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学生对于传统戏剧的调查报告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55844496 上传时间:2022-08-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大学学生对于传统戏剧的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浙江大学学生对于传统戏剧的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浙江大学学生对于传统戏剧的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浙江大学学生对于传统戏剧的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浙江大学学生对于传统戏剧的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大学学生对于传统戏剧的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大学学生对于传统戏剧的调查报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大学学生对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态度调查摘要:中国传统戏剧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已 经成为中国的文化符号。但由于各种原因,戏曲文化在现阶段的发展状况令 人 担忧。本论文根据浙江大学学生对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态度的调查认识 现 状,考察原因,探索解决方式。关键词:浙江大学 中国传统戏曲文化 态度 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 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 地 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 有 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而戏曲是

2、中 华 民族的传统文化宝库里的瑰宝之一,是传统文化中一朵经久不衰的奇芭。中 国 戏曲由音乐、舞蹈、文学、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 成 的。戏曲在中国源远流长,在漫长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八百多年不断地丰富 、 革新与发展。讲究唱、做、念、打,富于舞蹈性,技术性很高,构成有别于 其 他戏剧而成为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调研背景和目的令人担忧的是,现在,中国戏剧戏曲遭受人们冷遇,一些地方剧种已经销 声匿迹。这并不是戏剧戏曲本身造成的,而是现代人们生活方式和观念的转变, 精神、娱乐产品和休闲方式的增多,以及影视作品大量出现,致使戏剧戏曲演 出场次减少,导致了年轻人接触戏剧戏曲的次数减少,一

3、些青少年甚至没有接 触过戏剧。一旦出现文化断代,后继无市、无人,那么中国戏曲文化将面临空 前危机。因此我小组在此背景下开展“浙江大学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戏曲文化 的态度”以了解社会未来的中流砥柱们是如何看待戏曲文化的。我们期盼能了 解现状并能针对现状提出建议,为戏曲文化的传承尽自己的一份力。我们为了更加全面的了解中国传统戏剧方面的知识,首先通过上网查找了 有关戏剧方面的的资料,以及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戏剧的了解和态度的概况 , 然后设计了针对浙江大学学生对中国传统戏剧的认识和态度的调查问卷。为了使本次调查更加符合浙江大学的生源比例,我们采用不记名方式,在 图书馆、自习室、教室等地随机发放问卷 25

4、0 份(针对答题较好同学再进行 音 频调查,最终进行了 12 份);在网上发布问卷,共收回 197 份,总计收回 447 份。在这次调查中,从性别比例看,男生为 255 人,占 57%,女生为 192 人, 占 43%,总体比例和浙江大学的男女比例基本相同,涵盖 了人文社科、理科、 工科、医科以及其他专业,最后统计为理工科类 134份,医学类 125份,人文 社科类 138 份,竺可桢学院(各平台) 50 份。从而使此次的调查具有一定的代 表性。以下内容是我们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小组对此次调查结果的分析。调查结果统计及分析1. 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途径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大学生接受信息的来源途

5、径更加多样化,除 了传统的媒质如报纸杂志书本外,还有网络、电视等新兴的信息传播媒质, 并 且网络这股新潮的力量逐渐成为信心传播的主导。此次调查结果表明,通过 网 络等渠道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学生占了 55%,通过书本、杂志、报纸等获取 这方面知识的占了 19%,还有一些学生通过旅游、参观、展览等方式 接触传统 文化。2. 对于中国传统戏剧的了解程度(2-6 题)0.20.40.10.31)1 知道中国国粹的个数两个以内(包括两个)三至五个更多一个也没有1)2 更加偏好的演出西万戏剧,0.09交响音乐会,流行演唱会,中国当代戏剧,1)3 欣赏过的传统戏种京剧 越剧 豫剧 黄梅戏 昆曲秦腔 河北梆

