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大单元教学设计)高一政治(统编版必修2)

上传人:水*** 文档编号:455842214 上传时间:2024-04-17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2.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单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大单元教学设计)高一政治(统编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第二单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大单元教学设计)高一政治(统编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第二单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大单元教学设计)高一政治(统编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第二单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大单元教学设计)高一政治(统编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第二单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大单元教学设计)高一政治(统编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大单元教学设计)高一政治(统编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大单元教学设计)高一政治(统编版必修2)(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大单元教学设计目录:单元课标要求单元教材分析学生学情分析单元学习目标单元情境任务设计单元课时安排课时教案【单元课标要求】2.1阐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解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评析经济发展中践行社会责任的实例。2.2了解我国个人收入的方式与合法途径,解释个人收入分配政策的完善;评析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政策,列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2.3阐明劳动对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意义,弘扬劳动精神,树立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观念。【单元教材分析】第一单元围绕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经济体制讲述了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最基本的经济学问题,介绍了经济社会活动的舞台背景。而第二单元着重介绍发生在这个舞台或背景下的经济社会活动,讲述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我国经济要发展与社会要进步必须回答、解决的最基本问题。具体讲述了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新思想、新理念和建设中有关收入分配公平、共同富裕、社会保障的基本问题。涉及十四个坚持中的五个坚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本单元主要讲述财富的生产创造和财富的分配知识,是全书的落脚点。与第一单元呼应,重在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从而满足人民美好生

3、活需要。使我们对我国当前经济活动的奋斗目标和发展战略有一个全面清醒的认识,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不断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进一步了解我国的收入分配,为我们积极参与经济生活注入新的动力。本单元包括第三课、第四课及一个综合探究。第三课介绍了我国新时代的经济发展以及新时代如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建设取得更伟大的新成就。本课先从“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三个方面介绍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又突出介绍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建设好现代化经济体系。第四课介绍了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问题。这既是经济问题,又是社会建设中的基本

4、问题。教材对我国当前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进行了充分的阐述,使我们明白:在现阶段,我们既可能通过按劳分配取得收入,还可能通过按生产要素分配取得收入,我们也认识到我国居民收入主要包括劳动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在介绍完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以后,教材把对个人收入分配问题的思考又向前推了一步,集中讨论我国是如何在收入分配中体现社会公平的。这是经济学中一个非常古老的问题,也是我国当前的一个热点问题。人民群众在收入分配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坚实心理动力基础。要让人民群众具有获得感与幸福感,从社会进步角度看,要注重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让人们有更多更直接的获得感需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教材介

5、绍了多种多样的社会保障,着重阐述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综合探究的设计基于从社会进步看经济发展的考虑和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考虑,也是为了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新发展理念,希望同学们认识到在经济活动中不能唯经济利益是图,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践行诚信友善敬业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辨识经济活动中是否承担社会责任、是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表现,从而有助于克服孤立片面地看待经济发展,更好地推动社会进步。本单元的框架体系如下:【学生学情分析】高一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均已有了一定的发展,这对他们理解本节课内容奠定了基础。学生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中

6、已经涉及到了新发展理念,对其已经有了初步的概念。学生们已有一些个人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方面的所见所思所想,但对于我国现在出现的多种多样的收入来源,如何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具体有哪些形式,以及如何完善社会保障等,他们并不是很清楚,也没有深刻的理解和系统的认识。这是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基础。高一学生目前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时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感受到国内外形势严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这需要学生认同五大发展理念的必要性。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身边经济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体验,并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观点,而且逐渐开始关心国家经济发展与自身的关系。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好奇心强、

7、逻辑思维能力有了初步的发展,辩证思维能力也在逐步形成。所以,我们要以此为契机,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他们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让每一位学生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有强烈的政治认同,并能够科学地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的热情。【单元学习目标】1.学习目标(1) 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基本内涵和原因,明确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要意义。理解新发展理念重要性和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要求;理解五大发展理念的关系。理解把新发展理念完整、准确、全面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的重要性,阐释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2)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原因;如何构建新发展

8、格局;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成;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3) 理解我国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必然性和重要意义。理解劳分的内容和意义,阐释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结合生活实际,正确认识生产要素参与收人分配的必要性和意义。了解我国居民收人的方式与合法途径,懂得劳动者应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致富。(4) 知道我国社会保障的主要形式内容,认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理解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增强制度自信。明确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措施,提高责任担当意识。2.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认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同新新发展理念。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理

