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信字很像的字 小学三年级语文《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学设计范例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56126469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4.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和信字很像的字 小学三年级语文《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学设计范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和信字很像的字 小学三年级语文《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学设计范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和信字很像的字 小学三年级语文《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学设计范例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和信字很像的字 小学三年级语文《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学设计范例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和信字很像的字 小学三年级语文《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学设计范例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和信字很像的字 小学三年级语文《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学设计范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和信字很像的字 小学三年级语文《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学设计范例(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和信字很像的字 小学三年级语文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学设计范例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把课文分成两部分,了解发明文字前人们的记事和通信的方法,了解一些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知道一些传递信息的方式。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三年级语文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学设计范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三年级语文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情感目标:学习课文,知道人类有哪些不用文字的记事和通讯方法。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识目标:学生自主识字,学认生字10个。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师:同学们,看,老师给大家带来得是什么?(出示书信)生:一本书和一封信。板书:书和信师;这里面都写满了什么?

2、(字、汉字、文字)板书:文字师:我们上学期学过一篇课文说: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可是在汉字还没出现的时候,人们是怎么传递信息的?(学生思考、讨论)生:那时候的人们是不交往的。生:他们可以用语言交流。生:他们可以送东西。师:你们知道那时候人们也有自己的书信,却是不用文字的书和信,你们信吗?(学生半信半疑)不信我们一起乘坐时光隧道去看看。红笔板书课题:不用评析:创设认知中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冲突,抓住学生好奇心理,形成学生渴望学习的心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3.小组合作学习生词、生字,教师巡视,学生

3、交流识字方法。4.检查学生掌握情况。学生分组接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标出段序(5段)集体评价。评析:在学生已有识字能力和识字方法基础上,在整个识字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听、说、读、写、看,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每个孩子的体验和认知水平不同,记忆生字的方法自然也不同,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识记,让学生自己悟出汉字的特点,编口诀记忆生字,互相教授,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只是一个学习活动的点拨者、引导者。三、细读课文,深入感悟。1.师引导学生再自读课文,说说通过朗读,你读懂了什么?生:通过读我知道了古代有用结绳记事的方法记事。师问:你从哪儿知道的

4、?生:第一段中讲到了结绳记事。教师及时抓住结绳一词,(出示各色绳子)让学生边说边动手实验。(大结记大事,小结记小事,绿绳记)评析:用实物演示,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直观、形象,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生:通过读我知道了用贝壳也可以记事。生:通过读我知道了送给别的民族枪或是箭,就是一封宣战书。(指导朗读:怎样读出严厉的语气?个别读、教师范读、集体读)2.师总评: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讲得很好,看来自读的能力提高的很快。现在请两个同学完整地讲讲这一课的内容。3.师:请同学们在小组中默读课文,想一想自己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在小组内提出,先自己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再提出来,全班一起帮你。4.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实

5、际和联系上下文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分辨:分别,区别。代替: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因为用贝壳记事比用绳结记事更容易分辨所以用贝壳代替绳结。譬如:就是举个例子,打个比方。(让学生用譬如说一句话)严厉:严肃。(让学生用严厉说一句话)5.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6.师总结:学习了课文,你知道有哪些不用文字的书和信?评析: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教师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强烈愿望和合作学习的意识。针对课堂时间有限,而学生提出的问题较多的现象,让学生先在小组中解决部分简单问题,老师在巡视时,引导学生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集体讨论解决,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注

6、重保护学生好奇心,重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四、拓展活动。1.师:现在科学进步了,人们有了更加方便快捷的通讯方式,你们知道有哪些方便快捷的通讯方式吗?(小组讨论,个别汇报)生:有电话,有互联网,有电报,有传真机,有手机短信,有BP机2.想一想,将来人们还会用什么更加方便快捷的方式进行交流?(同桌互说,个别汇报)3.教师小结:同学们的设想真棒,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老师相信你们的设想都能成为现实,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我们的理想而奋斗。好吗?评析: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基础上,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学习语文,关心身边的事,留意新生事物的变化,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对未来的遐想。小学三

7、年级语文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学设计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习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能力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古代人们用来帮助记忆和通信的一些方法。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课文收集信息、讨论、体会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了解古代书信的不足之处和现代书信的便利之处,体会通信事业的飞速发展。教学重点: 了解古代人们记事和通信的一些方法。教学难点: 体会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收集古代人民记忆和通信的一些方法。教学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掌握生字新词。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在没有文字以前人们的记忆和通信方法。教学

