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用浮的材料造船(教学设计)五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

上传人:水*** 文档编号:455841707 上传时间:2024-04-1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78.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2 用浮的材料造船(教学设计)五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2 用浮的材料造船(教学设计)五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2 用浮的材料造船(教学设计)五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2 用浮的材料造船(教学设计)五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2 用浮的材料造船(教学设计)五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2 用浮的材料造船(教学设计)五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2 用浮的材料造船(教学设计)五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 船的研究2.2 用浮的材料造船 教学设计【核心概念】13. 工程设计与物化【学习内容与要求】13.2 工程是设计方案物化的结果56年级 利用工具制作简单的实物模型,根据实际反馈结果进行改进并展示。【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浮的材料可以造船,改变材料的结构可以改变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生产生活需求推动了造船技术的进步。2.科学思维:能利用新的材料,完成设计和制作竹筏(木排)的任务,并不断改进结构提高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3.探究实践:经历设计与制作竹筏(木排)模型的过程。根据设计目标,对制作的竹筏(木排)的性能进行测评,并不断改进结构提高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通过探究,认识到船的结构与载重

2、量和稳定性有关。4.态度责任:感受船的技术革新对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和变化。【教学重难点】重点:经历设计与制作竹筏(木排)模型的过程。难点:对制作的竹筏(木排)的性能进行测评,并不断改进结构提高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教学思路】 用技术与工程的学习方式设计与制作竹筏(木排),动手动脑解决独木舟载重量小和稳定性差的过程,学生在获得丰富的动手实践的机会时,还将体验先人依据社会需求改造船只的历程。在完成设计制作竹筏(木排)模型后,教科书再次引导学生对比竹筏(木排)与独木舟,发现各自的优点和不足,引出独木舟、竹筏(木排)不能确保乘船者或者货物保持干燥,载重量依然不够大等不足。最后,通过竹筏(木排)

3、与摇橹木船、宝船的对比,给学生指出新的研究方向造一艘更好的小船。【教学准备】教师: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课件等。小组:30cm竹竿(木条)数根、水槽、绳子(橡皮筋、毛根扭扭棒、细铁丝)、胶带、钩码(重物)等。【教学过程】一、聚焦:1.提问:古人发现浮的材料可以造船。最早的独木舟就是人们利用可以漂浮的树干造出来的。但是,独木舟在水中不够稳定,装载的货物也有限,人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2.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用浮的材料来造一艘小船,尝试解决这个问题。板书课题:用浮的材料造船二、探索: 1.造一艘竹筏(木排)出示材料、示意图和要求;播放实验操作视频;小组实验,并将成品进行投屏展示。此过程注意时间

4、控制,教师在巡视指导过程中,要特别检查木排稳定性,确保成品不会散架。可在说明播放实验视频后,再次强调冰提示加固方法。2.竹筏(木排)载重量测试:用螺母(或钩码)测试它们的载重量,观察能装载几个螺母。注意不能让水浸湿螺母。 播放实验视频,提问学生摆放螺母时的注意事项。 小组实验并完成记录表。小组放第n个螺母时竹筏(木排)沉没,意味着竹筏(木排)的载重量为(n-1)个螺母实验记录表实验数据我的竹筏能稳定地负载 个螺帽/钩码。实验现象添加一定数量的螺母后,竹筏上的螺母被浸湿了。实验结论竹筏的防水性较差,不能确保承载的物品保持干燥。3.与独木舟进行比较,看看它们有哪些不同。小组讨论并填写项目独木舟竹筏

5、(木排)体积小大载重量小大稳定性不稳定比较稳定是否容易进水容易容易三、研讨: 1. 竹筏与独木舟各有哪些优点? 小结:竹筏比独木舟更宽、稳定性更好、载重量更大。它有效地解决了独木舟不稳定、装载量少的问题。2.竹筏与独木舟各有哪些不足之处?你打算怎样改进?小结:竹筏具有容易受潮变湿,不能确保乘船者和货物保持干燥等问题,考虑更换防水材料。3.观看下面的木船,你有什么发现?(摇橹木船vs明代宝船)小结:摇橹木船和明代宝船已经解决了防水问题,稳定性和载重量都大大提高,尤其是明代宝船的载重量非常大,而且出现了“摇橹”“风帆”等动力系统。根据学生情况,教师可考虑插入“明代宝船”的介绍视频,方便学生思考或进

6、行小结。四、 拓展:1.继续改进自己的竹筏或木排。提问:你的竹筏(木排)遇到了什么问题?你觉得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你打算如何做呢? 小结:继续优化船体的尺度和线型;把船的体积做得更大,装载更多的货物;用防水的材料造船。2.课堂巩固:完成1-3题当堂练习。1、独竹漂是发源于赤水河流域的一种独特的黔北民间绝技。独竹漂高手们脚踩一根楠竹,漂行水上如履平地。关于独竹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这一根竹子的载重量大于一个人的重量B.表演者手中的竹竿没有任何作用,只是为了增加观赏性C.只有当水的流速很快时,才能在水上漂行2、在制作竹筏模型时,下列材料不会用到的是( C )。A. 竹竿、绳子 B.木条、橡皮筋 C.螺母、胶水3、下列能够解决竹筏浸水问题的方法是( B )。A. 使用更细更长的竹子B. 包裹一层防水薄膜C. 在竹子内加一层挡板【板书设计】2.2 用浮的材料造船 独木舟 竹筏(木排) 载重量 小 较大 稳定性 差 相对稳定 缺点 易侧翻 不防水【课堂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