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 每日一题第3周每周一测含解析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56045536 上传时间:2022-11-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 每日一题第3周每周一测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一语文 每日一题第3周每周一测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一语文 每日一题第3周每周一测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一语文 每日一题第3周每周一测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一语文 每日一题第3周每周一测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 每日一题第3周每周一测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 每日一题第3周每周一测含解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每周一测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鲰生(zu) 逢孙(fng)佚之狐(y) 瞋目而视(chn)B目眩(xun) 拊心(f) 俎上肉(z) 变徵之声(zh)C骨髓(su) 忤视(w)创可贴(chung)数见不鲜(sh)D玉玦(ju) 氾南(fn)樊於期(w)宁缺毋滥(w)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晋军函陵 B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C道芷阳间行 D范增数目项王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烛之武退秦师B若不阙秦C群臣怪之D若亡郑而有益于君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其无礼于晋 敢以烦执事B又前而为

2、歌曰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C得复见将军于此 燕王拜送于庭D吾其还也 樊哙侧其盾以撞5下列各句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卒起不意B秦伯说,与郑人盟 图穷而匕首见C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毋内诸侯D秦王还柱而走 共其乏困6(1)在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是如何回绝郑伯的?“ , ; , 。”(2)荆轲刺秦王中表现送别人受荆轲“慷慨羽声”感染的句子是: , 。(3)鸿门宴中,张良是如何评价项庄舞剑的?“甚急,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击。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

3、君!”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文侯与田子方饮,文侯曰:“钟声不比乎?左高。”田子方笑。文侯曰:“何笑?”子方曰:“臣闻之,君明乐官,不明乐音。今君审于音,臣恐其聋于官也。”文侯曰:“善。”子击出,遭田子方于道,下车伏谒。子方不为礼。子击怒,谓子方曰:“富贵者骄人乎?贫贱者骄人乎?”子方曰:“亦贫贱者骄人耳,富贵者安敢骄人!国君而骄人则失其国,大夫而骄人则失其家。失其国者未闻有以国待之者也,失其家者未闻有以家待之者也。夫士贫贱者,言不用,行不合,则纳履

4、而去耳,安往而不得贫贱哉!”子击乃谢之。文侯谓李克曰:“先生尝有言曰: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今所置非成则璜,二子何如?”对曰:“卑不谋尊,疏不谋戚。臣在阙门之外,不敢当命。”文侯曰:“先生临事勿让。”克曰:“君弗察故也。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文侯曰:“先生就舍,吾之相定矣。”(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任座趋出 趋:快走B钟声不比乎 比:协调C子击乃谢之 谢:感谢D先生就舍 就:前往8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以封其子击 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B今君审于音

5、 使毕使于前C则纳履而去耳 拔剑撞而破之D臣在阙门之外 是寡人之过也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文侯虽然有一般君主喜欢听奉承话,不太听得进反面的意见的一面,但也能知错就改,礼待敢于直言的大臣。B田子方认为魏文侯懂得乐音不一定是一件好事,他认为君主精通音乐,可能会忽视任用乐官的责任。C田子方对魏文侯儿子的施礼不作回礼,田子方的理由是:富贵者不能对人骄傲,对人骄傲就会失败;贫贱者对人骄傲就会赢。D李克没有直接回答魏文侯的关于谁适合当相的问题,只提出考察人的方法,但是魏文侯的问题却解决了。10请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不超过6处)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

6、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译文: (2)失其国者未闻有以国待之者也,失其家者未闻有以家待之者也。译文: 1 D【解析】A项,“逢孙”的“逢”应读png;B项,“目眩”的“眩”应读xun;C项,“数见不鲜”的“数”应读shu。2B【解析】B 项,“函”名词作状语,其余三项中加点的词均为名词用作动词。A项,军:驻扎。C项,道:取道。D项,目:用眼睛示意。3C【解析】C项,怪: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认为奇怪。A项,退:动词使动用法,使退却。B项,阙:动词使动用法,使减少。D项,亡

