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1+X”联读(含答案)

上传人:水*** 文档编号:455841708 上传时间:2024-04-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1+X”联读(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1+X”联读(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1+X”联读(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1+X”联读(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1+X”联读(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1+X”联读(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1+X”联读(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联读(一)猴王出世(节选)一朝天气炎热,与群猴避暑,都在松阴之下顽耍。一群猴子耍了一会,却去那山涧中洗澡。见那股涧水奔流,真个似滚瓜涌溅。古云:“禽有禽言,兽有兽语。”众猴都道:“这股水不知是那里的水。我们今日赶闲无事,顺涧边往上溜头寻看源流,耍子去耶!”喊一声,都拖男挈女,唤弟呼兄,一齐跑来,顺涧爬山,直至源流之处,乃是一股瀑布飞泉。众猴拍手称扬道:“好水!好水!原来此处远通山脚之下,直接大海之波。”又道:“那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

2、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1.根据选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文段选自清代吴承恩写的西游记。 ( )(2)从“见那股涧水奔流,真个似滚瓜涌溅”中可以看出山涧水流很急。 ( )(3)石猴跳入瀑布泉中,首先看到的是一座桥。 ( )2.发现水帘洞是石猴成为猴王的关键,请你根据选文内容,完成事情经过图。(二)二心搅乱大乾坤一体难修真寂灭(节选)明吴承恩打至雷音胜境,大众听他两张口一样声俱说一遍,众亦莫辨,惟如来则通知之。如来道:“周天之内,有四猴混世。第一是灵明石猴,通变化,识天时,知地利,移星换斗。第二是赤尻(ko)马猴,晓阴阳,会人事

3、,善出入,避死延生。第三是通臂猿猴,拿日月,缩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第四是六耳猕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与真悟空同相同音者,六耳猕猴也。”那猕猴闻得如来说出他的本相,胆战心惊,急纵身,跳起来就走。如来见他走时,即令大众下手。早有四菩萨、八金刚、五百阿罗、三千揭谛、比丘僧、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观音、木叉,一齐围绕。孙大圣也要上前。如来道:“悟空休动手,待我与你擒他。”那猕猴毛骨悚然,料着难脱,即忙摇身一变,变作个蜜蜂儿,往上便飞。如来将金钵(b)盂(y)撇起去,正盖着那蜂儿,落下来。大众不知,以为走了。如来笑云:“大众休言。妖精未走,现在我这钵盂之下。”大众一发上前,把钵盂揭

4、起,果然见了本相,是一个六耳猕猴。孙大圣忍不住,抡起铁棒,劈头一下打死,至今绝此一种。3.阅读古典名著时,可以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句。先猜猜文中“”里的词语的意思,写在文旁的批注中,再猜测画“_”的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4.根据选文内容,把下面的剧本补充完整。时间:取经途中地点:西天雷音寺人物:众佛、如来佛祖、六耳猕猴、孙悟空两个悟空真假难辨,于是二人一直打到西天雷音寺众佛_地说:“这两只猴子简直一模一样,到底哪个真哪个假呢!”如来佛祖_,心想:_六耳猕猴见如来说出他的本相,胆战心惊。六耳猕猴_地自言自语:“_”六耳猕猴被如来盖在金钵盂下,待钵盂揭起孙悟空_,喊道:“哪里逃!

5、”(三)为什么孙悟空成佛后不回花果山?(节选)对于取经前的美猴王而言,花果山是一片乐土。他炫耀金箍棒时,引得所有的小猴都围上来看新鲜。他从傲来国偷来兵器,群猴吆吆喝喝,耍了一日。在这里,没有阴谋诡计、钩心斗角。上到孙悟空,下到小猴,都平等相待,快快乐乐地玩耍。取经途中,孙悟空被唐僧赶回花果山,曾用法力把花果山修复一新。然而,虽然花果山恢复原貌,但孙悟空却再也不是原来的美猴王了。这时他时刻想念的,不是花果山的快乐时光,而是他的师父以及取经的事业。他对前来请他回去的猪八戒说:“我老孙身回水帘洞,心逐取经僧。”之后,孙悟空决然回到取经的队伍里,保护唐僧,取得真经,成了“斗战胜佛”。那个曾经率真任性、

6、争强好胜的美猴王,不再只追求自我享乐,不会再安于守着一方小山头。在取经途中他有了一颗悲悯之心,有了惩恶扬善、广济天下的念头。事实上,“斗战胜佛”并不仅是嘉奖孙悟空斩妖除魔,更是赞扬他战胜了自己。5.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对文中画“_”的句子的理解。_6.孙悟空突破重重难关,战胜了自己。你是否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请你写一写吧。_(四)“走进西游”综合性学习活动方案为培养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我校开展了“走进西游”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一:邮票画西游(1) (2) (3) (4)三打白骨精 发愿取真经 斗法车迟国 情阻女儿国活动二:回目话西游第十二回 玄奘秉诚建大会 观音显像化金蝉第二十七回 尸魔三