9、论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增强对人民的重视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的本质认同,增强对推动高质量发展重要举措的认同。明确社会主义的分配方式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优越性的制度。其目的是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树立制度自信。,认可我国日益完善的保障,增强对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认同感。认同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科学精神: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原因和要求,正确认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辩证、全面认识如何推进高质量发展。理解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本内涵和要求;正确辨析对待劳动的不同态度,懂得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树立以辛勤

10、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原因、功能、内容。公共参与:通过开放性探究活动,聚焦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提高比较分析能力和反向求索能力,敢于突破常规和思维定式,采取多渠道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理解我国的收入分配,应用于实际生活,激发社会意识和参与感。增强参与社会保障的权利和义务意识。3.教学重难点:重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基本内涵;五大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措施;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措施;社会保障的主要形式;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措施。难点:贯彻五大新发展理念的整体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措施;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措

11、施;社会保障的功能,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措施。【单元主要情境任务设计】u 以“杭州亚运会是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杭州经济高质量发展?”为议题,探究坚持新发展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义。结合杭州亚运会的举办,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我国为什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如何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共享、开放五大新发展理念的。u 以“绍兴市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为议题,引导学生分析探究为什么推动高质量发展(原因),什么是高质量发展(内涵),怎样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u 以“怎样让人民更好地享用蛋糕”为议题,以小吕一家的收入情况为情境材料,探究为什么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

12、并存分配的制度(原因),个人收入分配的方式、个人收入的来源有哪些,怎样通过劳动获得财富,怎么样完善个人收分配(举措)。结合小吕一家的对话,谈谈分别是什么社会保障形式?它们有什么作用。以小吕一家的社会保障情况为情境材料,引导学生探究,国家为什么要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子议题2:我国有哪些社会保障形式?,子议题3:怎样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单元课时安排】本单元安排2课,共4框内容:第三课 我国的经济发展第1框 坚持新发展理念第2框 推动高质量发展第四课 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第1框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第2框 我国的社会保障【课时教案】授课题目3.1 贯彻新发展理念基本信息课程模块经济与社会对应章节第三课第一

13、框授课对象高一年级学生授课时间40分钟课程类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一、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认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同新新发展理念。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科学精神: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原因和要求,正确认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辩证、全面认识如何推进高质量发展。公共参与:通过开放性探究活动,聚焦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提高比较分析能力和反向求索能力,敢于突破常规和思维定式,采取多渠道为推动杭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正确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

14、展理念。理解五大发展理念的关系;如何贯彻五大新发展理念的要求。三、教学方法议题式教学法,讲授法为主,辅以学生自主思考分析,小组合作探究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导入新课播放视频智能亚运会。问题思考:体现了什么样的发展思想、发展理念?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引出本课题。新课教学总议题:杭州亚运会是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的?(一)子议题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议学情境】杭州亚运会秉持“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贯彻“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赛理念,集国家文化盛事、经济大事、民生要事于一身。杭州亚运会筹备以来,杭州联合其他协办城市,实行健康城市打造行动、城市国际化推进行动、绿水青山守护行

15、动、数字治理赋能行动等八大行动,以责任担当来切实提升浙江人民的幸福感和浙江人民对体育的参与感。很多青年学子踊跃报名杭州亚运会志愿者,希冀为亚运赛事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来自亚洲45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在亚运会期间切磋运动技能、增进友谊和理解,书写了“亚洲命运共同体”的崭新篇章。【议学活动】(1)问题: 杭州亚运会的办赛过程坚持了怎样的发展思想?明确其含义、要求及意义。 杭州亚运会的办赛过程贯彻了哪些新发展理念? 这些新发展理念分别解决什么问题,有何重要性,如何贯彻和坚持好?(2)要求:分小组探究,问题为第1组,问题、问题为第2-6组,各负责一个新发展理念。讨论时长不超过5分钟。每组派代表发言,发言时间不超过2分钟。【成果分享】针对问题1:学生代表发言。教师归纳总结。1.是什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内涵)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人民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2.怎么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要求)(1)发展为了人民: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