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一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56124446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一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一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一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一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一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一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一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2011年6月24日 一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目录一、传动方案的拟定.3二、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设计4三、齿轮传动的设计.7四、传动轴的设计.9五、滚动轴承的设计17六、键连接的设计.18八、润滑和密封的设计.19 九、设计小结20十、参考资料221计算过程及计算说明一、传动方案的拟定 由于本设计的要求较低,并已知输出功率,为增大效率,故建立如图所示的传动方案及减速器构造。 轴 齿轮1 轴 齿轮2 工作条件:双向运转,中等冲击,两班制工作,每天工作16个小时,使用年限3年,每年工作300天。163003=14400小时原始数据:输入功率P=7.5kw;输入转速n=2900

2、r/min;传动比i=3.67,允许偏差5%。二、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设计: 将传动装置各轴由高速到低速依次定为轴和轴,且i为相邻两轴转数的传动比联轴器,轴承,齿轮.为各传动构件的传动效率P,P.为各轴的输入功率,(KW)T,T.为各轴的输入转矩 (Nm)n,n.为各轴的输入转速(r/min)则就可按电动机轴至工作运动传递路线推算,得到各轴的运动和动力参数1、运动参数及动力参数的计算(1)计算各轴的转数: 轴:n=2900(r/min)(2)计算各轴的输入功率:轴: P=P电联轴器轴承=7.50.970.99=7.20(KW)轴: P= P轴承齿轮=7.200.990.98=6.99(KW)(

3、3)计算各轴的输入转矩:电动机轴输出转矩为: T电=9550P电/nm=95507.5/2900=24.70(Nm) 轴:T= T电联轴器轴承=24.700.970.99=23.72 (Nm) 轴:T= Ti轴承齿轮=24.703.670.990.98=87.95(Nm)(3)计算各轴的输出功率:由于轴的输出功率分别为输入功率乘以轴承效率:故:P=P轴承=7.200.99=7.13(KW)P= P轴承=6.990.99=6.92(KW)计算各轴的输出转矩:由于轴的输出功率分别为输入功率乘以轴承效率:则:T= T轴承=23.720.99=23.48(Nm)T= T轴承=87.950.99=87.

4、07(Nm)结果由指导书的表1得到:联轴器=0.97轴承=0.99齿轮=0.98齿轮转数n:2900(r/min)n:790.19 (r/min) P:7.20(KW) P:6.99(KW) i:传动比 T=23.72(Nm)T=87.95(Nm)综合以上数据,得表如下:轴名效率P (KW)转矩T (Nm)转速nr/min传动比 i输入输出输入输出电动机轴7.524.7029003.67轴7.207.1323.7223.482900轴6.996.9287.9587.07790.19三、 齿轮传动的设计:(1) 因想采用齿轮轴,故采用软齿面组合。由教材表16-4选取:小齿轮选用45号钢调质,齿面

5、硬度250HBS;大齿轮选用45号钢调质,齿面硬度220HBS。由于软齿面闭式齿轮,故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按齿根弯曲强度校核。许用齿面接触应力由GB/T 3480-1997提供的线图可查得:极限应力Hlim1=560MPa Hlim2=610MPa安全系数SH=1.0许用齿面接触应力 H1=Hlim1/SH=560(MPa) H2=Hlim2/SH=610(MPa)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 T=23.72 (Nm)取载荷系数K=1.3(教材表16-5) 电动机 中等冲击选取齿宽系数d=1.1(教材表16-9)初选螺旋角=14 ZE材料弹性系数; ZE=188.0 ZH节点区域系数,标准齿轮ZH=

6、2.5 Z螺旋角系数, =39.04mm(2) 确定几何尺寸齿数:取Z1=20 则Z2=3.672073传动比偏差0.545%(在允许偏差5%内) 由教材表16-2取mn=2mm中心距a=mn(Z1+Z2)/2cos=2(20+73)/1.94=95.84(mm) 应该尽量圆整成尾数0或5,有利于制造和测量,取a=100mm螺旋角=arccosmn(Z1+Z2)/2a=21.56=2133 36齿轮分度圆直径d1=mtZ1=mnZ1/cos=220/cos21.56=43(mm)d2=mtZ2=mnZ2/cos=273/cos21.56=157(mm)齿宽b=dd1=0.943.01=38.7