7、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第四十五回 三清观大圣留名 车迟国猴王显法第五十四回 法性西来逢女国 心猿定计脱烟花活动三:人物猜西游人物一:丰姿英伟,相貌轩昂。齿白如银砌,唇红口四方。顶平额阔天仓满,目秀眉清地阁长。两耳有轮真杰士,一身不俗是才郎。人物二:须臾间,那马打个展身,即退了毛皮,换了头角,浑身上长起金鳞,腮颔下生出银须,一身瑞气,四爪祥云,飞出化龙池。人物三:“我与你打个赌赛:你若有本事,一筋斗打出我这右手掌中,算你赢,再不用动刀兵苦争战,就请玉帝到西方居住,把天宫让你;若不能打出手掌,你还下界为妖,再修几劫,却来争吵。”7.根据活动二中的回目,猜测故事情节,将活动一中对应的邮票序号填在横

8、线上。第十二回:_ 第二十七回:_ 第四十五回:_ 第五十四回:_8.活动三中,人物一是_,人物二是_,人物三是_。9.请你根据选文(一)(二)(三)及整本西游记的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10.阅读古典名著时,你是否也发现了像孙悟空这样磨砺心性,获得成长的人物?结合你的阅读经验,谈谈你的感受。我选择的人物是_。理由:_是狼,是狗纪侍郎目系短视而聪慧过人。一日,宴于某尚书家。同座有某御史,亦滑稽者流,见一狗从庖前过,乃佯问曰:“是狼是狗?”意指纪也,尚书亦嗤之。纪急对曰:“是狗。”尚书问其故,纪应声答曰:“狗与狼有不同者二:一则视其尾之上下而别之,下垂是狼,上竖是狗;一则视其所食之物而别之,狼非肉

9、不食,狗则遇肉吃肉,遇屎吃屎。”【注释】纪侍郎:纪晓岚,文学家,时任朝廷“侍郎”。短视:近视。庖:厨房。嗤:讥笑。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填序号。(1)宴于某尚书家( )A.用酒菜招待。 B.聚会吃饭。 C.安闲。(2)亦滑稽者流( )A.液体移动。 B.向坏方向发展。 C.品类。2.这是一则谐音笑话。先找出三组谐音词,再想一想人物的思维过程,完成下面的图示。3.从哪里可以看出纪侍郎“聪慧过人”?简要概括出两点。_4.当御史佯问、尚书嗤之时,纪侍郎没有直接反击,而是先急对“是狗”,等尚书问其原因时,再反讽。这种谋略在“三十六计”中可以称之为( )(填序号)A.暗度陈仓 B.借刀杀人 C.欲

10、擒故纵 D.抛砖引玉第二单元“+”联读参考答案类文阅读(一)1.(1) (2) (3)2.闲来无事,寻找水源 石猴率先一跳,发现水帘洞(二)3.避 延 避开死亡,延年益寿非常害怕 第四种是六耳猕猴,善于听获世间的声音,能够通晓世间的道理,知道过去能预见未来,对万事万物无所不知。4.示例:面露难色 双目直视二人,一副了然于心的模样 我已知晓分辨二人的方法。害怕 不好,被识破了,我得赶紧逃走。 抡起金箍棒,对着六耳猕猴的头打去(三)5.如来佛祖封孙悟空为“斗战胜佛”,不仅是嘉奖他斩妖除魔,保护唐僧完成取经大业,更是赞扬他心性发生巨大变化,从只顾享乐、争强好胜的猴王变成了心怀天下的“斗战胜佛”。6.示例:有一次,爸爸教我滑冰,起初我只能扶着墙慢慢滑。当我以为自己能够独立滑行时,我便不再扶靠墙壁,没想到还是无法控制速度,摔了个跟头。我有点儿想放弃了,但是爸爸不断鼓励我,我坚持了下来,终于学会了滑冰。原来困难不仅来自事情本身,还来自内心的怯懦等负面情绪的阻挠,只有坚持到底,才能战胜自己。(四)7.(2) (1) (3) (4)8.唐僧 白龙马 如来佛祖9.(从左至右)率真任性、争强好胜 孙悟空 斗战圣佛 悲天悯人、惩恶扬善10.示例:猪八戒起初,猪八戒有着好吃懒做、贪婪自私的本性,取经路上一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后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