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梁柱节点核心区施工工法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56126744 上传时间:2024-02-2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杂梁柱节点核心区施工工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复杂梁柱节点核心区施工工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复杂梁柱节点核心区施工工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复杂梁柱节点核心区施工工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复杂梁柱节点核心区施工工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复杂梁柱节点核心区施工工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杂梁柱节点核心区施工工法(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复杂梁柱节点核心区施工工法 xx建筑某某1.前言针对我国建筑领域中各种新型结构形式的不断涌现,结构设计的方式也逐渐变得多元化。从设计的角度出发,既要保证实体结构“安全巩固同时也要保证成型建筑的“功能使用、美观精致,无疑,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开展,体量较大的商业综合体项目对后者的期望度也不断提高,也就是说,在满足“承载力极限状态的前提下,使用者对建筑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与要求。为迎合这一建筑结构的开展趋势,结构设计中型钢构件、预应力、多梁交叉等形式在各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中频繁出现。型钢混凝土结构相对混凝土结构而言不仅具有“承载力高、抗震性能好的优点,同时可起到“减小构件

2、截面尺寸,增大建筑空间使用率的作用。预应力混凝土可起到“提高混凝土构件的刚度、抗裂性、和耐久性的同时可保证建筑具有“大跨度空间。型钢混凝土与预应力的出现在针对建筑结构实现“大跨度空间方面作用突出,然而含有型钢梁、型钢柱、预应力、甚至多梁交叉同时出现时,其施工工艺复杂,施工难度大,尤其是此类复杂梁柱节点核心区的施工质量更是难以得到应有的保障。此类复杂节点的梁柱核心区往往存在钢筋密集且排布错综复杂、钢筋锚固长度难以满足、与搭筋板的焊接质量难以控制、梁底部钢筋焊接操作面不足、型钢构件开孔率难以控制、钢筋叠加排布导致板面超高等施工难题。针对这些施工难题,xx建筑某某通过各xx项目的经验积累,不断反思并

3、总结,形成了“复杂梁柱节点核心区施工工法。2.工法特点本工法是通过多个项目的经验总结与反思积累,并在某某xxxx、某某xx中心一期等项目中得到实施,具备“技术上可行、管理上可控的实行条件。改善质量。能够将“强节点、弱构件的设计意图正确的引导至施工现场,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设计阶段。在复杂梁柱节点核心区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因为施工难度大,导致核心区梁钢筋锚固长度不够、焊接质量差、箍筋与柱托施工不到位等质量通病的存在,使得“强柱弱梁、强剪弱弯、更强节点的设计原理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削弱。通过本工法可以有效的控制并改善复杂梁柱节点核心区的施工质量。提高效率,隐蔽验收一次通过率高。通过本工法中所明确的型钢柱

4、、型钢梁、预应力、混凝土梁钢筋之间的施工工序,可以成功的提高施工效率和验收效率,防止因复杂节点处施工因上述所提与的施工质量通病导致隐蔽验收不合格而产生反复整改甚至大面积返工的现象,保证了施工进度与隐蔽验收一次通过率。节约本钱。本工法中将复杂节点核心区的各型钢构件、预应力波纹管、钢筋按1:1进展合理放样,并明确施工工序,使得各构件间的空间关系、施工先后顺序清晰明了,施工一次成型率高,防止因钢筋锚固不足而采用钢筋搭接焊接补强、型钢开孔、返工整改期间所产生的材料浪费和不必要的劳动力投入。降低型钢、预应力、钢筋间的互损概率。盲目的施工会导致型钢构件开孔率难以控制、预应力波纹管位置偏位、钢筋施工难度大等

5、问题,通过本工法中所提与的将钢结构深化图、预应力深化图、与梁柱钢筋通过综合深化放样,可有效的降低各构件间的互损概率。防止节点区域混凝土完成面板面超高。充分发挥本工法对各不同专业构件综合深化能够起到“各构件间空间关系清晰明了的优点可有效防止应多梁、多排钢筋、预应力波纹管、型钢搭筋板间的多重关系导致此节点浇注成型后混凝土板面超出设计结构标高的不利现象。3.适用X围本工法适用于体量大、结构设计复杂、含有大量型钢构件、预应力的各种工业与民用建筑,尤其是在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中可得到广泛的利用和实施。4.工艺原理将结构图、钢结构深化图、预应力深化图进展综合深化放样,利用计算机对复杂节点进展三维建模和平面放

