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密押题库]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分类模拟题164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55831300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5.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公务员考试密押题库]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分类模拟题164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密押题库]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分类模拟题164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密押题库]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分类模拟题164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密押题库]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分类模拟题164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密押题库]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分类模拟题164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家公务员考试密押题库]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分类模拟题16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公务员考试密押题库]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分类模拟题164(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家公务员考试密押题库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分类模拟题164国家公务员考试密押题库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分类模拟题164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分类模拟题164言语理解与表达问题:1. 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丽江古城,列入世界自然遗产的三江并流,列入世界记忆遗产的纳西族东巴古籍以及传说中的香格里拉,正以其得天独厚的旅游景观,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吸引着四方游客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 A.络绎不绝B.接踵而至C.纷至沓来D.车水马龙答案:C解析 “车水马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用来形容“游客”不恰当,排除D。句中说的是旅游景观和文化遗产把游客都吸引来到这里,所填词语应含有“来到”的意

2、思。“络绎不绝”与此不符,排除A。“接踵而至”侧重于连续不断;“纷至沓来”侧重于从不同地方的人纷纷来到。“纷至沓来”描述“四方游客”的到来更恰当。故本题选C。问题:2. 只有_大公无私、乐于奉献的思想境界,才能树立正确权力观,做到权为民所用;_廉洁自律、克己奉公的道德操守,才能抵制各种诱惑,筑牢拒腐防变根基。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 A.升华 锤炼B.提振 彰显C.彰显 升华D.锤炼 提振答案:A解析 “提振”指提起,振作;提升,振兴。通常说“提振士气”“提振经济”“提振内需”,与“思想境界”“道德操守”搭配不当,排除B、D。“升华思想境界”为常见固定搭配,故本题选A。问题:3. 媒

3、体工作有一个_的好处,即你若想做好这件事,就要做一个勇敢的探索者,因为你找不到一个文艺的模式可以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 A.与众不同 虚位以待B.无可比拟 取而代之C.不为人知 一概而论D.得天独厚 一劳永逸答案:D解析 第二空所填词语应与前句的“做一个勇敢的探索者”对应,表达不用费力探索,直接套用模式的意思。与此相符的只有“一劳永逸”。第一空,“得天独厚”表达媒体工作特有的好处也恰当。故本题选D。问题:4. 欧盟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大限将至,中药出口欧洲遭遇严冬,人们不禁对中药_产生了不小的怀疑。这其中确有中药自身种植、生产加工不统一的原因,致使药效和安全性能受到国际市场_

4、,但究其深层原因,则与国际中药市场暗藏的利益争夺不无关系。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 A.标准化 排斥B.现代化 指责C.产业化 发难D.国际化 质疑答案:D解析 此题可由第一空确定答案,由“出口欧洲”“国际市场”等词语可确定文段论述的是“中药国际化”的问题。第二空“质疑”填入也符合句意。问题:5. 微博的“微言大义”、 的“造微入妙”、微公益的“积微成著”,中国的2014和“微”字如影随形。我们在微平台上_,凝聚真相,传递共识。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 A.微言大义B.见微知著C.辞微旨远D.防微杜渐答案:B解析 “微言大义”指精微的言辞,深刻的道理,多就儒家经书而言;“见

5、微知著”指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比喻以小见大;“辞微旨远”指言词隐微而表达的意思很深远,用于说话或文章等;“防微杜渐”指在坏思想、坏事或错误刚冒头时,就加以防止、杜绝,不让其发展下去。“见微知著”最符合句意。本题选B。问题:6. 要想走近历史的“原生态”,首要的是要深入发掘一手的可靠的原始史料,要真正读懂历史文本,在史学分析时也应重视解释、追寻研究对象的原貌。尽可能地不作_的评论,不带任何偏见。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 A.陈词滥调B.夸夸其谈C.不着边际D.信口开河答案:C解析 “陈词滥调”指陈腐、空泛的论调。一般作宾语,不能作定语,排除A。“夸夸其谈”指说话

6、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不着边际”形容空泛、不切实际。“信口开河”指不加思索地随口乱说,历史研究难免存在推测的成分,也难以完全杜绝偏见,所以前文有“尽可能地”的表述。而“夸夸其谈”和“信口开河”都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故排除B、D。本题选C。问题:7. 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社区作为为人民服务的细胞,当然也要_所有职能部门应有的服务项目,如此看来,在广西南宁某社区门口,近日挂出了大大小小27个职能部门的牌子的情况也就_了。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 A.囊括 瓜熟蒂落B.包括 水到渠成C.覆盖 顺理成章D.涵盖 不足为奇答案:D解析 这个题从第二空入手,前面提到社区应涉及所有职能部门的

7、服务项目,后面举例说明广西南宁某社区挂出27个职能部门牌子的做法没有什么奇怪的,因此选“不足为奇”。第一空填“涵盖”符合句意,故本题答案选D。问题:8. 中国文化有悠久的传统,中国史学也有悠久的传统。古往今来,“历史知识社会化”是中国文化_的重要血脉传承机制的具体体现,在专业化和大众化方面都有_的成果。专业化方面的成果就不用多说了。而对于一般的社会民众而言,可能对典籍记载的历史知识_接触和了解,但是,活泼的话本小说、民间戏剧,却为他们提供了真切的历史场景、鲜活的历史人物、生动的历史故事以及朴素的历史发展、进化的观念。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 A.代代相传 丰富 缺少B.连绵不绝 丰硕

