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综合训练试题一鲁科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5606993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泰安市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综合训练试题一鲁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山东省泰安市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综合训练试题一鲁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山东省泰安市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综合训练试题一鲁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山东省泰安市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综合训练试题一鲁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山东省泰安市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综合训练试题一鲁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泰安市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综合训练试题一鲁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泰安市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综合训练试题一鲁科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肥城一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综合训练(一)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对“摩尔(mol)”的叙述不正确的( )A摩尔是一个物理量 B摩尔是一个单位,用于计量物质所含微观粒子的多少C摩尔既能用来计量纯净物,又能用来计量混合物 D1mol任何气体所含的气体分子数目都相等2. 在已经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体系中,如果下列量发生变化,其中一定能表明化学平衡移动的是( )A反应混合物的浓度B反应体系的压强 C正、逆反应的速率D反应物的转化率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澄清的石灰水

2、与稀盐酸反应:Ca(OH)22H=Ca22H2OB亚硫酸氢钠水解:HSO3+H2O SO32+H3O+C氧化铁溶于氢碘酸:Fe2O3+6H+ = 2Fe3+3H2OD用石墨电极电解NaCl溶液:2Cl+2H2O 2OH+Cl2+H2 4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标准状况下,NA个甲基(CH3)和NA个羟基(OH)所含电子数相等B1mol苯中含有3NA个碳碳双键C46g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3NA D用含4molHCl的浓盐酸跟足量二氧化锰反应,生成的氯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小于22.4L5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无色溶

3、液中:K+、Na+、MnO4、SO42pH=11的溶液中:CO32、Na+、NO3、Al(OH)4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Cl、SO42、NO3、Mg2+在由水电离出的c(OH)=1013molL1的溶液中:Na+、Ba2+、Cl、I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NaOH后加热既有气体放出又有沉淀生成的溶液:Ca2+、HCO3、NH4+、Al3+能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Na+、C1、S2、SO32A B C D6取02 molL1 HX溶液与02 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测得混合溶液的pH8,则下列说法(或关系式)正确的是 ( )A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

4、OH)小于02 molL1 HX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Bc(Na)c(X) c(HX)02 molL1Cc(Na)c(X)99107 molL1Dc(OH)c(HX)c(H)1108 molL17PbO2在酸性溶液中能将Mn2氧化成MnO4,本身被还原为Pb2+。取一支试管,加入适量PbO2固体和适量的稀H2SO4后滴入2mL 1mol/L MnSO4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充分振荡后静置,溶液颜色变为紫色B上述实验中不能用盐酸代替硫酸C若上述实验完全反应,消耗PbO2的物质的量为0.01molD在酸性条件下,PbO2的氧化性比MnO4的氧化性强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化学

5、变化一定能改变物质性质 B阴离子只有还原性C金属与盐溶液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D失电子难的原子,一定易得电子9在100mL 0.10mol/L的AgNO3溶液中加入100mL溶有2.08g BaCl2的溶液,再加入100mL溶有0.010mol CuSO45H2O的溶液,充分反应,反应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最终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 B最终得到的白色沉淀是等物质的量的两种化合物的混合物C在最终得到的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为0.02molD在最终得到的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mol/L10某无色气体可能含HCl、HBr、SO2、H2S中的一种或几种,将该气

6、体通入到适量氯水中,恰好反应,无气体剩余。将所得到的无色溶液分装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酸化的AgNO3溶液和酸化的BaCl2溶液,均产生白色沉淀,则下列判断正确的为 ( )A. 原气体中一定有SO2,一定无HBr和H2S B. 原气体中可能有H2SC. 原气体中一定有HCl和SO2 D. 不能确定有无HCl,但一定无SO211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混合物:氯水、水玻璃、水银、聚乙烯 酸性氧化物:CO2、CO、SO3、N2O5 漏斗、蒸馏烧瓶、分液漏斗、滴定管、洗气瓶等仪器常用于物质分离 同位素:1H、2H2、3H 同素异形体:C60、C80、金刚石、石墨 所有的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

