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环境与发展(单元教学设计)高一地理(人教必修第二册)

上传人:水*** 文档编号:455841763 上传时间:2024-04-17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7.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单元环境与发展(单元教学设计)高一地理(人教必修第二册)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第五单元环境与发展(单元教学设计)高一地理(人教必修第二册)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五单元环境与发展(单元教学设计)高一地理(人教必修第二册)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第五单元环境与发展(单元教学设计)高一地理(人教必修第二册)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第五单元环境与发展(单元教学设计)高一地理(人教必修第二册)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单元环境与发展(单元教学设计)高一地理(人教必修第二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单元环境与发展(单元教学设计)高一地理(人教必修第二册)(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环境与发展班级:_小组:_姓名:_单元概述【单元内容】环境与发展水平等级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水平 1:说明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关系,并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水平 2: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并说明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异;水平 3:结合实例,说出某区域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核心素养目标水平 1:环境问题成因、危害、保护国家安全(综合思维)。水平 2: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与国家安全的关系(区域认知)。水平 3:调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分析其成因,并提出对策(地理实践力)。水平 4:结合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保障国家安全(人地协调观)。 课程标准1结合实例,说出某区域存在的主要

2、环境问题产业区位课时安排和教学内容课时主要教学内容教学前准备教师全面分析授课班级学生情况,精心设计教学框架,学生有目的的去阅读教材和相关资料,掌握基本的知识储备。第一课时根据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资料和视频,分析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区位优势和环境问题,培养多要素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小组合作搜集资料,运用发展的眼光分析地理事象。第二课时根据图文资料,分析胶莱人工海河在改善渤海海洋污染方面的作用;小组合作收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相关资料,说明缓解“污迹斑斑”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措施,培养通过实践分析地理问题。第三课时结合资料,从中国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出发分析中国国家发展战略,认识到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重

3、要意义,树立人地协调观。课后反思与授课班级学生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知识掌握和课堂学习情况,利用反馈改进教学,积极和听课老师请教,大概念单元教学在实施过程中的优势和应注意的问题。第五单元 环境与发展“污迹斑斑”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第一课 “污迹斑斑”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课时安排】1 课时整体环节:课前预习展示,即让学生上黑板列知识框架,先进行地理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根据框架做进行活动一,然后进行完整的思维建模,最后用活动二巩固。【学习目标】1.根据相关资料,举例说明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导和全球化趋势,认识协调人地关系的重要性。2.结合“污迹斑斑”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实例,解释环境问题

4、及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认识并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表现。(重点)【情境导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中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是中国区域发展从陆域经济延伸到海洋经济、积极推进陆海统筹的重大战略举措。规划主体区范围包括山东全部海域和青岛、烟台、威海、潍坊、东营、日照等六市及滨州的无棣、沾化2个沿海县所属陆域,海域面积15.95万平方公里,陆域面积6.4万平方公里。观看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宣传视频,探究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规划与发展。【学习活动】一、课前预习展示二、实践本地环境问题调查【作业内容】 和自己的小伙伴结队,查阅资料或走访调查,你生活的地方(社区、学校)都有哪些环境问

5、题?哪些是热点问题?哪些是新产生的环境问题?人们对于环保冰箱、环保涂料和家具、节能灯、再生纸等物品的态度是什么?【作业要求】 确定分组和小组成员,明确分工,若走访调查应结伴而行。三、学生活动一:“得天独厚”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材料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以临港、涉海、海洋产业发达为特征,以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为导向,以区域优势产业为特色,以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为前提,是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经济功能区。材料二:山东省是海洋大省,海岸线长3000多公里,占全国的1/10。拥有海湾200余处,其中大型优良港湾70余处,海岸2/3以上为基岩质港湾式海岸,是中国长江口以北具有深水大港预

6、选港址最多的岸段。此外,山东省海洋科技优势得天独厚,是全国海洋科技力量的“富集区”,拥有海洋研究、教学机构55所,包括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等一大批国内一流的科研、教学机构,1万多名海洋科技研究员,占全国同类人员的40%以上。而经过近20年“海上山东”的建设,山东沿海地区已经形成了一系列海洋产业隆起带,具备很强的承接发达国家优质产业转移的产业基础。任务一:分析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海洋产业的优势条件。答案:海洋产业基础好;科研力量强,海洋科技水平高;港口体系完备,水陆交通便利;地域广阔,经济外向度高;海洋文化底蕴深厚;政策支持。思维建模1区位因素四、学生活动二:“污迹

7、斑斑”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材料一:海洋污染通常是指人类改变了海洋原来的状态,使海洋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有害物质进入海洋环境而造成的污染,会损害生物资源,危害人类健康,妨碍捕鱼和人类在海上的其他活动,损坏海水质量和环境质量等。其特点是污染源多、持续性强,扩散范围广,难以控制。海洋污染造成的海水浑浊严重影响海洋植物(浮游植物和海藻)的光合作用,从而影响海域的生产力,对鱼类也有危害。材料二:2022年11月,山东半岛青岛沿岸一带遭受了浒苔袭击,大片的海藻散落在海面,一眼望不到边际,表面上是一片绿意盎然,但是却严重损害了本地的生态,浒苔的危害很大,特别是在死了以后,会发出一股腥臭的味道,在它们死后,会被

