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五台山导游词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55844636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五台山导游词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山西五台山导游词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山西五台山导游词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西五台山导游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五台山导游词(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西五台山导游词 五台山在山西省东北部五台县境内。五台山方圆约300公里,因五峰如五根擎天大柱,拔地崛起, 巍然耸立,峰顶平坦如台,故名五台。又因山上气候多寒,盛夏仍不知炎暑,故又别称清凉山。五台山是驰名中外的佛教胜地,是文殊菩萨的道场,而五台山又以其建寺历史之悠久和规模之宏大,而居佛教四大名山之首,在日本、印度、斯里兰卡、缅甸、尼泊尔等国享受盛名。五台山寺庙始建于汉明帝,唐代因文殊信仰的繁盛,寺院多达360多处。清代,伴随喇嘛教传入五台山,出现了各具特色的青、黄二庙。五台山五座台顶合围的地域,称为台内,其外围则称台外。现五台山寺庙尚存43处,其中台内37处,台外6 处。 五台山众多的佛寺皆聚

2、集在台内台怀镇。这里寺庙林立,殿宇鳞次栉比,圣景圣迹荟萃一处,其中显通寺、塔院寺、殊像寺、罗寺和菩萨顶被称为五台山五大禅处。台外的寺庙比较分散,其中以南禅寺、佛光寺最著名。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因此这里众多寺庙的正殿全部以供奉文殊菩萨为主。文殊菩萨是释迦牟尼的左胁侍,有关她的来历,说法很多,而最流行的说法是她出身于舍卫国的婆罗门家庭,因有慈祥之心,后随释迦牟尼佛出家,成为佛的大*,帮助佛化导芸芸众生。她在诸大菩萨中智慧辩才第一,故专司佛的智慧,有大智文殊的尊号。文殊的坐骑为一青狮,表示智慧威猛。她手持宝剑,表示智慧锐利。文殊菩萨因智慧第一,因此被推为众菩萨之首,后因对观音信仰流传,逐步被取而

3、代之。显通寺在台怀镇中心地,是五台山历史最古、规模最大的寺庙。该寺始建于汉明帝永平年间,原名大孚灵鹫寺。北魏教文帝时期扩建,因寺侧有花园,赐名花园寺。唐代武则天以新译华严经中记载有五台山,乃更名为大华严寺。明太祖重修,又赐额大显通寺.现占地面积约120亩,多种建筑400余座,规模浩大。显通寺周围山峦起伏,寺内殿阁巍峨,兼有苍松翠柏参插其间,佛教气息浓郁。在全寺中轴线上,寺前铜塔耸立,七重殿宇分为观音殿、文殊殿、大佛殿、无量殿、千钵殿、铜殿和藏经殿,各具特色,无一雷同,辉煌壮丽。尤其最为突出的是青铜铸造的铜殿,是在明代万历三十七年万历皇帝母亲李太后之师妙峰和尚,集全国13省市布施,前后铸成三座铜

4、殿,一置峨眉山,一置南京宝华山,一置五台山。三个铜殿均在湖北省荆州浇铸,运至现场组装,现在仅存五台山这一座了。铜殿方形,外观重檐两层,高约5米,四面隔扇上棂花图案和壶门花鸟装饰,形象生动,工艺绝佳。内壁四面铸满小佛万尊,中央台上端坐一尊大佛,故称万佛如来,殿前原有同期铸造铜塔五座,按东西南北中方位部署,象征五座台顶,可惜在日本侵华期间,被日本侵略者盗走了三座,现仅存东西两座。塔有13层,高8米,塔身满铸佛像图案,底座正方形,四角各铸一尊力士,手托,肩扛或头顶塔身。两塔下西南角有大如拇指的小铜庙,内坐小指大的土地像。铜殿两旁各有一座雪白小巧的重檐砖殿。寺院门前,有一个楼,气势宏伟,内悬万斤铜钟,系明代所铸,若人击之,钟声可遍布全山,诚为珍稀之文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