8、 缺乏C.一脉相承 显著 疏于D.源远流长 巨大 欠缺答案:B解析 第一空,“代代相传”“一脉相承”与后文的“传承机制”语义重复,排除A、C。等二空,“丰硕”和“巨大”都可用来形容成果,“丰硕”侧重于多且大,“巨大”仅强调大,此处用“丰硕”更恰当。本题选B。问题:9.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提升,不仅一些省会城市提出建新城区,应该说,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包括小县城在内的城市也应有一个逐步扩容的过程,这似乎_。但不可忽视的是,不少城市在建新城的过程中,偏重关注那些能够明显拉动政绩的内容,比如经济性指标和技术性指标,对于城市发展社会性和艺术性_,则疏于关注。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 A

9、.不足为奇 内容B.司空见惯 品味C.无可厚非 内涵D.习以为常 实质答案:C解析 先看第二空,由“偏重关注那些的内容”“对于城市发展社会性和艺术性_,则疏于关注”可知,空缺处所填词语应与“内容”对应,“品味”“实质”不合要求。排除B、D。再看第一空,由“应该说”“也应有”可知,作者对城市的扩容是持理解态度的。“不足为奇”指不值得惊奇。“无可厚非”指做的事情不能算错,不必过分地加以责备;后面常接转折句。结合句意可知,选“无可厚非”更恰当。故答案选C。问题:10. 20世纪50年代,英国首相丘吉尔_于美苏技术的飞跃发展,乃开始对技术正视,1956年的白皮书是技术教育的绿灯,继而技术学院纷纷成立。

10、今天,科技已经普遍成为大学知识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就大学教学与研究来说,不但再没有轻忽“实用性”知识的现象,实用性知识已与纯理论知识完全_了。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 A.惊叹 并驾齐驱B.震惊 等量齐观C.钦羡 齐头并进D.嫉恨 不分伯仲答案:B解析 第一空中,用“嫉恨”说明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苏技术发展的态度不恰当,排除D项。句中说的是大学教学与研究中,已经不再轻忽实用性知识,而是把二者同等对待了。“并驾齐驱”与“齐头并进”都不含如何看待的意思,排除A、C。故本题选B。 并驾齐驱:并排套着的几匹马一齐快跑。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等量齐观: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齐头并进:

11、多方面同时前进。多形容几件事情或几项工作同时进行。不分伯仲:分不出第一第二。比喻事物不相上下。 问题:11. 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关系到人类的前途和命运,成为全球普遍关注、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西方工业社会_了二战以来经济和社会迅猛发展的人间喜剧,_了科技革命给人类带来的空前无限的风光,但也亲身体验了环境破坏所带来的生态危机的切肤之痛。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 A.扮演 欣赏B.参与 感受C.目睹 领略D.经受 分享答案:C解析 第二空中,能与“风光”搭配的只有“欣赏”和“领略”,排除B、D。第一空中,“扮演”一般与“角色”搭配,“目睹”与“喜剧”搭配恰当。本题选C。问题:12. 诚然

12、,我们的民族经历了难以计数的_,可是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精气神和自信力从来都没有_过,它犹如一座巍峨壮丽永不倒的万里长城,屹立在中华儿女的心里,并_不绝,纵然历经千年的风雨沧桑。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 A.内外交困 熄灭 横亘B.走投无路 消灭 耸立C.山穷水尽 绝灭 伸展D.内忧外患 泯灭 绵延答案:D解析 “走投无路”“山穷水尽”不能用“难以计数”来形容,首先排除B、C两项。“横亘”与“不绝”搭配不妥,且“绵延不绝”为习惯用法,排除A项。本题答案为D。问题:13. 蔡元培在北京大学力倡“兼容并蓄”的大学精神,主张思想自由、学术独立。所谓“兼容并蓄”,其实就是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在

13、教学上,有自己的_;在管理上,有自己的_;在社会上,有鲜明的_。海纳百川,又和而不同就像从格局上,要有中国的北大清华,也当容得下艰辛改革的南科大;就像所有的学历教育都要考外语的时候,韩美林教授宣布带博士不用学外语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 A.规范 力度 特色B.风格 制度 特点C.风韵 规定 特征D.风范 维度 取向答案:D解析 “教学”和“风韵”搭配不当,排除C。由“海纳百川,又和而不同就像从格局上,要有中国的北大清华,也当容得下艰辛改革的南科大;就像所有的学历教育都要考外语的时候,韩美林教授宣布带博士不用学外语”可知,文段说的是既有吸收,又要有舍弃,也就是有所选择。剩余三项中,只

14、有“取向”能表达此意。故本题答案选D。问题:14. 诗在其所具有的诸般品格中,十分重要的一条,便是对生活的_的打量。诗人的目光仿佛具有_的本领,生活中许多琐碎、平淡甚至枯燥的事物,经过它的抚摸,便产生了丰富的意味。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 A.别具一格 点石成金B.别具匠心 明察秋毫C.别具匠心 点石成金D.别具一格 明察秋毫答案:A解析 “别具一格”是说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别具匠心”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句意是说对生活有与众不同的打量,“别具一格”更为合适,因而排除B、C。“点石成金”比喻修改文章时稍稍改动原来的文字,就使它变得很出色。“明察秋毫”指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根据句意选择A。问题:15. 在人际交往中,有一种互补理论:两个人在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比较_,而在才能和兴趣方面有所不同,这样既会彼此欣赏,又能_,相处也比较舒服,做起事来也会比较和谐。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 A.相似 集思广益B.认同 求同存异C.相近 殊途同归D.趋同 取长补短答案:D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