7、:动词使动用法,使灭亡。4C【解析】A项,以,连词,因为/介词,拿,用。B项,而,连词,表承接/连词,表转折。C项,均为介词,在。D项,其,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代词,他的。5A6(1)臣之壮也 犹不如人 今老矣 无能为也已(2)士皆瞋目 发尽上指冠(3)今者项庄拔剑舞 其意常在沛公也【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要注意题干所提供的语境,进而对诗句内容准确理解。书写尽量工整,不出现错别字,错一字则该空不得分。这里应注意“也已”“瞋”“拔”“沛”等字要写准确。7C【解析】谢:谢罪,道歉。8B【解析】两个“于”都是介词,但前一个“于”表示“对于”,后一个“于”表示“在”。A项,两个“

8、以”都是介词,“拿、用”。C项,两个“而”都是连词,表承接,可不译。D项,两个“之”都是结构助词,可译为“的”。 9C【解析】“贫贱者对人骄傲就会赢”错,原文说的是贫贱者对人骄傲,没有富贵可失,不过还是个贫贱者罢了。10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解析】无11(1)魏文侯大喜,派翟璜去把任座找回来,还亲自下殿去迎接他,奉他为上客。(2)失去国家的人,没有听说还有人把他当国君对待的;失去封地的人,也没有听说还有人把他当大夫对待的。【解析】(1)关键词:反、以为;(2)关键词:失其国者、失其家者。【参考译文】魏文侯派乐羊攻打中山,乐羊攻

9、克了它,魏文侯就把它封给了自己的儿子魏击。魏文侯问群臣:“我是什么样的君主?”大家都说:“您是仁德的君主!”只有任座说:“国君您得了中山,不把它封给您的弟弟,却封给自己的儿子,这算什么仁德的君主!”魏文侯勃然大怒,任座快步离开。魏文侯又问翟璜,翟璜回答说:“您是仁德的君主。”魏文侯问:“你是怎么知道的?”翟璜回答说:“我听说国君仁德,他的臣子就敢直言。刚才任座的话很直,于是我知道您是仁德的君主。”魏文侯大喜,派翟璜去把任座找回来,还亲自下殿去迎接他,奉他为上客。魏文侯与田子方饮酒,文侯说:“编钟的乐声不协调吧?左边高。”田子方笑了。魏文侯问:“你笑什么?”田子方说:“我听说,国君懂得任用乐官就

10、可以了,不必懂得音乐。现在国君您精通音乐,我担心您会疏忽了任用官员的职责。”魏文侯说:“对。”魏文侯的儿子魏击出行,途中遇见田子方,下车伏拜行礼。田子方却不作回礼。魏击怒气冲冲地对田子方说:“富贵的人能对人骄傲呢,还是贫贱的人能对人骄傲?”田子方说:“当然是贫贱的人能对人骄傲,富贵的人哪里敢对人骄傲呢!国君对人骄傲就将亡国,大夫对人骄傲就将失去封地。失去国家的人,没有听说还有人把他当国君对待的;失去封地的人,也没有听说还有人把他当大夫对待的。贫贱的游士呢,言论不被采用,行为不合意,就穿上鞋子离开,到哪里得不到贫贱呢!”魏击于是谢罪。魏文侯问李克:“先生曾经说过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现在我选相

11、,不是魏成就是翟璜,这两人怎么样?”李克回答说:“下属不参与尊长的事,外人不过问亲戚的事。我在朝外任职,不敢回答这个问题。”魏文侯说:“先生不要临事推让!”李克说道:“国君您没有仔细观察呀!看人,平时看他所亲近的,富贵时看他所交往的,显达时看他所推举的,不得志时看他所不做的,贫贱时看他所不取的。仅此五条,就足以去断定了,又何必要等我指明呢!”魏文侯说:“先生请回府吧,我的国相已经选定了。”今日收获如何?总结一下吧! 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