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2020年小升初语文期末试卷(I)卷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55973078 上传时间:2022-08-2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辽市2020年小升初语文期末试卷(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通辽市2020年小升初语文期末试卷(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通辽市2020年小升初语文期末试卷(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通辽市2020年小升初语文期末试卷(I)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通辽市2020年小升初语文期末试卷(I)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辽市2020年小升初语文期末试卷(I)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辽市2020年小升初语文期末试卷(I)卷(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通辽市2020年小升初语文期末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 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一、 积累运用 (共12题;共26分)1. (2分) (2019五上镇原期中) 给下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 “死去元知万事空”中“元”的意思是( )。 A . 本来B . 主要;根本C . 开始的;第一(2) “再一迟延,灾难就要夺去乡亲们的生命”中“延”的意思是( )。 A . 延长B . 聘请;邀请C . (时间)向后推迟2. (2分) 哪一个词语或成语填入横线处最恰当? (1) 我的演讲刚结束,会场上就响起了_的掌声。( ) A .

2、 热烈B . 激烈C . 剧烈D . 激动(2) 妹妹想摘小区花园里的花,被我_了。( ) A . 阻挠B . 阻止C . 阻挡D . 制止(3) 周总理一生严格要求自己,生活十分_。( ) A . 简单B . 简洁C . 朴素D . 简朴(4) 老师在课堂上_,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 ) A . 妙语连珠B . 口如悬河C . 高谈阔论D . 夸夸其谈(5) 对待敌人,我们应该_,如秋风扫落叶一般。( ) A . 嫉恶如仇B . 大义灭亲C . 横眉冷对D . 敢怒敢言3. (2分) 下列词语的反义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均匀平均B . 弯曲笔直C . 慎重轻率D . 优良低劣4.

3、(2分) 读汉字,作选择。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 模式 模糊 劳动模范 模棱两可B . 鸡冠 冠军 怒发冲冠 张冠李戴C . 说客 说服 谈天说地 欲说还休D . 要挟 要求 人生要义 严格要求5. (2分) 给下面词语中划线的字选择一个正确的解释( )。安居乐业A . 事业,事情,所从事的工作B . 从事某种工作C . 产业,财产6. (3分) 默写古诗草。7. (2分) 下列句子中关联词使用不正确的一组是( ) A . 一个具有大无畏冒险进取精神的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下,也终将会成为一个成功者,一个英雄。B . 虽然这是夸张的说法,但是反映了姥姥剪纸技艺的深入人心。

4、C . 因为天河很宽,波涛汹涌,所以牛郎飞不过了。D . 这样的考证,既然不是牵强附会,也是以牺牲诗的艺术为代价的。8. (2分)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是( )A . 熏陶B . 仿照C . 不拘一格D . 众星供月9. (3分) 古诗谚语填空。(1) 小娃撑小艇_。(2) _,带将儿辈上青天。(3) 篱落疏疏一径深,_。_飞入菜花无处寻。(4) 滴水穿石_,冰冻三尺_。10. (2分) 在括号内选一个用的准确、生动的词。太阳刚_(升 冒)出海面。小姑娘伸出一双小手,把刚拾到的贝壳_(拿 捧)给画家看。海水轻轻_(漫 涌 爬)上沙滩,小姑娘把画家的画夹和衣服紧紧地_(抱 拿 搂)在胸前,一步一

5、步往后退。11. (2分) 这首诗,写_之景,抒发_之情。一句写梧叶,“_“,微妙地写出了夏去秋来之时,旅人的敏锐感觉。( ) A . 秋夜所见;羁旅思乡;送寒声B . 秋夜所见;羁旅思乡;挑促织C . 冬夜所见;羁旅思乡;送寒声12. (2分) 填一填。树多_,线多搓绳_。_不是春,_春满园。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7分)13. (11分) 阅读理解秋姑娘秋姑娘来了,多么美丽动人。苹果是你的脸蛋,葡萄是你的眼睛,红枣是你的嘴巴,风铃是你的笑声。你从夏天走过来,走进我们香甜的梦。(1) 你能写出和下列词语意思相近的词吗?美丽_ 香甜_(2) 仔细读儿歌,然后填空。苹果是它的_葡萄是它的