6、子 其他0.1不喜欢,0.14非常喜欢,0.210.85 0.44 0.36 0.6 0.35 0.15 0.231)4对于各种传统戏剧的印象没感觉,0.4比较喜欢,0.251)5对传统戏曲的了解程度票友级(能够表演),0.07基本没有了解,0.34了解流派,历史知识,0.23能听懂一些剧种和剧目,0.36从调查统计结果看,浙江大学学生中非常喜欢传统戏剧的占约 21%,比较 喜 欢的占25%,没有感觉以及不喜欢的占 54%。对于中国传统戏剧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大部分人都没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其中属于票友级的只占 7%,基本没有了 解 的占 34%,大部分同学都属于居中的水平,即能听懂一些剧目和剧

7、中以及了 解一 些相关的知识,占了 59%。从调查结果我们也可以看到,由于文化的多元化,使观众大量分流。戏剧 在这十几、二十年有点边缘化。特别是年轻人,对戏剧不大愿意接受。在现 代 化各种艺术形式争相发展的舞台上,传统戏剧似乎遭到了一定程度的冷落。 大 学生普遍更加喜欢参加流行音乐会、交响音乐会、芭蕾、西方戏剧等新兴起 来 的艺术形式以及西方的艺术表演,对于喜欢中国传统的戏剧以及现代的戏剧 的 大学生在相比之下显得有点寥寥。可见近几年来,戏剧艺术在中国的发展日 趋 衰弱,受到了新生艺术的冲击。尤其港台歌曲大量涌入内地,学生追星捧星 , 趋之若骛,对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却是知之甚少。3. 对于

8、传统文化的态度:(7-10 题)3) 您接受传统戏曲教育的途径是没有接受这方 面的特殊教育,0.07专业传统戏剧人员教授,0.064)您是否有兴趣接受有关中国传统戏剧普及性质教育,如传统戏剧进课堂等全民普及,0.13特殊年龄人群 (如中老年人),0.234. 原因分析在题 11、12、13、14中我们询问了受访者对于新时代下中国传统戏曲的看 法。统计后可以得出三个结论:没时间好好欣0.12实在没兴趣, 因为太拖沓和老旧,0.24太耗脑,不如其他形式的娱乐方式(如电影、 电视剧、流 行歌曲等)放松,0.641)大部分大学生由于个人水平和兴趣原因很少会在空余时间观赏传统戏曲剧 目。受访者认为传统剧

9、目由于其特有的唱法导致没有基础的人很难听懂。大 部 分 80 后、90 后长期接触流行唱法和新媒体很少有人懂得 欣赏中国传统戏曲。 在空余时间,大学生更倾向于寻找更为简单放松的休闲模式如看电影、听音 等。特殊地方 的人群 (如地方 戏),0.192) 同样,大学生认为传统戏曲更适合于一些对于传统剧目有一些基本了解的 人观赏。受访者认为( 1)对戏曲有特殊爱好的人会花费时间和精力去研究; (2)接受过专业训练的人懂得欣赏戏曲,可以从中得到乐趣;(3)长辈由于 年幼和年轻时接触过传统戏剧,同时耐性较好,因此也可以观赏。3) 剧目内容老旧不合理成为大学生最希望传统戏曲改进的方面。另外戏曲知 识的普及

10、和形式的改变也是大学生所乐见的。5. 传统戏曲的发展前景第 15、16 题是关于传统戏剧的发展前景的。大学生肯定了传统戏曲的存在是,但仅仅 是存在不消, 亡而已,0.19否,0.03价值,同时也普遍对中国传统戏曲发展持较为乐观的预计,如下图示是,而且应 当做到较好若照现状发 展,前景堪忧,0.27传承应该没有什么问题0.736. 关于传统文化根据 17、18、19、20题的回答结果,大学生认为随着各种传播媒介的发展以及娱乐生活的逐渐丰富,外来娱乐文化逐渐渗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而传统 文化的比重不断削减。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翁展前景表示迷茫,但表么时候 举办只有有 空都会参加,0.05支持,