6、样,各构件间的空间关系直接清晰,对细部节点相互矛盾或图纸本身存在的问题反响至各专业与某某重新深化审核。在相关规X与各行业标准容许的前提下采用钢筋弯折、钢筋代换、梁截面加腋、机械锚固、降低梁顶标高、变径套筒的使用等方法对原有图纸中的钢筋排布、锚固与焊接形式、搭筋板位置、穿筋孔数量与位置进展核对并深化放样,尽可能的避让型钢翼缘、预应力波纹管,并反映在三维建模模型中,核对其空间关系。将复杂梁柱节点的综合深化图核对无误后,出图下发施工,过程中严格监视并控制其钢筋下料、型钢吊装定位、预应力波纹管定位、施工工序和施工质量。5.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结构梁图、柱图预应力深化图钢结构深化图工艺流程三维建模核对各构

7、件空间关系反响意见,设计调整判别是否满足 要 求否是按照1:1比例进展深化放样节点处剖面图节点处梁下部筋放样图节点处梁上部筋放样图设计单位审核批准施工工序控制预应力定位控制钢结构控制钢筋下料控制隐蔽验收、混凝土浇筑、养护操作要点复杂节点处梁钢筋与梁截面的深化与放样 1.优化原如此为防止复杂梁柱节点核心区梁钢筋施工时存在钢筋排布凌乱、钢筋间距不满足规X、钢筋锚固长度不足、搭筋板上钢筋焊缝宽度不足等质量缺陷,同时为防止型钢梁、柱翼缘板上因钢筋施工而随意开孔,导致型钢构件承载力削弱等现象,本工法针对此类问题,提出对梁钢筋与截面在规X容许的X围内进展优化。根据优化对原设计的修改幅度、现场施工难以程度、

8、对结构设计的影响大小、有利于结构安全等条件确定优化原如此与程序为:先钢筋后截面多通可锚少焊梁加腋降梁高注:“表示选择的优化方式的先后顺序。“多通即为保证规X中“对于支座两侧不同配筋值的上部钢筋,宜尽可能选用直径一样的钢筋,使其贯穿支座,防止在支座分别锚固的有关要求。“可锚本工法理解并定义为当梁钢筋无法满足贯穿节点的条件时,可以选择在节点核心区进展锚固。“少焊本工法理解并定义为当梁钢筋无法满足贯穿节点与锚固的条件时,可选择将钢筋焊接与型钢搭筋板。2.具体优化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钢筋代换:根据等强度代换原理将直径小、根数多的钢筋代换为直径较大的同级别钢筋,以减少钢筋根数钢筋排数,便于钢筋贯穿连接或锚

9、固,防止钢筋在节点区分别锚固,导致钢筋过密影响混凝土浇筑、板面超高、搭筋板上钢筋过多焊缝宽度无法保证等不利因素的产生。钢筋弯折:经过与设计人员沟通,大直径钢筋水平方向弯折度数在30以内对钢筋本身的受力性能并无较大影响,而规X要求弯折角度为锐角90,因此可将需弯折钢筋的角度整理并制作下料单由分包加工下料,以实现“多通、可锚的优化原如此。锚固形式:复杂节点区域主要包括:型钢柱构造型钢柱、型钢梁、柱纵筋、梁纵筋、核心区箍筋、柱托钢筋、预应力波纹管。此区域构件多、钢筋密集,钢筋与型钢构件、预应力波纹管间碰撞机率大,钢筋锚与柱内的形式仅依靠传统的直锚形式不能满足现场实际施工,因此弯锚、机械锚固在此节点区

10、域也要同时使用。梁加腋:针对某些节点,需与设计人员联系确认梁截面宽度加大100mm200mm对机电、建筑、精装、结构各专业是否存在无直接影响,如无影响,可适当采用梁加腋,梁边部受力钢筋可绕过型钢柱贯穿或直锚。降梁顶标高:存在多梁5条梁以上、多排钢筋、预应力波纹管、可能导致浇筑完成后板面超高的复杂节点可考虑将梁顶标高降低30mm50mm,并与设计核实对机电、建筑、精装、结构各专业有无直接影响。钢筋焊接与搭筋板、锚固钢筋弯折后贯穿节点复杂节点核心区柱箍筋深化与放样由于复杂节点核心区柱箍筋施工难度大,通常要贯穿型钢梁腹板,存在截面较大的型钢柱时,箍筋安装不易操作,针对这一点,在满足规X、征的设计人员