6、_红枣是它的_风铃是它的_(3) 秋天还有什么水果成熟了?写一两种。14. (11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只要信心不被打碎在那个阴雨连绵的早晨,我正为大学毕业后连续数月东奔西跑地求职,却没有找到一个接收单位而沮丧万分,一个人沿着乡间小路踽踽而行。不知不觉我已站在了离村子挺远的一座土窑前。猛抬头,那位近年才开始学习烧制瓦罐器皿的老人,将我的目光惊住了:只见他大步走到窑前,眉都没皱一下,便抡起一根铁棍,咣咣咣,将一大溜刚刚出窑的形状各异、大大小小的瓦罐全部打碎。我不解地走上前去,问老人为何将它们全都打碎了。老人不紧不慢地说:“火候没掌握好,都有一点小毛病。”我惋惜道:“可是你已经花费了许多心血啊!

7、”老人长吁了一口气道:“那不假,可我相信下一炉会烧得更好些。”老人坚定的口气里,透着十二分的自信。看到老人又坐在霏霏的雨丝中,再次从头开始,认真地、一点一点地做起泥坯。他那坚决推倒重来、成功在握的从容自若,深深地打动了我是啊,即使所有的瓦罐都打碎了也没有关系,只要心头执著的信心不被打碎,就不愁做不出更加满意的瓦罐。默默地,我朝老人深鞠一躬,转身跑回家中,背起简单的行囊,毅然地加入南下打工的队伍中。在一次次焦灼的等待后,在一次次失望的重击后,我终于谋到了一份很艰辛的工作在一个建筑工地当小工。数年后,我拥有了一家不小的公司。是的,在我们的生活中,总会遇到种种失败。然而这时,谁能咬紧牙关,告诉自己:

8、我还有一样最宝贵的东西不肯折弯的信心,并且紧紧地握住它,谁就会在艰难中平添一股勇气,一股无所畏惧的力量,就会觉得脚还踏在土地上,血还是热的,路还没有完全断绝。闯下去拼下去,用那不肯投降的双手打出的,一定是一方令自己都无比惊讶的新天地。(1) 本文记叙的顺序是:_。(2) 事情的起因是_,经过是_,结果是_。(3) 第一段中“那个阴雨连绵的早晨”有什么作用?(4) 老人“大步走,眉没皱,抡铁棍,打瓦罐”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课文原句回答。(5) 第八段中“默默地,我朝老人深鞠一躬”的含义是什么?请你想象“我”此时的心理活动。15. (25分) (2018四上鄂托克旗期末)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为中华之

9、崛起而读书片段从租借地回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直到在一次修身课上,听了周恩来的发言才解开了这个谜。那天修身课上,魏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了一个问题;“请问诸生为什么读书?”同学们踊跃回答,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也有的说;“为挣钱而读书。”“为明理而读书”周恩来一直静静地坐在那里,没有抢着发言。魏校长注意到了,打手势让大家静下来,点名让他回答。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的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

10、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好啊!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是的,少年周恩来在那时就已经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到帝国主义的欺凌,就要振兴中华。读书,就要以此为目标。(1)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有志者当效周生”的意思是_。“静静地”看出周恩来_。“铿锵有力”是指_。(2) 本文中的第1自然段在全文中是_段,起到_的作用。 (3) 周恩来为什么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4) 朗读第7自然段是,应该这样读_A . 魏校长受到感染,读出佩服和赞叹的语气。 B . 魏校长吃惊,要读出惊讶和疑惑的语气。(5) 作为青少年一代的我们,读书的目的又是

11、为了什么?写下来。 (6) 周恩来小小年纪就立下了这样远大志向,后来为此而努力,并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这真是_。(格言) 三、 习作表达 (共1题;共5分)16. (5分) 习作百花园。 “人间处处有真情”,这次习作,我们来写一写能体现人们互相关爱的事情。写之前先想一想事情发生的环境是怎样的?事情是怎么发生的?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是怎样的?注意写出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题目自拟,写出真情实感。第 1 页 共 1 页参考答案一、 积累运用 (共12题;共26分)1-1、1-2、2-1、2-2、2-3、2-4、2-5、3-1、4-1、5-1、6-1、7-1、8-1、9-1、9-2、9-3、9-4、10-1、11-1、12-1、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7分)13-1、13-2、13-3、14-1、14-2、14-3、14-4、14-5、15-1、15-2、15-3、15-4、15-5、15-6、三、 习作表达 (共1题;共5分)16-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