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55831301 上传时间:2023-09-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5年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5年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5年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5年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年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考点1: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一、文艺复兴1、时间:1417世纪(持续了近300年) 3、爆发地:意大利扩展到西欧所有国家 4、核心思想:人文主义(以人为本,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5、实质: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6、代表人物及其成就(1)但丁:文艺复兴先驱;神曲;旧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和新世纪最出一位诗人(2)达芬奇:意大利最著名画家、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3)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著名的文学家;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7、意义:打破了中世纪以来封建文化和教会统治对人性的钳制和禁锢,资产阶级叩响

2、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二、新航路的开辟1、从15世纪开始,欧洲各国持续200多年的海外探险、考察、寻找黄金和侵略扩张活动。2、经过:1492年,热那亚人哥伦布横跨大西洋到达美洲,发现新大陆;1519年1522年,葡萄牙人麦哲伦作环球航行3、影响:(1)各大州的联系加强,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开始形成;(2)欧洲殖民主义者开始了对亚非拉的殖民侵略扩张活动,使资本主义触角开始伸向世界各地。 备考建议 本单元中考经常涉及,题型多样。备考中要注意:正确理解文艺复兴的实质,识记文艺复兴中科学、文学、美术等领域的人物及其作品、作品的特征;比较辨别新航路

3、开辟的航海家及其成果;比较不同国家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 考点2: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年) 1、原因: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过程:(1)开始标志:1640年议会的重新召开;(2)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和共和国成立:(3) 1688年宫廷政变(光荣革命),标志革命完成 3、限制王权,巩固政权: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4、影响:(1)确立代表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治制度,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并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2)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马克思称其为一场“欧洲范围的革命” 二、美国独立战争美国的

4、诞生(1775-1783年)1、北美独立战争 (1)原因:北美经济的发展受到英国殖民统治的严重阻碍(2)经过:开始: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诞生:1776年7月4日,发表独立宣言(标志着美国诞生)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 胜利:1781年,约克镇战役,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2、颁布1787年宪法A、内容:确立美国为联邦制国家,实行三权分立(国会立法权,总统行政权 法院司法权)。B、华盛顿当选为第一任总统 华盛顿的贡献:领导美国人民打碎英国殖民统治,取得民族独立(开国元勋);开创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开河。三、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1、法国大革命(1789-1794年) (1)原因:资本

5、主义发展受到封建制度的严重阻碍; (2)过程:开始:1789、7、14,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颁布人权宣言1789年制定,宣称人生来自由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国家主权来源于国民。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路易十六被处死;(3)意义:A、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大、最彻底的一次革命;B、摧毁了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思想广泛传播。 2、拿破仑帝国(1)夺取政权:1799年,“雾月政变”(2)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1804年 拿破仑(3)拿破仑法典(民法典),是资产阶级国家第一部民法典。 备考建议 近代社会发生巨变的主要体现:文艺复兴进行、地理大发现、英、法、美等早期资产阶

6、级革命的进行。 近代社会巨变具体知识点有:但丁神曲和哥伦布发现新航路的主要活动;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三部法律文献,华盛顿和拿破仑两位资产阶级政治家。考点3:第一次工业革命一、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期) 1、概况 (1)最先开始:英国 棉纺织业标志是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真正近代意义上的机器) (2)特点:从棉纺织业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机器动力革新交通运输业 (3)主要发明时间 内容 国别 发明人1765 珍妮纺纱机 英国 哈格里夫斯1785 改良蒸汽机 英国 瓦特1807 轮船 美国 富尔顿1814 蒸汽机车 英国 史蒂芬孙(4)现代化交通工具的发明:美国人富

7、尔顿发明轮船;英国人史蒂芬发明火车2、英国工业革命完成:大机器生产代替了工场手工业二、工业革命的影响 1、生产力方面:促进了生产力大大提高,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2、造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开创了新兴的工厂制度,推动资本主义各国政治制度不断完善。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备考建议 工业革命是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首先,工业革命本身涉及了一些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性问题,其次工业革命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广泛的影响,在过去的中考中命题重点是工业革命的原因和影响,备考中需注意这部分内容可以考查中外历史结合问题,还可以和后来的第二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纵向比较进行考查。考点4:国际工人运动