11、认可的前提下对型钢节点的柱箍筋进展适当优化。如如下图为优化方案之一图 5.2.2 节点核心区柱箍筋优化预应力后X法波纹管避让型钢构件与钢筋的优化针对含有预应力波纹管、型钢构件的梁柱节点区域,预应力专业与钢结构专业在各自图纸的深化过程中,考虑自身专业的因素较多,普遍存在预应力与钢结构专业彼此间、土建专业间的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因素较少,因此在某些复杂节点处各专业间的不利碰撞时而存在,可能产生互损现象,甚至导致无法施工。在此方面,设计人员亦可能存在考虑欠妥,顾此失彼的现象,因此本工法提出将多专业共存的节点进展综合考虑、综合优化、综合放样。注:此类节点优化仅针对后X法预应力过程中的X图预应力避让图拉

12、端,锚固端往往不存在与其他各专业相矛盾的现象,且施工较简易。钢筋下料阶段的监视与控制图1 钢筋下料单优化图2 钢筋弯折角度下料为保证此类特殊节点核心区的施工质量,真正意义上做到安全巩固,对于钢筋施工本工法中提倡“多通、可锚、少焊的深化放样原如此,而“多通、可锚如此必须面临梁钢筋的弯折,且为满足既要避开型钢构件同时满足间距合理的要求,其钢筋下料时的弯折角度必须相对准确。为确保这一点得到落实,本工法提出对下料单进展同步深化,对钢筋弯折角度为非特殊角度90、45的不但要标明长度、角度,同时还要注明角度的方法。例如:传统的下料机器转盘半径为175mm,因此下料单上要注明在转盘边缘处钢筋的弯折角度所对应

13、的边长长度。经屡次实践并统计明确,通过此方法进展弯折角度为非特殊角度的钢筋进展下料,其角度实际值与理论值误差在1左右,不会影响到施工。考虑到此方法增加了钢筋加工难度,为保证钢筋加工角度的准确性,必须加强钢筋加工过程的管理力度。施工过程中,由于各专业间配合不协调,施工顺序安排不当导致返工整改的现象普遍存在,不仅造成了进度损失,同时对项目管理的本钱控制不力。因此各专业间、各分项工程间合理的施工顺序尤为重要,本工法中对含有型钢柱、型钢梁、预应力、与混凝土结构的复杂节点的施工顺序进展明确,并在施工过程中监视执行。复杂梁柱节点核心区的施工顺序明确为: 型钢柱吊装 安装柱净高X围的箍筋 连接板穿孔 安装局

14、部柱钢筋施工梁底模支设 梁底部钢筋施工 吊装型钢梁 焊接型钢梁 梁面筋施工梁箍筋安装 剩余柱纵筋施工 核心区柱箍筋施工 预应力钢绞线波纹管定位 柱托、柱帽钢筋施工 隐蔽验收 梁侧模封闭 混凝土浇筑、养护。5.2.6型钢柱、型钢梁定位与开孔率控制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型钢梁、型钢柱的标高定位,搭筋板在加工厂与型钢构件同步加工成型的,防止因型钢柱、型钢梁的吊装误差导致搭筋板位置过高过低、造成钢筋保护层厚度过大过小。如定位误差较大时,型钢梁翼缘板边缘距混凝土梁底或板面净距小于设计值,、梁多排钢筋施工时会出现钢筋排布不满足规X甚至出现无法施工、节点部位隆起超高的现象。由此可见现场钢构件吊装时,其水平定位

15、与标高定位对复杂梁柱节点核心区的施工存在较大影响。具体控制要点如下:对进场时钢构件的长度、截面尺寸进展严格把关,对涉与复杂节点的型钢构件应全数检查。型钢柱吊装前中需对地脚螺栓的位置与标高进展复核。每节型钢柱吊装完成后利用水准仪在型钢柱上明确结构一米线,利用钢尺复核连接板位置是否正确。利用结构一米线用钢尺复核型钢柱上与型钢梁的连接牛腿标高是否正确,复核无误后方可进展型钢梁的安装。.2开孔率的控制 钢结构专业深化单位对钢筋的穿筋孔预留工作并不能做到完全复核土建施工的要求,且大型综合体商业项目施工过程中变更频繁,型钢构件现场的开孔、扩孔问题很难防止,因此,为防止开孔率过大造成对型钢构件承载力削弱的现象,应尽可能的采用钢筋弯折绕开型钢柱贯穿或锚固,不可防止时应限制型钢腹板开孔截面损失率在25%以内,否如此应按04SG523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构造有关要求进展补强。5.2.7 预应力波纹管后X法的定位控制图5.2.7 预应力深化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