7、反应 A B C D12下图两个装置中,液体体积均为200 mL,开始工作前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均为05 mol/L,工作一段时间后,测得有002 mol电子通过,若忽略溶液体积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产生气体体积: =B中阴极质量增加,中正极质量减小C电极反应式:中阳极:4OH 2H2O+O2- 4e 中负极:2H+2eH2D溶液的pH变化:减小,增大13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加热的方法不能使氢氧化铁胶体发生聚沉 B光线透过胶体时,胶体发生丁达尔现象C用渗析的方法净化胶体时,使用的半透膜只能让较小的分子、离子通过D胶体微粒具有较大表面积,能吸附阳离子或阴离子,故在电场作用下

8、会产生电泳现象14向一定量的Fe、FeO、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100mL1mol/L的盐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224mL(标况)气体,所得溶液加KSCN溶液无血红色出现,那么若用足量的CO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混合物,能得到铁( )A.11.2g B. 2.8g C. 5.6g D. 无法计算15某溶液含有NO3, HCO3, SO32, CO32, SO42等五种阴离子。向其中加入少量的Na2O2固体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 ) AB C D16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 )AS(g)+O2(g)=SO2(g) H=a;S(s)+O2(g)=SO2

9、(g) H=b;则a bB C(石墨,s)=C(金刚石,s) ;H= +19kJ/mol,则可判定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NaOH(aq)+HCl(aq)=NaCl(aq)+H2O(l);H= 574kJ/mol,则含20g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为287kJDCaCO3(s)=CaO(s)+CO2(g) H0,则该反应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1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室温下,CH3COOH分子可以存在于pH8的碱性溶液中B在01molL1的盐酸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溶液的c(H)减小C在由水电离出的c(OH)11012molL1的溶液中,Al3不可能大量存在D明矾KAl(S

10、O4)212H2O在水中能形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18下列有关Cl、N、S等非金属元素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漂白粉的成分为次氯酸钙 B.实验室可用浓硫酸干燥氨气C.实验室可用NaOH溶液处理NO2和HCl废气D.明矾可除去碱性废水及酸性废水中的悬浮颗粒19在密闭容器中,反应X2(g)+Y2(g) 2XY(g);H0,达到甲平衡。下面的三个图形表示了在仅改变某一条件后,达到乙平衡的情况,对此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图是加入适当催化剂的变化情况B图是扩大容器体积的变化情况 C图是增大压强的变化情况 D图是升高温度的变化20已知AgI为黄色沉淀,AgCl为白色沉淀。25时, A

11、gI饱和溶液中c(Ag+)为12210-8 molL-1,AgCl饱和溶液中c(Ag+)为13010-5molL-1。若在5mL含有KCl和KI浓度均为001molL1的混合溶液中,滴加8mL 001molL1的AgNO3溶液,则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K+)c(NO3)c(Ag+)c(Cl)c(I)B溶液中先产生的是AgI沉淀 CAgCl的KSP的数值为1691010D若在AgI悬浊液中滴加少量的KCl溶液,黄色沉淀不会转变成白色沉淀第卷(非选择题)21.用98%的浓H2SO4(密度是1.84g/cm3)配制成0.5 mol/L的稀H2SO450

12、0mL的操作步骤如下:计算所用浓硫酸的体积 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 溶解转移、洗涤 定容、摇匀,请按要求填空:需量取的浓硫酸体积为_,应选用_量筒(实验室有10mL,20mL,50mL的量筒).本实验需用到的基本实验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有: _ _ 。某学生的下列操作中使浓度偏低的是:_ 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读数。量筒中浓硫酸全部转入烧杯中稀释后,再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烧杯未洗涤。用玻璃棒引流,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有溶液流到了容量瓶外面。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时,加入过快而使液面超过了刻度线,立即用滴管吸去多余的水,使溶液凹液面刚好与刻度线相切。滴加蒸馏水,使溶液凹液面刚好与刻度线相切,盖上瓶塞反复摇匀后,静置,发现液面比刻度线低,再加水至刻度线。溶液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22下图甲是课本中验证铜和浓硝酸反应的装置,乙、丙是师生改进后的装置: (1)写出铜和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和甲装置相比,乙装置的优点 。(3)为了进一步验证NO2和水的反应,某学生设计了丙装置。先关闭弹簧夹 ,再打开弹簧夹 ,才能使NO2气体充满试管。(4)当气体充满试管后,将铜丝提起与溶液脱离,欲使烧杯中的水进入试管应如何操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