8、难点:了解没有文字以前人们的记忆和通信的一些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刚看到课题,你心里有什么想法吗?2.那预习了课文以后,你以知道了些什么呢?二、检查预习情况。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注意做到正确、流利。随机板书读错和需要提醒的读音。(譬pì如)2.练习读学生没有读好或停顿不当的地方。3.出示生字新词,学生读准字音,记忆字形,练习书写。4.有不理解的词语吗?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不懂的词语意思。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再读课文说说人类在没有文字之前曾经使用一些什么方法帮助记忆和通信的?2.汇报:人类在没有文字之前曾经使用一些什么方法帮助记忆少通信的?依据学生回答板书

9、古人类的记忆和通信的方法。板书:记忆 结绳 穿贝壳通信:用实物传递信息。3.学生自由诵读自己感兴趣的记忆或通信方式把这种方法用自己的话介绍给好朋友听。4.指名介绍书中介绍的记忆或通信方法,评出讲解员。四、交流资料,扩展文本。全班交流自己课前收集到的古人记忆或通信的方法,教师予以补充介绍。如:在墙上画象形图案、点狼烟、击鼓等板书:不用文字的书和信记忆:结绳、穿贝壳通信:用实物传递信息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课文,体会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2.通过讨论,知道古代记忆和通信方法存在的不足;联系实际,交流现代人记忆和通信和方法,体会到科学的飞速发展。教学难点:了解古代人和现代人记忆和通信方式和区别

10、,体会人类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1.听写词语:分辨、譬如、老鼠、淘气2.说说古代人记忆和通信的方式。二、思考课后习题1,了解古代记忆和通信方式的不足。1.小结提部:我们已经了解了古代记忆和通信的一些方法,那么,你认为这些方法好吗?又存在哪些不足呢?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引导。(记忆容易混淆、容易遗忘、不便捷等,通信费时、费力、费钱,表达意思不太明确)三、思考课后习题2,了解现代记忆和通信方式的便捷。1.小结提问:是啊,正因为有了不足,人们才会想办法改进,这样,通信事业便一步步地发展起来。到了今天,人们的通信方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莫测,那现代又有了哪些记事和

11、通信方式呢?2.学生交流,互相订正补充。(用文字记事、在电脑上保存资料等;通过手机、可视电话、传真,互联网传递信息等)。四、比较体会。1.从通信方式的飞速发展,你想到了些什么?2.人设想过将来的记忆和通信方式吗?又会是怎样的呢?小结:是啊,人类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科学的探索也是无止境的。只要大家热爱学习,勇于创造,就能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五、布置作业板书:不用文字的书和信信息时代↓(科学无止境)小学三年级语文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学设计三教学要求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把课文分成两部分,了解发明文字前人们的记事和通信的方法,了解一些不用文字的

12、书和信,知道一些传递信息的方式。4、体会人们的聪明才智。重点难、关键1、了解古代的一些记事和通讯的方法。2、收集资料,了解现代的一些信息传递的方式。课时划分两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导入1、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人类是由什么进而来的吗?2、教师简单地介绍人类的发展,后导入:那时候没有文字,更不用说有电等现代通讯设备了,那么他们是怎样记事和传递信息的呢?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1、教师出示要求,学生自读。(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认读生字新词。(2)把课文分成两部分,思考每部分的主要内容。2、检查自读的情况。(1)全班齐读课文。(2)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认读。(3)说一说这些生字都该注意什

13、么?(学生从字的发音、字的书写上抒发自己的看法。)(4)教师适当的总结,并再强调下列字的读音和书写。徽擦烁倒(多音字)摔。(5)开火车读生字词,并巩固。三、整体感知,弄清条理1、反馈课文的分段情况。2、说说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3、教师小结,理清文章的条理。4、学生正确、流利地读课文。四、学习第一部分,了解过去的记事方式1、指名读课文第一部分,其他思考:这一部分围绕哪一句话来描写。2、指名反馈。(人类在创造文字之前,常常用一些奇妙的方法来帮助记忆。)3、理解奇妙。4、导读,学生自读课文:人们到底是用什么奇妙的方法记事的呢?5、指名反馈(结绳记事、贝壳记事)(学生反馈后教师出示课文中相应的插图。)6、讨论:人们是怎样用绳子和贝壳记事的。7、集体反馈,读课文中相关的语句。8、引导想像,各种绳子结以及贝壳可能代表什么意思?(学生发挥想像,自由发言)。9、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一部分,加深理解。第二课时一、检查复习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2、开火车读。3、指名分段读课文。4、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古代人类是怎么记事的呢?(指名反馈)5、导读:那么他们又是怎样通信的呢?二、学习课文,了解古人的通信1、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由读课文:他们又是怎样通信的呢?2、指名反馈。(借助特定的事物表达一定的意思。)3、课文举了一个什么例子。(指名反馈)4、学生读课文相关的句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