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综合检测

上传人:精品****大师 文档编号:456129194 上传时间:2024-04-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本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综合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部编本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综合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部编本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综合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部编本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综合检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部编本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综合检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本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综合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本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综合检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单元综合检测满分:100分试卷整洁分:2分(44分)一、拼音乐园。(12分)1.给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_”。(6分)(1)魏校长听到周恩来回答“为中华之崛(juq)起而读书”时,不禁为之喝(hh)彩。(2)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chch)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chich)她。(3)日本侵略军要(yoyo)求梅兰芳必须上台演出,但梅兰芳宁(nnnn)可卖房度日,也决不登台演出。2.看拼音,写词语。(6分)sh c qn x yn s cu c( ) ( ) ( ) ( )y hu b ji zu yu pn( ) ( )二、字词运用。(15分)1.选字组词。(3分)振震

2、( )惊 ( )兴 ( )奋人心塞赛 ( )外 比( ) 边关要( )2.在括号里填入带有“然”字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1)梅兰芳为了摆脱日本人,_请自己的医生朋友设法让他生一场“大病”。(2)周恩来和同学一路上左顾右盼,_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3)一个_的机会,我结识了这位体育运动员。(4)事情的发展_如你所料,你真是神机妙算啊!A.竟然偶然忽然果然B.竟然 果然 忽然 依然C.果然 忽然 偶然 依然D.竟然 忽然 偶然 果然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梅兰芳斩钉截铁地拒绝了日本侵略者的要求。B.这位法官秉公执法,深受人们的爱戴。C.我们做

3、人一定要脚踏实地,不能志存高远。D.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4.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在括号里。(4分)宁可也因为所以不仅而且 只要就(1)爷爷()住在偏远的山村,()不愿生活在繁华的都市。(2)你()轻轻咬开它,()可以看见那新鲜红嫩的果肉。(3)梅兰芳先生()有高超的表演艺术,()有令人敬佩的民族气节。(4)()当时中华不振,()中国人倍受帝国主义的欺凌。5.下面诗作与对应的诗人和朝代搭配有误的一项是()(2分)A.别董大唐高适B.出塞唐王昌龄C.凉州词唐王翰D.夏日绝句唐李清照6.下面句子是从哪个方面来描写人物的?()(2分)梅兰芳斩钉截铁地说:“普通的演

4、出我都不参加,这样的庆祝会当然更不会去了。”A.外貌B.心理C.语言 D.动作三、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句子练习。(8分)1.延安,一旦失去了你啊,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改为陈述句)_2.一个风和日丽的阴天,我来到田野踏青。(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3.照样子,改写句子。例: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也不敢怎么样。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您不用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就不愁没钱花。_4.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说说诗句的意思)_四、填空。(5分)1.出塞中表达人们希望早日平定边塞战争,过上安

5、定生活的美好心愿的诗句是:_,_。2.夏日绝句中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的诗句是:_,_。3.别董大中表达出诗人对友人的劝慰的诗句是:_,_?4.我发现像观潮盘古开天地等课文通过_就能提示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的课文如普罗米修斯可以通过弄清事情的_、_、_,能帮助我们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果文章写了不止一件事,可以先弄清每件事讲了什么,然后把几件事连起来,就能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了。五、对号入座。选择对应的人物填在括号里。(4分)勾践包拯岳飞花木兰廉颇 司马光 韩信 周恩来代父从军( ) 精忠报国( )砸缸救人( ) 卧薪尝胆( )胯下受辱( ) 负荆请罪(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铁面无私(

6、)(26分)六、课内阅读。(14分)有位同学一直默默地坐在那里,若有所思。魏校长注意到了,他打手势让大家安静下来,点名让那位同学回答。那位同学站了起来,(清晰清醒)而(坚持坚定)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魏校长听了,高兴地连声(赞美_赞叹):“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此生!”这位同学是谁呢?他就是周恩来,后来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理。1.在选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打“”。(3分)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5分)

7、(1)从文中加点词“默默”可以看出_(2分)(2)“有志者”的意思是_,“效”的意思是_,“有志者当效此生”的意思是_。(3分)3.“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中的“如此的抱负和胸怀”是指_。(2分)4.朗读文中画“_”的两处句子,句应该(),句应该()。(2分)A.读出佩服和赞叹的语气B.读出惊讶和疑惑的语气5.周恩来为什么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2分)_七、课外阅读。(12分)我不能忘掉祖国1908年,宋庆龄15岁,就进入了佐治亚州梅肯市的威斯里安女子学院,她是个文静而喜欢思考的女孩子。她想到将来要为祖国穷苦的人民做事,就更加勤奋地学

8、习。有一次,班里要讨论历史方面的问题,她认真地搜集资料,认真地思索,做了充分准备。在讨论会上,一位美国学生站起来发言。他说:“我认为历史的发展是难以估计的。你们看,那些所谓的文明古国,譬如亚洲的中国,已经被历史淘汰了,人类的希望在欧洲,在美洲,在我们这里”这时,坐在前排的宋庆龄不(已以)为然地摇了摇头。她紧锁双眉,耐心地听着美国同学的发言。那位同学刚讲完,宋庆龄就站起身来。教室里立刻静下来了。宋庆龄显得有些激动,但她仍然用(温和柔和)的声调说:“历史确实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它永远属于亿万大众。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有人说中国像一头沉睡的狮子,但它决不会永远沉睡下去

9、。总有一天,东亚睡狮的吼声将(震动振动)全世界!因为它有广阔的土地,勤劳的人民,悠久的历史,富饶的物产,有无数革命志士,为了它的振兴正在进行着(坚艰)苦卓绝的斗争!”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交口称赞:“说得好,以理服人。”“这些话多么有力量!”宋庆龄虽然身在国外,但她时时刻刻关心着国内的情况,她常对同学说:“我不能忘掉祖国,我对祖国充满了理想和希望!”1.用“”划去文中括号里错误的字词。(2分)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2分)譬如: _交口称赞:_3.请你根据短文的题目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并自己试着回答。(2分)问题: _回答:_4.仔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4分)(1)宋庆龄说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的理由是什么?_(2)文章的最后一句话表达了宋庆龄什么样的思想感情?_5.读了这篇文章之后,你有什么感受和启发?(2分)_(30分)八、作文。(30分)以“我成长中的烦恼”为主要内容给老师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