8、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英国的宪章运动(18361848年) 1、特点:要求取得普选权 2、性质:欧洲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的一次早期工人运动。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标志: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2、意义:开辟了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成为无产阶级的锐利思想武器。三、巴黎公社 1、背景:1870年普法战争 2、1871.3.18,巴黎公社宣告成立;5月失败 3、意义: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4、国际歌:欧仁鲍狄埃作词,狄盖特谱曲 备考建议 从近年来的命题看,本考点多采用选择题、问答题、材料解析题等题型来考查,侧重考查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备考中要注意: 2008年是共产

9、党宣言160发表周年。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上说:共产党宣言发表近160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同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考点5: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一、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 1、根本原因:农奴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2、内容: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须出钱购买获得解放后的农民仍归“村社” 管理 3、评价: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性质)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对俄国摆脱落后状态,实现近代化目标具有积极作用。但保留了大量的封

10、建残余。二、美国南北战争(1861-1865)(林肯) 1、原因:(1)根本原因:南北方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北方资本主义工业,南部奴隶制种植园经济。 南北矛盾的焦点: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2、导火线:1861年3月,林肯当选为总统 3、经过:内战初期,南方准备充分,林肯政府妥协,北方连败;1862年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扭转了战局;1865年,北方取得胜利。 4、意义:A、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性质);B、废除了奴隶制度,使美国资本主义更加快速地发展起来。经过内战维护了国家统一,为其后成为世界最发达国家奠定了基础。5.林肯的贡献:关键词:废奴、统一三、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

11、(明治天皇) 1、背景:内忧:幕府统治危机 外患:西方列强入侵 2、倒幕运动:1868年,幕府统治被推翻 3、明治维新: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向西方学习,殖产兴业,鼓励发展近代工业;允许土地买卖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常备军和警察制度;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实行强制行义务教育。 4、影响:A、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B、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C、强大后,很快走上对外侵略扩张道路 备考建议 从近年来命题看,本考点是考查的重点,选择、问答、材料解析等题型都有可能出现,侧重考查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备考中要注意

12、: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原理分析美国南北战争;比较中国戊戌变法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比较俄国、日本改革的异同点;比较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考点6:第二次工业革命一、“电气时代”的到来 1、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领域主要表现:新能源的发现和应用。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制。新交通运输工具和通讯手段的发明和应用。 2、核心:“电”,电力得广泛应用,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3、第二次工业革命最主要成果:电力的广泛使用(美、德领先) 发明:爱迪生电灯泡、卡尔本茨汽车、莱特兄弟飞机。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生产力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大促进了生产力,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2)

13、生产关系方面:促进了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出现了垄断组织。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进一步造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激化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备考建议 从近年来中考命题看,本考点各种题型都有,侧重考查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备考中要注意:比较三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联系实际来说明科技在人类历史中的作用。考点7:第一次世界大战一、“一战“爆发原因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2、两大敌对军事侵略集团(三国协约:英国、法国、俄国;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 3、导火线:1914年6月,萨拉热窝事件二、经过: 1、

14、爆发标志: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2、结束标志:1918年11年11,德国投降 3、著名战役(转折点):1916年,凡尔登战役。(“凡尔登绞肉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为惨烈的战役) 4、性质: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5、影响:给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6、启示:(1)战争给人类带来了灾难,我们应该反对战争爱好和平。(2)面对当前的形势,我们应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3)加强团结合作,发展本国经济。(4)树立振兴祖国的信念,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 备考建议 从近年来中考命题看,本单元多采用选择题、问答题、材料解析题等题型考查,侧重考查对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备考中需注意运用唯物辩证法来分析一战这段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