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常规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56126069 上传时间:2023-08-2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常规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常规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常规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常规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常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常规(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常规 定义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病变以后,因某种原因(损伤、过劳等)导致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连同髓核一并向外膨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引起腰痛和一系列神经症状者,称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检查程序1. 问诊。仔细询问患者病史、疼痛的性质、伴随症状、既往病史等。有无下腰部疼痛,或向下肢放射性疼痛,放射痛是否过膝;持续性或间歇性加重之单侧或双侧坐骨神经痛,麻木沉重,或因咳嗽、喷嚏而加重。2. 望诊。患者行走是否困难,表情是否痛苦。腰部皮肤有无红肿、瘀血;脊柱有无畸形;腰椎是否侧弯、平腰或后凸畸形;或躯干偏歪于一侧,不能自如站立;或间歇性跛行,行走时下肢无力,下蹲后症状减轻。3. 查体。(1

2、)触诊。腰椎有无明显侧突畸形;腰部能否触及到结节或条索状物,局部肌肉是否紧张;棘突旁有无压痛点,并向下肢放射;腰后伸按压痛点是否疼痛加剧;病久患肢肌肉是否萎缩,感觉是否迟钝, 背伸力是否减弱或消失等症。(2)腰部活动度。腰部前曲、后伸、侧弯活动、左右旋转是否受限。(3)神经支配区感觉情况、腱反射、肌力,常规检查试验,如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是否阳性。病理反射是否引出,如巴彬斯基氏征、奥本罕姆氏征、戈登氏征。4. 影像学检查。如 X 线片显示腰椎是否侧弯、增生、椎间隙不等宽或狭窄(包括正位、侧位片)。CT、MRI有无阳性提示。 诊断依据1. 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

3、痛史。2. 常发生于青壮年。3. 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过膝,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4. 脊柱侧弯,腰生理曲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部活动受限。5. 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久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趾背伸力减弱。1/416. 影像学检查。X 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隙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CT和 MRI 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和程度。 鉴别诊断急性腰扭伤表现为腰肌痉挛,可出现保护性脊柱侧弯,下肢放射性疼痛,但放射痛不过膝关节,或直腿抬高牵涉性受限,但无椎旁的压痛放射症状,

4、屈颈试验阴性。坐骨神经炎常有感受风寒湿病史。下肢持续性刀割样疼痛,夜间尤为明显。腰椎外观无畸形,无椎旁压痛。下肢直腿抬高虽可出现阳性反应,但抬腿角度一般在50以上。腰臀部肌肉、筋膜炎可出现腰臀部疼痛,其性质为烧灼样疼痛,但无腰椎侧弯畸形。梨状肌损伤可出现腰腿痛,或下肢放射痛,或直腿抬高5070受限,大于 70则疼痛缓解,梨状肌挤压试验和抗阻试验阳性,腰椎外观无畸形,无椎旁压痛与放射症状。腰椎或骶髂关节结核患者腰部怕受震动,叩击患部可有剧烈疼痛,常有低热,红细胞沉降率增高,可能有肺结核史。X 线片显示腰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模糊不清,有骨质破坏、寒性脓肿,也可发现腰椎小关节破坏。椎管狭窄症可引起神

5、经根压迫症状,表现为间歇性跛行,站立行走时症状加重;卧床、下蹲时症状减轻。X 线片显示腰椎间隙变窄,关节突肥大而靠近中线,椎管的矢状径和冠状径缩短,必要时行椎管内造影。腰椎骨折有明显外伤史,X线检查一般能确诊。 证候分型1. 血瘀型:腰腿痛如刺,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腰部板硬,俯仰旋转受限,痛处拒按,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弦紧或涩。2. 寒湿型:腰腿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静卧痛不减,受寒及阴雨加重,肢体发凉,舌质淡,苔白或腻,脉沉紧或濡缓。3. 湿热型:腰部疼痛,腿软无力,痛处伴有热感,遇热或雨天痛增。活动后痛减,恶热口渴,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4. 肝肾亏虚:腰酸痛,腰膝乏力,劳累更甚,

6、卧则减轻。偏阳虚者,面色 白,手足不温,少气懒言, 腰腿发凉,或有阳萎,早泄,妇女带下清稀,舌质淡,脉沉细。偏阴虚者,咽干口渴,面色潮红,倦怠乏力,心烦失眠,多梦或有遗精,妇女带下色黄味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病理分型1. 单侧型椎间盘突出:下腰伴一侧下肢放射痛,腰生理前凸减小或消失,脊柱侧弯,病变椎间盘患侧椎旁压痛,可沿坐骨神经向下肢放射,直腿抬高试验阳性。CT检查示椎间盘向椎管一侧突出。2/422. 双侧椎间盘脱出:下腰痛,伴双侧下肢放射痛,腰生理前凸减小或消失,脊柱侧弯,病变椎间盘双侧椎旁均有压痛,可沿坐骨神经向下肢放射,双下肢直腿抬高试验阳性。CT 检查示椎间盘向左右突出,并可见游离

7、块。3. 中央型椎间盘突出:除出现腰腿痛的症状外,还可出现会阴部麻木和大小便功能障碍等马尾神经压迫症。CT检查示椎间盘向正中方向突出。 治疗方案1. 辨证施治血瘀证:活血止痛,方如舒筋活血汤加减。寒湿证:散寒化湿,方如麻桂温经汤、痹汤加减。湿热证:清化湿热,通络止痛,如三妙丸加减。肝肾亏损证:补肝益肾,偏阳虚者可用右归饮等温补肝肾,充养精髓类中药;偏阴虚者可用左归饮等补肝肾益精血类中药。2. 其他疗法中成药:可选用祛风散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类的药物。外敷膏药:外用祛风散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类药膏。骶管封闭治疗:酌情对有些病情严重者,在严格执行常规消毒的基础上,用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 2ml

8、+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 4ml+注射用腺苷钴胺 1.5mg 加入 0.9%氯化钠注射液 2ml+维生素 B1 注射液 2ml,行骶管封闭治疗,一周一次,可连续治疗四周。物理治疗:可选用氦氖激光、超短波、低频或中频治疗仪等物理治疗仪。 注意事项 1. 急性发作期应卧硬板床休息,症状缓解后,可在腰围保护下,下床进行腰背肌的锻炼,时间及运动幅度可逐渐递增,随着腰腿痛症状消失和肌力的加强,减少腰围使用时间,直至不用。2. 采用内服外治的综合疗法,可缩短疗程和提高疗效。3. 经保守治疗半年以上无效者,或符合手术适应证者可做手术治疗。 疗效评定1. 治愈:腰腿痛消失,局部体征消失;脊柱无畸形;直腿抬高试验70以上,能恢复工作。2. 好转:腰腿痛大部消失;直腿抬高试验有所改善或能生活自理者。3. 未愈:症状、体征无改善。(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3/43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4/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