7、09(mm)取大齿轮齿宽b2=40mm,小齿轮齿宽b1=45mm为了补偿安装误差,通常使小齿轮宽略大些(3) 校核齿根弯曲强度许用齿根应力极限应力Flim1=420MPa Flim2 =470MPa安全系数SF=1.3 F1=Flim1/SF=323(MPa) F2=Flim2/SF=362(MPa)验算齿根弯曲应力当量齿数Zv1=Z1/cos3=20/cos314=21.89ZV2=Z2/cos3=73/cos314=79.91齿形系数YFa 应力修心系数YSa(由教材表16-6)YFa1=2.72 YFa2=1.57 YSa1=2.22 YSa2=1.77通过本计算证明设计在安全范围内(4

8、) 计算齿轮圆周速度对照课本表16-1可选用8级精度五、 传动轴的设计(1)输入轴按扭矩强度估算轴的直径选用选用45号钢调质,硬度250HBS(与先前设计的小齿轮对应)根据教材公式 根据教材表21-2:C=107118 取C=115轴的输入功率:P=7.20 KW 转速:n=2900r/min则:d=20.31mm考虑有键槽,将直径增大5%,则d=15.57mm 取d=20mm 输入轴结构设计 5段 4段 3段 2段 1段 轴肩高度的确定:定位轴肩,h=(0.070.1)d,非定位轴肩,h=1.52.5mm,d为与零件相配处的轴的直径1段:d1=d=20mm L1=2d1=40mm2段:安装密

9、封件 d2=d1+2h(h=1.52.5mm)=25mm L2=25mm L2根据轴承端盖和联轴器的装拆要求(2030mm)3段:安装轴承,初选用7206C型角接触球轴承,其内径为30mm,宽度B=16mm,外径D=62mm d3=d2+2h(h=1.52.5mm)=30mm L3=B+s=36mm B为轴承宽度 s滚动轴承内侧与箱体的距离,s=510mm 齿轮端面距箱体内壁的距离,=1020mm4段:齿轮宽度b1=45mm L4=b1=45mm5段:安装轴承同3段按弯矩复合强度计算分度圆直径:小齿轮分度圆直径:d1=43(mm) 求转矩:T=23.72(Nm)求圆周力:Ft1=2T/d1=1

10、103.26N 求径向力Fr:Fr1= Ft1tan=1103.26tan20=401.55N校核危险截面的直径因为该轴两轴承对称,所以:LA=LB=58.5mm水平面支撑反力:FAH=FBH= Ft1/2=1103.26/2=551.63NC点弯矩:MCH= FAHLA=551.6358.5=32270.36 Nmm垂直面支撑反力:FAV=FBV= Fr1/2=200.78NC点弯矩:MCV= FAVLA=200.7858.5=11745.34 Nmm合成弯矩:MC=34341.36 Nmm轴传递的扭矩:T=Ftd/2=23720.09Nmm轴承AB中间截面处最危险,其当量弯矩为:认为轴的扭

11、切应力是脉动循环变应力,取折合系数=0.6,代入上式可得:Me=37173.63 Nmm计算危险截面处轴的直径:输入轴选用45钢调质,硬度为241286HBSB=650MPa -1b=60MPa考虑到键槽对轴的削弱,将d值加大4%可得:d=18.371.04=19.10mm小于初定直径20mm通过本计算证明设计在安全范围内(2)输出轴 按扭矩强度的设计计算选用45钢调质,硬度217255HBS根据公式:根据教材表21-2:C=107118 取C=115轴的输入功率为P=6.99kw 转速n=790.19 r/mind=23.66mm,取d=25mm输入轴轴结构设计 1段 2段 3段 4段 5段

12、 6段 轴上零件的定位,固定和装配 单级减速器中可将齿轮安排在箱体中央,相对两轴承对称分布,齿轮左面由轴肩定位,右面用套筒轴向固定,靠平键和过盈配合实现周向固定。两轴承分别以轴肩和轴环实现轴向定位,靠过盈配合实现周向固定,轴通过两端轴承实现轴向定位。1段:d1=d=25mm L1=2d1=50mm2段:安装密封件d2=d1+2h(h=1.52.5mm)=30mm L2=25mmL2根据轴承端盖和联轴器的装拆要求(2030mm)3段:安装轴承,初选用7207C型角接触球轴承,其内径为d=35mm,宽度B=17mm,外径D=72mm d3=d2+2h(h=1.52.5mm)=35mm L3=B+s+2=39mm 4段:为保证轴向固定牢靠,与齿轮等零件相配合的轴段落长度应比轮毂长度略短24mm,安装齿轮宽b2=40mm L4=b2-2=38mm d4=d3+2h(h=1.52.5mm)=40mm, 5段:定位轴环d5=d4+2hh=(0.070.1)d4=50mm L5=轴环宽度1.4h=6mm6段装轴承d6=d3=35mm,L6=L3=B+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