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竞赛试卷三无答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55827965 上传时间:2023-11-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竞赛试卷三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化学竞赛试卷三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化学竞赛试卷三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中化学竞赛试卷三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竞赛试卷三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竞赛试卷三无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竞赛三班次_ 姓名_1 本试卷满分100分;试时间:2小时2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一 选择题(本题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有两个答案的错1个不得分, 漏选1个扣1分。请将答案填在下面的答案表中。)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1. 某矿泉水标签上印有主要的矿物质成分如下(单位为毫克/升):Ca 20、K 39、Mg 3、Zn 0.06、F 0.02等,这里的Ca、K、Mg、Zn、F是指( )(A)单质 (B)元素 (C)金属离子 (D)分子2. 打雷放电时,空气中有极少量氧气会转化成臭氧(3O2

2、= 2O3),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变化是物理变化(B)O2与O3都是单质(C)O2与O3是不同的物质(D)O2与O3的性质完全相同3. 在大气层中,因CO2的含量不断增加而引起“温室效应”,造成大气中CO2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由于动植物呼吸作用增加(B)由实验室逸出的CO2增加(C)由于森林绿化面积迅速递减,使得自然界吸收CO2的能力降低(D)由于大量燃烧矿物燃料4. 两种化合物AB和DB2,若A元素的化合价与H2O中O的化合价绝对值相同,则D的化合价为( )(A)+4 (B)+2 (C)-2 (D)-35. 由C、H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叫烃,碳原子数在4及以下的烃

3、在常温常压下通常为气体,常温常压时烃C2H4和另一种烃组成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7%,则混入的烃可能是( )(A)CH4 (B)C2H2 (C)C2H6 (D)C8H86. 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平视测量。初次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20 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5 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 )(A)大于15 毫升(B) 小于15 毫升(C)等于15 毫升(D)无法确定7. 1.6克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 克二氧化碳和3.6克水,关于该物质的组成有下列论断:一定含C、H;一定不含O;可能含O;一定含O;

4、分子中C、H的原子个数比为12;分子中C、H的原子个数比为14。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8. 氢气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能源。以水为原料大量制取氢气最理想的途径是( )(A)由热电站提供电力电解水 (B)使水与炽热的铁反应制取氢气(C)使水与焦炭反应制取氢气 (D)利用太阳能分解水9. 温室中的绿色植物受阳光的照射生长,昼夜测定温室内氧气的含量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10. 按照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n为电子层数,其中,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1999年已发现了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

5、,其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是( )(A)2,8,18,32,32,18,8 (B) 2,8,18,32,50,8(C) 2,8,18,32,18,8 (D) 2,8,18,32,50,18,811. 工业品盐酸中因含有Fe3而带黄色,若某工业品盐酸中H和Cl的个数比为91:94,则该盐酸中Fe3和Cl的个数比为(A) 1:1 (B) 1:3 (C) 91:94 (D) 1:9412. 在化学反应aZnbHNO3(稀) = cZn(NO3)2dNOeH2O中,若e的值为4,则d的值为(A) 1 (B) 2 (C) 3 (D) 413. 如果在宇宙飞船上划燃火柴,火焰会立即熄灭,这是由于(A)O2不够

6、 (B)在失重情况下,空气不对流(C)宇宙飞船上温度低(D)达不到着火点14. 1985年,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新的物质,其化学式为C60,下列关于C60的说法正确的是AC60是由60个碳分子所构成 BC60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0 g CC60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DC60是一种单质碳15. 在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时,十分强调在开发的同时要保护西部的生态,要开发和生态保护同步进行,在开发的同时还要改善西部生态。下列观点中不代表我国政府观点的是A 人类是可以处理好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的B 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C 人类的发展不一定就会造成生态的破坏D 人类在发展的同时,要保护和改

7、善生态环境却不能改造生态环境二、填空题(21题9分,其余每空1分,共47分)16. 汽车尾气中含有CO和NO等有毒气体,其净化过程如下:(1)在催化剂催化作用下,CO将NO还原成N2;(2)再通入过量空气,使剩余的CO完全氧化。试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 (2) 17. 证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实验”可利用下图所示的甲(玻璃缸中盛NaOH溶液)、乙(玻璃缸中盛清水)两个装置,将这两个装置同时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然后一起放到阳光下,几小时后,检验甲装置中植物的叶片没有新的淀粉生成,而乙装置中植物的叶片却有新的淀粉生成。其原因是甲装置里的CO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8. 有X、Y、