11、0.08太温和平淡 没有新鲜感 和刺激感 0.16其他0.1俐技发展,0.12经济全球化0.24不会参加但 是支持这样 的活动,如果是周末 息时间可能互联网发展0.37会支持传统文化的传播。文化非常单一化。举个简单的例子,现在的大学生中,除了极小部分受到家 庭的影响,或者从小被刻意培养,绝大多数除了流行音乐,还能欣赏其它任何 一 种形式的音乐吗?比较多的年轻人不愿意接触戏曲,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 就 是因为文化的单一化,教育系统、大众媒体没有提供这样的机会让年轻人去 接 触,他们肯定只能从电视晚会中的片段,片面地去认识戏曲了,这种片面的 认 识,其实已经是误区。当然,任何古典的舞台艺术都有和当

12、代速食文化不契合的地方,譬如节奏, 即叙事的节奏和音乐的节奏。如果观众不能欣赏艺术的细节和神韵,这样的表 演 节奏确实很难让人接受。现在的古典艺术,从前也是最流行的艺术,之所以 成为 古典,就是因为已经有更新、更符合时代节奏和审美情趣的新艺术形式出 现了。但既然能成为古典,说明它了不起,否则从流行到古典的转换过程中, 已经被淘 汰了。 现在传统戏曲面临的问题,就是和广大观众尤其是青年人脱节。 一方面 观众不了解戏曲,另一方面,戏曲表演者也没有很好地去配合观众审美 的变化。以京剧为例,京剧从形成到上世纪四十年代的鼎盛辉煌,一直是在发 展的。很多 伟大的演员之所以能成为大师,并创立自己的流派,从根

13、本上说, 就是对京剧表 演形式的各方面进行的合理调整和发展。譬如梅兰芳先生,是在 唱腔、身段、服 饰、化妆上作了合理的修改,或者说调整,使得他们的表演更 富美感,更生动, 更符合角色的性格和身份。 由于种种原因,戏曲在近几十年 走得很艰难,传统 戏曾经一度中断了长达十多年之久。后来再恢复,也只是在 努力的继承,还没有 做到调整和发展。时代在发展,而戏曲还只是一直在恢复 中,二者不同步,肯定 是有和现在年轻人的审美取向脱节的地方。问题解决办法的建议1. 培养具有专业水平的艺术师资队伍。 要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戏剧艺术教育,建设一支具有专业化水平的艺术师资 队伍是前提条件。要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高校艺术

14、教育现代化的先导工程和 奠 基工程,逐步建立和完善高校艺术教师培养和培训体系,通过各种途径解决 高 校艺术类教师数量不足、质量偏差的状况。因此,建议国家一方面扩大艺术 类 院校招生规模,培养高校艺术类师资;另一方面,可以整合全社会艺术人才 资 源,建立特聘教师制度,聘请音乐家、画家、表演艺术家等作为客座教授,这 样既可解决师资力量不足问题,又可以带来新鲜的教育理念,增加高校与社会 各界的交流互动。2. 在开设艺术教育内容上,应当进行精心选择。 中国传统戏剧艺术内容十分丰富,博大精深,但是由于受授课时间的限制, 不可能面面俱到,要有所侧重。例如,以戏剧为例,可以开设京剧、黄梅戏、 越剧等传统戏剧,因为这些剧种影响大、观众多,艺术精湛。要让学生通过有 限的课时,在对传统戏剧的审美体验中感悟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增强 民族凝聚力,激发民族自信心。再比如,大学生普遍对现代舞情有独钟,可以 开设舞蹈赏析这门课,通过对舞蹈作品进行欣赏,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 打破传统的审美方式,注重到人性的关照,进而了解到现代舞的程式结构、个 性张扬等特点。3. 对大学生进行艺术教育途径应当多元化。 对大学生实施艺术教育的途径应当是多渠道、多层次。一是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