8、一些细菌所降解,很可能会耗尽海水中的氧,而且一旦腐烂,就会对海洋的生态产生污染,而且还会产生大量的氨和氮,这两种气体很可能会导致海产的大量增加,从而对渔业和水产养殖产生巨大的损害。任务一:分析青岛浒苔爆发原因浒苔爆发即水体富营养化自然原因:夏季水温高、光照强,藻类生长繁殖迅速;湖湾地区水域较封闭,流动性差。人为原因:周边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工农业以及生活排放大量氮磷化合物。任务二:海洋污染是制约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说出山东半岛周边海域海洋污染的污染物来源。陆地生产生活产生的污染物;海洋上的资源开发、养殖等生产活动产生的垃圾。思维建模2水体富营养化思维建模3环境污染类型与此同时

9、,教师还要积极培养学生发现其他环境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并由此提高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念,保护环境、尊重自然规律。第五单元 环境与发展“改善向好”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第二课 “改善向好”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课时安排】1 课时整体环节:课前预习展示,即让学生上黑板列知识框架,先进行地理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根据框架做进行活动一,然后进行完整的思维建模,最后用活动二巩固。【学习目标】1.结合实例,掌握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和基本原则。(人地协调、综合思维)2.结合实例,探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主要途径。(人地协调、综合思维)【情境导入】观看你见过怎样的海洋?海洋日特辑视频。海

10、洋环境污染,由于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把物质或能量引入海洋环境(包括河口湾),造成或可能造成损害生物资源和海洋生物、危害人类健康、妨碍捕鱼和其他各种合法的海洋活动、损坏海水使用质量和减损环境优美等的有害影响。面对海洋环境的严重污染,海洋资源过度地开发利用,导致海洋环境及其资源的严重破坏,近30年来,不少沿海国家和地区相继建立起为数众多的各种类型的海洋保护区,通过海洋保护区能完整地保存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本来面貌;能保护、恢复、发展、引种、繁殖生物资源,能保存生物物种的多样性,能消除和减少人为的不利影响,因此保护区的兴起,为人类保护海洋环境及其资源,开辟了新的途径。【学习活动】一、课前预习展示二

11、、实践寻找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作业类型】 问题探究类 【作业内容】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解决身边环境问题的对策,可从全球、国家、家庭、个人的角度进行说明。 【作业要求】 以书面报告的形式呈现。三、学生活动一:“改善向好”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材料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以临港、涉海、海洋产业发达为特征,以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为导向,以区域优势产业为特色,以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为前提,是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经济功能区。材料二:有人提出,从山东青岛的胶州湾到渤海的莱州湾,在胶莱河基础上拓宽、拓深,挖出仅次于苏伊士运河的“世界第二大人工海水运河”胶莱人工海河。通航后可实现渤海和黄

12、海之间的水体交换。下图为胶莱人工海河示意图。任务一:试分析胶莱人工海河在改善渤海海洋污染方面的作用。实现渤海和黄海之间的水体交换,加快渤海海水的净化速度,从而改善渤海海洋污染现状。任务二: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升级海洋产业结构;创造更多发展空间,提高海洋空间利用率。思维建模1海洋保护思维建模2可持续发展学生活动二:“合理绿色”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材料一:2022年11月,山东半岛青岛沿岸一带遭受了浒苔袭击,大片的海藻散落在海面,一眼望不到边际,表面上是一片绿意盎然,但是却严重损害了本地的生态,浒苔的危害很大,特别

13、是在死了以后,会发出一股腥臭的味道,在它们死后,会被一些细菌所降解,很可能会耗尽海水中的氧,而且一旦腐烂,就会对海洋的生态产生污染,而且还会产生大量的氨和氮,这两种气体很可能会导致海产的大量增加,从而对渔业和水产养殖产生巨大的损害。任务一:如何治理青岛浒苔危机1、工程性措施。如发掘底泥堆积物、灌水冲稀污水。2、生物性措施。利用水生物生物消化吸收利用氮、磷元素开展新陈代谢活动以清除水体中氮、磷营养物质的办法。3、化学方法。化学剂杀藻。4、控制路上污水输入。5.投放水生动物。6.建立人工生态体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和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思考探究回答问题并互相补充,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控,对学生

14、回答及时总结与沟通,充分符合新课改提倡的以学生为课堂主题的核心理念。第五单元 环境与发展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到国家发展战略 第三课 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到国家发展战略【课时安排】1 课时整体环节:课前预习展示,即让学生上黑板列知识框架,先进行地理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根据框架做进行活动一,然后进行完整的思维建模,最后用活动二迁移。【学习目标】1.结合区域图文材料,理解不同主体功能区在可持续发展中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区域认知)2.结合图文材料,综合分析不同主体功能区的发展条件,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措施。(综合思维)3.运用所学知识和搜集资料,以及切身的考察,发现、总结区域发展中的问题

15、。(地理实践力)4.结合具体问题,探寻不同主体功能区发展措施,促进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人地协调观)【情境导入】播放如何解读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视频。【学习活动】一、课前预习展示二、实践“国家发展战略与我”手抄报比赛【作业类型】 实践操作类 活动主题:“国家发展战略与我” 参赛对象:全班学生 活动目的:提高学生的国家发展战略意识,引导学生保护环境观从自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赛要求 手抄报主题必须与国家发展战略内容相关, 手抄报内容必须为自己的原创, 手抄报形式不限、主题鲜明突出。 学生活动一:“一带九区多点”的海洋经济开发格局 我国海洋经济开发呈“一带九区多点”的分布格局。“一带”是指海岸带;“九区”是指辽东半岛海域、渤海湾海域、山东半岛海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