8、Z三种元素,它们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均不超过18,它们能相互形成XZ和YZ型化合物,X2+和氖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Y原子和X2+的电子层数相同,但比Z原子少2个电子,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试求:(1)X、Y、Z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 、 。(2)若X、Y、Z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与中子数均相等,则化合物XYZ3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19. 河水里的微生物使有机物(以C6H10O5表示)转化为CO2和H2O的过程中所需的O2量叫生化需氧量(BOD),BOD是衡量水体质量的一个指标。(1) C6H10O5和O2反应生成CO2和H2O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0 时,1.0 升某水体(假使该

9、水的密度为1 克/毫升)中含有机物(C6H10O5)的质量分数为0.0010%。则该水体的BOD为 克/升。(3)20 时,1.0 升水中溶O2 0.0092克。上述水体适合于鱼类生存吗?_ 。原因是 。2KMnO4 = K2MnO4 + MnO2 + O2(溶于水呈紫红色) (溶于水呈绿色) (黑色,不溶)20. 由实验测知:取3.5 克KMnO4晶体加热到220 ,分解放出的氧气多于按下式计算的理论量。按下式计算的理论量为放出氧气0.354 克, 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48 毫升,而实际测得的氧气为308 毫升(标准状况),超过理论量为:(308248)毫升= 60 毫升。试回答: (

10、1) 怎样用实验证明:超理论量的氧气不是来自MnO2?(2) 怎样用实验证明超理论量的氧气是由K2MnO4分解产生的?(要求用KMnO4制取氧气后的残渣实验,如右图所示)(3) 怎样从 “最后残渣”中分离出MnO2?21. (1)日常生活中,用于保护钢铁制品(如自来水管)所使用的“银粉”实际上是金属 的粉末;(2)家用热水瓶内胆壁上的金属是 ;(3)温度计中填充的金属是 ;(4)玻璃刀刀头是用 制成的。22. 冶炼技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古代将炉甘石(ZnCO3)、赤铜矿(主要成分为Cu2O)和木炭粉混合加热至800 左右,即可得到金光闪闪与黄金外观相似的“药金“(1)用上述方法不能制得

11、黄金是因为 ;(2)“药金”的主要成分是 _ ;(3)_;_;_。23. 如下图,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与电池负极相连的试管a得到 ,与电池正极相连的试管b得到 ,两种气体的体积比是 。由这一事实可以推知,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两种气体中含有的 相同。用上面得到的结论分析,右图是一定体积的氢气和不同体积的氧气化合成水(液态)的实验数据的关系图(横坐标表示反应前氧气的体积,纵坐标表示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体积,气体体积均在同温同压下测定),试回答:(1)实线部分表示剩余的气体是_ _ ;(2)虚线部分表示剩余的气体是 ;(3)实线与虚线的交点表示的意义是 ;(4)反应前原有氢气 毫升。24. 某学生

12、用下图所示的装置,使用较浓的盐酸跟足量碳酸钠固体反应,并将所生成的气体通入石灰水中,开始一段时间内未发现石灰水变浑浊,原因是 ;将生成的气体用少量水洗后再通入新换的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变浑浊,但很快又变澄清,浑浊现象消失的原因可能是_ 。25. 超氧化钾(KO2)是一种黄色固体,它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在潜水艇中用它作制氧剂,供人们呼吸之用。它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KO22CO2 = 2K2CO33O2某学生为了验证这一实验,以大理石、足量的盐酸和超氧化钾为原料制取O2,设计出如上图的实验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1)A是制取CO2的装置,应从右页图1、图2、图3中选择 。B装置的作用是_,C装置内出现的现象是白色粉末变为蓝色。为了检验E中收集到的气体,可以在取出集气瓶后,用 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会 。(2)若E中的石灰水出现少量的白色沉淀,这是因为_;(3)表明D中的超氧化钾样品接近反应完毕时的现象是_ _。三计算题(8分)26. 如下图所示,A管中盛有干燥的炭粉,C管中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