效管理,其实他们 做的是绩效考核。这些企业把绩效考核误认为绩效管理,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有着截然的区 别。绩效考核是以强

5、调绩效评估为核心的一种管理方式,它概念上的内涵与绩效评估差不多。 而绩效管理不同,它是从绩效计划制定,到绩效辅导、再到绩效评估、最后到绩效运用的整 个循环,它不只强调绩效评估,它更强调绩效的引导、绩效的诊断与改进等环节。绩效管理 的范畴比绩效考核要广泛得多,绩效考核的核心内容一一绩效评估只是绩效管理其中的一个 环节。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的具体区别有:(1)绩效考核比较强调员工之间绩效好坏的判断, 而绩效管理十分强调绩效的计划,并以绩效计划来引导员工的工作;(2)绩效考核比较强 调员工在某方面做错方面的惩罚,而绩效管理通过绩效诊断与反馈,把绩效问题反馈给员工, 并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绩效管理比较强

6、调问题的解决;(3)绩效考核相当强调绩效结果, 比较强调员工之间绩效的对比,使员工之间形成“得-失”的竞争关系,而绩效管理强调绩 效辅导,强调员工共同产生更高的绩效,使员工形成“双赢”的伙伴关系;(4)绩效考核 十分注重绩效结果,而绩效管理既强调绩效结果,同时又关注过程,认为好的过程是好的结 果的原因;(5)绩效考核比较强调人力资源管理程序,强调人力资源部门在绩效评估中的 作用,而绩效管理强调整个管理程序,强调评估者、被评估者、人力资源部门之间的互动; (6)绩效考核具有明显的惩罚性、威胁性,员工做得不好就接受惩罚,而绩效管理更注重 找出影响绩效的原因和问题,并推动员工解决问题;(7)绩效考核

7、注重过去的绩效怎样, 而绩效管理更注重以后的绩效提高,是面向未来的。绩效考核绩效管理判断式计划式事后算账问题解决得失双赢结果结果与行为人力资源管理程序管理程序威胁性推动性面向过去面向未来四。第四代绩效管理:战略绩效管理虽然绩效管理相对绩效考核来说是一种飞跃式的进步,但基于职责提炼出的关键绩效指 标与目标的绩效管理模式仍是一种面向日常事务的绩效管理,绩效目标的完成只有助于维持 现有绩效,对企业的提升和发展帮助相对有限,对企业的战略发展帮助相对有限。如何使绩效管理与企业战略结合起来,使绩效管理能有效帮助企业战略实施,成为企业 战略落地的工具,一直是我国企业绩效管理的一个难题。随着美国管理学家罗伯特?卡普兰 (Robert Kaplan)和大卫?诺顿的平衡计分卡、战略地图、战略中心型组织等书 籍的翻译出版,平衡计分卡和战略地图战略绩效管理方法引入了中国,部分企业开始尝试战 略绩效管理,我国进入战略绩效管理启蒙阶段。战略绩效管理相对基于职责提炼的关键绩效指标的绩效管理是一大突破,它使绩效管理 真正从事务管理走向战略管理,它强调绩效管理为实现企业战略服务,它通过企业战略目标 与规划的分解,转化成企业自上而下各层级的目标与计划,并通过目标与计划有有效管理, 使个人绩效、部门绩效和企业绩效有效达成,从而保证企业战略的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